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奇萊南峰南華山 行程簡介與準備

奇萊南峰南華山 行程簡介與準備. 賴錫欽 製作 95.12.18. 大   綱. 行程簡介 活動路線圖、步程圖、影像 環境應對 天候應對、高山症防治 裝備攜行 個人裝備、背包裝填 體訓與登山基本步法 其他注意事項. 奇萊 南峰. 輕 40. 重 120. 車 5~6 小時. 1.3k. 重 210. 台北. 雲海 保線所. 天池 山莊. 叉路口. 屯原. 輕 50. 5.1k. 8.5k. 輕 60. 重 180. 車 5~6 小時. 重 100. 1k. 輕 20. 輕 40. 天池. 1.2k. 輕 55.

eta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奇萊南峰南華山 行程簡介與準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奇萊南峰南華山行程簡介與準備 賴錫欽 製作 95.12.18

  2. 大   綱 • 行程簡介 • 活動路線圖、步程圖、影像 • 環境應對 • 天候應對、高山症防治 • 裝備攜行 • 個人裝備、背包裝填 • 體訓與登山基本步法 • 其他注意事項

  3. 奇萊 南峰 輕40 重120 車5~6小時 1.3k 重210 台北 雲海 保線所 天池 山莊 叉路口 屯原 輕50 5.1k 8.5k 輕60 重180 車5~6小時 重100 1k 輕20 輕40 天池 1.2k 輕55 2.4k 輕50 輕15 輕30 0.8k 輕100 光被八表紀念碑 輕40 南華山 1.55k 輕50 活動路線圖、步程圖 北 奇萊南峰 3358m 濁 水 溪 南投縣仁愛鄉 中 往奇萊山→ 尾上山 2652m 天池避難小屋(已損毁) 深堀山 3311m 吊橋 吊橋 尾上山登山口 天池 3095m 三疊瀑布 吊橋 三德吊橋 吊橋 央 山徑大片坍方需小心 屯原 登山口 2041m 花蓮縣秀林鄉 福雲宮 雲海保線所 2360m 吊橋 天池山莊 2860m 能高越嶺道西段 松原駐在所遺址 富士見駐在所遺址 塔 山 南華山 3184m 羅 ※圖上小黑圈代表岔路口 ※地點下的數字代表海拔高度 灣 ↙往廬山 溪 脈 光被八表 紀念碑 2824m 吊橋 往銅門→ 吊橋 能高越嶺道東段 檜林保線所 2157m ↙往能高山

  4. 屯原-下車處

  5. 能高越嶺道入口看板、里程樁

  6. 起步不久就有小坍方

  7. 遠 處 山 景

  8. 毁 壞 的 吊 橋

  9. 回 望 廬 山

  10. 寬大的越嶺道

  11. 吊  橋

  12. 福雲宮、雲海保線所

  13. 白 木 林

  14. 小坍方、又見吊橋

  15. 5.5k~6k 大坍方

  16. 棧橋及蜿蜒的越嶺道

  17. 棧橋,鐵杉、看到能高山了 能高山 卡賀爾山

  18. 看見天池山莊及南華山

  19. 吊橋與單車騎士

  20. 三德吊橋與三疊瀑布

  21. 岔路口與天池山莊

  22. 天 池 三 岔 路

  23. 邁 向 南 華 山

  24. 離開南華山往能高埡口

  25. 電力的萬里長城

  26. 能高輸電線路完工紀念碑

  27. 邁向奇萊南峰

  28. 奇 萊 南 峰

  29. 下 山 了

  30. 環 境 應 對

  31. 環 境 簡 介 • 風、日照與濕度是決定實際溫度感受的重要因素 • 氣溫預估 • 隨高度爬升而降低,約每升高100公尺降低0.4~0.6℃。 • 台中一月平均溫度為16 ℃。預估雲海保線所 7 ℃、天池山莊 4 ℃、3100公尺稜線 3 ℃。 • 風寒效應、雨、霜、雪、太陽輻射(紫外線) • 風會帶走身體周邊的空氣保溫層,風越強越冷。 • 日月潭一月份平均下雨日  8天,天池以上更少。 • 天池山莊以上,尤其是稜線上結霜是必然的,下雪必須剛好有寒流來,而且水氣要充足。 • 紫外線隨高度爬升而增加,每升高300公尺增加4%。

