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694 Vues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飞跃,并且着重理解这一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 理论观点 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及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 、近代 中国国情.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 毛泽东.
E N D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飞跃,并且着重理解这一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 理论观点 难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及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课堂讨论题:帝国主义是否是侵略有功?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主要的 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主 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两大矛盾,就要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两大矛盾,就要进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社会矛盾 决定 社会性质 影响 决定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决定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则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则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促使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 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理论 三大法宝 总路线 基本纲领 革命道路 第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集中表述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主 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
一批不平等条约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是贯穿始终的。其中主要包括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战争两种反帝形式。
慈 禧 2、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 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 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孔 陈 蒋 宋
中国资本主义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蒋介石 汪精卫 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国民政府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无产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2、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3、城市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 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4、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 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革命性。 ★ 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 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一些特殊优点 ★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革命的彻底性; ★分布集中; ★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联盟。 1、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2、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2、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前途:经由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2、前途:经由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 ★整个中国革命包含两重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衔接。
基本内容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特点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其他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性质:具有过渡性,其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基本内容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 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指导方针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思想 • 民族性: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 • 科学性:强调科学的内容,即反对封建迷信,主张实事求是 • 大众性:强调是大众的方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过程 1、建党初期和革命期,照搬“城市中心论” 1921年毛泽东去安源
2、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1930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此后,毛泽东在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中,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的主张。1930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此后,毛泽东在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中,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的主张。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提出的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逐渐为全党所接受。 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策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进一步丰实和完善了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系统地阑述了走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确立依据 1、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避开强大的敌人,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良好的群众基础 • 中国革命的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 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执行
解决和处理三个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环节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基础。 •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有力保障。 •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依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农村革命根据地 基本内容 主要形式 战略阵地、依托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三大法宝——中国革命经验的三条最重要的原则:1、三大法宝——中国革命经验的三条最重要的原则: • 党的建设——革命的领导主体 • 武装斗争——革命的主要形式 • 统一战线——革命的重要方针
统一战线 基本武器 中 心 支 柱 三 大 法 宝 武装斗争 英勇战士 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