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14 Vues
中文系工作汇报. 中文系 赵松元. 一、加强道德修养,搞好班子建设. 中文系党政领导班子的特点: 其一是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其二是和谐团结。. 先说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认为,领导班子是否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事业能否有效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道远 , 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 ? 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 ?”. 2007 年 4 月 《 就职演说 》 :
E N D
中文系工作汇报 中文系 赵松元
一、加强道德修养,搞好班子建设 • 中文系党政领导班子的特点: • 其一是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 其二是和谐团结。
先说责任心和使命感 • 我们认为,领导班子是否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事业能否有效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007年4月《就职演说》: • 我很是享受这这样一种平静的生活:读书,教书,做学问;偶尔与三五好友聚聚,喝几杯小酒,何等逍遥自在。如果没有其他变故,我真希望就这么舒舒服服地过下去。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种青山白云的境界,自由而适意。没有想到又会出来做行政工作。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一个“官”,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一种承担,甚至是一种牺牲。重任在肩,你就不可能像闲云野鹤那么悠闲。尤其是做系领导工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酸甜苦辣都会尝个够。
回首以往,扪心自问,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没有丧失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中文系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也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党政领导班子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班子,从“一切为了中文系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能够不计毁誉,不拍困难,不拍辛劳, 高效有序地工作,由此保障了中文系教学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保障了中文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和谐团结。 • 《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 中文系之追求和谐团结,主要表现在如下: • 一是和而不同。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中文系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党政领导与教师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和而不同”。尤其在系务会上,在系学术委员会会议上,都能做到宽容和善,而又尊重个性,尊重独立的不同意见,大家往往能够畅所欲言,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赤诚相见、肝胆相照。中文系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党政领导与教师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和而不同”。尤其在系务会上,在系学术委员会会议上,都能做到宽容和善,而又尊重个性,尊重独立的不同意见,大家往往能够畅所欲言,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二是做到一个“正”字。 • 对于我们来就说,“正”,有两个层意思:一是指立身之正,指正直、正派;一是指公正、公平。 • 中文系领导班子,都追求“正”的境界,竭力做到正直正派做人,公正公平处事。我们不仅尽力以一个“正”字来立身处事,还以一个“正”字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的建设,希望能养成每个人的一身正气,养成系领导班子的一团正气。为此,我们也特别重视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
首先,我们逐渐更新和健全了各项制度,细化廉政建设的工作任务,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工作不走过场,执行制度抓落实。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坚持和完善集体决策和民主管理等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系工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职能,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教学管理、评优评奖等等方面,力争科学、合理,做到公开、透明。首先,我们逐渐更新和健全了各项制度,细化廉政建设的工作任务,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工作不走过场,执行制度抓落实。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改革、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坚持和完善集体决策和民主管理等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系工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职能,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教学管理、评优评奖等等方面,力争科学、合理,做到公开、透明。
其次,坚持系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重视发挥系公告栏的作用,及时把各阶段的系务工作传达全体师生之中,尊重师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求真务实,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更可靠的保证。其次,坚持系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重视发挥系公告栏的作用,及时把各阶段的系务工作传达全体师生之中,尊重师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求真务实,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更可靠的保证。 • 第三,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上,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除了自身与党政领导班子坚决做到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外,还做到科学预算,合理使用,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一分钱,坚持把钱花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刀刃上,把有限的经费化为最大的办学效益。
二、中文系工作成绩简介 • 1、师资队伍建设: • 近年来,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中文系实行内培、外引与外聘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中文系师资队伍建设却取得了较大成效。全系现有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含外籍专家1人)。中文系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7人(含林伦伦教授和黄景忠教授),副教授2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另有外聘教授1人,外聘教师4人。 获博士学位者1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4人,获硕士学位者31人。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3%。 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学源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都趋于合理的师资队伍。
