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628 Vues
液压基本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 1. 定义:由 一些液压元件 组成并能 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的回路。 2. 类型 ( 功能 ): 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顺序动作回路 等四大类。. 方向控制回路. 【 学习要求 】 1. 熟悉方向控制回路的基本类型 2. 掌握常见的方向控制回路功用及特点. 方向控制回路. 1. 定义:控制液流的 通、断和流动方向 的回路。 在液压系统中用于实现执行元件的 启动、停止以及改变运动方向 。 2. 类型: 换向回路 和 闭锁(锁紧)回路 两种基本回路。. 换向回路. 1. 用于 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
E N D
液压基本回路 1.定义:由一些液压元件组成并能完成某些特定功能的回路。 2.类型(功能):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顺序动作回路等四大类。
方向控制回路 【学习要求】 1. 熟悉方向控制回路的基本类型 2. 掌握常见的方向控制回路功用及特点
方向控制回路 1.定义:控制液流的通、断和流动方向的回路。 在液压系统中用于实现执行元件的启动、停止以及改变运动方向。 2.类型:换向回路和闭锁(锁紧)回路两种基本回路。
换向回路 1.用于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2.核心件:换向阀。 3.原理:电磁铁通电→左位→活塞向右运动;电磁铁断电→右位→活塞向左运动。
闭锁(锁紧)回路 1.使执行元件能在任意位置上停留以及在停止工作时防止因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移动。 2.采用滑阀机能(O型、M型)组成的闭锁回路、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闭锁回路
采用滑阀机能闭锁回路 1.核心件:O型、M型中位机能。 2.中位时,液压缸的进、出口都被封闭,可以将液压缸锁紧。 3.结构简单,但由于换向阀密封性差,存在泄漏,所以闭锁效果较差。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闭锁回路 1.中位时,液压泵卸荷,输出油液经换向阀回油箱,系统无压力,液控单向阀A和B关闭,液压缸两腔的油液均不能流动,活塞被双向闭锁。 2.左电磁铁通电→单向阀A→液压缸左腔,同时进入单向阀B的控制油口,单向阀B打开,液压缸右腔的油液→单向阀B→换向阀→油箱(活塞右移)。 3.右电磁铁通电时→单向阀B→液压缸右腔,同时打开单向阀A,使液压缸左腔油液→单向阀A→换向阀→油箱,活塞左移。 4.液控单向阀有良好的密封性,锁紧效果较好。
压力控制回路 【学习要求】 1. 熟悉压力控制回路的基本类型 2. 掌握常见的压力控制回路功用及特点
压力控制回路 1.在液压系统中,用来调节系统或系统某一部分的压力,称为压力控制回路。 2.压力控制回路可实现调压、减压、增压及卸荷等功能。
调压回路 使液压系统的压力保持恒定或不超过某一数值。 调压功能主要由溢流阀完成。
单级调压回路 在液压泵出口处并联设置的溢流阀,可以控制液压系统的最高压力值。
二级压力回路 可实现两种不同的系统压力控制。 由先导型溢流阀1和直动式溢流阀3各调一级。 阀2断电→系统压力由溢流阀1调定;阀2得电→系统压力由阀3调定。 注意:p3<p1; 当系统压力由阀3调定时,先导型溢流阀1的先导阀口关闭,但主阀开启,液压泵的溢流流量经主阀回油箱。
三级压力回路 两电磁铁均断电→系统压力由阀1调定; 1YA得电→阀2调定系统压力; 2YA得电→系统压力由阀3调定。 注意:p2<p1、 p3<p1
减压回路 使系统中某个执行元件或某条支路所需的工作压力低于主系统的压力。 减压功能主要由减压阀完成。
采用减压阀的减压回路 减压阀出口的油液压力:5×105Pa-(p溢-5×105Pa)
采用单向减压阀的减压回路 液压缸2压力由溢流阀调定,液压缸1压力由减压阀调定。 活塞返程时,缸1油液可经单向阀直接回油箱。
增压回路 1.使局部油路或个别执行元件得到比主系统油压高得多的压力。 2.核心件:增压缸 3. 平衡时 paAa=pbAb pb=paAa/Ab 由于Aa>Ab,所以pb>pa 回程时,补油箱→单向阀→增压缸b腔,以补充这一部分管路的泄漏。
卸荷回路 1.让液压泵在接近零压的情况下运转,使其输出功率为零,以减少功率损失和系统发热,延长泵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2. 卸荷方法: ⑴H型、b型、M型中位机能 ⑵二位二通换向阀。 ⑶先导式溢流阀。
二位二通换向阀电磁铁通电,右位接入系统,→液压泵输出的油液→二位二通换向阀→油箱(泵卸荷)。二位二通换向阀电磁铁通电,右位接入系统,→液压泵输出的油液→二位二通换向阀→油箱(泵卸荷)。 注:二位二通换向阀的流量规格应能流过液压泵的最大流量。
二位二通换向阀电磁铁通电→上位接入,先导式溢流阀的远程控制油口K与油箱相连,使溢流阀的主阀阀芯上下压差最大,主阀的开口也最大,从而实现卸荷。
速度控制回路 1. 熟悉速度控制回路的功用及常见类型。 2. 理解各类速度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各类速度控制回路的特点。