  32. 頭部 (1)棒球帽(或休閒帽)+頭巾 (2) pile帽或毛線帽 身 體 排汗層 (1)長袖保暖型排汗衣 (2)排汗內褲(長短視溫度及個人習慣而定) 保暖層 (1)襯衫、薄風衣或pile背心、羽絨背心 (2)厚pile外套、羽絨製品或太空衣 (3)一般長運動褲、pile長褲或登山褲 防風雨層 一般兩截式雨衣或防水透溼製品 手部 (1) pile手套 (2)棉製工作手套 足部 (1)登山襪 (2)登山鞋+鞋罩 (3)雨鞋 衣服要怎麼穿 • 白天防風、防曬﹔晚上保暖

  33. 天 候 應 對 • 風、霜、雨、雪、陽光 • 儘量減少身體暴露。 • 下雨、雪(濕雪)時不管大小都必須立即穿雨衣。穿越箭竹林,早晨有露水、下雨雪後尚未風乾時,皆需穿雨衣。 • 結霜或下雪,地面非常冷,所以鞋子的防水性很重要,襪子弄濕腳趾極易凍傷,所以不能穿布鞋。萬一登山鞋滲水,可準備小塑膠袋套在襪子與鞋子中間,然後鞋帶要繫緊。 • 雪地+陽光=雪盲 準備護目鏡,例如︰雪鏡、運動用偏光鏡、太陽眼鏡 、變色鏡片。 • 預防雪盲應急措施︰卡片紙及橡皮筋。

  34. 高 山 症(1/2) • 高山症︰在低壓缺氧的高山環境裡所產生的病症狀。(氧氣量隨高度上升而遞減,3000公尺70%。) • 急性高山病 • 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 • 高山肺水腫 • 運動表現變差、乾咳、疲倦、心跳加速、發紺…。 • 高山腦水腫 • 嚴重頭痛、步態不穩、噁心、嘔吐、判斷力異常… • 露易絲湖急性高山病指數 • 有登高、發生頭痛,至少有前述(失眠、噁心…等)一個以上的症狀。

  35. 高 山 症(2/2) • 預防與治療 • 良好的體能是抵抗疾病的第一步。 • 飲食:攝取足夠的熱量及水份,食物以高醣、低脂為主,避免吃產氣食物(如豆類)及碳酸飲料。 • 做好保溫、防潮的工作,防止風寒入侵。 • 避免快速的上升高度,緩慢增加高度有助高度適應。 • 出現症狀時先休息以求適應,超過24小時仍無法適應,則必須立刻降低高度。輕度者降低70~140公尺就有改善;嚴重者至少要降300公尺以上。 • 藥物治療︰丹木斯(diamox),對高山失眠也有效。 • 安眠藥有程度不等的呼吸抑制現象,可能導致或加重高山症的情況。所以要服用安眠藥應向醫師說明狀況,由醫師評估決定使用藥物種類及劑量。

  36. 個人裝備與背包裝填

  37. 高山個人裝備攜行表(1/3)

  38. 高山個人裝備攜行表(2/3)

  39. 高山個人裝備攜行表(3/3)

  40. 須經常取用之物品 次 重 物 品 較 重 物 品 睡袋等較輕且非急用之物品 背包裝填原則 (1/3) • 個別裝備先行分類與包裝 • 依裝備的取用順序來裝填 • 睡袋、睡墊、拖鞋、備用衣物、公糧及非當日之行動糧等放在最下面,因為它們都是紮營後才會用到的東西。 • 手套、帽子、雨衣、頭燈、風衣、飲水、及當日行動糧放在最上面,這些都是活動中會用到的東西,其他的就放中間。

  41. 須經常取用之物品 次 重 物 品 較 重 物 品 睡袋等較輕且非急用之物品 背包裝填原則(2/3) • 重量輕體積大的東西往下擺,例如睡袋;較重的東西放在中上方並儘量靠近背部,使重心緊貼背部,以免揹負時有被往後拉的感覺,例如公糧、帳篷。 • 堅硬或有尖角的物品不要放在背包貼背的位置,以免頂到背脊造成不適,萬一後仰跌倒亦可避免傷及背脊,例如鍋碗、瓦斯罐。

  42. 背包裝填原則(3/3) • 裝備儘量不外掛,充分利用背包空間,紮實的裝填才能獲得穩固的重心,有利於山野行進安全。惟一般泡棉睡墊體積超大,不可能放入背包裡,此時可考慮以直立方式綁在背包正後方,以不增加背包寬度為原則。 • 部分背包設有外掛式側袋或隱藏式側袋,側袋雖然取物方便,但會增加背包寬度,在狹隘山徑上行進具有潛在性危險;在密林中行進亦多所牽絆,應儘量減少使用。 • 除非是溯溪專用的防水背包,否則一般登山背包本身無法完全防水,就算套上背包套依然不足,所以最好用防水袋或大塑膠袋將衣物及睡袋包好,加強防水措施。 防水袋

