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五章 元素與化合物

第五章 元素與化合物. ☺ 5-1 元素 ☺ 5-2 化合物 ☺ 5-3 原子的世界 ☺ 5-4 元素與週期表. 5-1 元素. 5-1-1 認識元素 ◎ 物質分為純物質與混合物,而純物質又分為元素及化合物。 ◎ 西元 1774 年 普利士利 發現紅色氧化汞經照光後會分解出氧氣和汞。 ◎ 氧化汞是一種純物質,但經過化學反應後可以分解出其他物質(氧氣及汞),這類純物質就稱為化合物。 ◎ 而氧氣和汞不能用加熱、照光、通電等方法分解出其他物質,這類的純物質就稱為元素。 ◎ 元素目前發現且公告的有一百一十多種,可分類為金屬元素以及非金屬元素兩大類。.

didi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元素與化合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元素與化合物 ☺5-1元素 ☺5-2化合物 ☺5-3原子的世界 ☺5-4元素與週期表

  2. 5-1 元素 5-1-1 認識元素 ◎ 物質分為純物質與混合物,而純物質又分為元素及化合物。 ◎ 西元1774年普利士利發現紅色氧化汞經照光後會分解出氧氣和汞。 ◎ 氧化汞是一種純物質,但經過化學反應後可以分解出其他物質(氧氣及汞),這類純物質就稱為化合物。 ◎ 而氧氣和汞不能用加熱、照光、通電等方法分解出其他物質,這類的純物質就稱為元素。 ◎ 元素目前發現且公告的有一百一十多種,可分類為金屬元素以及非金屬元素兩大類。

  3. 5-1 元素 5-1-2 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 ★金屬元素通性: ◎ 常溫常壓下,除汞為液態之外,其餘均為固態。 ◎ 具金屬光澤。 ◎ 除了金為黃色、銅為紅色外,大部份的金屬元素都是銀 色。 ◎ 金屬具延展性,故不易碎,且易拉成細絲或打成薄片。 ◎ 金屬是電熱的良導體。 ◎ 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反應;如鎂的氧化物為氧化鎂, 溶於水後形成氫氧化鎂為鹼性物質。

  4. 5-1 元素 5-1-2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 ★非金屬元素通性: ◎ 常溫常壓下,除溴為液態之外,其餘均為固態或氣態。 ◎ 不具金屬光澤。 ◎ 不同種類的非金屬顏色相差很大,如碘是紫黑色的固體、 溴是暗紅色的液體、硫是黃色固體、紅磷是紅色固體、氯 為黃綠色氣體,而許多氣體是無色的。 ◎ 不具延展性而易被敲碎。 ◎ 大部份為電熱的不良導體,但碳元素構成的石墨是唯一可 以導電的非金屬物質。 ◎ 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反應;如硫的氧化物為二氧化 硫,溶於水後形成亞硫酸為酸性物質。

  5. 5-1 元素 5-1-3元素符號與中文名稱 ★元素符號 ◎大多數是元素的英文名稱或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並以印刷體大寫表示; ◎如有兩種以上的元素符號第一字母相同時,則在大寫的第一個字後面另加一個小寫字母來識別。 例如: 如碳(C)、鈣(Ca)、氯(Cl)。

  6. 5-1 元素 5-1-3元素符號與中文名稱 ★中文名稱 原則上用一個字代表一種元素。 ◎ 古代已知的元素沿用古代的名稱,如碳、銅……等。 ◎ 固態金屬元素則從『金』部,如銅、銀、鋁、鋅……等。 ◎ 固態非金屬元素則從『石』部,如硫、碳、矽……等。 ◎ 氣體元素均為非金屬元素從『气』部,如氫、氧、氯、 氮……等。 ◎ 常溫常壓下唯一液態金屬元素為汞,唯一液態非金屬為溴, 均從『水』部。 ◎ 有些元素的讀音是以其性質或外文讀音而定,例如「氫」的讀音表示 最「輕」的 氣體;「氯」的讀音表示黃「綠」色的氣體,「鈉」的 讀音是因為其拉丁文第一音 節的讀音近「納」。

  7.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 鐵( Fe ): ◎從煉鋼廠初步煉製出來的鐵為生鐵(方便鑄造) ,含碳量相當多。 ◎經除去生鐵中的雜質就成為熟鐵(富延展性) ,含碳量相當少。 ◎將生鐵煉成鋼時,含碳量介於生鐵及熟鐵之 間 ,質硬且兼具延性及展性,用途很廣。 ◎不鏽鋼就是鋼與鎳、鉻的合金。

