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第 2 章 防电击保护设计 掌握电击保护的基本名词术语 掌握防触电保护分类器具的区别 掌握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防触电最主要的是与带电部件保持足够的距离,可以是空间距离或实体相隔。

第 2 章 防电击保护设计 掌握电击保护的基本名词术语 掌握防触电保护分类器具的区别 掌握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防触电最主要的是与带电部件保持足够的距离,可以是空间距离或实体相隔。. 2 . 3 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设计师应使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或在单一故障条件下,不会引起触电危险。 通常工程师应设置两道防触电防线: 基本绝缘加附加保护措施。 万一当基本绝缘失效时,附加保护措施将起到防电击的作用。. 设计人员千万注意: 绝不能由于采取了附加保护措施而降低对基本绝缘的要求。

evani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2 章 防电击保护设计 掌握电击保护的基本名词术语 掌握防触电保护分类器具的区别 掌握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防触电最主要的是与带电部件保持足够的距离,可以是空间距离或实体相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章 防电击保护设计 • 掌握电击保护的基本名词术语 • 掌握防触电保护分类器具的区别 • 掌握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 防触电最主要的是与带电部件保持足够的距离,可以是空间距离或实体相隔。

  2. 2.3 防电击保护设计的原则 设计师应使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或在单一故障条件下,不会引起触电危险。 通常工程师应设置两道防触电防线: 基本绝缘加附加保护措施。 万一当基本绝缘失效时,附加保护措施将起到防电击的作用。

  3. 设计人员千万注意: 绝不能由于采取了附加保护措施而降低对基本绝缘的要求。 从“绝缘”的构成上说,“绝缘”可以是固体材料,可以是液体材料,也可以是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间隙/爬电距离。

  4. 2.4 电击原因分析 2.4.1 电击原因之- • 正常工作条件下,触及带电件。 触及带电件常常有两种清况: 一种是由于功能上需要,连接端子带电,而连接端子又没有防触及措施; 如:扩音器

  5. 降压 加盖

  6. 另一种是外壳上的开孔(如:散热孔,预调孔等等)设计不周,使用人员有可能触及机内带电零/部件。另一种是外壳上的开孔(如:散热孔,预调孔等等)设计不周,使用人员有可能触及机内带电零/部件。

  7. 针对这种电击危险的设计预防措施可以是: A).降低输出到端子上的电压(但这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做到); B).设置保护盖,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带电端子不可触及。保护盖可以是带电件的罩,也可以是整机产品的外壳(此时外壳须符合电气防护外壳的所有要求)。保护盖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护盖的接线开孔应能防止使用者触及带电端子;而且保护盖不可以仅用手就能打开; C).使用安全联锁装置,在出现可能接触带电端子的危险时切断危险电压; D).控制外壳开孔尺寸,以防止触及机内带电件。

  8. 2.4.2 电击原因之二 危险带电件与可触及件之间的绝缘被击穿。 “击穿”--就是当绝缘承受的电压足够高而使得绝缘电阻无法再限制电流的增大,也就是在施加电压的两个极之间发生放电。 “击穿”的途径可能是穿过固体绝缘材料内部,也可能是沿着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体表面(所谓“爬电”),也可能沿着两电极之间最短的空间路径(气体介质中的“飞弧”)。 如果击穿路径是穿过固体绝缘材料内部,对已被击穿的固体绝缘材料再施加电压,则一般在较低电压下,曾经被击穿过的部位会再次被击穿。

  9. 对绝缘系统有结构上的相应要求: 1、有足够的绝缘穿透距离,以防止透过绝缘材料内部击穿; 2、有足够的空气间隙,以防止沿着两电极间最短的空气间隙发生放电; 3、足够的爬电距离,以防止在相应的污染环境条件下沿着支撑两电极的绝缘材料表面发生爬电。

  10. 2.4.3 电击原因之三 I类设备中承载保护导体电流的保护接地连接失效。

  11. 设计预防措施: I类产品中可能要承载故障条件下保护导体电流的保护接地连接要可靠。 注意: 接地端子材料,结构,接地端子与其他金属件接触时的防电化学腐蚀,接地端子的连接线,接地线的截面积,安全接地线颜色,接地电阻,等等都有相应要求。

