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第三节  党的建设

第三节  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进 入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进入 三、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 进 入. 本节内容. 一、党的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 1 )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破产以后,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政党。从一开始,它所接受的就是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

emma-park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三节  党的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进 入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进入 三、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 进 入 本节内容

  2. 一、党的建设的客观环境和特点 (1)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破产以后,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政党。从一开始,它所接受的就是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 (2)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整个阶级都具有坚决的革命性,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缺乏改良主义的深厚的经济基础。 (3)中国共产党和以往其他中国政党相比,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去做群众工作,体现了为民族独立和阶级解放义无反顾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也存在着一些弱点,如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了解和研究,尤其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这一关键问题上缺乏清醒的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点出发,论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村和长期战争环境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并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化的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以其独创性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的建设学说。

  3. 二、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 1.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 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 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 ▲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首先,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有的放矢地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再次,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4. 2.党的建设必须同党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在坚持正确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锻炼自己的队伍。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2.党的建设必须同党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在坚持正确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锻炼自己的队伍。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地处理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问题,党就发展、巩固,就前进一步;反之,就后退一步。党的政治建设是以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革命问题尤其是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为标准的。 为此,党要吸取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三次“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反对右的或“左”的两种错误倾向。 • 3.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在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上,毛泽东说,民主集中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的体现。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

  5.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 4.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并将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只有坚持三大优良作风,克服各种歪风邪气,才能把党的自身建设搞好。

  6. 三、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系 •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党的发展、巩固,是在革命战争中进行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一切,当然党的建设也无从谈起。 (2)统一战线是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人民军队是由共产党创建的,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 (3)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增强党的战斗力。 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本章放映结束) 点击进入:学习第四章

  7. 谢谢观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