速度控制回路 1.用来控制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回路。 2. 包括:调速回路、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回路。 3.调速回路有: 定量泵的节流调速回路 变量泵的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节流复合调速回路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定量泵供油;溢流阀并联于液压泵的出油口管路上,起溢流稳压作用;节流阀串接于进油管路上。 工作时,泵输出的油液一部分经节流阀进入液压缸,多余的油液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泵的出口压力由溢流阀调定。 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即可改变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从而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定量泵供油;溢流阀并联于液压泵的出油口管路上,起溢流稳压作用;节流阀串接于回油管路上。 工作时,泵输出的油液一部分进入液压缸,多余的油液经溢流阀流回油箱。泵的出口压力由溢流阀调定。 调节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即可改变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从而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共同特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v与A0成正比,调节A0即可调节v。 2.泵的输出压力、输出流量和输出功率为定值。 3.速度稳定性差。v随负载F的变化而波动。(采用调速阀代替节流阀)。 4.系统效率很低。当执行元件在轻载低速下工作时,液压泵输出功率中有很大部分消耗在溢流阀(流量损耗)和可调节流阀(压力损耗)上,故系统效率很低。
区别 进油节流: 1.回油路上无背压,运动的平稳性差。可在回油路上串接一背压阀(溢流阀、硬弹簧的单向阀)。 2.不能承受负值负值。 3.系统中油液为热油。 回油节流: 1. 回油路上有较大的背压,运动的平稳性好。 2.能承受一定的负值负值。 3.系统中油液为冷油。
应用场合 进油节流: 一般应用于功率较小、负载变化不大的液压系统中。 回油节流: 广泛应用于功率不大、负载变化较大或运动平稳性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中。
容积调速回路 泵为变量泵,改变液压泵的输出流量来调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回路中的溢流阀起安全保护作用,正常工作时常闭,当系统过载时才打开溢流。 回路特点: 压力损耗和流量损耗小,回路发热量小,效率高;泵结构复杂,价格较高,维修较困难。 应用:功率较大的液压系统中
容积节流复合调速回路 用变量液压泵和节流阀(或调速阀)相配合进行调速。 泵为限压式变量泵,其输出流量随压力增大而自动减小。 调节流量阀的通流截面积时,使泵的出口压力发生变化,泵的流量也随之改变,从而使液压缸的速度发生改变。 只有节流损失,没有溢流损失,效率较高,发热量较小。采用调速阀时,速度的稳定性好。 主要适用于负载变化大、速度较低的中小功率系统。
速度换接回路 使液压缸的不同速度相互转换的回路。
快速与慢速的换接回路 采用短接流量阀方式。 电磁铁断电: 进油→换向阀左位→液压缸无杆腔,快速右移; 电磁铁通电: 进油→换向阀右位→液压缸无杆腔,慢速右移。
采用串联流量阀 速度转换由二位二通电磁阀控制。 电磁铁断电:泵的输出油液→调速阀A→换向阀左位→液压缸(活塞速度由A控制); 电磁铁通电:泵的输出油液→调速阀A→调速阀B→液压缸,(活塞速度由调速阀B控制) 注:调速阀B调节的工作进给速度只能比调速阀A的速度低。
采用并联流量阀 速度转换由二位三通电磁阀控制。 电磁铁断电,油液→调速阀A→换向阀左位→液压缸,(此时活塞速度由调速阀A控制); 电磁铁通电,油液→调速阀B→换向阀右位→液压缸,(此时活塞速度由调速阀B控制)。 两次进给速度可分别调节。
快速运动回路 又称增速回路 功用:使液压执行元件获得所需的高速,缩短机械空程运动时间,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实现快速运动的方法:液压缸差动连接快速运动回路、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
差动缸快速运动回路 利用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实现液压缸的差动连接。 阀1右位,阀2左位→液压缸差动连接作快速运动。 阀1右位,阀2通电,油液回油箱,实现工进。 阀1左位接入时,缸快退。 注:液压缸的差动连接也可用P型中位机能的三位换向阀来实现。
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 1为低压大流量泵,2为高压小流量泵。 快速运动:泵1→单向阀4 →系统;泵2→系统; 工作行程:系统压力↑→液控顺序阀3开启→泵1卸荷。泵2油液→系统。 注:系统的压力由溢流阀5调定。阀4在工进时关闭。 回路的优点:功率损耗少,系统效率高。 应用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