2、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 • 近年来,中文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形成并不断强化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与此同时,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4项标志性成果: • 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获批为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批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体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 • 古典诗词鉴赏获得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 • 另外,获省级教改课题1项(与教务处合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1项;出版教材10余部;还建成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4门校级精品课程。由此,中文系的专业建设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3、学科建设 • 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成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中文系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请中均有突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市厅级项目7项,拥有课题项目经费76万元。论文论著数量与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出版专著共23部,发表论文共500余篇,其中权威或核心期刊共120余篇。由此,中文系的学科建设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4、学术交流与合作 • (1)近年来,中文系大力促进学术交流,中文系学术交流活跃。 近3年来,中文系教师共有90人次出席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还有教师应邀赴北京等地作学术报告;共举办80余场高层次的学术讲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檀国大学等海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80多位知名学者都应邀到中文系讲学;共主办了第四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广东中国语言学会年会暨语言接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詹安泰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代视野下文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暨广东中国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及2012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共5次富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
(2)联合培养研究生: • 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项目正常开展。 • 与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开办了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效益良好。 • 在杰出校友管乔中先生支持下,中文系与云南大学文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将正式启动。 • 鉴于对我们中文系学科专业建设的认可,华南师范大学也决定与我们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项目,并于今年7月中旬在我院挂牌。 • 以上工作,将为今后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积累有益的经验并打下良好基础。
(3)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在学院外事部们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中文系的合作办学空间得到了有力开拓:其一,留学生教学越来越走向规范。其二,在韩国大田大学校建立了对外汉语专业实习基地。其三,韩国大田大学校与我院合作成立了“韩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挂靠在中文系。这对于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3)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在学院外事部们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中文系的合作办学空间得到了有力开拓:其一,留学生教学越来越走向规范。其二,在韩国大田大学校建立了对外汉语专业实习基地。其三,韩国大田大学校与我院合作成立了“韩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挂靠在中文系。这对于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5、特色办学与人才培养 • 中文系的诗词文化教育目前在省内外高校和诗歌界享有盛誉,已成为一个品牌。 • (1)2009年3月成立诗歌创研中心,主办《九月诗刊》和《诗词学》2种诗歌刊物,影响极大,好评如潮。中心于2011年获批为学院第二批创新实验基地,这对于支持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另在赵松元、陈伟的主持下成立了诗词组织“馀社”,并且编辑出版了发表社课作品的诗词报《余音》,不定期开展社课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诗词阅读能力和诗词写作水平,成效显著。
(2)由赵松元教授主持、陈培浩、周录祥、李彬等参与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于2011年5月被评为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这标志着我系特色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 (3)鉴于我系为主要力量的全校性大学诗教取得佳绩并形成了特色,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决定授予韩山师范学院诗教基地的称号,并于2012年1月4日到我院来授牌。可以说,这是中文系为学院挣来的又一份荣誉。
6、我系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专业技能方面的竞赛,获得了喜人的成绩:6、我系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专业技能方面的竞赛,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 (1)在广东省高校红色经典朗诵比赛中获得佳绩:12月11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在广东商学院举行的“‘南粤杯’读经典、树新风、强素质、展形象”红色经典朗诵比赛决赛中,我系李晨霞和政法系于泽翔等19名学生朗诵的《我有祖国 我有母语》获得二等奖,我系毕逸君、宫曌婷朗诵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得三等奖。两个获奖节目均由周琼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2)我系在由中华诗教学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2011年)中取得骄人成绩,首屆中華大學生詩詞大賽分诗赛和词赛两组。全球公立、私立大专院校2011年6月在学籍之大学生均可参赛。大赛经过经过四轮审查、评选,最终评出获奖选手18位,其中,诗组9名获奖者,我们韩师中文系有2名同学作品获奖,他们是2008级的詹启源和黄佳娜。另外7名获奖者分别来自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韩师是这次赛事的赢家,在诗组9位获奖者中,占据两席,在颁奖典礼上,受到了知名诗人、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的肯定。(2)我系在由中华诗教学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2011年)中取得骄人成绩,首屆中華大學生詩詞大賽分诗赛和词赛两组。全球公立、私立大专院校2011年6月在学籍之大学生均可参赛。大赛经过经过四轮审查、评选,最终评出获奖选手18位,其中,诗组9名获奖者,我们韩师中文系有2名同学作品获奖,他们是2008级的詹启源和黄佳娜。另外7名获奖者分别来自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韩师是这次赛事的赢家,在诗组9位获奖者中,占据两席,在颁奖典礼上,受到了知名诗人、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的肯定。
