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高三生物复习的几点做法

高三生物复习的几点做法. 专题复习 : 知识网络 : 练习讲评 :. 教师的功课. 复习方法的示范. 授之以“渔”的过程. 福州一中 张兴宇 2011 年 3 月. 专题复习. 知识体系专题. 选择题解题专题 计算专题 图形曲线专题 热点问题专题 ……. 题 型 专 题. 知识体系专题.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 变异与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态与环境 现代生物技术 实验.

dmitr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高三生物复习的几点做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三生物复习的几点做法 • 专题复习: • 知识网络: • 练习讲评: 教师的功课 复习方法的示范 授之以“渔”的过程 福州一中 张兴宇 2011年3月

  2. 专题复习 知识体系专题 选择题解题专题 计算专题 图形曲线专题 热点问题专题 …… 题 型 专 题

  3. 知识体系专题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代谢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遗传的物质基础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变异与进化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态与环境 • 现代生物技术 • 实验 以章节主体知识为主线,但打破章节界限,在主体知识复习的同时,尽可能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

  4. 例说实验专题 • 课本基本实验的复习 • 实验设计题的指导 • 整理常用的方法与原理 • 总结学生实验题的问题 • 归纳常见实验题的类型

  5. 知识网络 在我看来,知识网络没有定型的做法,只要是能尽自己最大限度的联系自己所学知识,让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就是有效的。 教师应在复习中,在这些加强知识联系的方法上做好示范。 概念图 罗列相关知识点 对比 总结归纳 ……

  6. 水的存在形式 水的作用 物质合成与分解 生命起源与进化 水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水体污染 体温平衡 水盐平衡 细胞形态 概念图

  7. 细胞工程 控制性状表达 酶制剂的应用 基因工程 本质 温度 酸碱度 合成场所 激活剂、抑制剂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消化酶 酶 有关实验 光合作用的酶 催化机理 特性 DNA复制、表达有关酶 呼吸作用的酶 酶 ATP ADP 概念图

  8. 概念图

  9. 概念图

  10. 罗列相联系的知识点 例:罗列与“染色体”相关的知识点 1、染色体概念   2、染色体化学组成 3、染色体与染色质 4、染色体、DNA、基因 5、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6、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7、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9、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 10、染色体与遗传定律 11、染色体变异 12、染色体遗传病

  11. 对比 (1) 动物与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 转录与复制 (5) 线粒体与叶绿体 (6)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7)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8) 物质进出膜的几种方式 (9)……

  12.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体积大 细胞体积小 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植物) 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膜、 核糖体、 遗传物质类型 拟核,无染色体 细胞核,有染色体 质粒 线粒体、内质网等 多种细胞器 无复杂的膜性结构 的细胞器 基因结构与表达 基因结构与表达 代表生物

  13. 相同点: 1、都以DNA为模板 2、遵循碱基互补原则 3、都要DNA解旋酶 4、都要消耗能量 5、都在细胞内进行 6、…… 不同点 1、模板链不同 2、原料不同 3、结果不同 4、进行的时间不同 5、酶的种类不同 6、可发生的细胞种类 不同 7、…… 转录与复制的对比

  14.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对比 • 1、都具有双膜结构 • 2、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水 • 3、反应过程中都需要水参与 • 4、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 5、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ATP • 6、都含有DNA、RNA、核糖体 • 7、都有增大膜结构的结构 • 8、都是半自主细胞器 • 9、都有相同的起源假说 • 10、…… • 功能不同 • 组成成分不同 • 存在的细胞位置不同 • ……

  15. 归纳总结 例如: (1)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2)细胞分裂图形判断 (3)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适用条件 (4)染色体组和染色组数目的判断 (5)生物几倍体的判断 (6)遗传病或性状遗传方式的分析和判断 (7)生态系统内各成分相互关系和食物链上能量传递规律及计算

  16.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方法步骤 5 现象结论 课本基本实验的复习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必修一

  17.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方法步骤 5 现象结论 课本基本实验的复习 必修二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必修三 (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2)模拟尿糖的检测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8. 2009福建卷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答案C

  19. 2010福建卷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答案:C

  20. 找出自变量 • 实验工具与材料 • 确定因变量 • 找出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 留意是否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预处理 • 确定因变量的检测方法 • 遵守相关原则: • 对照原则 • 单一变量原则 • 等量原则 • 平行可重复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无关变量的控制 设置对照组 随机分组 重复实验 其他条件适宜 实验设计题的指导 明确实验目的 分析实验原理 设置实验组、对照组 观察记录结果 分析得出结论 例

  21. 整理常用的方法与原理 1、荧光或同位素标记法:膜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元素的转移途径(光反应、暗反应),噬菌体侵染细菌,DNA的复制时间和方式,基因探针 2、溶液培养法: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 3、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 4、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饲喂法,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同位素示踪法 5、育种方法:杂交,人工诱变,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 6、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7、鉴定各种物质的方法:颜色反应(还原糖、蛋白质、脂肪、DNA、RNA、染色体)

  22. 整理常用的方法与原理 8、细胞死活的判断:染色法(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质壁分离和复原 9、常见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 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 • 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液封或煮沸后冷却 • 提供CO2方法——NaHCO3 • 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或KOH溶液 • 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 • 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 • 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 如何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 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 细胞器的分离——细胞匀浆离心

