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 鸽子 》 [ 德 ]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

《 鸽子 》 [ 德 ]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 制作人:周鸽 2004050925. 聚斯金德 1949 年出生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施塔恩贝格湖畔,早年学过钢琴,后又攻读历史,曾作过西门子公司的文秘,在酒吧舞厅里打过工,甚至还当过乒乓球陪练。广博的历史知识和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在大学念书时,聚斯金德就尝试撰写短篇散文和长篇的影视剧本,但都未能发表或被采用。此后,他一度靠给电视台写剧本为生。.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

dino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鸽子 》 [ 德 ] 帕特里克 · 聚斯金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鸽子》[德]帕特里克 ·聚斯金德 制作人:周鸽 2004050925

  2. 聚斯金德1949年出生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施塔恩贝格湖畔,早年学过钢琴,后又攻读历史,曾作过西门子公司的文秘,在酒吧舞厅里打过工,甚至还当过乒乓球陪练。广博的历史知识和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思维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在大学念书时,聚斯金德就尝试撰写短篇散文和长篇的影视剧本,但都未能发表或被采用。此后,他一度靠给电视台写剧本为生。 帕特里克 ·聚斯金德

  3. 1980年聚斯金德创作出第一部个人作品——独幕单人话剧《低音提琴》,次年该剧首演便获好评,随即成为欧洲话剧舞台上长盛不衰的经典剧目。四年之后,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问世,该书一经推出便迷倒了众多读者,先后被译成近四十种语言,各种版本在全世界的总发行量高达1200万册。

  4. 在随后的几年里,聚斯金德又陆续出版了《鸽子》和《夏先生的故事》两部小说,均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交口称赞,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德语文坛引人注目的地位。

  5. 与同时代的德国作家相比,聚斯金德文学创作的产量并不高,作品的篇幅亦不大,但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含义,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隽永的寓意和精湛的文笔,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香水》像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聚斯金德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十八世纪法国巴黎一个怪才格雷诺耶“寻香杀女人”的离奇一生。

  6. 《鸽子》这部中篇小说是聚斯金德出的第三本书,出版于1987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约纳丹是巴黎一家银行的守门人,在经历了纳粹的恐怖统治、战争磨难以及妻子跟人私奔等坎坷后,其人变得十分胆小怕事。忠于职守、老实巴交的诺埃尔,三十年如一日地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过着平淡孤寂、与世无争的生活。 • 然而一天早晨,一只突然出现在门口的鸽子却让他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于是,往日的平静全被打破,包括衣、食、住、行和本职工作在内的所有的生活细节均受到干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一切莫名其妙的混乱,直到那只带来不祥之兆的鸽子悄然离去时才随之平息,一切又复归原样。

  7. 在他正安于自己的平淡生活时,不料一只鸽子搅乱了他内心的平静,使他产生莫名的紧张、迷惘和恐惧。鸽子本是和平、安全的象征,在作者笔下却成了引起惶恐的根源,其隐喻是十分明显的,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对失去安全的焦虑和对人类生存所感到的恐惧。小说以传统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和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迷离恍惚的心态。在他正安于自己的平淡生活时,不料一只鸽子搅乱了他内心的平静,使他产生莫名的紧张、迷惘和恐惧。鸽子本是和平、安全的象征,在作者笔下却成了引起惶恐的根源,其隐喻是十分明显的,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对失去安全的焦虑和对人类生存所感到的恐惧。小说以传统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和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迷离恍惚的心态。

  8. 故事的结尾:鸽子已经离去,约纳丹的担心、恐惧、气恼和危机感也随之一扫而光。生活仍将继续,一切又重归原状。小说几乎通篇都是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是一部极佳的心理小说。故事的结尾:鸽子已经离去,约纳丹的担心、恐惧、气恼和危机感也随之一扫而光。生活仍将继续,一切又重归原状。小说几乎通篇都是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是一部极佳的心理小说。

  9. 《鸽子》得到德国评论界的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鸽子》得到德国评论界的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 • 《明镜》周刊1987年12期认为:以古典中篇小说的形式写成的《鸽子》,是一篇表现人类生存恐惧的寓言,反映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人们对于未来的恐惧。 • 《莱茵河水星报》1987年3月号文学副刊的评论员沃尔夫·舍勒认为:《鸽子》是当代散文创作中一部罕见的杰作,是一篇结构缜密、技巧娴熟,以心理描写见长的小说,在叙述技巧上是欧洲传统中篇小说创作艺术的继续。

  10. 《鸽子》第一版印了十万册,一个月后跃居德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是1987年德国全年第三畅销书,同时还卖出了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的翻译版权。《鸽子》第一版印了十万册,一个月后跃居德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是1987年德国全年第三畅销书,同时还卖出了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巴西等十几个国家的翻译版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