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反本开新读 《 论语 》

反本开新读 《 论语 》. —— 据北大、清华讲稿和访美游学提纲而改写.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公司 讲座教授、高级工程师 蒋沛昌 2011.10. 1. 中国人面对小康社会现实和大同世界理想,有必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努力发展先进的全球文化。 这次讲座的题目为“反本开新读 《 论语 》” 。所谓“反本”,乃是全面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真实内涵、实在精神;所谓“开新”乃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努力更新和开创自身的民族文化。 中国人文文化古籍汗牛充栋,但 《 论语 》 一书必读。对 《 论语 》 需要冷读,不要热读。.

donal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反本开新读 《 论语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反本开新读《论语》 ——据北大、清华讲稿和访美游学提纲而改写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公司 讲座教授、高级工程师 蒋沛昌 2011.10 1

  2. 中国人面对小康社会现实和大同世界理想,有必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努力发展先进的全球文化。 这次讲座的题目为“反本开新读《论语》”。所谓“反本”,乃是全面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真实内涵、实在精神;所谓“开新”乃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努力更新和开创自身的民族文化。 中国人文文化古籍汗牛充栋,但《论语》一书必读。对《论语》需要冷读,不要热读。 2

  3. 这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孔子其人 二、《论语》其书 三、当代国人对待孔子的态度和研读《论语》的流派 四、我解读《论语》的指导思想 五、拙著《论语今读》一书简介 六、《论语》现代诠释举隅 《论语》是一部人生导向的读本。

  4. 一、孔子其人 •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夏历8月27日,即公历9月28日,生于曲阜市东南尼山下的鲁源村。于公元前479年夏历2月11日,即公历3月9日,病故于曲阜市阙里故宅,享年73岁。孟子(前372——前289),小孔子179岁,实龄83岁,虚龄84岁。 •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人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崇奉为圣人,世界文化伟人。 • 国内不少知识精英,建议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一直得不到的当轴者的回应。症结何在,使人满头雾水。人们寄希望于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代表联手立案审议解决。 4

  5. 二、《论语》其书 •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门人的言行录。非一人所记,也不是成书于一时。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郑康成)所编定。全书共20篇,512章,约15920言。“论”是编辑整理的意思,“语”是对话的意思。“论”字读若车轮的“轮lún”,不要读成言论的“论lùn”。 •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荟萃之作,孔子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光辉思想得到充分的阐述和记载。 • 《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但做人是根本。 5

  6. 三、当代国人对待孔子的态度和研读《论语》的流派三、当代国人对待孔子的态度和研读《论语》的流派 • 1、打孔派 吴虞 • 2、批孔派 赵纪彬 、杨荣国 • 3、反孔派 蔡尚思 • 4、诬孔派 李零 • 5、尊孔派 匡亚明、汤恩佳、蒋庆、于丹等 • 6、经院派 杨树达、钱穆、张岱年、杨伯峻等

  7. 7、学术思想派 前期:张君劢、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贺麟、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方东美等 当下:汤一介、李泽厚、杜维明、余英时、陈来、梁涛、王康等 • 8、现代诠释派 [蒋沛昌自命;正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牧诗句);不敢唐突权威或威权,敝帚自珍而已。]

  8. 四、我解读《论语》的指导思想 • 要作现代诠释,不搞“白发死章句”。对经院派的穷年矻矻,皓首穷经,我表示敬佩。 • 不搞古文今译。让青少年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直接与古人对话,交流思想 。 • 重视“离经、辩志”和经文中的通假字。 • 继承清代汉学家的遗愿,解读《论语》要从考据、义理、辞章和经济四个方面竭尽全力。按红学家梁归智先生的意见,考据是“真”和“史”,义理是“善”和“哲”,辞章是“美”和“文”。我认为经济乃经世致用。对《论语》作现代诠释,必须具备“真、善、美”和“文、史、哲”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根底,并且立足于学用结合,才有所成就。 8

  9. 向杨伯峻先生学习,他的《论语译注》是一部寝馈功深之作。向杨伯峻先生学习,他的《论语译注》是一部寝馈功深之作。 • 向李泽厚先生学习,《论语》注我。 • 向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学习,他认为孔教不是西方的神道宗教(religion),而是人道的宗教,即有关人生的宗旨教育。 • 向南怀瑾先生学习,他修了一条铁路(金温铁路),我不具备这种实力;他还要修一条心路,我愿意竭残年馀力,做一名追随者。 9

  10. 什么叫心路,北宋理学家张横渠曾经表述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中国人所要建设的一条心路的宣言书。 •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大家、名家,有人这样评价他: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他要打通儒、释、道三大教义,他说: 儒家是中国人的粮食店, 佛家是中国人的百货店, 道家是中国人的药店。 10

