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745 Vues
維持均衡營養 提升抵抗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 蔡玲貞營養師 101.09.02. 大綱. 一、 食物與營養、健康的關係 二、食物所含營養素及食物種類 三、健康防治的營養因應 四 、 營養原則及營養建議量 五、認識苯丙胺酸的質、量 六、如何補充熱量. 現代的飲食問題. 飲食問題 - 過剩 - 不均 - 不足. 現代的飲食問題. 造成的原因 - 營養密度 太高 - 食物種類 不對 - 進食量 太多 - 活動體能 太少 - 其他 : 烹飪方法、添加物等. 一、 食物與營養、健康的關係. 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
E N D
維持均衡營養提升抵抗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 蔡玲貞營養師 101.09.02
大綱 一、食物與營養、健康的關係 二、食物所含營養素及食物種類 三、健康防治的營養因應 四、營養原則及營養建議量 五、認識苯丙胺酸的質、量 六、如何補充熱量
現代的飲食問題 • 飲食問題 -過剩 -不均 -不足
現代的飲食問題 • 造成的原因 -營養密度太高 -食物種類不對 -進食量太多 -活動體能太少 -其他:烹飪方法、添加物等
一、食物與營養、健康的關係 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營養的來源 適當的食物 營養均衡得到健康 太多的食物 營養負擔 失去健康 太少的食物 營養不良 失去健康 食物提供熱量、營養素和 其他物質,以維持生長和 健康
營養充足可預防疾病 • 必須營養素充足(特別是蛋白質和熱量):可避免心智/身 體發育遲滯、抵抗疾病力弱、易多病、增加癌症的危險等。 • 熱量適量:可避免營養不足、肥胖及伴隨而來的糖尿病、 高血壓。 • 脂肪適量:可避免肥胖、癌症、動脈硬化 • 膳食纖維適量:可避免便秘、憩室症、癌症 • 糖分適量:可避免肥胖、蛀牙 • 鈣足量:可避免骨質流失、高血壓 • 鐵足量:可避免缺鐵性貧血 • 鈉適量:可避免高血壓與相關的心臟病和腎臟病 • 各種維生素充足:可避免癌症、心臟病、 身體機能、代謝缺失 • 各種營養素充足:可避免各種缺乏症
維持免疫力、 對抗疾病 修補重建組織 均衡營養 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O O O 摘自網路 摘自網路
二、食物所含營養素及食物種類 營養素是什麼? 1.提供能量:蛋白質1公克 4大卡醣類 1公克 4大卡脂質 1公克 9大卡2.提供身體成長,建構、維持與修補組織 及活動能量所需: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如鈣和磷)3、提供身體機能正常運作所需: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脂肪酸等
蛋白質(胺基酸)的利用 • 合成作用 • 合成葡萄糖:醣類攝取不足 • 生成脂肪:蛋白質攝取過量 • 提供熱量 人體內的蛋白質處於動態平衡,細胞內蛋白質不斷依照 生理需求進行分解與合成。 -成長中的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懷孕婦女、病後調養 之復原維持正平衡; -健康成年人維持平衡。
必需營養素 • 身體無法合成,必須由食物供應 • 除水與氧氣外,以下均由食物來
必需胺基酸 • 身體不能製造,由食物供應,合成身體需要的 蛋白質。 • 細胞進行蛋白質合成反應,遵循「全或無定律」:作為原料的胺基酸,種類和含量都必須齊全, 任一種必需胺基酸缺乏,合成反應就中止。 • 以上的合成需要充足的熱量。 • 苯丙胺酸為9種必需胺基酸之ㄧ,酪胺酸為半必需 胺基酸。
