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9

海洋 -- 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海洋 -- 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第四节.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随着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 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已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21 世纪将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产、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节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海洋的分布特征、海洋的划分,认识世界主要大洋、海、海湾、海峡; 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学会分析世界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海洋 -- 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第四节 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随着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 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已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产、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 本节学习目标: • 了解世界海洋的分布特征、海洋的划分,认识世界主要大洋、海、海湾、海峡; • 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性质,学会分析世界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掌握洋流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学会搜集有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信息,了解当前世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探讨21世纪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3. 一、海洋概述 (一)海洋研究的重要意义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海洋占了它表面积的70.8%,约3.62亿平方公里。而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海洋作为生活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生在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貌等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深知海洋调节着地球的气候,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动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和水资源,它是天然的交通“大道”,又是认识宇宙、发展自然科学的理想试验场。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入本世纪60年代以后,海洋更成为国际上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4. (二)、海洋的分布特征 1、世界大洋的连续性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5. 2、世界大洋的广泛性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大陆和海洋。而海洋比陆地大得多。根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70.8%,即3.61亿平方千米,剩余的1.49亿平方千米为陆地,其面积仅为地球表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上的陆地还不足三分之一。所以,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广袤大陆实际上不过是点缀在一片汪洋中的几个“岛屿”而已。有人建议将地球改为“水球”不是没有道理。 

  6. (1)、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来说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征。(1)、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来说明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特征。 由图可以看出,除了北纬45度~70度以及南纬70度的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而在南纬56度~65度,几乎没有陆地,完全被海水所环绕。这种随纬度分布的不均性,正是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一个特点。而另一个特点就是海、陆分布的对称性。比如,南极是陆,北极是海;北半球高位地区是大陆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区却是三大洋连成一片。

  7. 在东半球,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65%,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5%在东半球,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65%,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5% 在西半球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80%,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0% (2)、从东西半球看海陆的分布特征

  8. (3)、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划分 如果以经度0°,北纬38°的一点和经度180°,南纬47°的一点为两极,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程度,两者分别称“陆半球”和“水半球”。陆半球的中心位于西班牙东南沿海,陆地约占47%,海洋占53%;这个半球集中了全球陆地的81%,是陆地在一个半球内最大的集中。水半球的中心位于新西兰的东北沿海,海洋占89%,陆地占11%;这个半球集中了全球海洋的63%,是海洋在一个半球的最大集中。这就是它们分别称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原因。必须说明,即使在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陆半球的特点,不在于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没有一个半球是这样),而在于它的陆地面积超过任何一个半球;水半球的特点,也不在于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任何一个半球都是如此),而在于它的海洋面积比任何一个半球都大。

  9. 地球上海陆分布

  10. (三)、海洋的划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1、洋 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11. 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是四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方案。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海洋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相互连接的广大水域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特征,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大洋,即南大洋。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对海洋的区域划分将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是四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方案。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对海洋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部相互连接的广大水域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特征,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大洋,即南大洋。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对海洋的区域划分将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世界四大洋的分界大致如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是通过南美洲的合恩角的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是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一线;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是通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至南极大陆的子午线(东经20°);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是横越马六甲海峡,沿巽他群岛西部、南部边界和新几内亚岛,横越托雷斯海峡以及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子午线(东经146°51′);太平洋和北冰洋则以白令海峡为界。

  12. 2、海 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 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 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13. 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习惯叫法,有些海和海湾的名称被混淆了,有的海叫成了湾,如波斯湾、墨西哥湾等;有的湾则被称作海,如阿拉伯海等。 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海流有的上、下分层流入、流出,如直布罗陀海峡等;有的分左、右侧流入或流出,如渤海海峡等。由于海峡中往往受不同海区水团和环流的影响,故其海洋状况通常比较复杂。