  11. 五、拙著《论语今读》一书简介 该书乃以“现代诠释”为指归的一部尝试之作。其宗旨是要把孔子从天上请下来,从地上把他扶将起来,还他“好学、深思、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忘食、忘忧、忘老(不知老之将至)”和“修己安人”的一代儒宗的本来面目。 该书的特点:对经文不作白话对译,希望读者能够与古人直接交流思想;对书中的文字障碍,特意用“注释”加以清扫;对书中历来存在的疑结章句,通过“离经、辨志”的方法作了突破性的“解读”。 作者从容著述之馀,在国境内外以《东风西渐读孔子》为题,开设专题讲座逾百场次,使受众对“孔子其人,《论语》其书”产生超越历史偏见的认同兴趣。 作者期盼青少年读者,将《论语》熟读成诵,自觉进德修业,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仁民爱物、天下一家、有为有守、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合格公民。

  12. 六、《论语》现代诠释举隅 1.1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习(習),小鸟白天振翅学飞也,引申为实习、实践等意义。 • 无时而不学,无处而不学,无事而不学。对学到了的知识,时常温习,并做到学以致用;对为人之道,能身体力行,不是很愉快的吗! • 有人将这句话翻成白话文:“读书时常温习,不是很喜悦吗?”这种望文生训的解读,南怀瑾先生认为贬损了孔夫子的圣人身价。 • 南京大学匡亚明老校长认为这一句话字字皆碑。 • 相传赵普曾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祖治天下,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当下有人认为“学而时习之”这半句话可以指引每个人的一生,此话值得认真领会。 • 这句话用叹号比用问号较好,请大家仔细掂掇一番。 12

  13. 1.6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二十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中学开展“五心”教育,要求学生: 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他人, 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 譬如关于孝心的培养,要求学生替父母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对父母养成“出必告,返必面”(即离家和回家时主动向父母打声招呼)的良好习惯;把父母的生日牢记心上,到时主动表示祝贺。只此些小提示,学生思想意识便产生深刻的变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得到国治。 • 爱父母,爱亲人故旧,爱故乡梓里,是爱国主义的土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 本章被清代学人李毓秀、贾存仁先后编修为三言韵语《弟子规》,全文 1328言,匠心独运!两百多年来,与“三、百、千、千”一道,传诵不休,成为蒙学不可或缺的读本。 13

  14. 2.15章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迷惑。殆:危险。 •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不可偏废。 •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陶渊明好学深思,对文字训诂精通。郭沫若指斥现在不少学人“好求甚解,就是不读书”,特别是不读经典。 • 只看书,不读书,只会读诗,不会吟诗,是中国当下大、中学生的通病。 14

  15. 2.22章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轭,其何以行之哉!” • 人是指当政者。 • 大车、小车何所指?我认为大车是指马车,小车是指牛车。 • 輗,轭为何物?轭,我认为乃牛轭(yoke),輗是指马车的着力套具。 • 须知牛的拉车,靠它的肩膀使劲;马的拉车,靠它的前面两条腿上的臂膀用力。轭和輗是起传动作用的两个部件,正如信任是当政者联系群众的纽带一样。民无信不立,车无輗、轭不能运行。孔子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信任之紧要,当政者不可不察。 15

  16. 3.8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笑的多么美好啊,笑靥迎人。 • 眼神多么漂亮啊,秋波动人。(《诗经·卫风·顾人》) • 传神妙笔足千秋。 • 请注意双引号内的单引号,这是我的一份作业,是breakthrough ,破除佚诗说。 • “素以为绚兮”是后人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诗的点评或评析。对美人的传伸写照,正在这两句诗中。在本色的底子上加以采饰。美人要有内在的美,才有笑靥迎人,秋波动人。 • 绘事后素,先有内在的素质才好有外在的附丽,鲜花插在牛粪上,是美不起来的。麻布袋上绣不出好花来。 • 孔子最后对子夏的肯定,正说明孔子教育方式的生动鲜活。 16

  17. 4.5章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通常的点断有语病,我的这种点断取法于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一书。 17

  18. 5.10章 宰予画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通行本作“宰予昼寝”,指宰予白天睡大觉,或白天宰予上 课打瞌睡。《唐语林·卷二》作“宰予画寝”,指宰予画男女之私 。此说极合情理。繁体字“晝”和“畫”只差那么一竖。小篆也只差 一竖。 • 要三层论证才能成立:义理,古籍,地下发掘。双重论证 尚嫌不足。不能茫昧无据,立异鸣高。 • 一“字”之立,旬月踟蹰。 • 发现一个字的正解,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钱钟书 18

