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围绕四有成才目标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围绕四有成才目标. 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一章、 二章 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 是什么?. 四章 ----- 八章 怎样做?. 本章 为什么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 : 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围绕四有成才目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围绕四有成才目标 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一章、 二章 理想信念 爱国主义 是什么? 四章-----八章 怎样做? 本章 为什么 ?

  2.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的: 以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理论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学重点: •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 • 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4. 你若是喜欢自己的价值, 那么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为自己活着的人,低劣; 为别人意见活着的人,渺小; 为别人幸福活着的人,高尚. — 托尔斯泰

  5. 马加爵 • 儿时:早熟内向 5岁已成“小大人” • 初中:风光无限 “书呆子”拿了全国大奖 • 高中:大起大落 出走事件后如梦初醒 • 大学:逐渐扭曲 极度敏感与人结怨 • 2004年2月23日下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某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遗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遗体. •  经警方认定,云南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部3月1日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在逃嫌疑人. 马加爵3月15日晚上7时30分左右在海南省三亚市落网 • 马加爵:我一杀人就后悔了,真的很对不起他们。 洪战辉 洪战辉的颁奖辞: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6.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

  7. 破解斯芬克斯之谜----- 什么东西: 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答案:人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8.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所谓“认识自己”-------认识“人的本质”。 (一)对人本质的述说 1、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 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苏格拉底 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 ——柏拉图 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2、东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 (古代东方:中国) 性善说(孟子) 性恶说(荀子) 性无善无恶说(告子) 性有善有恶说 (世硕)

  9. 3、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 • 1845年春天马克思首先冲破了种种迷雾,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 •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

  10.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狼孩由于长期没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因而不能有效利用大脑的潜能,施展人体的技能,无法进行人类特有的活动,在自然属性与人无差异,但在本质上始终不能算完整意义的“人”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狼孩由于长期没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因而不能有效利用大脑的潜能,施展人体的技能,无法进行人类特有的活动,在自然属性与人无差异,但在本质上始终不能算完整意义的“人” • 鲁宾逊在孤岛28年,制作木排,为自己建营地,养山羊,经营农业好畜牧业,磨制小麦,烤面包,教鹦鹉说话,解救星期五,营救船长和大副、夺回商船返回人类社会。 • --------他仍具有人的本质 人的属性 自然属性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本能 本质 社会属性

  11.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 • 世界观 •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

  12.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另一方面,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李中跃

  13. 大学生错误人生观诸多表现 • 1. 存在浮躁气息。 • 2.沉迷网络,游戏人生。 3.轻视大学纪律 。 • 4.及时行乐,大肆消费。 • 5.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 6.心理承受能力差,有悲观主义倾向。 • 7.自以为是,缺少自我反思。 • 8.自欺欺人。 -------26岁的衡阳籍博士生孟懿生前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遗书中,他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14. 人生的丰富在于不同的 人生选择…….. •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5.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活着?

  16. 人生观主要内容: • 人为什么活着 ? ------- 人生目的(核心) 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 人生态度 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价值

  17.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18.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黄来女:笑对苦难 自强不息(武汉大学) (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她从小就相信:出生的条件,并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生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学生黄来女“背着父亲上大学,孝女撑起一片天”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校园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她怀着一颗真诚而感恩的心,勤奋学习、乐观生活、呵护家人、自强自立,特别是在相依为命的父亲六次重病住院而又举目无亲的日子里,挑起了照顾父亲、坚持学习的重担,用意志和行动挽救着父亲的生命。她每天不仅要在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而且还要坚持两份家教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在此期间,她仍保持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荣获国家奖学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优异的成绩保送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先后被授予武汉大学“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员”、“武汉大学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湖北省大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19. 2.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 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 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 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世界。 ——莎士比亚

  20. 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 人生态度,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遇到义利、荣辱、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人生矛盾)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 人生态度的形成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生活经历和文化教育是形成人生态度的物质根源。人生态度影响和支配着主体的人生行为。

  21. (二)端正人生态度 • 人的一生不可逆转,而且很短暂。假设一个人能活70岁,总共有多少天? • 25550天 • 现在我们平均有18岁,已生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 • 已生活了6570天,还剩18980天。 •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人生态度: • (1)人生须认真 • 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22. 颁奖辞: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巅峰, 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邰丽华: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的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人艺术家。

  23. (2)人生当务实 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能好高鹜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 从小事做起,从地处做起。(李嘉诚跑堂)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3)人生应乐观 • 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自信,体现了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 • 顺利时不骄横、不自傲。逆境时要忍耐、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

  24. (4)人生要进取 • 要创造精彩的人生,就必须积极进取。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最后只会落个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结局。要让有限的人生绽放光彩,就应该只争朝夕,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这一哭一笑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对生活的认知评价。 • 托福满分670分,张立勇考了630分,清华高材生考过600分也不易,可一个每天三顿为清华学子切菜卖饭的农民工,头回上场就爆出冷门——清华园里人才济济,食堂的师傅张立勇,的艰辛,他的刻苦,他的顽强,让清华学子动容。水木清华BBS上,头一回为一个农民工的坚韧好学掀起波澜。 张立勇今年29岁,做农民工10年,如今即将拿到北大国际贸易专业大本文凭。 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

  25.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指引人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丽

