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台灣民主的 過去與未來

台灣民主的 過去與未來. 立法委員 管碧玲 2011.03.19. 台灣威權體制的模型. 一、準列寧式的黨國體制 1. 包山包海的表現型態 2. 一黨獨裁 3. 組織性的恐怖主義 4. 媒體壟斷 5. 武器壟斷與經濟控制. 台灣威權體制的模型. 二、戡亂與非常體制 1. 「外省人中央,本省人地方」 1948.04.18 戡亂臨時條款 1949.12.06 敦請蔣介石復行視事 1950.02.24 決議賦予法定效力 1950.12.15 蔣諮請立院繼續行使職權 1953. 蔣電國民大會繼續至第二屆國代止

elain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台灣民主的 過去與未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民主的過去與未來 立法委員 管碧玲 2011.03.19

  2. 台灣威權體制的模型 一、準列寧式的黨國體制 1.包山包海的表現型態 2.一黨獨裁 3.組織性的恐怖主義 4.媒體壟斷 5.武器壟斷與經濟控制

  3. 台灣威權體制的模型 二、戡亂與非常體制 1.「外省人中央,本省人地方」 1948.04.18 戡亂臨時條款 1949.12.06 敦請蔣介石復行視事 1950.02.24 決議賦予法定效力 1950.12.15 蔣諮請立院繼續行使職權 1953. 蔣電國民大會繼續至第二屆國代止 2.戒嚴 1949.5.20宣告 3.統合主義:人民團體與地方派系

  4. 五○年代:鎮壓知識份子,組黨失敗 民主的櫥窗—自由中國 1949 雷震.胡適.杭立武.王世杰;獲KMT經費補助 1955 雷震遭開除黨籍 1956 祝壽專刊 1957 「五龍一鳳」當選省議員 郭國基、吳三連、李源棧、郭雨新、李萬居、許世賢 19604月選省議員,11月選縣市長 促成組黨 1960.09.04 雷震被捕 1960.10.08 判刑10年,知匪不報、為匪宣傳

  5. 六○年代:發展經濟,鎮壓異議者 1960-1973 國民生產毛額平均10%以上 物價波動低於4% 出口增加率平均30.65% 工業年平均成長率18.5%史上最快 1961.03.03 查封李萬居「公論報」 1961.09 逮捕蘇東啟及300餘人 蘇等四人無期徒刑,刑定50人

  6. 六○年代政治獄

  7. 六○年代政治獄

  8. 六○年代:發展經濟,鎮壓異議者 1964 彭明敏事件,中國核爆、法中建交 1969 柏楊入獄 尼克森宣布欲與中國談判

  9. 七○年代:自由化風起雲湧組黨功敗垂成 1970年代 二次石油危機 →低成長,高物價 國民生產總值,年增率降 消費者物價指數漲(1974達47.47%) 急速工業化、都市化、生活品質惡化 10年間,政治逮捕37件,判刑136人 李敖、黃華、謝聰敏、魏廷朝、楊碧川

  10. 七○年代:自由化風起雲湧組黨功敗垂成 1970.04.24 鄭自才、黃文雄 1970.05.23 蔣介石:「台灣獨立是中共的指使的虛偽宣傳」 1971.10.25 退出聯合國(2758決議文) 1971.12.17 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 1975.11 福特訪中發表「我們的呼籲」 1977.08 中美關係正常化,發表「人權宣言」「促請政府於此國際情勢危急之際,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1976.10.10 王幸男郵包事件

  11. 七○年代:自由化風起雲湧組黨功敗垂成 1972 蔣經國組閣、增額選舉 1973 地方選舉(第八屆縣市議員及第七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 1975 張俊宏等四人聯合陣線參選 1977 康、黃全島助選中壢事件,李煥失勢 1978 「台灣黨外人士助選團」成立 募款餐會推出共同政見「十二大政治建設」 逮捕余登發1979.01.22 台大哲學系事件1973 大學:1968 台灣政論:1975.08 美麗島:1979.08 林正杰、李筱峰、吳乃德、邱義仁 (1975年投入助選) 1977 鄉土文學論戰 1979 美麗島事件

  12. 八○年代:本土化大步前進民主化奠定基礎 1980年代的政經社會背景 一、恐怖主義橫行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2:王迎先命案 1984:江南命案 1985:十信案、蓬萊島案 1986:亞銀被改名

  13. 八○年代:本土化大步前進民主化奠定基礎 1980年代的政經社會背景 二、社會動盪 1984年後:一次餿水油事件、 一次水災(六三水災) 12個月內四次煤礦災變 三、人才遞補 受難者家屬 辯論律師:1981:謝、扁、蘇 助選、雜誌編輯 1983編聯會 1984雞兔路線之爭