  19. 6.28章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矢:正告。 • 否(匹 pǐ):卦名,不好的卦,与泰卦(好卦)相对应。成语“否极泰来”,喻坏事到了头,转化为好事。 •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求见孔子,孔子接见了她,以致产生流言蜚语,子路老不高兴。 • 孔子正告子路,“我之遭遇困顿,天都厌弃,你子路应当理解这个”。 • 由于过去解读者一直将“矢”理解为“发誓”,“否”仍读“缶”(fŏu),解作“不对”,指干了坏事。于是使孔子遭受恶名。 • 有人因男女生活作风问题而受到舆论的指责,旁人却为此开脱,说祖师爷孔子也在所难免,不足责怪。 这是对孔子的诬蔑,冤哉枉也! 19

  20. 7.7章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束修:亦作束脩,束发修饰的意思;一说是指“十条干肉”的拜师礼,此说有矮化孔子之嫌。 • 未尝无:不曾无,“从来没有不”的意思. 20

  21.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饭疏食,吃粗粮。饭,吃,名词用作动词。疏食,粗粮或瓜菜代饭。 • 水,指生水,古称热水、开水为“汤”。 • 曲肱(公gõng)而枕之,弯者胳膊当枕头。肱,胳膊,指从手肘到肩头的部位。 • 这一章是孔子内心的写照,可以理解为孔子的自持和自况。第一句话是孔子的生活境界,第二句话是孔子的生活信念。 • 这一章和后面的9.26章不难读,却最难学。非关学问,靠思想理念,靠精神境界。 21

  22. 7.18章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雅言:官话,相当现在的普通话。孔子能讲曲阜方言,也能讲东都洛邑官话。 • 所:可以。请参看拙著《论语今释》中所引用的书证。我中学时代的语文教员,后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的彭泽陶老师,单为这个“所”字写过一篇论文《释所》,极具功力。 22

  23. 7.29章 互乡难与言[之]童子见,门人惑。…… • 一般如此断句:“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这种断句带来消极负面影响。 • 实指互乡有一位不好讲话的小孩求见,孔子弟子对此表示不理解。南朝宋代有一位和尚指明非一乡人皆专恶也。不要一竹篙打翻一船人,造成地方偏见,使互乡人背黑锅。 • [之]字乃有意附加,非经文原有者。 23

  24. 9.6章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本章记述太宰向子贡提问:孔子是位圣人么?为什么这么能干呢?  ●子贡认为夫子乃天意安排让他成为超凡入圣的人,又是一位多方面的能手。  ●孔子自诉衷肠,认为太宰并不知道他本人出身寒素,家务劳动,手工业活和田间劳动都得从小实干,上层社会的君子不可能多能鄙事。  ●于今不少人还在反对孔子,反对读《论语》,根源有两个:他们受倒孔、批孔流毒极深,他们大都是养尊处优的上流社会的君子。

  25. 9.26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帅,军队中最高级别的指挥官。 • 匹夫,一个普通老百姓。 • 《孙子·军争篇》将孔子这话的前半句引申为:“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孔子这话的前半句是为后半句作铺垫,重点是讲守志不移的可贵。要用精神力量去对抗逆境、迫害和邪恶势力。 • 十六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哲学家、泛神论唯物主义代表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由于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天主教会宗教裁判所于1600年2月17日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临受火刑时,仍然高呼:“你们可以烧死我,但是地球仍然在旋转!”有了科学信仰前提,才有精神力量和守志不渝。 25

  26. ●1973年11月到1974年11月,“四人帮”发起“批林批孔又批梁”的政治闹剧,梁漱溟先生认为“批林”是正义的,“批孔”是不对的。在高压和围攻大半年后,梁先生用孔子这一句话作最后表态,语惊四座。当时小组会主持人勒令梁先生作解释时,他说:“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去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结底,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志也’的老话,吐露出来,是受压的人说的话,不是得势人说的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1973年11月到1974年11月,“四人帮”发起“批林批孔又批梁”的政治闹剧,梁漱溟先生认为“批林”是正义的,“批孔”是不对的。在高压和围攻大半年后,梁先生用孔子这一句话作最后表态,语惊四座。当时小组会主持人勒令梁先生作解释时,他说:“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去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结底,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志也’的老话,吐露出来,是受压的人说的话,不是得势人说的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先生这一席话是本章最好的注释,在泰山压顶的政治形势下,他的节气、灵魂、人格并没有被扭曲和销蚀,他的坚持真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人与天地一起被称为“三才”(三个基本的东西——参看《易经·说卦传》);人是顶天立地的,“人”字不能歪斜,也不能倒置! 26

  27. 10.8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厌字有两个义项:嫌弃;满足,“餍”的同义字。 • 粮食不要求加工精细,肉食品不要求细作。 • 请参读4.9 章和7.16章,才知道孔子的真实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 27