  26. 钱能买到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 • 钱能买到珠宝,但不一定能买到美丽; • 钱能买到书籍,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 钱能买到药品,但不一定能买到健康; • 钱能买到追随,但不一定能买到忠诚; • 钱能买到伙伴,但不一定能买到朋友; • 钱能买到配偶,但不一定能买到爱情; • 钱能买到权势,但不一定能买到威信; • 钱能买到小人之心,但不一定能买到 • 君子之志。 • 钱能买到……, 但不一定能买到……. 错误的人生观的共同特征 : 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二,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全面需要。

  27. 个人离不开社会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只有在互相依存、配合、服务过程中,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为社会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人生观的体现。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把人生目的精辟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 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了集中深刻地阐述。

  28. 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将社会条件与自身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将社会条件与自身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百姓心中的丰碑任长霞,一位到任仅 3 年的公安局长,因公殉职后, 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 细雨绵绵,如泣如诉,灵堂已撤,诗墙依旧。尽管当初万人恸哭、挽幛如云场景已经隐去,宽敞的嵩岳大街、少林大道恢复往日的平静,可隐约中,那悲痛凝重的氛围依然笼罩着这座著名的山城。

  29.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怎样生活才算有意义?才算“值得”?

  30. “我愿做一滴水。将太阳给我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反射给他人。”------徐本禹“我愿做一滴水。将太阳给我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反射给他人。”------徐本禹 公交客运公司的司机何国强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 • 07.12.117时09分,哈市福通公交客运公司的司机何国强像往常一样,开着203路公交车载着乘客驶出了朝阳道口始发站。当车辆行驶到离第三站还有二百米左右的距离时,何国强突然将车停靠在路边,打开车门,转头对乘客说:“我感觉很难受,你们坐下趟车吧!” • 公交车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在人们的眼里,它的毛病似乎永远也挑不完:抢道、闯灯……当何国强用最后的力气把乘客送达安全地带后,这一举动给冰城的公交行业增添了浓浓的暖意,更将一份责任永远传递下去。 颁奖辞:“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31. 一、价值观和人生价值 1、价值观 价值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主体需要是价值关系存在的前提,客体满足需要的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 •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和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评判的尺度和准则 2、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它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问题的基础,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32.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必要条件 基 础 个人对社会 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 自我价值 社会对个人 的尊重和满足

  33.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根本尺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当前标准:是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34.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捐助灾区105元的 乞讨老人徐超

  35.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如何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36.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1、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提高自身能力,增强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 4、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37.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人生 • 1、走与人民相结合道路。 • 2、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 A、与时代共振 • B、与祖国相息 • C、与人民相连

  38.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 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就是要协调好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39. 一、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1、身和心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身”是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是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心理)为身(生理)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

  40.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患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有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写道:“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也” 案例——研究生背不动“小偷”的包袱 在一桩蹊跷的盗窃案中,一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平白无故地成了此案的重要嫌疑人。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研究生因不堪精神重负心理崩溃而自缢。事隔两年,当真正的梁上君子落网后,此案才得以真相大白。 • 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非常自爱但心理却十分脆弱的人。正因为如此,当他的名誉受到伤害时,他的精神很快就崩溃了。 • 研究生的死,留给人们太多的惋惜和遗憾。

  41. 2、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大学生心理问题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内因上: (1)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性 (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3)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 (4)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从外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学业、就业上的压力。再如,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3、保持身心健康途径与方法 a.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定位系统”和人生导向 b.学习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42.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人是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的。 (1)交往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2)交往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 总之,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健康的人和有力量的人。 陶行之说得好: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我看到这种光景,心里忽然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嘤嘤求友的强烈要求,有的时候,我不禁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哪怕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船逃出性命,跑到我这儿来呢!也好让我有一个伴侣,有一个同类的人说说话儿,交谈交谈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有人往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二)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 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 • 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43. 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的必然要求

  44.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 正确认识竞争 • 正确认识合作 • 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合作不是与人分享财富,而是与人共同创造财富 • 基督教中有一个观念是“爱你的敌人”, • 挪威的渔民驾着渔船回港,人们纷纷挤向渔船买鱼,可惜鱼槽中的沙丁鱼都已经死了,只能作削价处理。渔民们对此束手无策,可其中有一位名叫汉斯的渔民则不然,他船上的沙丁鱼都在活蹦乱跳。原来汉斯的鱼槽里有一条凶悍的鲶鱼到处乱蹿,迫使沙丁鱼们紧张游动,不敢懈怠,如此才存活下来。 • 大自然的法则就“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

  45.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则增强竞争的实力。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更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帮助。 • 竞争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客观地评价自己、展现才华、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的恶性竞争,既是人际交往的大忌,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大忌。 • “打天下要与对手做朋友。” • ----任正非语 • 乔丹的眼泪 • 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 NBA的新秀皮彭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为公牛队比赛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后乔丹和皮彭紧紧拥抱着,两人泪光闪闪。 • 皮彭是当年最有可能超过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但乔丹没有把皮彭当潜在的威胁进行排挤,而是分析对方在投篮方面潜在的比自己高的优势。

  46. 我们要以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 • 感谢你的父母,他们赐予你生命; • 感谢你的导师,他们给予你灵魂; • 感谢你的遭遇,他们给了你勇气; • 感谢你的幸福,他们给你了动力; • 感谢你的亲人,他们让你能感恩; • 感谢你的对手,他们让你坚强。

  47. 三、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 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 ------爱因斯坦在所写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曾写道:“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48. 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2.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3.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49. 思考题 • 1. 思考人生目的有意义么?为什么? •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 3.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 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 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