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教研室)

心理学.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教研室). 第二章 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的实质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 三、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教学目的. 理解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特点. 树立正确科学的心理观. 学习重点.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何在? 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何谓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概述. 心理实质 问题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一个与 心理学观 密切联系的问题。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教研室)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理学 主讲:雷永生 (教育学院教育与心理学教研室)

  2. 第二章 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3. 本章主要内容: 一、心理的实质 二、个体心理的发展 三、关于学习的基本看法

  4. 教学目的 • 理解人的心理实质及其发展规律 • 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特点 树立正确科学的心理观

  5. 学习重点 •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何在? • 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 何谓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6.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7. 概述 • 心理实质问题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个与心理学观密切联系的问题。 • 对心理实质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始终是人们所长期探索的问题,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或看法。如心理与灵魂、心理与心脏等。 • 现代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尤其是人的心理的实质的概括是: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8. 概念辨析 • 心理实质:即对心理尤其是人的心理的本质属性或特点的看法,也是对人与动物心理本质区别的一种认识。 • 心理观:即对心理现象尤其是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或属性的认识或看法,也是对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心理)的更为全面的认识理解。 • 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9. 补充:人类对心理的实质的探索: • “心理”、“心之官则思”:心痛、悲哀…… • “灵魂说”、灵魂不灭的观点——柏拉 图;“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知情状” • 原子论的观点——德谟克利特“精神本身就是由细小的、活跃的圆形原子结合而成”

  10.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 神经系统与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现实在活动着的头脑中的反映。 • 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神经细胞或神经元,它具有对刺激的反应和传导功能,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成神经网络。 •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其中脊髓和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

  1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图) • 脑(延脑、脑 • 桥、中脑、间脑和 • 大脑半球) • 中枢神经系统 • (传递、储存 脊髓(连接脑和周围神经) • 神经系统 和加工信息) •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12对 • 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 周围神经系统 (联络) 植物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 • 经和副交感神经)

  12. 1、反射弧 • 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是通过反射弧的多次往返传递来实现的,反射弧的神经通路或结构是—— 1、感受器官; 2、传入神经; 3、中枢神经综合分析加工; 4、传出神经; 5、效应器。

  13.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或类型—— 1、无条件反射:即生来就有的或通过种族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也可称作本能,对有机体具有保存生命的意义; 2、条件反射:即通过后天学习、训练所获得的反射,也叫个体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高等动物尤其是人的最主要的反射活动。

  14. 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 巴甫洛夫的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一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在苏联,它们被认为是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调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他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唯心主义和内省主义的束缚。

  15. 条件 反射 实验

  16. 3、大脑皮质的功能与心理 • 大脑皮质是由六层神经元组成的,它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功能或机能区域(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是心理活动的最主要器官,也是条件反射形成的最重要生理基础。 •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其中左半球是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右半球是感性认识的优势半球,执行着直观思维的功能。大脑左右两个半球既有分工同时又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作用。

  17. 科学用脑 • 损害大脑的十个不良习惯: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长期吸烟: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少言寡语: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不愿动脑: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快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18. 阅读与思考 • 怎样正确理解脑是心理的器官或心理是脑的机能? •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31页) •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第34页)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第35页)

  19. 二、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 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它起源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的特性,他依存于物质的存在而存在,是对事物的反映活动,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而不是事物本身。 • 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或历程: 1、无机物的机械、物理、化学应答反应; 2、生物的有选择性的感应性的反映; 3、动物的积极主动的心理的反映。

  20. 含义 • 所谓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指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的来源和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而不是凭空产生或由大脑自发产生的; 其二是指心理与脑的依存关系,即脑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和物质基础,心理不可能脱离大脑而单独存在。

  21. 案例分析 • 印度狼孩; • 中国“猪孩”、“羊孩”(见下图); • 《鲁宾逊漂流记》; • 刘连仁; • 其它

  22. “羊孩”会叫爸爸啦(图) 7岁的拴拴家住清涧县玉家河乡王家河村。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年迈的奶奶上山干活时,怕孩子乱爬乱跑出事,只得把他用绳子拴在树上与羊为伴,而这一拴就是6年。没人教他说话,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语言交流环境,因此到6岁了还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咩”的羊叫声来表达,被人们称作“羊孩”。去年,本报等多家媒体对此予以关注。去年9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拴拴被送到榆林市聋哑语言康复学校学习语言。

  23. 刘连仁,山东省高密县人,1944年9月被日军强行掳到北海道,并被强迫在北海道某煤矿从事劳动;1945年7月逃脱,此后在北海道山林中度过了13年艰苦的野人生活;1958年回国。1996年3月,他向日本法院控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作出道歉并支付2000万日元的赔偿。2000年9月2日,他因胃癌去世,享年87岁。

  24. 三、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特点 • 人的心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和阶段,是动物心理的延续但又与动物心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人不仅有心理还有意识。 •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的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 • 人除了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外,还存在有许多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如梦),它也是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反映活动形式。

  25. 学习与思考 • 人的心理的社会性本质或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特有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 意识与一般心理的不同之处(第38页) • 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 我们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心理观是什么?

  26. 补充:意识的特点 • 意识是借助于整个认识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和; • 意识是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察的功能; • 意识是以情感、态度的方式体现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内心状态; • 意识是使人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意图)并促使其实现的内部调节与控制力量。

  27. 阅读与思考 • 动物是否有“意识”? ——阅读材料p.5(内省是做人的责任)

  28. 第二节 个体心理的发展

  29. 概念 • 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心理的主要存在方式。 • 个体心理都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且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研究个体心理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发现规律。 • 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历程,而狭义的心理发展则主要是指个体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30. 1、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 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 • 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 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 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1. 2、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点 • 个体的心理发展呈现出年龄阶段性特点,即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发展特点或特征。 •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乳儿期(0—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11、12岁); 5、少年期(11、12—14、15岁); 6、青年期(14、15—25岁); 7、成年期(25—65);8、老年期(65岁以后)。

  32. 3、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条件,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则可以把个体遗传所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对个体心理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33. 孟母三迁 •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 思考:从孟母三迁的故事看环境对人心理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

  3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5. 阅读与思考 • 成熟与学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 人的尤其是学生的学习也存在最佳时期或“关键期”,因此要重视早期(童年)经验问题。 • 学生学习准备的内容:生理机能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趣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自我概念等人格特性。

  36. 4、教育和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4、教育和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和特殊构成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和必要的引导或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 • 人有自我意识,它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一种主动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个体自身的能量使心理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变化。

  37. 5、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 • 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提出略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 • 教育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唯一的和无条件的; • 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也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 教育要想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