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 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谢天蔚 中国南昌大学 陆丙甫 2002年8月 论文全文可在下面网站下载: http://www.csulb.edu/~txie/papers/workingpapers.htm. 引言. 美国大学的中文课学时少,要在短促的时间内让学生初步掌握汉语,以便获得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知识,进而在将来有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学习中文,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口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是要在教学中贯彻经济原则。

deac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外汉语教学的经济原则 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谢天蔚 中国南昌大学 陆丙甫 2002年8月 论文全文可在下面网站下载:http://www.csulb.edu/~txie/papers/workingpapers.htm

  2. 引言 美国大学的中文课学时少,要在短促的时间内让学生初步掌握汉语,以便获得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知识,进而在将来有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学习中文,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口上,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是要在教学中贯彻经济原则。 能够学得十全十美地标准当然最好,但是那不现实。如果化的时间、精力太多,而所掌握的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就不经济。既然难免要有些偏离、错误,宁可在不重要的方面,犯比较可以接受的错误。而在关键的地方严格把关。

  3. 声、韵母中的难点 大部分的声母和韵母都和英语接近。抓住一些与英语差别比较大的音素是捷径。如: c, zh, ch, sh, j, q, x, u, e, ian, ong q常常被学生念成 [k],c 也常常被读成 [k]。餐馆被读成 [kanguan], 裙子被读成 [kunzi]。而ian也常读成[yang],long“龙”常被读成“朗”。 zi, ci, si, 和 zhi, chi, shi, ri几个音节中的舌尖 i 不必介绍、分析这个特殊韵母的发音方法。也不必讨论舌尖i 和普通的舌面i 之间的互补分布原则,否则越说越糊涂。可以看成是前面声母的自然延长和放大(natural continuation and amplification)

  4. 四声特征和变调的简化 用高 (high 1),升 (rising 2),低 (low 3),降 (dropping 4)来说明四声的特征。 1 高长 2 升长 3 低短 4 降短 四声的排列 “高、低;升、降” “一”不作变调处理 把“不”处理成轻声而读成 bu qù (不去)

  5. 例子 调号 特征 例子 英语   1-3 高-低 黑板、黑白 Peter 1-4 高-降 黑暗、黑色 big car 2-2 升-升 头皮、头疼 John? Yes? 2-4 升-降 头绪、学费 Yes? Good! 3-1 低-高 老师、北京 Peter? 3-2 低-升 假牙、假如 Japan? 3-4 低-降 比较、底片 Detroit   4-1 降-高 大风、大家 Oh, man! 4-2 降-升 大门、大楼 Yes! No?

  6. 单词中的轻声 轻声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制的,二是轻声、非轻声两可的在方言普通话中大都不读轻声。另外也有许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收作含有强制轻声的词,如“学生(xúesheng)”,其中轻声字在方言普通话中也不读轻声。 建议教学中放宽标准,只学那些读轻声的语法虚词,如“的、了、吗”等,加上动词重叠中出现的语法性轻读,以及重叠的亲属称呼,如“爸爸、妈妈、哥哥”等。

  7. 句子中的重读音节 在句子中,并非每个音节对于语音感知的效果都一样,它们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平等的。总有一些音节比较重要,我们不妨称其为“句中重音”。句中重音位置的音节,读错了听起来非常别扭。而有些非重音音节即使读错了也不会感到非常别扭,读成轻声更不容易觉察。我们可以把这些在句子中不读成重音的音节称为“句中轻声”。

  8. 例子 Tā shì women de hao péngyou. Wó gei nimen jièshao yixiar. Ni xuéxi Hànyu ma? Wó meitiān bādian qichuáng, jiúdian qù xuexiào. Zhōgnwu zài shitáng chī fàn. Wanshàng zài jiā kàn diànshi. Wo shí yī dian shuìjiào.

  9. 第一声和第四声成为句中重音的可能性最大,第三声很少可能成为句中重音第一声和第四声成为句中重音的可能性最大,第三声很少可能成为句中重音 一、1,4声永远重读。如:医院(14),咖啡(11),汽车(41),再见(44)。这些词里的两个字都要重读。 二、3 声基本轻读。如:英语(13),那里(43),日本(43)。这些词里的 3 声都不是焦点。 三、2 声在前重读,在后次重读或轻读。朋友(23),啤酒(23),中国(12),英国(12)。在“中国”和“英国”两个词中,焦点是“中”和“英”,“国”字即使轻读也不觉别扭和妨碍理解。