  12. 2.4.4 电击原因之四 储能电容放电。 当接在电网电源电路的电容器容量有一定大小,产品通电时此电容充有较多电能而又未能及时释放,当拔出电源插头而又接触到插头上的零/部件时,就有可能产生电击危险。 设计预防措施:降低电容器容量(比如降到小于0.1uF)或者设置时间常数足够小的放电回路。

  13. 2.5 防绝缘击穿的设计措施: “两通防线” I类设备的措施: 防击穿的第一道防线为带电件的基本绝缘; 第二道防线是安全接地措施。

  14. 例如:马达。

  15. II类设备的措施: 危险带电件与可触及件之间采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 对于双重绝缘,第一道防线是带电件的基本绝缘,第二道防线是附加绝缘。对于加强绝缘,在防电击上与双重绝缘是同等级别的,所以它相当于两道防线。

  16. III类设备的措施: 采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供电,并且SELV电路采用适当的办法与其他电路隔离: A)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SELV电路与带危险电压零/部件隔离; B)用接地的导电屏蔽层将SELV电路与其他电路隔离; C)将SELV电路接地。

  17. 作业: 简述四种电击原因及防范措试

  18. 绝缘测量 掌握绝缘电阻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掌握电气强度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掌握泄漏电流测量的方法和原理

  19. 5.1 绝缘电阻测量 5.1.1测试目的 绝缘电阻反映了绝缘结构对电的绝缘能力。 如果常态绝缘电阻值低,说明绝缘结构中可能存在某些隐患或受损。 所以测量绝缘电阻,主要是为了测定家用电器产品的带电部件对易触及金属外壳的绝缘电阻,判别家电产品的绝缘是否存在严重缺陷。

  20. 5.1.2测量方法 绝缘电阻的测量仪表有兆欧表等,在家用电器产品的绝缘电阻测量中,一般采用500V兆欧表直接测量,直接在检流计上显示电阻值,

  21. 测量时应注意: 1测量部位 a.当被试样品为I类器具时,测量部位是电源线插头的电源线极(相线极与中线极短接)与接地极之间。 b.当被试样品为II类器具时,测量部位为电源线的电源线极(相线与中线短接)与加强绝缘隔离的外壳(易触及金属表面)之间。 c.当被试样品为电缆线时,测量部位为电缆芯导体与电缆外壳之间。

  22. 2.测量条件 a.测量绝缘电阻时,被试样品应处于冷态,不连接电源。 b.试验前将拆开的部件重新安装好。 c.若有电热元件应将其断开。 d.保持被试样品表面干净,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 e.选用准确度为1级或1.5级的兆欧表。

  23. 3.测量步骤 a.测量时把兆欧表平衡放置好后将“L”接线柱与被试样品的带电部件连接,“E”接地柱与金属壳体连接。 b.测量完,须待兆欧表停止转动和被测物放电后方可拆线,以免触电。 c.某些I类器具上有II类部件时,要将该部件按II类器具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4. 绝缘电阻测量试验 一、试验对象: 1、洗衣机 a.测火线、零线与地之间 b.测II类结构 2、电吹风 二、标准要求>0.5MΩ

  25. 作业: 1.写出试验报告 2.预习IEC60335第13章 洗衣机的泄漏电流是多少 电吹风的泄漏电流是多少

  26. 5.2电气强度测量 • 5.2.1试验目的 • 电气强度测试是为了检验绝缘材料承受电压的能力。如果在电压的作用下,绝缘材料发生闪络或击穿,则表明绝缘材料被破坏,起不到防触电保护作用。

  27. 5.2.2试验方法 1. 测试条件 a. 测试时,试验电源的电压应是50 Hz的正弦波。

  28. b. 一般以过电流继电器的动作与否来判定试样的击穿与否,即高压侧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与击穿的判定直接有关。通常电流整定在100mA。

  29. c.电气强度试验分为工作状态下电气强度测试和潮态下电气强度测试两种,在工作状态下,被试样品处于热态,电动机和三相器具在切断器具的电源后,立即试验。绝缘承受1min频率为50Hz基本为正弦波的电压。 c.电气强度试验分为工作状态下电气强度测试和潮态下电气强度测试两种,在工作状态下,被试样品处于热态,电动机和三相器具在切断器具的电源后,立即试验。绝缘承受1min频率为50Hz基本为正弦波的电压。