  28. 10.27章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 色:颜色,实指羽毛之靓丽,不是指孔子的脸色。 • 斯:副词,皆,都。翔:野鸡不能飞翔,其飞扑棱而起,其止扑哧而下。 • 山梁:山冈上,山头上。 • 共(哄hòng):吆喝。有人认为是“拱手”的“拱”,有人认为是“烘烤”的“烘”,形成笑柄。 • 嗅(巨jù):叫唤声。作:兴起,此处指“扑棱而起”。 • 反映师生间一种生活情趣。 28

  29. 12.2章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爱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做反面文章,说:“己所不欲,就是要强加给别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际关系中的金科玉律,有人称之为全球伦理规范,是人类道德重建的南针,具有普适意义。伏尔泰奉为座右铭。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1791年的《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和当今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中都引述这一箴言。 • 在15.24章中,子贡问老师,有哪一种德行可以终生奉行的?孔子拈出一个“恕”字,并给恕道下了一个定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

  30. 12.5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本章记述司马牛向同学子夏(即卜商)掏心,“人皆有兄弟,而我独无”,也就是所谓“司马牛之叹”。 ●子夏长于文学,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有无兄弟姐妹不取决于个人;只要自己待人恭敬有礼,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四海一家”这种人生观,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思想的基石。 ●儒家“四海一家”的大同理想,儒巫的“人神共舞”传统,孔子的“远神近人”(见11.12章)与“和而不同”(见12.23章)之观念,以及“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之思想乃东亚文明的源泉所在。

  31. 12.7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如何搞好政治,要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民众的信赖。 • 民富国强,更离不开民众的信赖和支持。民无信不立。没有民众的信赖,政府便站不住脚跟。 31

  32. 12.12章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 片言:只言片语,不是指片面之词(单方面的话)。 • 子路“言不宿诺,行不苟从”。应承的话能够尽快兑现,干事情有自己的主见。 32

  33. 12.14章 • 平日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在行使职权时尽职尽责。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33

  34. 12.17章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孔子希望季康子公正廉能,公生明,廉生威,光明磊落,客观正派。自己率先走正道,谁敢走歪道。 • 2003年9月13日德国约翰内斯·劳总统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说,向学生着重讲述《论语》中的12.7、12.14和12.17三章。我当时看到这条报导,作为一名中国人,内心一则以喜,一则以愧! 34

  35. 13.6章 • 领导人一身正气,是无声的命令!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

  36. 13.18章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语(玉yù):告诉。攘:盗窃。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父子互相对官方采取遮瞒的态度。家丑不可外扬! • 孔子提倡的直道,是顾全家庭的利益。 • 1.11章、13.18章、17.3章、17.21章和17.25章为历代士人所诟病,我们要善于评论和剖析。 36

  37. 14.7章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 “爱之”和“忠焉”之用词不同,个中有一个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问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句话有语病,应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 本章是孔子对子女教育和干部培养的箴规。 37

  38. 15.27章 • 善言成德,巧言乱德。 • 对细小不言的事情不知忍让,要误大事的。 • 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 苏轼《留侯论》,忍小忿而就大谋,突出一个“忍”字。“天下有大忍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8

  39. 15.39章 • 有,“为”或“治”的意思,有教即治教,办学校。 • 温习一下7.7章:“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2.12章(子曰:“君子不器。”)也很简短,含义却深。翻成英文,颇不容易。 • 美国加州大学译“有教无类”为“Teaching knows no bounds”,意指“教学不设限”,言简意明。 子曰:“有教无类。” 39

  40. 16.8章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天命,指上天主宰的命运或天赋道德使命。 • 大人,指有道德理念而身居高位的君子。 • 圣人,指具有最高理想人格、最高道德品质、最高精神境界,智慧超群的人。 • 狎(狭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 孔子认为学人君子的内心世界应有崇仰和敬畏的榜样,这就是天命、大人的形象和圣人的教泽。小人却肆无忌惮,对天命由于无知而无所敬畏,对德高望重的人表现不庄重,对圣人的著作和言行有意亵渎或侮慢。 • 当下有人妄想解构孔子的整体思想,把孔子符号化为“流浪狗”。这不可能矮化孔子,却丑化了自己,沦为“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的不识大体的浅局小人。 40

  41. 17.25章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女子与”三字使人困惑。 • “妇人”与“女子”是有差别的,界线是已婚和未婚。不能等同。 • 这一章是孔子对不曾受过教育的未成年男女待人接物任性而行的一种心理行为的描述,并不寓含恶意或贬义。 • 唐代吕岩(即吕纯阳、吕洞宾)曾经写诗,批判大男子主义: 独立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去月还孤。 茫茫宇宙人何限,几个男儿是丈夫。 41

  42. 《鹅湖寺和陆子寿》 结束语 • 旧学商量加邃密, • 新知培养转深沉。 • 却愁说到无言处, • 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 熹 最后祝愿大家: 学而时习,果行育德。 开物成务,素雅芬芳。 4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