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8

健康从心做起

健康从心做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健康从心做起. 健康是尊严 健康是幸福 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健康是生产力. 主要内容. 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全身性疾病 2. 心血管疾病 —— 全球性重负 3.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 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 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 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全身性疾病. 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全身性疾病 2. 心血管疾病 —— 全球性重负 3.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 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eller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健康从心做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从心做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2. 健康从心做起 • 健康是尊严 • 健康是幸福 • 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 健康是生产力

  3. 主要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4.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全身性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5.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全身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心绞痛 肾动脉狭窄 心脏猝死 • 外周动脉疾病(PAD) • 间歇跛行 • 疼痛 • 坏疽 • 坏死 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6. 外周动脉疾病和冠心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降低 增加 吸烟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大量饮酒 0.75 1 2 3 4 5 6 相对风险 Newman AB et al. Circulation 1993; 88: 837-845. TASC Working Group. J Vasc Surg 2000; 31 (1, pt 2): S1-S288. Djousse PM et al. Circulation 2000; 102: 3092-3097.

  7. 2.心血管疾病 ——全球性重负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8. 心血管疾病死亡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年 17,000,000 (占各种死亡的1/3) 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2020年 25,000,000 (预计死亡增加50%) 76%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心血管疾病死亡年龄 发展中国家35岁-55岁为主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为主

  9. 名人的猝死属于个案吗?

  10. 冠心病患者的初次临床表现 Framingham Heart Study (n=5144) 首次事件为心梗或猝死的患者比例 男性 约60% 约45% 女性 0 20 40 60 患者比例 (%) Murabito et al Circ 1993 88: 2548

  11. 2011年4月,我国总人口是137053万人 中国2010年 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每天约8200人 每10秒约1人

  12. 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异常的流行情况 • 吸烟者 12亿 • 超重或肥胖 10亿 • 静息生活方式 亿万人

  13. 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 1.6亿 1.6亿 9240万 6000万 2亿 3.5亿 5.4亿 • 高血压患病率 • 血脂异常 • 糖尿病 肥胖 超重 • 烟民 二手烟

  14.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全身性疾病 • 全球性重负 • 世纪的挑战

  15.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16. 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生物学进程 炎症 遗传因素,生活方式 内皮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17. 青少年 朝鲜战争遇难士兵的动脉粥样硬化 300 例尸解 (平均年龄 22.1岁) • 77.3 % 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 • 39% 有导致血管狭窄的斑块 ENOS JAMA 1953

  18. EEM Area13.2 mm2 100 85% 80 71% 60% 5.07mm2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 60 37% 40 17% 20 动脉粥样瘤 Area 8.13 mm2 0 <20 20-29 30-39 40-49 ≥50 年龄 (岁) 在262个心脏捐献者中冠状动脉硬化的情况 心脏移植供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32岁的女性 Tuzcu Circ 1999

  19.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 不是孤立的血管腔疾病 • 而是全身性、弥漫性、血管壁疾病 血栓 纤维帽 脂肪核

  20.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21. 90%的心肌梗死可被传统因素预测 ---血脂异常 ---腹型肥胖 ---吸烟 ---缺乏运动 ---糖尿病 ---饮食缺少蔬菜水果 ---高血压 ---紧张 坚持少量饮酒(保护因素) Interheart Study

  2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可防可控!!! 10个心肌梗死,9个可被预测 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 美国近30年来人均寿命延长6年 其中3.9年归因于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 Interheart Study

  23. 防治心血管疾病展望 预期寿命延长 人类告别癌症 3年 人类告别心血管病 9.78年

  24.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全身性疾病 2.心血管疾病——全球性重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规律 4.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控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6.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25.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5.2 使用有证据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控制危险因素

  26.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 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戒烟限酒 • 合理饮食 • 有氧运动 • 心理平衡 0吸烟 管好嘴 迈开腿 好心态 饭吃八成饱 日行万步路 多饮茶 少喝酒 不吸烟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27. 1 美国前三位引起死亡的疾病 No.1 肺癌 No.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3 COPD 生殖系统疾病 低体重胎儿 妊娠并发症 生育力减低 突发的婴儿死亡综合征 恶性肿瘤 肺癌 (No.1)*白血病2-4 口腔、咽部肿瘤 喉癌 食道癌 胃癌 胰腺癌 肾癌 膀胱癌 宫颈癌 心脏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2)*中风 – 血管性痴呆5 外周血管疾病6 腹部大动脉瘤 其他 降低外科手术效果/影响伤口愈合 股骨骨折 骨密度减低 白内障 消化性溃疡† 呼吸系统疾病 COPD (No.3)* 肺炎 哮喘控制不良 *Top 3 smoking-attributable causes of death. †In patients who are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AML =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LL =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OPD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IDS =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4. Miligi L, et al. Am J Ind Med. 1999;36(1):60-69. 5. Roman GC. Cerebrovasc Dis. 2005;20(Suppl 2):91-100. 6. Willigendael EM, et al. J Vasc Surg. 2004;40:1158-1165.