每日飲食指南(六大類食物,各種類別建議量)每日飲食指南(六大類食物,各種類別建議量) 避免或限量 行政院衛生署2012
三、健康防治的營養因應 抵抗力減弱、容易感冒、食慾不佳 進食量少 生長遲滯 -檢討蛋白質、熱量是否足量 -檢討油脂、醣類是否適量 -檢討食物種類及量不足 遵照營養健康的飲食原則 促進健康的吃,利用營養高密度食物 健康防治與營養策略-1
營養策略-1 1.營養全備充足:必需營養素種類齊全、量足 2.食物分配均衡 3.熱量調配均衡 4.飲食內容多樣化 5.適量與節制 6.美味與愉快 營養健康的飲食
健康防治與營養策略-2 • 消化不好 • 鼓勵少量多餐 • 允許給於充分的時間用餐 • 監測食物攝取量 • 修正質地 摘自網路
健康防治與營養策略-3 • 便秘 • 供應足夠的纖維及水分 • 鼓勵增加水果、蔬菜、適量全榖類麵包及主食 • 的替換 • 鼓勵身體的活動,適當的休息及放鬆 • 正常的餐飲及排便習慣 • 減少使用礦物油避免脂溶性維生素 • 的流失 • 避免無油飲食 摘自網路
營養策略-3 增加纖維對策: 每天五蔬果:1碗半蔬菜(3份),半碗/餐 水果至少2種,每種4~6兩。 鼓勵限量的主食改用全榖類,胚芽米、燕麥、薏仁、 糙米等 好處: 降低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 延緩血糖上升。 可增加糞便体積。
健康防治與營養策略-4 • 注意骨質密度 • 不喝碳酸、茶飲料 • 鼓勵體重負載運動及身體的活動 • 適量的日曬(維他命D) • 補充鈣質別忘吃水果 • 吃蔬菜也能保骨本 • 避免高鹽、太鹹 摘自網路
健康防治與營養策略-5 • 鐵攝取不足 • 鼓勵營養均衡及適量蛋白質來源 • 富含鐵的食物及結合VitC食物 • 避免不適當的鐵補充劑
健康防治與及營養策略-6 水份不足,造成: 脫水 高血壓 體溫升高 便祕 噁心、嘔吐 黏膜乾燥 減少尿量排泄 心智混淆
營養策略-6 水分給予 • 體內水分含量佔體重的50% • 每天水分的補充是必要的 • 口渴知覺↓→可能性脫水 • 腹瀉,發燒→臨床上的脫水 • 水分攝取量為30-35ml/公斤(ABW) 至少1500cc/天或1.0~1.5cc/大卡
營養建議量 100年行政院衛生署板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營養建議量 100年行政院衛生署板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蛋白質來源 • 特殊奶粉 • 五榖根莖類(主食) • 蔬菜類 • 水果類 • 低蛋白食物 -先閱讀食品標示 -每次食用之份量所含蛋白質量, 如: <1 公克/每份 • 蛋白質類:豆、魚、肉、蛋要嚴格限制。
五、認識苯丙胺酸的質、量 發現:1934年由Dr. Folling在一對智障兄弟中所發現, 因其尿中含有大量的苯酮酸,因將其命名為苯酮尿症 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酪胺酸(Tyrosine) 缺少苯丙胺酸羥化酶(簡稱PAH) • 導致大量的堆積在體內,再經人體代謝後產生了許多和苯丙胺酸相關的代謝產物,而造成腦部傷害 。 • 苯丙胺酸:是蛋白質的成分之ㄧ,必需胺基酸(共九種,其一),身體不能製造,須由食物獲得。 • 酪胺酸:半必需胺基酸(需要量大)或非必需胺基酸(身體可以製造)。
苯丙氨酸的攝取及監測 • 治療最好在出生兩週內開始,最遲也不可超過二個月大,以免對智力造成傷害。應限制苯丙胺酸的攝食(食物中含苯丙胺酸過多的食物:蛋、肉、魚、豆,甚至米、麵之攝取量皆需嚴格限制) 。 • 是否能攝取豆腐、肉、魚類需遵從醫囑,每人嚴重程度不一,需要請營養師經過精算苯丙氨酸進食量。 • 最好控制血中PHE在2-6mg/dl的範圍。 • 考慮血中苯丙胺酸的進食量外,也必須考慮蛋白質等營養的均衡,使能維持正常的生長。 • 定期監測血液中苯丙胺酸濃度,建議一歲以前每一週測一次,一至三歲每二週測一次,三歲以上穩定控制者可每一個月測一次,並於每三個月監測其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狀況。 • 控制的愈嚴格,追蹤愈密集,病患發展的狀況愈良好, 摘自ROC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
