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同济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孙继德 廖前哨 2004 年 10 月

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 ( constructabilit y ) 研究. 同济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孙继德 廖前哨 2004 年 10 月. .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价值. 容易产生难以施工和不可施工的设计方案. 双方的交流受到限制. 影响施工质量. 设计与施工分离. 设计方案缺乏对施工需求的考虑. 增加工程造价. 拖延工程进度. 研究的背景. 设计与施工分离产生的问题. 研究的背景. 可施工性研究( constructabilit y ) 的 发展历史.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同济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孙继德 廖前哨 2004 年 10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constructability )研究 同济大学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 孙继德 廖前哨 2004年10月

  2.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价值

  3. 容易产生难以施工和不可施工的设计方案 双方的交流受到限制 影响施工质量 设计与施工分离 设计方案缺乏对施工需求的考虑 增加工程造价 拖延工程进度 研究的背景 • 设计与施工分离产生的问题

  4. 研究的背景 • 可施工性研究(constructability )的发展历史 • 美国建筑业协会(CII)从1986年开始倡导,强调施工人员尽早参与设计过程,将施工知识和经验输入到设计中,以利于将来的施工; • 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可以将工程造价降低6-10%; • 可施工性研究在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效益也非常显著。 • 目前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5. 国内相关的研究情况 • 以方便施工为目的的研究为数不少,但明确提出可施工性概念的系统研究不多; • 不自觉的采取了很多改善项目可施工性的措施,但并没有明确地应用可施工性研究的思想来指导项目的实施。

  6. 研究的目的 • 综合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资料,阐述可施工性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法; •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改善项目可施工性的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引起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推广可施工性研究的重视; • 通过对可施工性研究工作流程和可施工性研究重点的详细分析,为在国内实施可施工性研究提供参考。

  7.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价值

  8. 研究内容 可施工性研究的基本思想 研究内容 可施工性研究的实施流程 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9. 可施工性研究的基本思想 可施工性研究的基本思想 可施工性研究的定义 可施工性问题的分类 可施工性研究的要素 国内推广可施工性研究的必要性

  10. CII(美国建筑业协会)的定义: Constructability is the optimum use of constructio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planning, design, procurement, and field operation, to achieve overall project objectives。 以上定义翻译成中文就是:“将施工知识和经验最佳地应用到项目的策划、设计、采购和现场操作中,以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可施工性 Constructability 可施工性研究

  11. 可施工性问题的分类 第一类可施工性问题 第二类 可施工性问题 “错漏碰缺” 与设计深度不够 常见设计质量问题 可施工性研究的对象

  12. 可施工性研究的要素 施工人员参与可施工性研究 在项目早期就开始可施工性研究 多方人员参与,有组织地进行可施工性研究 持续开展可施工性研究

  13. 在目前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下,影响设计的施工知识和经验的来源在目前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下,影响设计的施工知识和经验的来源 国内推广可施工性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解决可施工性问题的缺陷 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与可施工性研究在工作方法上的比较

  14. 在目前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下,影响设计的施工知识和经验的来源在目前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下,影响设计的施工知识和经验的来源 施工方有关施工的知识和经验 设计方有关施工的知识和经验 设计单位的小组讨论会 施工图交底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的反馈 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 设计常见问题手册 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的反馈 设计回访得到的经验 施工专家参与的技术讨论会

  15. 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解决可施工性问题的缺陷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解决可施工性问题的缺陷 • 施工方直接参与的时间较晚,项目可施工性改善的效果受到影响。 • 设计方对施工方的工作需要了解不足 • 设计方自己积累的经验在使用时会受到限制 • 设计方考虑施工需要带有主观性 • 施工图纸限制施工方的创造性 • 施工方提出的可施工性改善建议影响进度 • 设计方对设计返工有抵触情绪 • 总体施工方案的优化受到施工图纸的限制,目前的模式无法解决“第二类可施工性问题”。 • 不是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 施工图纸限制施工方的创造性

  16. 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与可施工性研究在工作方法上的比较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与可施工性研究在工作方法上的比较

  17.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的应用现状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可施工性研究的特点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障碍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顺利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方法

  18.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的应用现状 • 虽然总承包和CM模式有应用,但大多数项目还是采用“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 • 一些项目必须公开招标,例如政府参与投资的项目。 •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障碍 • 设计完成后才能确定施工单位; • 业主提前确定参与可施工性研究的施工单位违反法律。