  8.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 鋁(Al): ◎鋁為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 ◎鋁活性大易與氧反應生成氧化鋁,其質地緻密且不易 脫落,可阻隔空氣中的氧氣,以保護內部金屬不會繼 反應。 ◎鋁是製造飛機外殼的理想材料。

  9.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銅(Cu): ◎銅的導電性良好,僅次於銀,而銅的價格比較 低,故常用於電線及電器用品。 ◎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銅及 鍚製成。 ◎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可製水龍頭、樂器和裝 飾品。

  10.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碳(C): ◎碳以數種同素異形體方式存在,包含鑽石、石 墨都是相同元素構成的。 ◎透明的鑽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物質;黑色的 石墨是少數 可以導電的非金屬元素。

  11.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鎢(W): ◎鎢的熔點高達3415℃,在金屬元素中是最高 的可作為電燈泡中的燈絲。 ◎碳化鎢是由碳、鎢形成的化合物,非常堅硬, 可製成鑽孔、切割、研磨等工具。

  12. 5-1 元素 5-1-4生活中常見的元素 ★汞(Hg): ◎汞俗稱水銀,為常溫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 ◎水銀電池中含有汞的化合物。 ◎日光燈內也有微量的水銀蒸氣。 ◎水銀具有毒性,凡是含有水銀的物質不可任意 丟棄。

  13. ★各類合金如下表 ★各類同素異形體 5-1 元素

  14. 5-2 化合物 5-2-1化合物: 元素共有一百多種,有的元素單獨存在,有的 與其他不同元素化合成數百萬種化合物。 ★例如水、二氧化碳、氧化汞、氫氧化鈉……等

  15. 5-2 化合物 5-2-2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元素反應成一種新物質的化 變化,稱為化合反應。 ★化合後產生的新物質即為化合物。 ★化合物的性質與成分元素的性質不同,但仍屬純物質。 ★代表化合反應如: ◎氫+氧→水 氫氣及氧氣是元素,經化合反應而成為水是化合物。 ◎鎂+氧→氧化鎂,鎂和氧氣是元素,經化合反應而成為氧化鎂是化合物。 ◎例如碳+氧→二氧化碳,碳和氧氣是元素,經化合反應而成為 二氧化碳是化合物。

  16. 5-2 化合物 5-2-3分解反應: 是一種物質經照光、加熱或其他化學方法變成兩種或兩種 以物質的化學變化,稱為分解反應。 ★ 分解後的產物不一定是元素。 ★ 其他的分解反應如: ◎雙氧水→氧氣+水 分解成氧氣為元素, 水為化合物 ◎水(經電解)→氫氣+氧氣 分解成二種元素 ◎氧化汞→氧氣+汞 分解成二種元素 ◎碳酸氫鈉→碳酸鈉+二氧化碳+水 分解成三種化合物

  17. 5-3 原子的世界 5-3-1英國科學家 道耳吞的原子學說 ★一切物質都是由稱為原子的微小粒子所組成,原子不可再分割。 ★相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原子大小均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原子質量與原子大小均不同。 ★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相互結合而成 ★ 化學反應只是原子間以新的方式重新結合而成新物質,在反應的過程中,原子種類與數目均不改變。 ◎註:目前已有部分理論被推翻,但道耳吞原子理論仍是人類進入原子世界的最重要理論。 ◎註:將金原子放大2億倍約為網球大小,再放大2億倍則約為地球大小,故原子真得很小,

  18. 5-3 原子的世界 5-3-2原子與分子 ★有些物質是以單個原子的形式形成的,如氦氣等惰性氣體、各種金屬。 ★有些物質是以分子的形成的,如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或水分子。 ★分子概念是由義大利科學家亞佛加厥提出,他認為物質是以2個或2個以上的原子所組成的分子構成的。

  19. 5-3 原子的世界 5-3-2原子與分子 ★物質分類中的元素就是只含1種原子的純物質,歸納如下: ◎由1種金屬原子堆積而成的純物質,如金、銀、銅、……等。 ◎由單個原子形式存在的純物質:如氦、氬……等。 ◎由數個相同原子結合的分子形式存在的純物質:如氫、氮 氯……等。 ★物質分類中的化合物就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結合成分 子的形式所形成的物質,如水是由2個氫原子及1個氧原子組成的水 分子,很多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就是水。 ★物質分類中的混合物就是不同的原子或分子混合在一起。