  14. 阅读材料分析讨论 材料一:17世纪,荷兰划定的领海宽度为3海里,一战至二战期间多数国家划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20世纪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提出200海里领海权;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在《大陆架公告》中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临美国海岸的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 材料二:发达国家希望各国的领海范围小,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领海的范围大。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阶段人们划定领海宽度是出于什么目的?反映出人们的海洋权益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领海观念上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15. 沿海水域的划分 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我一架战斗飞机,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4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表声明,介绍事件真相,并阐明中方有关立场。朱邦造说:“……8时36分美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海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领海基地104公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上我一架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朱邦造又说:“……中方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对美国军用侦察机实施跟踪监视是完全正当的,符合国际法的,……美方军用侦察机的侦察行为超越了国际法允许的飞越自由范围,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专属经济区上覆空域飞行时应尊重沿海国权利的规定,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资料

  16. (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该公约于1973年开始起草,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是世界海洋领域的第一部国际法典。公约将世界海洋划分为内海、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等9个不同区域,沿海国家除了拥有作为其国土一部分的领海、内海外,还可拥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其他新的管辖海域。由此全球3.61亿平方千米的海洋中,约有1.3亿平方千米被划归为沿海国家。 领海基线:是沿海国划定领海宽度的起算界线。一般有两种确定方法:右图为“低潮基线"法。即海水的最低落潮基线。

  17. "直基线"法。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外缘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再将相邻各基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中国划定领海宽度的方法采用"直线法"。

  18. 领海基线――用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领海基线――用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12海里 12海里 领 海 基 线 毗 邻 区 领 海 内 海 专 属 经 济 区 内海(内水) ―― 领海基 线向陆一侧 的所有水域

  19. 领海:从上述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领海的宽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沿海国根据主权可以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运的便利,合理确定其领海范围。目前从3海里到200海里都有。我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领海:从上述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领海的宽度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沿海国根据主权可以按本国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运的便利,合理确定其领海范围。目前从3海里到200海里都有。我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  内海 (1)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 (2)深入大陆内部的海,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面积小,海水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如渤海、波罗的海。 领海,内海完全处于所有国的主权下,非经该国允许他国船舶不得进入。其上空是领空的一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外国飞机和其他航空器非经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主权的侵犯。

  20. 毗邻区――沿海国在与其领海远离陆地一侧毗连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即从领海基线起不超过24海里的海域。享有资源主权权利和环境保护保全权利,并对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可以行使管制权。 专属经济区――从 领海基线量起向海 一侧不超过200海里 的海域。区内享有 对其自然资源和经 济性的勘探、开发、 养护、管理为目的 的主权权利。

  21. 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

  22.    日本东京以南1200千米处有个冲之鸟岛,   日本东京以南1200千米处有个冲之鸟岛, 涨潮时只有两块小礁石露出水面0.45米,岛上既 无人烟又无矿产,但日本政府于1987年投资300亿 日元,用3年时间抢救加固这个小岛(修建了一个 直径为50米的铁质环形防波堤,并用特种防水混 凝土填充加固,并在一块岩礁上建了一座7米高的 铁塔)。为什么一向精明的日本人重视这样一个 弹丸之地? 计算:这一举措可以使日本多拥有多少平方千米的领海? 拥有多少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1海里=1.85千米)

  23. 2 S=3.14×(12×1.85) =1500平方千米 2 S=3.14×(200×1.85) =43万平方千米 专属经济区 12海里 领海 200海里

  24. 专属经济区的重叠问题 重叠区 A 国 专 属 经 济 区 B 国 专 属 经 济 区

  25.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距我国台湾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东西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岛屿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从1964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和1982年通过的《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看,钓鱼岛等岛屿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钓鱼岛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与日本管辖下的琉球群岛相隔着2000米深的海沟。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原则,我国对全部东海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大陆架上的钓鱼岛等岛屿享有领土主权。

