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数学之旅

数学之旅. 主讲人:林 寿教授 宁德师范学院数学系 E-mail : shoulin60@163.com 主页: http://www.ndnu.edu.cn. 第 10 讲:数学人生. 主题:数学家的曲折人生. 康托尔. 康托尔 ( 德 , 1845-1918) 意识到不加限制地谈论 “ 集合的集合 ” 会导致矛盾。 1900 年巴黎 ICM 上庞加莱 ( 法 , 1854-1912) 说 : 绝对的严密性已经达到了。. 第 3 次数学危机. 1903 年罗素悖论。让 M={x : x x}, 则 M  M 等价于 M  M 。

emele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数学之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数学之旅 主讲人:林 寿教授 宁德师范学院数学系 E-mail:shoulin60@163.com 主页:http://www.ndnu.edu.cn

  2. 第10讲:数学人生 • 主题:数学家的曲折人生

  3. 康托尔 • 康托尔(德, 1845-1918)意识到不加限制地谈论“集合的集合”会导致矛盾。 • 1900年巴黎ICM上庞加莱(法, 1854-1912)说: 绝对的严密性已经达到了。 第3次数学危机 • 1903年罗素悖论。让M={x : x x}, 则MM等价于M  M。 • 理发师悖论:“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 罗素(英, 1872-1970)

  4. “理发师悖论” • 集合论矛盾的出现,形成第3次数学危机,动摇了整个数学的基础,引起数学基础的争论,导致了策梅洛系统的诞生。

  5. 国家自然科学奖

  6.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典型域上的多复变函数论(华罗庚,1956) • 示性类与示嵌类的研究(吴文俊,1956) •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陈景润、王元和潘承洞,1982) • 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廖山涛,1987) • 关于不相交施泰纳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陆家羲,1987) • 哈密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冯康等,1997)

  7. 潘承洞(前左一) 陆启铿(前左二) 华罗庚(前左三) 陈景润(前左四) 万哲先(后左二) 王 元(后右一) 华罗庚与他的学生们(1980) 华罗庚

  8.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陈景润与徐迟(1914-1996) 陈景润(1933-1996) “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这些数学的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学会这种语言就懂得它了。这里面贯穿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它是在探索太阳系、银河系、河外系和宇宙的秘密,原子、电子、粒子、层子的奥妙中产生的。但是能升登到这样高深的数学领域去的人,一般地说,并不很多。在深邃的数学领域里,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

  9. 哥德巴赫猜想 • 哥德巴赫(德, 1690-1764)猜想(1742): (1) 每个大于4的偶数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 每个大于7的奇数是3个奇素数之和。 维诺格拉多夫(苏, 1891-1983) • 1937年, 维诺格拉多夫利用圆法对于大奇数证明了三素数定理。

  10. 1919年布伦(挪, 1885-1978)证明了9+9 • 1957年王元(中,1930- )证明了2+3 • 1962年王元和潘承洞(中, 1934-1997)证明了1+4 布伦 王元 潘承洞 哥德巴赫猜想 • 关于两素数之和(利用筛法,步步为营)

  11. 1965年罗斯(英, 1925- , F)、邦别里(意, 1940-, F)证明了1+3 • 1966年陈景润(中, 1933-1996)宣布了1+2, 并于1973年发表了全部证明 陈景润 罗斯 邦别里 哥德巴赫猜想

  12. 哥德巴赫猜想 邓小平会见陈景润(1978)

  13. 哥德巴赫猜想 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陈景润、王元和潘承洞,1982)  高斯:“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14. 旭翔: 走近陈景润(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       陈景润,    中国老百姓中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    他是亿万人心中刻苦进取的楷模。    陈景润以“哥德巴赫猜想”问鼎数学王国的皇冠, 他的“1+2”成果曾经撩起了多少人对科学的神往, 甚至改写了一代青年的人生方程式。 世界著名的《一百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一书中, 仅刊登两位华人的画像, 一为祖冲之, 一为陈景润。 陈景润的名字, 成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 让我们走近陈景润, 了解陈景润……。

  15.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中, 1999) 哥德巴赫猜想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768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

  16. 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院士铜像(厦门大学, 2006年4月4日)

  17. 陈景润墓碑

  18. 陆家羲(1935-1983) 梦归数学 攻克两项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物理教师 • 1957年带着《数学方法趣引》入东北师大物理系 • 1961年解决“寇克曼问题” • 1971年意大利数学家发表 • 1983年发表“施泰纳系列”论文 •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9. 2000年吴文俊(1919-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 2010年谷超豪(1926-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1. 数学家传 • 《数学情种:埃尔德什传》 • 《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 • 《美丽心灵:纳什传》 • 《突破维数障碍:斯梅尔传》 •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22. 谢谢大家! 联系方式 通 信:352100 福建省宁德师院数学系 林寿 E-Mail:shoulin60@163.com 个人主页: http://www.ndnu.edu.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