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likes | 917 Vues
寧波公學 家長教師會講座 題目: 如何防止及處理子女 上網成癮 講員:徐德良先生. 講座程序. 青少年網上好去處? 何謂網上成癮? 成癮的表徵及對心理的影響 上網心理大破解 脫癮三部曲 防癮秘方 答問時間. 10 年社工經驗: 4 年外展社工 3 年學校社工 3 年青少年綜合服務隊. 家庭狀況. 子女上網你最擔憂的是 ……. 1. 上網時間過長會影響視力; 2. 網絡上色情及暴力的內容; 網絡會令兒童沈迷其中,影響學 習; 4. 網絡聊天會讓子女接觸到品格不 好的人;
E N D
寧波公學 家長教師會講座 題目:如何防止及處理子女 上網成癮 講員:徐德良先生
講座程序 • 青少年網上好去處? • 何謂網上成癮? • 成癮的表徵及對心理的影響 • 上網心理大破解 • 脫癮三部曲 • 防癮秘方 • 答問時間
10年社工經驗: 4年外展社工 3年學校社工 3年青少年綜合服務隊 家庭狀況
1. 上網時間過長會影響視力; • 2. 網絡上色情及暴力的內容; • 網絡會令兒童沈迷其中,影響學 • 習; • 4. 網絡聊天會讓子女接觸到品格不 • 好的人; • 5. 我擔心子女下載了一些侵犯版權 • 的資訊;
網絡的特點: • 隨時隨地 • 容易使用 • 高度自主性 4. 訊豐富 • 5.即時性 • 6.匿名性 • 7.高互動性
1. 網絡成癮失調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2. 網絡成癮 (internet addiction) 3. 電腦依賴 (computer dependency) 4. 病態網絡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5. 上網依賴 (cyber addiction) 只是名稱而已,並不是精神醫學名詞
成癮定義: 1)愈做愈多; 2)唔做唔得。 網上成癮:1)愈上愈多; 2)唔上唔得
網絡成癮評估準則: 1. 是否對網絡過於關注?2. 是否得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網上才能得到 滿足?3. 是否難以控制、減少或停止網絡的使 用?4. 當我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絡,會否覺 得沮喪、情緒低落或是脾氣 暴躁?
5. 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是否比預計的要 長? 6. 是否會為了上網而甘冒損失重要的人 際關係、 教育或工作機會的危險? 7. 是否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 瞞我迷戀上網的程度。8. 是否將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者擺脫 一些負面情緒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符合以上8點中的4項 便可視為網絡成癮高危一群
更為方便使用及明白的上網成癮評估工具: 由Dr. Kimberly Young 曾編制了一份 「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Questionnaire 」,來協 助父母親瞭解是否自己的兒女過度使用網路。 • 注意事項: • 在過去12個月內的情況 • 所講的上網時間不包括與學業及工作有關的時間
5=經常; 4=很多時; 3=間中; 2=偶爾; 1=幾乎沒有; 0=完全沒有
子女沉迷上網的徵兆 • 每天在家中上網4小時或以上 • 運用睡眠時間來上網 • 經常找籍口請病假或說謊 • 被老師投訴常欠功課 • 成績驟降 • 不願參加家庭活動 • 食慾下降、體重減輕,健康及精神轉差 • 頸肩及手腕疼痛 • 停止使用電腦時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心神恍惚 • 放學後常無故遲歸
學生沉迷上網的徵兆 1. 常欠交功課 2. 難集中精神上課 3. 成績驟降 4. 經常遲到或無故缺課 5. 不用電腦時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心神恍惚 6. 與現實抽離、自我孤立
網上賭博 網絡關係成癮 net compulsion on gambling 、 shopping cyber-relation addiction 網絡成癮 電腦遊戲成癮 online game addiction SEX 資訊超載 information overload 網絡色情成癮(cybersex addiction
【突破青少年研究資料庫】21/02/2006 • 1. 1/4青少年曾發展網絡友誼 • 交往只重單向表達 (多著重表達自己) • 較少彼此深入暸解 (著重即時的溝通) • 2. 網絡友誼起初穩定、頻密,但一般只能維持6個月或更短 • 20 % 能維持12個月或以上 • 3. 80%會找自己熟悉的朋友 • 4. 78% 每星期一次,18.8%每星期5次 • 5. 維持較長關係因素 • * 共同話題、喜好 • * 對方用心回應 • * 對方重視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樂TEEN會 《打機成癮調查結果》 2005年4月15日 • 平均每天使用電腦時數: • 2.96小時(一般青少年) 5.50(成癮組青少年) • 2.中學生(中一至中五)中約有5.4%為打機成癮: • 以400,000 該年齡人口計算,約為26,100 人 • 3. 越以打機為使用電腦之主要目的,越容易上癮 • 4. 越以閱覽資訊/做功課為使用電腦之主要目的,越難上癮
上網心理大破解 Ψ
網絡沉迷階段 階段一:學生初次接觸電腦 階段二:沉迷上網, 影響力生活 階段三:沉溺上網,逃避現實
脫癮三部曲 孩子的決心 父母的配合
首部曲: 親子關係永遠在線(PC relationship online) 子女 父母 加強親子關係
父母管教子女的兩個維度(Schaefer1959): 1. 反應度 (父母對子女的情感關係、對子女的 接納程度) 高反應 低反應 “溫暖”“敵意” -接納 -拒絕 -有回應 -冷漠 -敏銳 -漠視
2. 控制度(父母對子女的要求及控制、給子女的 自由和自主權) 要求高 要求低 -高要求 -低要求 -高限制 -低限制 -控制 -允許
要求高 (控制) 權威型 專制型 高反應 (愛、溫暖) 低反應 (敵意) 放任型 疏忽型 要求低 (自由、允許)
第二首部曲: 不要心急求成,重視過程(Process Focus) 脫癮 = 完全停止使用網絡 =考慮secondary gain =遞減控制法
我的承諾 1. 沒有家長許可,我不會公開我的私人資料,如住址、電話號碼、父母的 工作地址和電話號碼,或是我的學校名稱及地址等。 2. 在網上看到令我感覺不安的資料時,我要馬上告訴父母。 3. 沒有父母同意,我絕不會跟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就算是得到父母同 意,我一定選在公眾地方進行會面,並且會與父親或母親一同前往。 4. 沒有父母同意,我絕不會把自己的相片或其他資料傳送給其他人。 5. 我一定不會回應那些粗俗或令我感到不安的信息。我接收到這一類的信 息並不是我的個錯,若然真的收到此類信息,我會馬上告知父母,讓他 們與有關的互聯網供應商聯繫。 6. 我會跟父母一起討論,確定一些上網時應該注意的守則,包括每天在甚 麼時候上網才是最恰當、上網的時間和瀏覽的範圍等。沒有父母同意, 我不會進入其他網域或違反這些守則。 7. 除了父母之外,我不會把我的互聯網密碼告訴別人(包括我最好的朋友 在內)。 8. 我是一個良好的互聯網公民,我不會做傷害其他人或違法的事情。
第三首部曲: 建立新代替物,重現平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