  20. 5-3 原子的世界 5-3-2原子與分子 單原子分子組成元素物質,如氦、氖、氬……等。 雙原子分子形成元素物質如,氫氣、氧氣、氮氣、氯氣等。 不同原子組成分子再形成化合物物質,如2個氧原子與1個碳原子組成 化合物二氧化碳分子再形成物質……等。 • 如果圖中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原子或分子則為混合物

  21. 5-3 原子的世界 5-3-3原子的結構 ★十九世紀末逐漸有新的實驗結果發現原子是可分割的,故原子不 是世界上最小的粒子。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木生發現電子,到了二十世紀初,拉塞福 提出原子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與核外帶負電的電 子組成,並且如同太陽系中行星繞著太陽運動一般。 ★質子的質量與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質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的 1840倍。 ★ 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原子的體積則視電子運動的範 圍。

  22. 5-3 原子的世界 5-3-3原子的結構 ★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組成。 ★1個質子的帶電量跟1個電子的帶電量相同,且因兩 者電性相反、數量相等,故整個原子保持電中性。 ★原子內的質子數又稱為原子序,因此可依原子序來判 斷元素的種類。 ★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原子序=質子數=電子數。

  23. 5-3 原子的世界 5-3-4化學式 ★ 元素符號只能表示元素的原子種類,而化學式則是以元素符號及 數字來表示純物質組成的式子。 ★ 化學式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分子式、實驗式(簡式)、示性式、 結構式等。 ★ 分子式能表達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如: ◎氦氣的分子式為:He (氦氣為單原子分子) ◎氫氣的分子式為:H2(氫氣為雙原子分子) ◎水的分子式為:H2O (水為1氧原子與2個氫原子組成的分子) ★ 註1:原子數目為1時省略。 ★註2:2 H2O表示有2個水分子即包括4個氫原子以及2個氧原子

  24. 5-3 原子的世界 5-3-4化學式 ★ 金屬元素是由許多金屬原子堆積而成,並不是以分子狀態存在, 故金屬的化學式是以元素符號表示即可,如銀的化學式即為 Ag。 ★ 鈉與氯形成的化合物也不是以分子狀態存在,而是鈉與氯堆積成 固體,故氯化鈉的化學式即以鈉及氯的最簡單整數比來表示 (NaCl)。 ★ 寫化學式時須將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前面,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後 面,如氯與納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NaCl,氯與鈣形成的化 合物其化學式為CaCl2, ★ 中文名稱則和元素符號順序相反稱為氯化鈉、氯化鈣。

  25. 5-4 元素與週期表 5-4-1週期表 元素間的化學性質有一定的關聯。 ★ 俄國科學家 門得列夫依據原子量大小的順序排列, 提出最早的元素週期表。 ★ 莫色勒最早發展出原子序的觀念,而現在的元素週 期表就是依據原子序大小的順序排列而成的。 ★ 週期表中橫列稱為週期,共有七個週期;縱行稱為 族,共有十八個族,同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26. 5-4 元素與週期表 5-4-2鹼金族 ★ 鈉、鉀屬於週期表上第1族的元素,由於與水作用後分別產生氫 氧化鈉及氫氧化鉀,其水溶液為鹼性,故稱為鹼金屬,其相似性 質有: ◎常溫下固態、質軟,可用小刀切開,新切面具銀灰色金屬光澤。 ◎鈉、鉀的活性大,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及水蒸氣作用,故儲存在礦 物油中。 ◎鈉、鉀都能與水反應,並且能使酚酞指示劑由無色變成粉紅色。 ◎鉀與水作用劇烈,會放出大量的熱,使反應生成氫氣起火燃燒;而鈉與水也會反應,但不如鉀與水的反應劇烈。

  27. 5-4 元素與週期表 5-4-3鹼土金族 ★鎂、鈣、鋇是屬於週期表第2族的元素,由於常以化 合物狀態存在地殼中,且燃燒後溶於水可產生鹼性的水 溶液,故稱為鹼土金屬,其相似性質有: ◎氯化鎂、氯化鈣、氯化鋇等化合物分別和碳酸鈉溶液 混合反應,均產生白色的沉澱。 ◎鹼土金屬常以化合物狀態存在地殼中,且燃燒後氧化 物可溶於水,可產生鹼性的水溶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