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26 Vues
“ 现代 金融业务”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金融业务”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的补修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掌握金融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的金融宏观环境、金融 方针和政策,对金融各个方面的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为学习好本科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采用的是 “ 一书多纲 ” 的形式,即同一本文字教材对不同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考虑到补修课程的具体情况,要求重点掌握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银行信贷、信托与租赁、保险。. 面授辅导课安排 第一讲: 存 款
E N D
“现代金融业务”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现代金融业务”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的补修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掌握金融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的金融宏观环境、金融 方针和政策,对金融各个方面的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为学习好本科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采用的是“一书多纲”的形式,即同一本文字教材对不同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考虑到补修课程的具体情况,要求重点掌握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银行信贷、信托与租赁、保险。
面授辅导课安排 第一讲: 存 款 第二讲: 贷 款 第三讲:信托与租赁 第四讲: 保 险
第一讲:存 款 一、存款的概念和实质 二、存款的特征 三、存款的类型 四、存款管理目标和层次 五、存款营销策略
(一)存款的概念 存款是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支付利息, 有偿取得一定时期内的信贷资金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商业银行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二)存款的实质-- 存款具有双重属性: 1、首先是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具有资金的特征。 2、存款又是流通中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具有货币的特征。
存款的特征: 1、存款具有货币借贷性质 2、存款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3、存款具有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常见分类方法 (按支取方式划分) 1、活期存款: 相对于定期存款而言的,它是指存户不需预先通知 银行而可以随时存取或转让的存款。 2、定期存款: 由存户预先约定期限,凭存款单于到期时提取的存款。 3、储蓄存款: 个人为积蓄货币资金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 帐户。
我国的常见分类方法 按经济性质划分: 经济组织存款、储蓄存款、财政存款 按存款对象不同划分: 储蓄存款、对公存款 按存款的稳定性分: 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 按存款的衍生关系分: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 收入(外汇收入),用于即期消费后的结余、待用部分 存入银行,银行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 折或存单可以支取,银行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的活动。 不属于个人所有的款项,不应列入储蓄的范围。 (公款私存)
人民币储蓄存款种类: (1)活期储蓄存款 (2)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3)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4)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 (5)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 (6)定活两便储蓄存款 (7)通知存款 外币储蓄存款种类:(现钞户和现汇户) (1)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 (2)活期储蓄存款
存款利率表(1999年6月10日起执行 ) 项 目 年利率(%) 一、活期存款 0.99 二、定期存款 (一)整存整取 三个月 1.98 半年 2.16 一年 2.25 (二)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1.98 (三)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三、通知存款 一天通知存款 1.35 七天通知存款 1.89
储蓄存款原则: 存 款 自 愿 取 款 自 由 存 款 有 息 为 存 款 人 保 密
对公存款 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吸收的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广义的对公存款是相对于储蓄存款而言的, 包括经济组织存款和财政存款; 狭义的对公存款不包括财政存款。 特点:(与储蓄存款相比) 数额大、成本低、流动性强
存款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存款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 依据的要求: 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者的统一, 实现最大盈利。 现阶段商业银行存款组织管理目标可概括为: 在大力吸收存款的基础上,扩大存款的增长率、 提高存款的稳定率、降低存款的成本率。
存款管理层次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管理和商业银行自身 的存款管理。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具体内容: (1)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2)实行支付准备金制度 (3)对财政存款实行统一管理 商业银行自身的存款管理
存款增长率 =(本期存款量 -上期存款量)/上期存款量 银行存款规模的大小是其经营实力的重要标志。
存款稳定率= 存款平均余额 /存款存入总额 存款稳定率的高低表明了沉淀在银行内的资金 量的大小和这些资金的可用程度。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其一般存款(不包括 财政存款)的一定比例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 这个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央银行制定, 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起始于英国。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此制度规定下来。 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备付金:(超额储备) 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 清偿资金,由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帐户中除 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的存款和自身的库存现金构成。 支付准备金过低影响存款的支付并危及银行切身安全; 支付准备金过高则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及中央银行的 宏观调控效应。
增加和稳定储蓄存款的营销策略 (1)重视利率杠杆的作用; (2)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3)实现存款种类的多样化; (4)操作手段现代化; (5)积极开展存款开发和营销; (6)强化责任制,调动积极性 。
对公存款竞争方略: 扩张方略、巩固方略、差别方略 提高公存市场占有率的途径: 1、通过资金市场吸收存款 2、通过向证券市场渗透吸收存款 3、通过开展中间业务吸收存款
中间业务 银行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代理事项提供 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 主要有: 1、结算性中间业务 4、管理性中间业务 2、担保性中间业务 5、衍生金融工具业务 3、融资性中间业务 6、其他中间业务 银行在办理这些业务时既不是债务人也不是债权人, 而是处于受委托代理的地位,以中间人的身份进行各项 业务活动,从中收取各项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