  14. 八○年代:本土化大步前進民主化奠定基礎 政治發展 1983 增額立委選舉 「黨外中央後援會」提出「推薦名單」十項共同政見: 第一條:台灣的前途,應由台灣全體的住民共同決定 口號:「民主、自決、救台灣」 1986.09.08 KMT中常會 蔣經國:「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 1986.09.28 DPP組黨 1987.07.15宣布解嚴 1991.12月第五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修黨綱中 「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 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 第二代國代全面改選 1992 第二屆立委全面改選

  15. 李登輝時代的開始 1988.01.13 蔣經國過世 1988.04.22 15位台籍立委成立集思早餐會 (1992年立委選完潰散,1993.8.10新國民黨連線出走組新黨) 一、 渡過宮廷政變危機 →1988.7.8前票選風波 二、 渡過軍事政變危機 三、 積極的外交行動 四、 架構台-中關係 五、 KMT台灣化 六、 民主化

  16. 李登輝時代的開始 1988.07.11 趙少康在十三全會:「不要只做台灣的總統」 1989.03.06-09 訪星接受被稱為「台灣來的總統」, 並表示「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1989.05 郭婉容赴北京參加亞銀年會(承認中國政權) 格瑞那達建交「短暫的雙重承認」 1988.08 世台會回台年會 1989 新國家連線廣告:其實李登輝也主張新國家 1990.03.18 姚嘉文表示,李登輝總統言論與民進黨自決的主張類似 1990.02.09 (十三全)彭明敏公開支持李登輝競選總統「個人良心抉擇」 1990.02.11(十三全)表決起立票選 99:70 起立票選總統候選人 「三月學運」施壓老威權 「反軍人干政」壓制軍人氣焰 1993.02 民進黨以不入場投票方式將閣揆同意權門檻降低,暗助連戰取代郝柏村成為行政院長

  17. 民主的退縮

  18. 民主的退縮

  19. 民主的退縮:公共電視事件

  20. 民主的退縮:公共電視事件

  21. 民主的退縮:公共電視事件

  22. 台灣的危機 CNN首度稱Chinese Taipei

  23. 台灣的危機 德國、荷蘭視台灣為中國的一省

  24. 菲律賓事件

  25. 菲律賓事件

  26. 台灣的危機 2010/05/31 荷蘭外交部網站將駐台灣辦事處列於中國之下 2010/05/25 德國台灣留學生,於德國官方網站申請簽證,國籍欄選擇Taiwan,最後竟自動轉為「Chian(Taiwan)」。 2010/05/22 挪威台灣留學生,簽證國籍欄遭挪威政府登錄為「中國」。 2010/05/18 馬來西亞沙勞越舉辦「二○一○洲際旅遊小姐選拔(MISS TOURISM INTERCONTINENTAL)」,為台灣小姐披掛「TAIWAN CHINA」肩帶。 2010/05/13 馬友友的官方網站中,點選上方的國家選擇欄位時,台灣又被冠上「中國的一省」(Taiwan:Province of China)

  27. 台灣的危機 2010/04/02EMI唱片內鍵軟體「OPENDISC」登錄樂迷俱樂部時,在頁面驚見國籍框出現「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2010/03/29AIPP 亞洲原住民族聯盟,台灣有平埔及原住民族的協會加入為會員,AIPP更改用聯合國 "一個中國"原則,把台灣Taiwan之稱呼改為"中國之一省“ (Taiwan, A Province of China) 2010/03/28 新加坡環球影城網站訂票,網站將台灣歸為中國一省 2010/03/21AMD世界第二大的電腦中央處理器製造商AMD在註冊的網頁將台灣稱為中國一省 2010/03/10 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信用卡也將在台灣的消費記錄中的消費地點一欄寫上了「台灣,中國省份」字樣

  28. 台灣的危機 2010/2/22Google繼把台灣標為中國領土後,再度將馬祖歸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裡 2010/02/18 南韓政府服務外國人士的網站「Hi Korea」,把台灣歸類在中國下方,在會員國籍選項中,台灣的國籍被寫成「China(Taiwan)」 2010/02 溫哥華冬季奧運,台灣選手的國別被歸類為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2009/12 菲律賓選美單位在網站上對代表台灣參選的佳麗的介紹詞是「來自中國叛離的一省」