  30. 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用金属箔覆盖的非金属部件之间。试验电压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用金属箔覆盖的非金属部件之间。 对在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有中间金属件的II类结构,要分别跨越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来施加电压。 (分别考察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耐电压能力)

  31. 试验电压值: 对在正常使用中承受安全特低电压的基本绝缘为 500V 对其它基本绝缘为 1000V 对附加绝缘为 1750V 对加强绝缘为 3000V

  32. d.潮态试验时,样品处于冷态,不连接电源以及做完泄漏电流(对电热电器)或绝缘电阻(对电动电器)测量后立即在潮湿箱内进行。d.潮态试验时,样品处于冷态,不连接电源以及做完泄漏电流(对电热电器)或绝缘电阻(对电动电器)测量后立即在潮湿箱内进行。

  33. 2.测试部位 按GB 4706系列标准的要求,测试部位通常有以下几部分: a.带电部件和仅用基本绝缘隔离的易触及部件之间,例如I类器具电源线插头的电源极(相线与中线短接)与接地极之间。

  34. b.带电部件和用加强绝缘隔离的易触及部件之间,例如II类器具电源线插头的电源极(相线与中线短接)与易触及金属外壳之间。b.带电部件和用加强绝缘隔离的易触及部件之间,例如II类器具电源线插头的电源极(相线与中线短接)与易触及金属外壳之间。

  35. c.对于双重绝缘的部件,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和带电部件之间,例如:RVV电源线的铜导线与基本绝缘外皮之间。 d.对于双重绝缘的部件,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例如:RVV电源线的基本绝缘外皮与附加绝缘外皮之间

  36. e.如果带电部件和带有绝缘衬层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盖之间穿过衬层测得的距离,少于GB 4706系列中规定的相应间隙,则带绝缘衬层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盖与衬层内表层接触的金属箔之间。 f.如果万一绝缘失效,若手柄、旋钮等零件的轴带电,则与手柄、旋钮、抓手及类似零件接触的金属箔和它们的轴之间。

  37. 3.测试步骤 a.正式开始试验前,先检查耐压试验机的高压端短接情况下过流继电器是否动作,有整定电流调节装置的设备还要检查整定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b.将测试夹子接在测试部位上。

  38. c.手动调节试验时升压从零开始,逐渐上升到试验电压的一半,然后迅速升到规定值。 d.试验电压保持1 min,观察有否闪络或击穿。 e.试验结束时,应将试验电压逐渐降下,以免因瞬间电压突变而把试件误击穿。

  39. 5.2.3注意事项 a.对具体产品的特殊安全要求没有规定耐压试验装置过电流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一般高压侧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为100mA。

  40. b.在试验时,样品绝缘无明显可见损伤(如烧灼痕迹、焦黑点)而耐压机动作时,应注意误判击穿。一般应将整定电流适当放大一个档次,如果耐压机不再动作,则可以认为样品并没有击穿。如果复试时,耐压机动作电压下降,这说明样品绝缘已损坏,泄漏电流己增大,可认为样品电气强度不合格。

  41. c.对绝缘薄弱的地方,可用一个沙袋将金属箔紧压在绝缘层上,其压力约为5Pa,金属箔应放在不致引起绝缘边缘闪络的位置。 d.对加强绝缘进行电气强度试验时,不应使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承受过大的电应力。

  42. 电气强度测量试验 一、试验对象: 1、洗衣机 a.测火线、零线与地之间 b.测II类结构 2、电吹风 作业:写出实验报告

  43. 5.3泄漏电流测量 5.3.1试验目的 测试泄漏电流是检测家电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工作时易触及金属外壳漏电流是否存在,使用户发生人身触电伤害的危险。 对电动器具只考核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

  44. 5.3.2试验方法 1.测试部位的选择 对于I类器具 测量电源任一极与基本绝缘隔离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例如器具电源线的相线与地线之间或是中线与地线之间。 对于II类器具 通常是电源任一极与加强绝缘隔离的易触及金属件之间,例如电源线的相线与器具易触及外壳之间或中线与外壳之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