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学思路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长三角的发展引入课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得以较快发展的原因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 , 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是教学难点。在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辅助资料,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可适当展示一些地图,强化读图能力。. 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eve-pearso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 教学思路: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长三角的发展引入课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得以较快发展的原因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和发展规律是教学难点。在教材中有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辅助资料,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可适当展示一些地图,强化读图能力。

  3. 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长三角”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简称,是指镇江以东,包括上海、无锡、苏州、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南京、南通、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包括台州共16个城市),以约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的6%,生产出约占全国19.5%的生产总值,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南京 杭州 南通

  4. (3)从地理角度分析“长三角”崛起的原因应包括(不少于四点)(3)从地理角度分析“长三角”崛起的原因应包括(不少于四点) (4)在大城市的带动下,江浙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简述发展乡镇企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悠久的历史   ③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先进的文化与科技。⑤雄厚的经济基础,⑥浦东开发与上海的辐射等。    ①缩小城乡差别;②促进城市化进程;③增加社会就业机会;④促进农业现代化;⑤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5. 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诞生在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密集程度最高的江南水乡,其特点是: 1、 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 2、 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3、“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拾遗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6. 城市化发展模式

  7. 浙江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推动的、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以发展小商品起步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 1、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2、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又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使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8. 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 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9.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如沈阳(机械)、鞍山(钢铁)、本溪(煤、铁)、大连(机械与化工)、齐齐哈尔(重型机械)、抚顺(煤炭与化工)等。 1949年后,东北地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随着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东北地区又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化工为主的辽阳等.2000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10. 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 工业化的原因 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城市化的动力 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

  11.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12. 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珠江三角洲的哪些城市你以前听说过?它们是因什么原因而著名的?它们为什么象《春天的故事》所唱的那样迅速崛起呢?

  13. 珠三角发展探秘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国际背景因素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 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14.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方面优越的条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1979年我国首次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深圳和珠海占其二;1984年4月,广州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小三角”共16个市县被辟为沿海三个经济开放区之一;1987年经济开放区范围从“小三角”扩大到“大三角”共28个市县。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部分歌词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5. 思考: 当初国家为什么不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放在沪宁杭或京津唐地区呢?

  16.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纬度位置 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海陆位置 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17.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广东为全国华侨最多省份,旅外华侨约1400多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侨居174个国家和地区,以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美国、加拿大居多。在港澳同胞达500多万人。全省侨乡集中于:①珠江三角洲的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中山、东莞、宝安等县。②潮汕平原。③粤东北的梅县、大埔、蕉岭、丰顺等县。

  18. 讨论: 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19.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二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阶段

  20.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阶段比较(分组探讨,完成表格)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阶段比较(分组探讨,完成表格)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 增长相对较慢(原因?) 1979-1990 年 高新技术产业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增长迅猛 1990年后

  21. 讨论: 广东改革开放早期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顺德一把扇,鹤山一条毯?说明当时的生产模式是什么? 以轻工业为主,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加工完成后经香港等地转口贸易,供应国际市场。大量的民工流入,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讨论: 第二阶段在众多优惠条件逐渐丧失的情况下,珠江三角洲为何还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多年的积累使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资金、设备、人才、管理经验优势明显,在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抓住机遇,顺利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22. 讨论:1982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有何特点?讨论:1982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有何特点?

  23.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1、许多乡村地区迅速转变成为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3、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24.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三角后劲明显不足。

  25. 问题一、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薄弱 较弱 受南岭阻隔,腹地范围小 较小 迁出 迁入 大 雄厚 强 大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 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对策:产业结构调整

  26. 问题二、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讨论: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二、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讨论: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 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对策: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 加强规划与管理 城中村成为城市 发展隐患 (1)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27. 问题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有那些问题?)问题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有那些问题?)

  28.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对策:加强规划与管理 该地区各城市都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29. 活动: 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这对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2、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异同。

  3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完整,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乏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式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31.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有何影响? 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一是上 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 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 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来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

  32. 4、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积极开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南京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再次需加快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4、南京自身可以依靠江苏,腹地很大,不用完全依靠上海。首要要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带动郊区县的发展,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其次要积极开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南京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再次需加快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市场整合。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较高收入的吸引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批农民和来自全国的百万打工大军涌入广东的城镇。在短短20年间,广东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城市化水平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1)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 (2)解读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走势。 (3)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的主要表现。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趋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个小的高峰,后又步入一段相对低谷的时期,然后又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预测今后的20年,我国的城市化将会出现高速发展时期 (3)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的中心;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34.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与“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大区域。结合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与“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大区域。结合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省级行政区划上看,两地区有差异:“珠三角”各地同属广东省;“长三角”各地则分属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________(政策);“长三角”主要是________(政策)。分析“珠三角”该项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地处南部沿海,对外联系便利,临近香港澳门,地处侨乡,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 发展经济特区 浦东开发

  35. (3)从吸引外资上看, “珠三角”在20世纪80年代吸引的“外资”主要来自_______地区,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而“长三角”吸引的外资主要来自_______地区,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 (4)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两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近几十年都很快。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区域的高速发展,造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其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大规模的流动人口。 但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B、沿海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C、由于两地区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去工作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的向技术、资金密集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港澳台 欧美 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到沿海 BCDE

  36. (2006年上海)读珠江三角州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06年上海)读珠江三角州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州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21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37.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_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_____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_________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_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和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 工业部门最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倍。同时,珠三角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田 集约化 B 劳动 轻纺 CD 技术 (或知识) 电子电器 (或高新技术) 1.8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38.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路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______和_____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AC 湖南 云南 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以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39. Thank You !

  40. 第一阶段 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 1979 年 至 1990 年 工业基础薄弱 ___密集 型产业 劳动 主导产业 附加 值__ 矿产资源贫乏 低 珠江三角 洲地区工 业增加值 增长____ 劳动力 丰富 建立 政策、侨 乡 生活消费品 资金 ______ ___优势 引进 ____、技 术、_____ __________ 加工厂 设备 较慢 外商投资 规模___ 吸引外资额 增长_____ 改革开放 初期 小 较慢

  41. 使 第二阶段 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全国最大的电子 信息产业基地 1990 年 以 后 高新 技术产业 发展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政策优势 ________已不明显 劳动密集型 _________产 业不能支撑该 地区工业化的 进一步发展 产业 升级 劳动力成 本低 经济发展 带动工资 水平____ _______ ___的优 势丧失 提高 抓住 机遇 全球化、信息化 世界:经济____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_______________。 经济结构调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