(3)今年4月27——28日,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系共获得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它们都由吴榕青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由吴榕青老师指导的《潮剧曲册生存现状调查研究》荣获特等奖;由吴榕青指导的《构建和谐的民间精神家园——潮汕地区“百姓公妈”信仰的调查研究》荣获一等奖;另外,吴榕青老师所指导的《麦秆画的原生态调查报告》以及他与潮学研究院杨姝合作指导的《潮汕婚俗的调查研究——近百年婚嫁文化变迁》均荣获了二等奖。(3)今年4月27——28日,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系共获得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它们都由吴榕青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由吴榕青老师指导的《潮剧曲册生存现状调查研究》荣获特等奖;由吴榕青指导的《构建和谐的民间精神家园——潮汕地区“百姓公妈”信仰的调查研究》荣获一等奖;另外,吴榕青老师所指导的《麦秆画的原生态调查报告》以及他与潮学研究院杨姝合作指导的《潮汕婚俗的调查研究——近百年婚嫁文化变迁》均荣获了二等奖。 • (4)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办公室、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2010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我系学生共有116人获奖,23人获一等奖、38人获二等奖、55人获三等奖,我系同时荣获组织奖;在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语文学习报社主办的2010年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我系学生有5人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另有3人获“读书百杰”称号。因此,我系于2011年7月荣获韩山师范学院2010年度陈伟南奖教金集体二等奖。 • 7、考研和考公务员成绩骄人:从2010届到2012届,中文系共有41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共有80余名学生考取了公务员。
三、存在困难与不足 • 1、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尽人意 • (1)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力量稍弱;博士人数与教授人数还有待增加;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师资偏弱。写作学教师严重缺乏。 • (2)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中英文秘书方向师资缺口还比较大,尤其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负责人。
2、新办非师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着严重问题 • (1)教学条件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各方面原因,我系中英文秘书专业实验室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广电实验室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配置不全,没有空调,无法投付使用。 • (2)由于师资缺乏,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与中英文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明显滞后,至今没有一门校级优质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遑论院级重点专业的建设与申报。 • 3、成人教育严重滑坡,经费运行特别紧张。 • 由于运行成本过高而经费总量过少,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以实施卓越师资培养计划为例四、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以实施卓越师资培养计划为例 • 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着严重挑战,而作为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韩山师范学院,不要说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名校相比,距离甚大;就是与广州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佛山科技学院乃至东莞理工学院相比,也处在弱势。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总是在思考:如何保住中文系良好的发展势头,怎样才能解决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使中文系教育教学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我们感到,中文系要想有新发展,上新台阶,就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内涵发展,端正办学思想,拓宽办学思路,高举特色办学旗帜,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等教育,前20年基本上是精英教育,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的12年间,则主要转向了大众教育。勿庸置疑的是,大学大众教育的发展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推进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大众教育同时也是双刃剑,大学大众教育的转型带来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探索和思考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遏制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并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等教育,前20年基本上是精英教育,而进入本世纪以来的12年间,则主要转向了大众教育。勿庸置疑的是,大学大众教育的发展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推进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大众教育同时也是双刃剑,大学大众教育的转型带来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滑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探索和思考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遏制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并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自2010年以来,部分高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有关要求,开始卓越教师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等四大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韩山师范学院,自然也不甘人后,目前确立了教育系小教本科专业和我们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自2010年以来,部分高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有关要求,开始卓越教师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等四大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韩山师范学院,自然也不甘人后,目前确立了教育系小教本科专业和我们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 • 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广东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的建设点,目前拥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一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一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共4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成果,在开办本科教育20年来,以强化大学诗教和经典文化教育为核心,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建设走在韩山师范学院的前列,相对来说条件比较好。