  26. 1895年4月,中国清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而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列岛”(即钓鱼岛等岛屿)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的钓鱼岛列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美国占领。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理应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列岛等归还中国。但是,1951年,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非法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约的第二条虽然载明日本放弃其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但第三条却错误地把日本所窃取的钓鱼岛等岛屿归在美国托管的冲绳管辖区内。  总之,无论从发现占有权,还是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海洋法公约》来看,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都是公认的和无可争辩的。  中国一贯强调对钓鱼岛的主权,认为它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而且史册上已有详细记载,中国早在明朝时期就对钓鱼岛行使了管辖。日本出版的海洋图志也标明钓鱼岛属中国版图。   而日本政府则依据无主地先占原则,谎称是日本人先占据了这些岛屿,称其为“尖阁列岛”,并依此主张日本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

  27. (五)、认识世界四大洋与主要的海峡 世界最大的洋 太平洋 太平洋在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美洲之间,是世界大洋中最大的一个,东西宽处约19000多公里,南北最长约16000多公里,面积达1.8亿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35%,整个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太平洋平均深度为3957米,而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米。

  28. 最年轻的大洋---大西洋 大西洋在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也是最年轻的大洋,距今只有一亿年。大西洋的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大深度为9219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5.4%,是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但是,它正在拼命扩张,把两岸裂开,说不定在遥远的将来,后来居上,它的宽度会赶上或超过太平洋。大西洋位于直布罗陀以西,原名叫“西方大洋”。它的英文(Atlantic)一词,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阿特拉斯(Atlas)的名字来的。希腊史诗《奥德赛》中,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大力神,名叫阿特拉斯。他知道世界上任何海洋的深度,并用石柱把天地分开。他就住在阿特拉斯洋里。1650年,荷兰地理学家波恩蛤德·瓦雷尼正式使用“阿特拉斯洋”这个名称。汉文译名“大西洋”,是明朝时欧洲传教士翻译过来的,一直延用至今。

  29. 热带海洋----印度洋 印度洋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三大洋,总面积7491.7万平方公里,约为海洋总面积的1/5。它的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深为7729米。印度洋北部是封闭的,南段敞开。西南绕好望角,与大西洋相通,东部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其他许多水道,可流入太平洋。西北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通往地中海。

  30. 印度洋的主体位于北纬15°与南纬40°之间,大部分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它是一个热带的大洋。气候比较温暖,水温与气温都比较高。盐度也比较高,红海的盐度高达42,是盐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印度洋南部,洋流比较稳定,终年维持一个反时针方向的环流。由南赤道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印度洋北部,洋流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受东北季风吹刮,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因强劲西南季风,推动洋流方向又变成顺时针了。印度洋的主体位于北纬15°与南纬40°之间,大部分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它是一个热带的大洋。气候比较温暖,水温与气温都比较高。盐度也比较高,红海的盐度高达42,是盐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印度洋南部,洋流比较稳定,终年维持一个反时针方向的环流。由南赤道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印度洋北部,洋流随着季节变化,冬季受东北季风吹刮,形成逆时针环流;夏季,因强劲西南季风,推动洋流方向又变成顺时针了。

  31. 冰雪大洋 北冰洋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欧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面积仅为1500万平方公里,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499米。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荷兰探险家W.巴伦支,把它划为独立大洋,叫大北洋。1845年,英国伦敦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

  32. 北冰洋是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会有独特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出现。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冬半年为“长夜”;4月至9月,夏半年为“长昼”。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长夜来临,大自然只有美丽的月光和五彩缤纷的极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安慰。在那无边的冰原上,阵阵五颜六色的极光,像突然升起的节日烟火,一下照亮半边天;他时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条,时而像挂在天际的花幕,时而如探照灯一样直射苍穹。但极光的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儿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冰山林立,这里的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北冰洋是世界上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由于位于地球的最北部,每年都会有独特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出现。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冬半年为“长夜”;4月至9月,夏半年为“长昼”。经过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就是一年。每逢长夜来临,大自然只有美丽的月光和五彩缤纷的极光,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安慰。在那无边的冰原上,阵阵五颜六色的极光,像突然升起的节日烟火,一下照亮半边天;他时而如舞在半空的彩条,时而像挂在天际的花幕,时而如探照灯一样直射苍穹。但极光的美,无法掩饰北冰洋恶劣的气候。这儿千里冰封,终年雪飘,天气严寒,冰山林立,这里的海冰,约有300万年的历史。冬季,80%的海面被冰封住,就是在夏季,也有一多半的海面,被冰霸占。