  29. 台灣的危機 2009/12 聯合國在哥本哈根舉辦《聯合國氣候綱要公約》會議,台灣與會的工研院和非政府組織,國別被列在中國下面 2009/10 聯合國開發計畫的報告:台灣是中國的一省 聯合國開發計畫的報告就中國人口總數量,註明包括台灣省(Population estimates include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2009/08 台灣本土遊戲開發商~思維工坊在遊戲的英文官網上把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 2009/07/05Dell官網的客戶服務網頁中,刻意稱台灣為中國的一省

  30. 台灣的危機 2009/06 星巴克在店面資訊的地方將位於台灣的店面全部加上中國一省 2009/06 包括耶魯、哈佛、康乃爾等三百四十六所美國知名大學合組的共同入學申請網站,提供的線上申請表格國籍欄只有「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台灣,中國的一省)選項,讓台灣學生深感屈辱 2009/06 世界能源組織各國介紹(by country)的網頁上,台灣的國名被稱為Chinese Taipei,地圖上更直接註記中國的一省 2009/06 時尚品牌MIU MIU官方網站將台灣劃為中國的一省的事件 2009/06 寶島眼鏡網頁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

  31. 台灣的危機 2009/05 世界衛生大會,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上,以中國China(台灣省Province of Taiwan)定位台灣 衛生署長葉金川的頭銜由署長(Minister)改為醫生(Dr.) 2009/04IMF 公布的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09 中就以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來稱呼我們 2008/11/25KLM荷蘭航空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省 2008/10/19 美國NASA在網站上稱台灣為中國的一省 2008-09-29 加拿大知名劇團太陽劇團明年即將首度訪台,官方網站卻出現了「台灣是中國的一省」的字樣。

  32. 台灣的危機 2008/08 北京奧運,開幕式台灣出場順序並非以Chinese Taipei的T出場,而是用中華台北的「中」出場,與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間只隔著中非 2008-08-12 正在墨西哥參與國際研討會的台灣愛滋防治團,註冊名稱被打壓為中國的一省」,經抗議後依舊無法更改名稱。 2008-08-06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要求要具有台灣的簽證,服務人員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要有簽證,而且台灣當局已經宣稱從台灣改名為中華台北。」

  33. 台灣的危機 2008-08-03 國際最重要的資訊安全合作組織--FIRST論壇,六月間在溫哥華舉辦年度論壇議程。大會對中華民國派出的代表團以「中華台北」稱呼,但FIRST官網對台灣資安組織的介紹,國別仍稱「Taiwan,Province of China」 2008/06/23 澳洲雪梨舉行、梵蒂岡主辦的「二○○八世界青年大會」,活動報名網站(www.xt3.com)在所有國別註冊選項中,僅台灣被加註「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台灣,中國省分)」

  34. 馬英九的願景 馬鶴凌骨灰罈 「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 ;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35. 馬英九的願景 2007.03.17執政後首推兩岸和平談判 2009.05.09 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 不排除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2009.11.25 亞洲華爾街日報訪問專訪 統一取決於未來十年 2010.05.03 CNN專訪 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 2010.06.09 半島電視專訪 不排除簽署和平協議 2010.06.09馬英九出席海基會廿周年慶祝大會 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

  36. 國共聯手推一中市場 2001 蕭萬長:兩岸共同市場一個前提三步到位:一個前提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三步包括:三通直航,兩岸經貿正常化;簽訂經貿互惠協定;關稅同盟與貨幣同盟。 2005.4.29 連戰:連胡公報 2010.6.29 馬英九:簽訂ECFA

  37. 馬英九摧毀奧會模式

  38. WHA模式確認

  39. WHA模式確認

  40. 中油出賣國家安全 98.08.03 中油第3次公告三維震測標案 99.01.13 中油發函經濟部陳報標案 99.01.15 經濟部函陸委會、工程會請示意見 99.01.25 中油第4次公告標案(3/8截標) 99.02.03 工程會函經濟部,促考量機密國安及輿論 99.03.12 陸委會函經濟部,中國非GPA、促考量政治效應 99.03.31 經濟部函中油,本案不宜開放陸商投標 99.04.02 中油開價格標 99.04.08 管碧玲等委員於經濟委員會提案要求經濟部在二週內完成行 政調查,並向經委會提出專案報告,她也呼籲施顏祥應予廢標 99.04.23 國防部函覆中油要求注意保密管制 99.04.27 管碧玲發函要求國防部提供評估資料 99.05.17 管碧玲提出中油預算刪除案 99.05.27 總預算協商,王金平關切 99.06.28 揭發中游竄改招標條件

  41. 中油出賣國家安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