1 / 81

社會學習領域的有效教學策略

社會學習領域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隆市碇內國小 李明霞. 第一部分:有效教學的教師行為. 有效教學的教師五項關鍵行為. 清晰授課 多樣化教學 任務取向教學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確保學生成功率. 清晰授課. 讓學生知道教學目標 提供學生組織知識的技巧 了解學生的起點 緩慢並清楚的指導學生 以略高學生能理解的程度指導學生 使用實例圖解及示範來解釋及澄清概念 結束課程前的重點歸納總結. 多樣化教學. 使用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技巧 目光、手勢、語氣的變化來展現教學熱忱 變化課程內容呈現的方式 混合使用正增強的刺激行為 將學生意見或參與融入教學活動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社會學習領域的有效教學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學習領域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隆市碇內國小 李明霞

  2. 第一部分:有效教學的教師行為

  3. 有效教學的教師五項關鍵行為 • 清晰授課 • 多樣化教學 • 任務取向教學 •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 確保學生成功率

  4. 清晰授課 • 讓學生知道教學目標 • 提供學生組織知識的技巧 • 了解學生的起點 • 緩慢並清楚的指導學生 • 以略高學生能理解的程度指導學生 • 使用實例圖解及示範來解釋及澄清概念 • 結束課程前的重點歸納總結

  5. 多樣化教學 • 使用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技巧 • 目光、手勢、語氣的變化來展現教學熱忱 • 變化課程內容呈現的方式 • 混合使用正增強的刺激行為 • 將學生意見或參與融入教學活動 • 變化擴散性聚歛性問題種類

  6. 任務取向教學 • 發展單元課程計畫以能最符合教材 • 限制處理非教學事務的時間 • 指出學生不宜的行為課堂後再處理 • 針對教學目標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模式 • 以清楚明確的活動指引學生檢視學習

  7. 引導學生投入學習 • 教學後及時讓學生練習 • 提供機會激勵學生提出意見與看法 • 準備個別化的教學材料與活動 • 使用有意義的口頭讚美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學習 • 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況

  8. 確保學生成功率 • 糾正初始的錯誤並提供正確的示範 • 將教學刺激分成小部分 • 以容易掌握的步驟安排新舊教材的轉換 • 變化教學的起伏建構間隔式的刺激節奏

  9. 第二部分:有效教學的策略

  10. 教學策略:設計歌曲

  11. 實施步驟 • 教師展示歌曲示範 • 學生創作任務 • 要求每一組創作一首縣市主題歌曲 • 歌曲可以包含縣市物產、古蹟、景點、名人等 • 可以任意套用民謠或流行歌曲 • 學生小組表演

  12. 示範歌曲一 來去台東 作詞:沈文程 作曲:沈文程你若來台東 請你斟酌看出名鯉魚山 亦有一支石雨傘初鹿之夜 牧場唱情歌紅頭嶼 三仙台 美麗的海岸鳳梨釋迦柴魚 好吃一大盤洛神花紅茶 清涼透心肝你若來台東 請你相邀伴知本洗溫泉 予你心快活

  13. 示範歌曲二:日治時代之歌曲:蕭敬騰 詞:神秘老師 轉載自You Tube 清光緒20年 1894年夏天 日本清廷對决 開戰在朝鮮 清政府不團結 甲午戰爭被痛電 派李鴻章出面 到日本簽馬關條約 可憐 民主國唐景崧 總統只當了十天 躲上德國商船 到海角天邊 武裝抗日不斷 靠警察維持治安 保正甲長倒楣 工作一堆還沒有錢 噍吧年 西來庵事件 余清芳帶領 1915年 想太美 被日本發現 武裝抗日轉為理性和平解決 林獻堂 為民主奉獻 爭取設台灣議會而請願 蔣渭水 創文化協會 開放半數街庄協議會員 喚醒了台灣人的名主自覺 中日戰爭爆發 一開打就是八年 逼台灣皇民化 實在夠陰險 說日語在外面 不准在祭拜祖先 通過各種考驗 國語之家貼你門前 總督府 讓台灣改變 積極宣導公共衛生觀念 剪髮辨 纏足風俗不見 設立時間節提醒要遵守時間 總督府 辦救濟事業 巡迴義診 提供工作機會 戴仁壽 創辦痲瘋醫院 專門收容乞丐的是施乾 創辦慈善機構為社會 貢 獻 有差別 在教育方面 爭取學機會 海外留學 杜聰明 是台灣第一位 醫學博士 學術上有卓越貢獻 黃土水 雕塑很優美 陳澄波專長是油畫彩繪 鄧雨賢 創作了音樂 台灣民謠望春風烏雅輝 台灣藝術文化更豐富多~元

