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製作: 3C 駭客兵團

台北秋葉原之 光華新世代. 製作: 3C 駭客兵團. 資訊科技世代. 上班上網找資料,打電腦寫報告;. 下班回家,玩線上遊戲、上社群網站,聆聽音樂輕鬆一下;. 有急事拿起至慧型手機按下速撥鍵;. 假日到戶外遊憩,拿數位相機,拍張全家福照 ??. 現代人的生活已脫離不了資訊科技,採購 3C 商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坐落在市民大道 3 段上的「光華數位新天地」商場,就像是 3C 電子百貨公司,不論是網路達人、電腦新手或音響專家、拍照高手,都能在此輕鬆購得質優價廉的商品。. 回顧過去 細說歷史 舊光華商場.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製作: 3C 駭客兵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北秋葉原之光華新世代 製作:3C駭客兵團

  2. 資訊科技世代 上班上網找資料,打電腦寫報告; 下班回家,玩線上遊戲、上社群網站,聆聽音樂輕鬆一下; 有急事拿起至慧型手機按下速撥鍵; 假日到戶外遊憩,拿數位相機,拍張全家福照?? 現代人的生活已脫離不了資訊科技,採購3C商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坐落在市民大道3段上的「光華數位新天地」商場,就像是3C電子百貨公司,不論是網路達人、電腦新手或音響專家、拍照高手,都能在此輕鬆購得質優價廉的商品。

  3. 回顧過去 細說歷史舊光華商場   「光華商場」這個名字,在許多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也有著細數不盡的回憶,它更是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的見證者。民國62年,臺北市政府在光華路橋下的公共空間設立了光華商場,這也是臺北市最早興起的公有商場。在初期,因為加入了牯嶺街的58家舊書攤商,自此之後,光華商場成了舊書集散地的代名詞,在舊書店裡狹隘的走道蹲下身,在一本本泛黃又帶有陳年氣息的書堆中找尋心中的寶物更是許多愛書人共同的回憶。   到了民國68年,臺灣和美國斷交後,駐臺美軍撤防,遺留的大量電子器材零件流入光華商場,加上商場緊鄰現今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大批學電腦的學生創造出的市場需求,促使商場轉變為臺灣電子零件市場交易的先鋒。74年,商場隔鄰成立國際電子廣場,原販售電子零件的店家開始轉售電腦軟硬體,周圍街道也開設起電子、音響、通訊及電腦商店。後來,電腦通訊和周邊產品業興起,商場逐漸匯聚人氣,80年時形成著名的光華商圈,成為電腦總匯商場,約有一百多個店家。

  4. 回顧過去 細說歷史拆除 民國95年1月,光華橋因結構老舊等問題面臨拆除,橋下光華商場走入歷史。攤商暫時安置在附近的空地,以臨時攤棚方式營運。直到光華數位新天地完工後,才和西寧電子商場攤商一起搬遷進駐。   西寧電子商場店家是組成光華數位新天地的另一個主角,這些店家大多來自中華商場。民國50年落成啟用的中華商場,曾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電子零件集散地,聚集了上百家店家。到了81年,隨著北市商業重心東移,原有消費形態改變,加上臺北捷運興建計畫,板南線行經中華路,且設有西門站,商場因此拆除。   不過,部分店家仍轉移陣地至西寧市場2樓繼續營業,並成立西寧電子商場,成為民眾採購電子商品的去處。民眾可依不同需求買齊各種電子材料、修理器材及視聽器材等,但因應消費轉型以及時勢所趨,商場也遷移進駐光華數位新天地。

  5. 回顧過去 細說歷史3   隨時間的流逝,光華橋從民國60年完工,橋齡漸漸增長及部分構件劣化情況十分嚴重,且不耐地震,基於整體公共安全考量,於民國95年1月29日正式拆除,自此,橋下光華商場走入歷史。   光華商場配合光華橋拆除後,原本的196位攤商便由臺北市政府暫時安置至位於金山北路的臨時攤棚繼續營業,安置後人潮也逐漸回流,甚至勝過從前。在兼顧民眾人身安全與攤商生計的情形下,先安置後拆遷之承諾具體呈現,而所有人都在等待永久安置地點-光華數位新天地全新落成的一天,也是光華商場再現的那一天。

  6. 與時俱進 迎向未來 「永續經營是光華數位新天地努力的目標。」臺北市市場處處長丁若亭說。光華商場從舊書攤演變到成為電腦銷售重鎮,都是由業者依市場需求自然發展出的面貌,市府主要是提供店家場地和輔導,但是隨著時代快速變遷和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光華數位新天地將著重行銷和促銷手法,推出各種精彩活動,以吸引更多人氣和買氣,締造歷久不衰的榮景,並與民眾攜手跨越數位新世代。

  7. 謝謝觀賞 希望看了這個投影片,你也能對光華有一些見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