  10. 以上仅仅指出调类对句中重音和轻声的影响。其实,这还同句法位置有关。如句首的声调比较重要,因为对句首词语的理解影响到对后面全局的理解。另外,句法焦点,即新信息的位置,也是比较关键的。上面所说的只是根据实际经验得到的一些体会,还没有深入的专题研究证实,但是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引起语音学者的重视。以上仅仅指出调类对句中重音和轻声的影响。其实,这还同句法位置有关。如句首的声调比较重要,因为对句首词语的理解影响到对后面全局的理解。另外,句法焦点,即新信息的位置,也是比较关键的。上面所说的只是根据实际经验得到的一些体会,还没有深入的专题研究证实,但是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引起语音学者的重视。

  11. 洋腔洋调 简单地说,外国人的洋腔洋调来自声调和语调。中国人的口音来自辅音和元音。声调不准是外国人说汉语的普遍现像。 中文:你好,我姓王,叫国华。现在很多人学习中文。 外国人说:Nìhǎo, Wō xǐng Wāng, jiào Guǒhuā. Xiànzǎi hēn duǒ rēn xuēxǐ Zhǒngwèn. 上海人说:Níhǎo, wǒ xìng Wáng, jiào Gokhuá. Xiànzài hěn duō lén xuéxí Zōngwén.

  12. 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就必须抓住声调这个重点,而不必拘泥于一两个音素。声调之中,重点又是其中的第一声和第四声,即高长和降短。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就必须抓住声调这个重点,而不必拘泥于一两个音素。声调之中,重点又是其中的第一声和第四声,即高长和降短。 中文句调比较平坦,疑问句末语调不会上扬。但是英语的疑问句或者在一个语段中,有几个小句并列时,美国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在这些句子的末尾上扬,造成明显的洋腔。所以必须在一开始就抓住这个问题,告诉学生汉语里语调不上扬,永远读降调。 这些问题,也值得语音学者作专门研究。

  13. 儿化韵问题 儿化韵,不少方言地区的人也感到难学,难把握,我们在教外国人学汉语时,是否要教儿化韵值得探讨。 其实在汉语中,儿化韵真正有辨词功能的,常用词只有“这儿、哪儿、那儿”等。而这三个词,没有儿化韵的方言地区,都用“这里、哪里、那里”去代替了。在最近的电视剧中甚至把“儿”都去掉,变成“这、哪、那”。 此外,象“盖儿、帽儿”等等中的“儿”音在没有儿化韵的地区则换成了“子”,如“盖子、帽子”。 儿化韵在汉语中,其地位并不如我们以前强调的那样重要,不妨当作一种方言变体处理。在海外教汉语,学生中除了真正的老外和一些非华裔的亚裔之外,大部份还是华裔子女。而他们的汉语多数为没有儿化韵的南方方言。

  14. 汉字书写问题 美国的学生学中文任务太艰巨。除了要满足“听说读写”四会并进的高标准教学的要求,还要同时学习繁体字和简体字。 由于汉字的特点,在会写和会读之间,距离是相当大的。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能把汉语学习中最难的部份,即汉字读写部份利用电脑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不但一样能学会辨认汉字并且用电脑来进行写作,还可以节约时间,集中精学好口语。 我们不妨对美国学生学中文提出“识繁、写简、打拼音”的口号。即繁体字会认,简体要会写。如不想写,就用电脑拼音输入。这样既有利语音的强化,又减轻了记汉字笔划的负担,同时看到汉字仍然能够辨认。 美国徐平、任长慧(纽约和宾州)研究计划 Penless Learning

  15. 数字进位问题 中国的数制是“万进制”,同国际通行的三位一段的“千进制”不同,因此这也是一个难点。道理上不难,难的是做到实际应用时的熟练。 新加坡普通话中用“十千”代替“万”。国内科技人员在口语中也广泛使用“10K”这样的说法。直到五十年代前期,还有“四百兆同胞”的说法。这些方言资源、口语资源和历史资源也可以善加利用。 可以告诉学生中国人一般用“万”,说话表达时可以容许他们用“十三千”等代替“一万三千”。到了中高级阶段再要求他们讲话用“一万三千”等。

  16. 小结 以上所说的几点归纳起来就是如何在教学中贯彻经济原则。学习汉语难点不少,但有轻重缓急之分。抓住重点,暂时放弃次要的部份,对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他们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能把汉语学下去。 当然,“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标准明确但实际教学时灵活掌握的策略,也有其道理。 高标准、严标准强调应该如何如何,宽标准强调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两种策略也许各有利弊,我们这里也只是提出另一种思路供选择、参考而已。

  17. 鸣谢 感谢端木三和敖小平先生对本文的初稿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并提供例子。

  18. 敬请指教 电邮联系: 谢天蔚 - txie@csulb.edu 陆丙甫 - lubingfu@yahoo.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