  33. 在北极地区土著人、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这里,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较大型皮船,爱斯基摩人称之为“乌米雅荒” 身着传统服装的挪威拉普人,图中古老的摇篮在今天已属罕见。(

  34. 红海是红的吗?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000多公里,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影响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35. 五彩缤纷的海——珊瑚海   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缤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南纬30度线间,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海,叫珊瑚海。珊瑚海北接所罗门海,南连塔斯曼海,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它是太平洋的边缘海。这里曾是珊瑚虫的天下,它们巧夺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众多的环礁岛、珊瑚石平台,像天女散花,繁星点点,散落在广阔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珊瑚海地处热带,水温终年在18—28℃间,这里风速小,海面平静,水质洁净,有利于珊瑚生长。它以众多的珊瑚礁而著名。

  36. 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离岸最近处只有16公里,最远处达240多公里。大堡礁像一条长带斜卧在那儿,长达2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5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隐没在水下,露出海面的成为珊瑚岛。500多个珊瑚岛,星罗棋布散落在9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像一列列城堡,守卫着澳大利亚的东北海防。岛上茂密的热带丛林,郁郁葱葱;旁边白银色的沙滩,滩外碧蓝的海水下,可看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平台。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礁石磷峋,成了海洋生物的乐园。优美的环境,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1979年,澳大利亚将大堡礁辟为海洋公园,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到这里投资开发。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离岸最近处只有16公里,最远处达240多公里。大堡礁像一条长带斜卧在那儿,长达2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5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隐没在水下,露出海面的成为珊瑚岛。500多个珊瑚岛,星罗棋布散落在9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像一列列城堡,守卫着澳大利亚的东北海防。岛上茂密的热带丛林,郁郁葱葱;旁边白银色的沙滩,滩外碧蓝的海水下,可看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平台。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礁石磷峋,成了海洋生物的乐园。优美的环境,成了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地方。1979年,澳大利亚将大堡礁辟为海洋公园,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到这里投资开发。

  37. 银色的航道——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 在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有一条沟通大西洋与北海的水道,那就是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这两条海峡,实际上是—条,但历史上一直分为两个海峡,以法国塞纳河口到英国朴次茅斯为界,西南段为英吉利海峡,东北段为多佛尔海峡。总长约600公里,最宽处为220公里,最窄处从英国多佛尔到法国加来西边灰鼻岬,宽度只有33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38.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它在历史上,曾经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俗有“银色航道之称”。海峡两岸港口密布,工业发达。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国际航运最繁忙的水道。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达12万艘次,居世界各海峡之首。长期以来,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来往,主要靠海峡两岸轮渡,航运纵横交错,十分拥挤不便。早在1802年,法国工程师马悌厄曾向拿破仑建议,在多佛尔海峡开凿海底隧道。以后,也有不少人旧事重提,但始终未能实现。近些年来,过往海峡人员越来越多,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以后,来往更加繁忙。轮渡人员每年多达500多万,车辆超过100万辆。1973年7月,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共同开凿多佛尔海峡的海底隧道。这条欧洲海底隧道,于1987年开工,1991年6月28日全面开通。工程耗资170亿美元。在历时4年的施工中,先后有6名英国人和2名法国人为隧道的建设而捐躯。隧道全长53公里,由一条中央服务隧道和南北两条铁路隧道组成。西起英格兰的莎士比亚山崖,经过海底下62米深处,一直延伸到法国的桑加特。隧道投入运营后,大大缩短了由英国到欧洲大陆的时间,每l0多分钟就有一列高速火车往返,乘车只需35分钟就可穿越海峡。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必经之路。它在历史上,曾经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俗有“银色航道之称”。海峡两岸港口密布,工业发达。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国际航运最繁忙的水道。每年通过海峡的船只达12万艘次,居世界各海峡之首。长期以来,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来往,主要靠海峡两岸轮渡,航运纵横交错,十分拥挤不便。早在1802年,法国工程师马悌厄曾向拿破仑建议,在多佛尔海峡开凿海底隧道。以后,也有不少人旧事重提,但始终未能实现。近些年来,过往海峡人员越来越多,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以后,来往更加繁忙。轮渡人员每年多达500多万,车辆超过100万辆。1973年7月,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共同开凿多佛尔海峡的海底隧道。这条欧洲海底隧道,于1987年开工,1991年6月28日全面开通。工程耗资170亿美元。在历时4年的施工中,先后有6名英国人和2名法国人为隧道的建设而捐躯。隧道全长53公里,由一条中央服务隧道和南北两条铁路隧道组成。西起英格兰的莎士比亚山崖,经过海底下62米深处,一直延伸到法国的桑加特。隧道投入运营后,大大缩短了由英国到欧洲大陆的时间,每l0多分钟就有一列高速火车往返,乘车只需35分钟就可穿越海峡。

