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48 Vues
《 走近孔子 》 活动介绍. 一、活动意义.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建议. 《 走近孔子 》 活动介绍. 二、活动目标. 一、活动价值、可行性分析和意义. 社会热点. “经典诵读热” 目前,在民间、和学校教育中悄然兴起经典诵读现象。 《 论语 》 作为我国古代一部经典之作,很多名句被传颂,思想主张被人们接受,有的学校还把 《 论语 》 作为校本课程学习。. “孔子热” 孔子其人其思想学说价值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承认和尊重,在每年的 9 月孔子诞辰日,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很多国家都要举办大型的纪念活动。. 可行性.
E N D
一、活动意义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建议 《走近孔子》活动介绍 二、活动目标
一、活动价值、可行性分析和意义 社会热点 “经典诵读热” 目前,在民间、和学校教育中悄然兴起经典诵读现象。《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一部经典之作,很多名句被传颂,思想主张被人们接受,有的学校还把《论语》作为校本课程学习。 “孔子热” 孔子其人其思想学说价值对古今中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承认和尊重,在每年的9月孔子诞辰日,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很多国家都要举办大型的纪念活动。
可行性 • 1、学生的兴趣、爱好。 • 2、学生实际情况。 • 3、客观条件(课程资源) • 4、主题切口小。
活动的意义 开展《走近孔子》主题活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调查、采访等活动了解孔子,了解孔子的重要思想深邃内涵及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弘扬孔子文化,提醒和促进学生关注并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资源,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孔子的优秀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其人、其重要思想,获得对历史名人的认识,激起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习孔子的优秀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3.学会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发展规划与组织能力。 4.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5.敢于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方法、思路,形成对问题深入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 多维度备课 三、活动准备 备学生 备资源 备课 备教材 备自己 备设计
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内在特点和外在因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性格爱好等和生活经验、生活条件;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这些都为教师全面系统预设活动提供依据。
备课程资源 充分了解身边的课程资源,合理选择对课题研究有意义的资源,以便适当的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必要时为学生提供图书、网站等。 • 参考书:《论语》、《左传》 《史记》、《论语译注》、《孔子传》、 《四书五经》等。 • 网 站:《中国儒学网》、《中国孔子网》
备教材 教师要了解教材编写思路体系,结合本地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 ,以便创造性使用教材。
备自己 从教学技巧、指导策略、组织协调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知识储备。
备设计 活动前教师要做好活动方案,从活动具体目标的制定,教学用具的准备,到活动过程每个环节教师做什么,如何作,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困难,都要一一预设,保证活动顺利实施。
四、活动过程及建议 (一)主题确定阶段 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活动子课题,形成活动小组,拟定活动计划,论证活动计划的价值及可行性,提交活动方案。 主 要 任 务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引导聚焦问题,论证子课题的价值,指导拟定方案;审视学生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帮助把握活动方向;协调组织分工。
现代人对孔子的了解程度 A F B C E D 供参考的问题: 孔子的生平与代表作 孔子的思想 孔子对历史的影响 孔子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对孔子思想的置疑
小组分工的一点建议 : 任务驱动 与兴趣 与鼓励 结合
观察在线 (1)通过身边的书籍、计算机网络、向家长或教师咨询等方式查找资料。 (2)对收集到的资料要有一定分别、整理能力,要有自己的观点,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 (3)阅读、背诵《论语》中自己欣赏的名句。 (4)调查、采访:调查、采访前小组成员要商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各小组不定期进行组间中期交流,以使各小组相互学习,将活动推向深入。 (6)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情况。
携手共享 • (1)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如实例讲述、角色模拟、电子演示文稿、手写小报、日记、辩论赛等展示对孔子的认识,交流活动过程的发现、体会和收获。 • (2)展示的过程,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 (3)结合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的情况, 做好多元的活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