中文系实施卓师培养计划的基本情况: • 1、关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 针对特别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进行精英化、个性化培养,每一届选拔25名左右的优秀学生(本届共选出26名学生),独立开办,为他们创造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1)培养目标 • 立足于人格高尚、学养深厚和能力出众三个方面,致力培养师德品质高尚、中文功底扎实、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突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语文教学英才。
(2)培养规格 • 1、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讲究文明礼仪,具有良好的教师风范,养成良善、乐观,有尊严、有担当、有智慧的精神品格,并形成与之相适应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 2、具有较为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较好地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现代文、文言文和诗词)。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 3、熟悉教育法规,教育理念先进,具有较为较为深广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理论素养。 • 4、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突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水平达到二级以上;具有良好的书法素养,汉字书写规范、美观;具有良好的朗读能力,普通话标准流利,普通话水平等级达到二级甲等(87分)以上;教学技能娴熟;有独立设计并有效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融化新知。及时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不断吸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5、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融化新知。及时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态势,不断吸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 • 6.外语水平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 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基本要求。
2、关于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 按照“精英化”和“个性化”原则设计,结合中文专业师范性特点,建立“学习、反思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采取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相叠加、院内教学与院外实践相嵌入的模式。 • 以人格培养、学问培养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在课程设置、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实践教学以及能力培养等关键环节进行变革。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有两个重点:一是特别注重经典文化系列课程,如重点开设国学经典导读系列。主要开设《论语》导读(或《论语》与中国文化)、《老子》导读(或《庄子》导读,或老庄与中国文化)、《坛经》导读(或《坛经》与中国禅宗文化)。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与《中文系本科学生阅读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和本专业的20部经典著作,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学生完成读书活动,记2学分。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有两个重点:一是特别注重经典文化系列课程,如重点开设国学经典导读系列。主要开设《论语》导读(或《论语》与中国文化)、《老子》导读(或《庄子》导读,或老庄与中国文化)、《坛经》导读(或《坛经》与中国禅宗文化)。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在《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与《中文系本科学生阅读书目》中至少选读所学专业外的8部著作和本专业的20部经典著作,写相应的读书笔记。学生完成读书活动,记2学分。
二是特别注重教师教育课程。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课 共252学时,17学分;培养方案中,则增加到396学时,25学分。而且特别开设书法(或汉字书写)、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教师礼仪与形体训练3门课程。 • 在专业实践与拓展课程方面,大幅度增加实习见习时间,如教育见习(2周,2学分);顶岗实习(18周,8学分)。
3、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班的运行机制 •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自2012年上学期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选拔人才开始实施。以后每年从大一级学生中选拔出25名左右学生,组成“卓师培养”班,实行精英化、个性化培养。 • 1、统一编班,集中住宿,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 • 2、实行“自愿选择、适时分流、适量增补”的弹性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末位淘汰和滚动选拔的制度。 • 3、系将组建考评委员会,在每学年结束时,评判“卓越教师培养班”学生的学年学习情况。不能满足要求最后一名学生拟调整出班,回到相关专业的并行版继续学业。 • 4、“卓师班”的学生如不适应,也可自行提出退出申请,在履行相关手续后,回到相关专业的并行班继续学业。 • 5、每个学年结束时可视“卓师班”运行情况,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进行选拔以补充到班中。
4、卓越教师培养班的选拔程序 • 系成立“卓师培养”班人才选拔领导小组。 • 1、组织发动,学生自愿报名。要求填报高考语文、英语成绩,才艺特长,并提交1—3篇自己的文稿,诗歌(旧体诗词、新诗皆可)、辞赋、散文,议论文(文言、白话皆可)均可,文体不限。系据此进行初选。约选出80名左右学生。 • 2、在初选基础上进行笔试,考试科目为中外文学、现场作文、英语、硬笔书写。选出50名左右学生。 • 3、在笔试基础上进行面试,形象气质、才艺、朗诵(适当加上背诵)、口头表达。 • 4、最后综合评定,选拔出25名左右学生。
几点说明: • 1.本培养方案是根据“卓师计划”的精神,参酌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来的,宜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中选拔25名左右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卓师培养之精英班,从大一之第二学期开始实施。 • 2.本卓越教师班实行精英化与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考研,但将积极与其他高校联系,力争与教育硕士对接。 • 3.制订古典诗词背诵方案,要求该班学生背诵500首诗词名篇。 • 4、书法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汉字的硬笔书写规范、美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书法艺术水平。 • 5、制订朗诵考核方案,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朗诵水平。
6、实行双师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学时配备一个校内专业导师和一个校外教学导师,强化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6、实行双师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学时配备一个校内专业导师和一个校外教学导师,强化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 • 7、微格教学实训部分由语文教学论专业教师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指导训练。 • 8.专业见习地点宜选择教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指导能力强的优质中学。 • 9.顶岗实习一学期,原则上安排在金山实验中学、高级实验中学等优质学校进行,并分别配备本系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予以联合指导。 • 10.专业实践与拓展课程包括聘请相关专家与中小学教学名师开办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名校去观摩名师的教学等。 • 以上是我系实施卓师计划培养的大致情况。对于韩师甚至广东高校来说,实施卓师计划,是一个新事物,有很多东西要探索,要思考,也定然有很多问题要协调,要解决。希望得到学院各相关部们领导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