每日各類食物苯丙胺酸分配量 五穀根莖類(主食類) 蛋白質食物 每天選擇A或A1,二選一;每天選擇B或B1,二選一
苯丙胺酸含量(每100公克食物) • 301〜600毫克,少量吃, 豆魚肉蛋類(A):蝦仁、文蛤、牡蠣、鱈魚、章魚、五花肉、小腸、豬大腸、豬肚、培根、豆腐、豆漿(最多30公克/天) 主食類(B):粳米、糯米、大麦、小米、玉米、高粱米、再來米、胚芽米、燕麥、薏仁、糙米、拉麵、乾麵條、蠻頭、吐司、麵包、豬血糕(最多100公克/天) • 601〜900毫克,少量吃, 豆魚肉蛋類(A1):雞蛋、鴨蛋、羊、牛、豬肉瘦肉及內臟、家禽類、白帶魚、虱目魚、吳郭魚、秋刀魚、紅目連、烏魚、海鰻、鱸魚、蒲燒鰻、肉鯽等所有魚類(最多20公克/天) 主食類(B1):燕麥片、蕎麥(最多50公克/天) • >900毫克,避免吃 脫乾肉類如牡蠣干、小魚乾、瑜肉鬆、牛肉乾、膽肝、鴨賞、臘肉、豬肉乾、麵筋、麵腸、黄豆、青豆、红豆、绿豆、花豆、堅果類(腰果、開心果、松子、核桃、杏仁果、南瓜子) 每天選A或A1,二選一;每天選B或B1,二選一
苯丙胺酸含量(每100公克食物) • <300毫克 豆魚肉蛋類(A+):白海參(92毫克)甜不辣、豬血、豬腦(最多50公克/天) 主食類(B+):素食菜包、芝麻、花生湯圓、芋頭糕、蘿蔔糕(最多150公克/天) • <50毫克:粉圓、西谷米、冬粉、細米粉、粉皮、藕粉
每類食物一天的份量-幼兒 39公克 蛋白質量 28-35公克 是否攝取肉、魚類需遵從醫囑,每人嚴重程度不一,需要經過精算苯丙氨酸進食量 25-32
每類食物一天的份量-兒童 48-52公克 蛋白質量 43-48公克 是否攝取肉、魚類需遵從醫囑,每人嚴重程度不一,需要經過精算苯丙氨酸進食量
六、補充熱量 • 提供足夠熱量 -可確保體組織蛋白質免於分解 -避免產生營養不良況 • 不含蛋白質之糖類食物 -低氮澱粉類:粉圓、西谷米、冬粉、細米粉、粉皮、藕粉、 澄粉、太白粉、玉米粉、樹薯粉、洋菜凍。 -精緻糖:砂糖、果糖、冰糖、蜂蜜、糖果等。 -葡萄糖聚合物:糖飴、多卡、粉飴、麥芽糊精。 -市售即食食品:涼圓外皮、肉圓外皮、水晶餃、炒冬粉、果凍、愛玉、仙草、粉圓、西米露、粉粿、茶凍 • 油脂類 -選好油,用對油:橄欖油、花生油、葵花油等 • 適量蔬菜類及水果類 • 其他商業產品、易能充、高熱能、益補。
補充熱量低蛋白食譜-1 • 芋泥羹(2人份) • 材料:芋頭 60g、糖飴(麥芽糊精)4湯匙、 糖1湯匙、玉米粉2湯匙、易能充2 湯匙、水2杯。 • 做法:1.將芋頭去皮洗淨,切成薄片,放入 電 鍋中蒸熟(外鍋加水1杯)。 2.趁熱將芋頭搗成泥狀,然後加入水、 糖及糖飴,用果汁機打碎後到入鍋 內,小火一面攪拌一面煮。 3.煮滾後,加入玉米粉勾芡至適當濃度 即可。
補充熱量低蛋白食譜-2 • 蕃藷鬆餅(甜的)或蔬菜鬆餅(鹹的) (2人份) • 材料:蕃藷鬆餅 麵粉1湯匙、三多低蛋白奶粉1湯匙、玉米粉4湯 匙、糖飴(麥芽糊精)2湯匙、蕃藷絲100公克 糖1湯匙、油1湯匙。 • 材料:蔬菜鬆餅 麵粉1湯匙、三多低蛋白奶粉1湯匙、玉米粉4湯 匙、糖飴(麥糊精)2湯匙、高麗菜50公克、芹 菜50公克、胡蘿蔔50公克、鹽胡椒粉少許、油1 湯匙。 營養成分(1人份):熱量:315大卡、脂肪8.5公克、蛋白質1公克、糖類59公克
補充熱量低蛋白食譜-3 • 陽光沙拉(4人份) • 材料: 馬鈴薯 100公克、蕃藷 100公克、芋頭 100公克 蘋果100公克、小黃瓜50公克、芹菜末 10公克 糖飴(麥芽糊精)2湯匙、易能充2湯匙、沙拉 醬4湯匙、胡椒粉 少許。 • 營養成份(1人份):熱量260大卡 、 脂肪8公克、 蛋白質1.3公克 、 醣類46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