  14. 教學策略:分層次的提問

  15. 有層次的提問 • 知識性的提問:定義、描述、列出、命名、辨認、背誦…… • 理解知識的提問:改述、延伸、摘要、解釋、換個方式說、轉換型態…… • 應用知識的提問:操作、應用、證明、利用、解決、使用…… • 分析知識的提問:區分、相關、分解、支持 …… • 綜合知識的提問:預測、設計、統整、創造…… • 評鑑知識的提問:辯解、判斷、評價……

  16. 課文 隨著各地商品的互通有無,以及科學技術和交通工具的進步,人們往來各地的時間縮短,接觸與交流的機會增加,互相影響、依存的關係也愈來愈密切。逐漸的,地球彷彿被縮小成一個村落,世界就如同一個「地球村」。 我們可以從臺灣舉辦的世界性藝文活動、體育競賽、宗教節慶等,認識國外的人、事、物;也可以從電視轉播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或是透過網際網路和世界各地取得聯繫,直接獲取資訊。

  17. 老師-以問題串起一堂課 • 請問地球村的定義是什麼? • 請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地球村。 • 請從課文中摘要出地球村的意思。 • 請說出臺灣與世界各地接觸的管道有哪些? • 請從現實生活指出人們往來密切的證據。

  18. 「歷史事件」的教學策略

  19. 教學策略: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

  20. 教學策略: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 • 老師一邊講述故事一邊分析霧社事件 • 老師分析霧社事件也呈現出霧社事件的概念圖 • 學生講述霧社事件發生前、發生中、發生後的接龍故事。

  21. 遠因: 霧社事件 時間 近因: 地點 導火線: 人物 經過: 人物 結果: 人物 影響: 人物

  22. 教學策略:臆測歷史的發展

  23. 課文 長期以來,亞洲和歐洲間的貿易路線被伊斯蘭教商人控制。十五世紀末,歐洲人憑著地理知識以及航海技術的進步,積極尋找通往亞洲貿易的海上新航線,結果意外在美洲登陸。同時,在世界各地建立貿易據點,擴展海上的勢力。 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為了爭奪海上的勢力,先後在臺灣南、北部建立海上貿易據點,開啟了臺灣與西方文明的接觸。

  24. 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聽漢人說過臺灣山上的一些原住民部落,仍有獵人頭的風俗。因而拒絕清人的建議,既不到澎湖也不想到臺灣建立海上貿易據點,就離開臺灣了 。臺灣的歷史將會如何發展?

  25. 西班牙人在臺灣的歷史 • 會到臺灣建立海上貿易據點嗎?為什麼? • 會在臺灣北部還是南部?為什麼? • 會被鄭成功驅趕離開臺灣嗎?為什麼? • 會在臺灣興建鐵公路交通設施嗎?為什麼?

  26. 教學策略:灑字卡

  27. 沙塵暴

  28. 教學策略:小劇場

  29. 教學策略:魚骨圖

  30. 教學策略:窮舉

  31. 教學策略:曼陀螺思考法

  32. 教學策略:曼陀螺思考法

  33. 第三部分:有效教學的實例

  34. 教學實例「全球經貿化」

  35. 活動一

  36. 教學活動:世界資源的分布 • 預期理解: 1.每個國家各自擁有不同的資源 2.每個國家的資源有多有少

  37. 教學策略1 • 老師講述:世界資源的分布 • 學生實作: • 從地圖認識「世界資源的分布」 • 分析「世界資源分布不均」重要知識概念

  38. 老師教學部分:老師舉一例詳細說明 • 世界資源的分布狀況

  39. 以「水稻」為例

  40. 各地的土壤、水質、氣候……等因素,使得世界各國有不同的物產,以及不同的產量。各地的土壤、水質、氣候……等因素,使得世界各國有不同的物產,以及不同的產量。

  41. 學生從實作中擴大認識 • 提供學生資料 • 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 • 世界主要礦產國 • 學生將資料以圖示標示到地圖 • 達標:能發現「世界資源分布不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