  39. 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  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这就是马六甲海峡。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 马六甲城原是个小渔村,位于马来半岛南岸,从15世纪中期起,开始兴旺起来,建立了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到16世纪初,马六甲城已十分繁华,不亚于当时的威尼斯、亚历山大和热那亚等地中海名城。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40. 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公里。该峡最窄处仅14公里,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公里;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公里。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1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41. 二:海水的组成与性质 • 1.海水的化学成分 • 2.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 3.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42. 海水的组成 (一) 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占3.5%。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物质。氢和氧是海水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天然元素,在海水中已发现约80 种,但是,这些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通常把每升海水中含100 毫克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不足100 毫克的叫微量元素。现在,所有的常量元素都已经过精确的测定,微量元素经过测定的也达到40 余种。

  43.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 在海水上层的光亮带,这种气体接近饱和 程度.由于表层与深层海水经常发生混合,深海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溶解气体,这是 底栖生物能存在的原因之一。

  44. (二) 海水的盐度和氯度 海水的不断运动,使不同区域中海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别减小到最低限度,因而其含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海水的这一性质是建立海水盐度、氯度和密度相互关系的基础。根据这一性质,可以通过任何一种主要盐分的含量估算其他所有各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读世界大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5. 大洋表面平均盐度在南北水平方向上呈马鞍形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在中纬度海区,盐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到高纬度海区最低。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在南北纬20°附近,处于信风带,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在高纬度海区,蒸发量有所减少,而降水量又有所增加,再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降得更低。大洋表面平均盐度在南北水平方向上呈马鞍形分布规律: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在中纬度海区,盐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到高纬度海区最低。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在南北纬20°附近,处于信风带,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在高纬度海区,蒸发量有所减少,而降水量又有所增加,再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降得更低。 暖流、寒流和大陆径流破坏了盐度随纬度的带状分布规律。暖流和寒流交汇的海区,盐度的水平分布差别很大,这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部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大西洋,温暖而高盐的湾流与寒冷而低盐的拉布拉多寒流之间,在太平洋的黑潮和亲潮之间,均有很大的水平方向的差异,有的地方水平梯度可以大到0.05%。在各大洋的边缘,由于大陆淡水的流入,海水被冲淡,因而这些海区的盐度一般都较低。

  46. 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盐度最低海区在哪里?并分析原因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盐度最低海区在哪里?并分析原因 从所处位置、降水、蒸发、河流注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0‰,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且两岸皆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无陆上淡水输入,所以海水盐度较高。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波罗的海不仅蒸发量较小,而且四周陆上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对海水起了稀释作用,盐度不超过10‰。

  47. (三)、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温度决定于海水的热量收支状况。太阳 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海水的降水和大陆径流,以及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也是海水热量来源。海水热量消耗则以海面蒸发为主,此外,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和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热交换,也可使海水消耗热量。当海洋表层接收太阳热能后,即通过热传导和海水运动传播至深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