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57 Vues
外來生物的入侵. 1600 年來動物滅絕的原因, 39 %是由於外來物種的引進 36 %是由於棲息地遭受破壞 23 %是由於狩獵和蓄意捕殺. 孩子們,有沒有看到 ” 粉紅色 ” 的香菇 ?. 圖片來源 :anion 的實驗紀錄簿. 靠近一點看看 …. 圖片來源 :anion 的實驗紀錄簿. 看起來好 ………. 圖片來源 :anion 的實驗紀錄簿. 紅色的玉米 … 是多少農夫的惡夢. 圖片來源 :anion 的實驗紀錄簿. 田園殺手 ---- 福壽螺.
E N D
外來生物的入侵 1600年來動物滅絕的原因, 39%是由於外來物種的引進 36%是由於棲息地遭受破壞 23%是由於狩獵和蓄意捕殺
孩子們,有沒有看到”粉紅色”的香菇? 圖片來源:anion的實驗紀錄簿
靠近一點看看… 圖片來源:anion的實驗紀錄簿
看起來好……… 圖片來源:anion的實驗紀錄簿
紅色的玉米…是多少農夫的惡夢 圖片來源:anion的實驗紀錄簿
田園殺手----福壽螺 民國六十八年,一位短視近利的商人,一個錯誤的認知,將肉質鬆軟的福壽螺,當成有經濟價值的金寶螺自南美洲的阿根廷引進台灣,想在台灣養殖,圓他的發財夢。當時,很多人慕名搶購,一個母螺曾叫價「八百元」。有太多人都因不同的動機,跟福壽螺結上緣,以致於福壽螺在台灣各地迅速繁殖開來。 據觀察每一個福壽螺每四個月產卵一次,每一個卵串可孵化三百多個小螺,小螺再依此天文數字的比例繁殖,耐受力強,即使惡劣的水質,或是乾旱的水池,都能隱忍生長。 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於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一日正式掛牌運作,希望對外來的危險病蟲害嚴格把關。但是福壽螺之害已無法挽回,目前用心救農田卻造成二度污染,且影響人類健康至極。至於無力顧及的山溝水渠,只好任福壽螺自生自滅,慢慢吃掉台灣的原生種植物,改變台灣的生態環境。 參考網址:http://www.bwmc.org.tw/Tfr/tfr_44/tfr_44_12.htm
受害的沉水植物 水車前 水蕹
營養補給站 圖一 大陸還是有人食用福壽螺,兩年前因料理過程疏忽,未將福壽螺煮熟, 結果造成57人罹患廣州管圓線蟲病。 廣州管圓線蟲病,潛伏期是 3至36天,病徵包括頭痛 、頭暈 、發燒 、頸部僵硬 、面部神經癱瘓,嚴重會導致癡呆 。 ◎想想看上面兩張圖會讓你想到什麼? 北京頻道 ( 2006-11-17 13:28:09)稿件來源:新華網/法制晚報
漁港的小零嘴—燒酒螺 燒酒螺小檔案 科別:海蜷科。 特徵:貝殼修長而多層,螺塔尖,黑色而有白色橫 帶,並有粗大而不明顯的縱肋和細的螺肋。 殼長:約三公分。 棲息:海邊潮間帶的泥灘地。 分布:台灣西海岸,西太平洋,印度洋 。 製作過程
生態殺手「綠癌」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雜草協會
原產於中南美洲的小花蔓澤蘭,在1950年代東南亞某些國家為了保持水土因素,貿然引進當覆被植物,卻從此在亞洲生根茁壯發展,台灣則在1990年才有採集紀錄,其實台灣也有一種原生的蔓澤蘭,只是不若小花蔓澤蘭來的恐怖,因為台灣蔓澤蘭是一年生蔓藤草本,其生命週期在一年內完成,被依附覆蓋的寄主植物還有段時間可以休養生息,得到一段喘息的機會;但小花蔓澤蘭卻是多年生的蔓性草本,終身都可以開花結果,繁殖後代,一年到頭週而復始綿延後輩,使得被覆蓋的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而被覆蓋的量隨時間長而增加其覆蓋性,終使寄主植物長年得不到陽光行光合作用而枯萎死亡,是謂「綠癌」。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雜草協會 參考網址:千里步道http://www.tmitrail.org.tw/Page_Show.asp?Page_ID=491
寄主植物死亡依附其上的昆蟲野鳥及野生生物,更無法棲息生存,進而影響經濟和生態系的發展,故又稱「生態殺手」,這樣的植物你說恐不恐怖?寄主植物死亡依附其上的昆蟲野鳥及野生生物,更無法棲息生存,進而影響經濟和生態系的發展,故又稱「生態殺手」,這樣的植物你說恐不恐怖? 所幸,在台灣,目前僅以中部以南為患最大,愈往北雖有零星發現,但尚未見危害,原來小花蔓澤蘭屬熱帶植物,性喜陽光不耐陰,只有陽光充足溫度在25度C以上時,越適合生長趨勢,且尤其除了有性繁殖外,更可藉由走莖在每一節上的不定根作無性繁殖,加速其植物體的生長,據稱單一植物體每天可長27mm,數月內即可覆蓋25平方公尺的面積,在西方又有「一分鐘一英哩」之稱。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雜草協會 參考網址:千里步道http://www.tmitrail.org.tw/Page_Show.asp?Page_ID=491
小花蔓澤蘭防治 小花蔓澤蘭雖然惡毒昭彰,但還是有些方法可防治,例如用藥劑鋤草,但同時也會損及週遭無辜的植物及生物;另外還有生物防治法,但研究員尚未找出可防治的生物,如果引進當地的天敵薊馬,又怕引起二度傷害反而得不償失。甚至像植物相剋、病菌防治等等方法都有人在研究,惟效果不彰,緩不濟急。只能靠拔除、剪枝條、拆除等最原始的方法,但需2-3周施做一次,且要在開花前作業才有效,否則帶其開花結果後,經拔除拉扯,反而助長其種子的散播;而在剪除的植株也不能馬上拆除移到地上,必須留置寄主身上,待曬乾後再移除,否則其節上的不定根一接觸土地就能重新發根生長! 薊馬 參考網址:千里步道http://www.tmitrail.org.tw/Page_Show.asp?Page_ID=491
蘭嶼角鴞 參考網址:中華文化天地
穿山甲 參考網址:中華文化天地
台灣黑熊 參考網址:中華文化天地
長鬃山羊 參考網址:中華文化天地
活著的台灣山羌 參考網址:中華文化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