  19. “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顺利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方法“设计-招投标-施工”模式下顺利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方法 • 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 • 施工知识和经验的来源 • 规避法律障碍 • 采用讨论会形式要注意的问题 • 1, 业主代表需要预先确定可施工性研究的范围,列出大纲,确定各方责任,以确保所有相关的论题均被覆盖,避免重复劳动。 • 2, 需要在讨论会结束后再收集业主代表的意见;

  20. 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研究内容 设计前准备阶段 项目总进度规划 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总图设计 主要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 设计和采购阶段 易接近性 简化的设计 不利天气 标准化 技术说明 预制、预拼装和模块化

  21. 设计准备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项目总进度规划 • 缺乏施工经验输入的项目总进度规划,将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可能会导致如下问题。 • 项目总进度规划中对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施工持续时间考虑不周,或者没有考虑合理的施工次序。 • 在“分阶段设计、分阶段施工”的情况下,对设计阶段的划分以及对分阶段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资源的供应进度考虑不足,将影响到施工计划的编制。 • 将某些对天气敏感的工作安排在不利天气条件下施工,没有考虑特殊的场地条件对施工可能产生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也是项目总进度规划缺乏对施工次序的考虑的表现。

  22. 设计准备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项目总进度规划 • 拟定项目总进度规划时,相关的施工知识和经验的输入有助于得到一个充分考虑施工需要的项目总进度规划。 • 施工经验和知识的输入能够提高整个项目总进度规划的质量,提高设计和采购工作对未来施工活动的支持程度。 • 由于设计方案的修改在此阶段所花费的工作量较小,施工人员尽早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尽早认识施工进度的需要,并按需要修改相应设计方案,得到满足现场需求的施工图纸、技术说明以及材料运输的时间,改善项目的可施工性。

  23. 设计准备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实例分析

  24. 设计准备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施工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可以在总图设计方面改善项目的可施工性 总图设计 • 现场出入口 • 尽早对现场出入口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运输方式,同时也决定了可以采用的设备的尺寸。 • 在工厂组装设备往往比在现场经济,但运输费用可能会更多。有丰富施工知识和经验的人将帮助设计者评价整个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单独考虑施工成本、运输和制造成本。 • 总平面布置 • 在场地比较拥挤的情况下,施工次序和总平面布置必须综合起来考虑。 • 通过设计方的配合,可以将临时建筑和永久建筑结合在一起。

  25. 设计准备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主要施工方案 • 实例:某电厂的主吊方案 • 施工方案:塔式起重机安装在主厂房内,以提高吊装效率。 • 限制因素: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位置与发电机基础有冲突。 • 分析:锅炉安装从开始到结束需要27个月,而发电机的安装从开始到结束只需要15个月。这样,即使发电机基础比锅炉基础晚1年交付安装,仍然不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 塔式起重机从铺轨道完成吊装任务退出主厂房,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完全没有影响到发电机基础的施工

  26. 设计和采购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施工方法 • 施工人员可以提供建议以帮助设计方考虑施工的需求 • 先进施工方法的实施需要设计方的配合 简化的设计 • 采用普通尺寸和配置的材料 • 采用简单的易于施工的连接节点 • 采用允许在现场调整尺寸的设计方案 • 标准化 • 现场操作的不断重复能够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 大量同类型材料的采购可以获得价格折扣 • 材料种类变化不大可以简化材料采购和管理

  27. 设计和采购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预制、预拼装和模块化 • 节省现场人力 • 节省投资、安装成本 • 加快施工进度 • 提高施工质量 • 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实例:某石化项目的预制和预拼装 • 项目概况 • 通常的施工方法 • 可施工性改善建议: “预制-运输-现场组装” • 可施工性改善建议的实施效果(施工成本大约要高出$1,000,000,但工期缩短6个月)

  28. 设计和采购阶段可施工性研究的重点 易接近性 • 提高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易接近性的设计可以改善项目的可施工性 不利天气 • 有利于在不利天气下施工的设计将改善项目的可施工性 技术说明 • 施工人员详细地审查技术说明能改善项目的可施工性

  29. 3 研究价值 1 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2 研究内容 3 研究价值

  30. 研究价值 • 阐述了可施工性研究的基本思想,并分析了国内目前的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在解决可施工性问题方面的缺陷以及在国内推广可施工性研究的必要性; • 分析了在“设计-招投标-施工”的操作模式下实施可施工性研究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详细分析了可施工性研究在设计准备阶段和设计阶段应关注的重点。

  31. 感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