  43. 裝備配置變化 (1/2) • 裝備配置變化概分為四期 • 乘車期:家←→ 登山口(步行起、終點之外) • 將保暖衣物、雨衣、隨身物品(錢包、哨子、小刀…等)、飲用水1瓶、小點心,放入小背包;其他登山用品及登山鞋則放入大背包。 • 上車時隨身帶著小背包並穿著拖鞋或涼鞋。 • 若是下山回家,則須將乾淨的換洗衣物一併放入小背包內。 • 重裝步行期:登山口←→宿營地←→下一個宿營地 • 依前述「背包裝填原則」為之,將所有物品依取用順序及重量分佈放入大背包。

  44. 裝備配置變化 (2/2) • 宿營期:停駐在宿營地 • 將睡袋、睡墊、餐具、水壺、盥洗用品、頭燈取出,列置床位上,以便隨時取用。 • 換上拖鞋並將兩隻登山鞋以鞋帶互挷,整齊擺放床下。必要時用塑膠袋將登山鞋包妥。 • 其餘物品放入大背包,並將大背包擺放在床頭。 • 若有需要可用保暖衣物及雨衣充當枕頭。 • 輕裝攻頂期:宿營地←→山頂 • 將保暖衣物、雨衣、隨身物品(錢包、哨子、小刀…等)、頭燈、水壺、行動糧、手套、帽子、方巾、毛巾、相機,放入小背包帶走。注意防水措施,小背包內一樣要套一個大塑膠袋。 • 其餘未用物品必須收妥,全數放入大背包內(包含拖鞋),切勿散置床上,以減少遺失機率。

  45. 背 包 調 整 • 調整「臀帶」、「肩帶」及「負重調整帶」。 • 具可調式背負系統的背包,其肩帶和背包連接點是可調整的。 • 最後揹著背包走一走,擺動您的肩膀及頭部,看看是否行動自如,且不防礙頭部的動作。 • 胸帶可以減少背包晃動,增加揹負穩定性,只要不會壓迫胸部不妨試著用用看。 • 部分廠牌的產品強調男女有別,區分男用背包與女用背包,但不管如何,選購時還是試揹最重要。

  46. 背 包 上 肩 • 立於背包後方,腳踏弓箭步。 • 雙手抓住背包肩帶上提並置於大腿。 • 向左轉身並順勢將右臂穿入右肩帶,左臂亦隨即穿入左肩帶。 • 繫上臀帶;調整肩帶;調整負重調整帶。

  47. 體訓與登山基本步法

  48. 登 山 體 能 訓 練 • 您累了嗎在高度4200公尺時,乳酸閾值平均下降34.66%。3000公尺25%。 • 體能=體力+環境適應力 • 體力心肺、腿勁、腰膝、背負 • 爬高山前,多爬小山當訓練。 • 伸展操。 • 健走、跑步、單車、游泳、走樓梯…。 • 徒手重量訓練︰選擇蹲站、舉踵、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做組合循環訓練。 • 環境適應力多爬山

  49. 登 山 基 本 步 法 • 山徑路況 • 山區地形與植被 • 山徑辨識 • 目的與基本姿勢 • 步伐的秘密 • 健行特性 • 運動強度 • 重點:配合呼吸、慢而穩(不跨大步/不忽快忽慢)、不任意做長時間休息 • 休息步法 • 山野行進要領

  50. 山 徑 路 況 • 山區地形與植被 • 稜線、山坡、溪溝、溪谷、岩壁。 • 森林、芒草、荊棘、蔓藤、灌木叢、箭竹、短草坡、大塊岩石、碎石坡。 • 山徑辨識 • 標示牌:豎立於地面;或固定於樹幹、岩石上,通常出現在大眾化且建設完善的登山健行步道。 • 路標:繫結在樹枝上的路條,其材質為塑膠布、尼龍布、紙…等,大多數的山徑都可以看到。 • 疊石:以石頭疊起來的石堆,通常出現在溪谷。 • 獸徑:特徵為沒有等身高的空間可以通行。 • 其它:折枝、結草、砍痕、塑膠繩,可能出現在獵徑或勘察級的非正式登山路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