  23. 总结学生实验题的问题 ◆概念混淆:验证实验--探究实验;自变量—因变量; 实验组--对照组;结果--结论◆作“是否”性假设◆实验原理的分析不到位◆实验原则的运用不到位,尤其是单变量、对照、等量、平行可重复、随机性 ◆语言表述不准确、不简练,条理不清

  24. 单因子变量原则 (1)实验设计中,只能进行单因子(自变量)对比研究,其余因子均需进行不变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的同条件控制。 (2)同条件:指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器材、试剂、所处环境、处理时间等均相同。具体有四个方面: ①生物材料要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要尽量相同; 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材质、大小、型号要完全一致;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 如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相同的处理时间 。 (3)运用“适宜条件”、“相同条件”、“等量”等词

  25. 随机性原则 实验研究的样本必须是从总体上任意抽取的,即要求总体中的每个部分都有同样被抽中的可能性。 ⑴调查取样时应注意随机。 ⑵多个实验材料分组时,应随机分配。 ⑶注意点:会用“随机”一词。 重复性原则 任何实验都必须经得起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重要标志。做任何实验都会产生误差,“重复”是实验中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的重要手段。 注意点:只要材料充足,数量上“多个”来实施重复。

  26.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 1、实验组别编号描述 如:凡实验中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所用器材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编号便于区分。 2、实验步骤分步描述并加以编号(一般不宜连续描述) 如:1、……。 2、……。 …… 如:第一步……。   第二步……。 …… 3、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 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

  27. 简明、准确组织语言文字 4、叙说中尽量要用规范的实验术语,不能用含糊的口语, 5、注意避免“词不达意”。 如图,有些学生描述为:分别在甲、乙两试管中加入A、B物质。 准确的描述应为: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B物质”或“在甲试管中加入A物质,乙试管中加入B物质。 6、学会用简单的图像辅助文字表达,或用简单的文字辅助图像表达。

  28. (04年天津题)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04年天津题)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 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9. 归纳常见实验题的类型 一、实验分析题 1.实验取材分析: 2.药品与试剂分析:3.步骤及操作的分析: (1)是否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2)操作步骤是否颠倒; (3)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4.结果、预测及分析: (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即实验结果的分析) (2)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3)预测实验结果: 5 .求实验目的: 6.实验结论得出: 7.写出实验原理:  8.实验假设:

  30. 归纳常见实验题的类型 二、实验评价及改进: 主要分析以下几点:1.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2.实验步骤是否科学; 3.有没有充分利用实验条件;4.有没有设置对照实验;5.有无更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6.实验能否顺利完成;7.实验的安全性如何。  三、实验设计题: 1.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2.给出实验用具、材料、药品、实验的目的,要求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3.只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方案自己设计。

  31. 03年上海高考题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 ) 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下图。

  32. 测定呼吸作用的装置总结

  33. 右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夜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夜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呼吸

  34.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30℃时制造的有机物的量 B.光照10h中,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为15℃时,光合作用的速率为3.5mg∕h的CO2 吸收量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35.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计算 (1)有光照——既有光合,又有呼吸 重点分析,告知的是总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 (2)黑暗——只有呼吸作用 始终都要很清楚: 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实验能直接测得的一定是净光合作用!

  36.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l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37. 下图表示三种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日变化。请据图回答。 (1)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的时刻,a植物叶片出现在,c植物叶片出现在_________。 (6)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某植物叶片置于5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44mgCO2/100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CO2/100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__________。 光合

  38. 遗传系谱图分析及概率计算 遗传类型判断: 先判显隐性 再判基因位置(是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 概率计算 两对以上遗传病的,先分别单独计算得到患病概率,再运用数学概率的“乘法”、“加法”原则计算

  39. 遗传

  40.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 1.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2.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3. 常染色遗传和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定 4. 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判定 5. 育种过程的实验设计 遗传

  41. 物质运输穿越多少层膜 • 小肠吸收处的模型 • 肺泡交换处的模型 • 组织细胞交换处的模型 • 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模型 例: 用同位素标记追踪血液中的某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 又经肾静脉流出,则该分子很可能穿过( )层细胞膜 A.2              B.4           C. 6           D.0或8 跨膜

  42.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SCID)是代表一组体液和细胞免疫严重缺陷的综合征。患者先天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乏,不能抵抗任何微生物的感染,只能在无菌条件下生活。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很大的修复。下图表示治疗SCID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治疗手段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 (2)在这个实例中充当“分子运输车”的是,目的基因是。 (3)利用骨髓移植技术也可以治疗该病。与本题所示的治疗方法相比,骨髓移植技术的不足是。 选修试题,争取多得分。教师将重要的技术手段讲清楚,是关键,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

  43. 选修

  44. 08江苏卷25(多选)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08江苏卷25(多选)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45. 回归课本,书本上的图片、课外阅读、拓展训练都是试题材料的重要来源;回归课本,书本上的图片、课外阅读、拓展训练都是试题材料的重要来源; 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合理的把这些课程资源融合到课堂复习或者试题训练中。 完

  46. 谢谢,不妥之处请指教。 福州一中 张兴宇 2011年3月

  47.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2)方法与步骤:(3)结果预测与分析:

  48.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