  28. 烟草和烟雾中含 4000 化学物质, 250 有毒或致癌物质1 镉 蓄电池 丁烷 钋210 打火机 硬脂酸 放射性 烛蜡 烟碱DDT 砷 杀虫剂 甲苯 毒药 工业溶剂 氨 吸低焦油和低尼古丁的香烟对健康也无益处² 乙酸 洁厕灵 醋 油漆 甲烷 一氧化碳 阴沟臭气 汽车尾气 焦油 苯并芘 二甲基亚硝胺 甲醇 丙酮 火箭燃料 脱漆剂 1.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11th Report on Carcinogens; 2005. 2.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致癌物

  29. 吸烟与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风险 0吸烟 每日吸烟的数量 Lancet. 2004;364:937-52

  30. 医生群体中吸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 0吸烟 存活率 平均每日吸烟数量 年龄 Doll, R et al (1994) BMJ 309.

  31. 人们为何吸烟?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 要像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里讲的对身边还在吸烟的人要大喝一声“你有病!”

  32. b2 b2 a4 a4 b2 4b2 尼古丁受体 尼古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 • 尼古丁优先与中枢神经系统尼古丁乙酰胆碱 (nACh) 受体结合, 主要是腹外侧区域(VTA)乙酰胆碱受体 42 • 尼古丁与VTA 乙酰胆碱42 结合后,导致神经核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与奖赏机制相关

  33. 多巴胺 愉悦, 抑制食欲 去甲肾上腺素 警觉, 抑制食欲 乙酰胆碱 警觉, 意识增强 尼古丁 抗利尿激素 增进智力 复合胺 调节心情, 抑制食欲 -endorphin 减少焦虑和紧张 尼古丁引起脑中化学物质的释放 Benowitz, 1999

  34. 尼古丁戒断症状 • 渴望 • 易怒 • 挫败感或者愤怒 • 焦虑 • 难以集中精力 • 心率减慢 • 睡眠紊乱 • 食欲增加或者体重增大 Source: J Henningfield Hungry nicotine receptors

  35. 烟草依赖的药物治疗 • 尼古丁替代治疗 (NRT)1 • 长效1-3 • 贴片 • 短效1-3 • 咀嚼制剂 • 吸入剂 • 鼻喷雾 • 舌下含片 • 抗抑郁药物4 • 盐酸安非他酮4 • 去甲替林 • Varenicline 1. Silagy C,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4;(3):CD000146. 2. Stead L, et al. Int J Epidemiol. 2005;34:1001-1003. 3. Henningfield JE,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5;55:281-299. 4. Hughes JR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4;(4):CD000031.

  36. 戒烟是最有效的医疗干预之一 Critchley JA, Capewell S. JAMA;2003;290:86-97

  37. 戒烟是降低整个心血管风险的最经济的干预方式戒烟是降低整个心血管风险的最经济的干预方式 戒烟$ 2,000 – 6,000 降血压药物 $ 9,000 – 26,000 降血脂药物$ 50,000 – 196,000 平均每挽救一生命年的成本 Benowitz NL Prog Cardiovasc Dis 2003;46:91-111

  38. 少量饮酒 • 男性 白酒 <1两/天 葡萄酒 <2两/天 啤酒 <300毫升/天 “一二三” 三选一 • 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

  39.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 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戒烟限酒 • 合理饮食 • 有氧运动 • 心理平衡 0吸烟 管好嘴 迈开腿 好心态 饭吃八成饱 日行万步路 多饮茶 少喝酒 不吸烟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40. 合理饮食 • 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以下 (WHO于07年卢森堡会议上建议摄盐上限降至5g) • 控制总热量 • 减少膳食脂肪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1. 关键是控制好总量 • “饭吃八分饱” • “合理搭配不过分” 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42. 2011新版“我的餐盘” 一半:水果和蔬菜 一半:谷物类食品和蛋白质来源食物 • 美国《时代》杂志:新的饮食营养均衡指导方案是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43.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 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戒烟限酒 • 合理饮食 • 有氧运动 • 心理平衡 0吸烟 管好嘴 迈开腿 好心态 饭吃八成饱 日行万步路 多饮茶 少喝酒 不吸烟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44. 有氧运动 • 以健康为目的,以提高身体耐力为目标 • 轻中强度的持续性运动 • 在运动中氧的供需保持平衡 • 运动方式多样 • 快步走路 • 慢跑 • 游泳 • 乒乓球… •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45. 有氧运动中的1、3、5、7 • 1:每天至少运动1次 • 3: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 • 5:每周确保运动5天 • 7: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46.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 不需要特殊条件,经济 • 便于执行,简单有效 • 相对安全 对老年人关节、肌肉、韧带损害很小,对心脏负担相对较小

  47. 5.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措施和目标 • 5.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戒烟限酒 • 合理饮食 • 有氧运动 • 心理平衡 0吸烟 管好嘴 迈开腿 好心态 饭吃八成饱 日行万步路 多饮茶 少喝酒 不吸烟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moking; 2004. 2. Sandler DP,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3;85(24):1994-2003. 3. Crane MM,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996;5(8):639-644

  48. 心理平衡 淡泊名利 广交朋友 多做实事 善待自己 活着就是胜利! 常想一二而不思八九

  49. 心理平衡 • 健康愉快的活着 • 抓紧时间干正确的事 • 1、符合老百姓利益 • 2、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 说实话、干实事、重实效 • 不折腾、不忽悠、不糊弄 • 要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