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生物有哪些?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生物有哪些?. 人体寄生虫.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你知道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吗?. 广州管圆线虫. 福寿螺. 食源性寄生虫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福寿螺事件. 说起寄生虫病 , 人们自然会与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社会文明程度低等字眼联系起来。

ever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生物有哪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生物有哪些? • 人体寄生虫 •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病原微生物 •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非细胞型微生物

  2. 你知道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吗?

  3. 广州管圆线虫 福寿螺 食源性寄生虫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4. 福寿螺事件 • 说起寄生虫病,人们自然会与经济落后、卫生状况差、社会文明程度低等字眼联系起来。 • 然而 2006年5月,北京市蜀国演义酒楼的一道“凉拌螺肉”吃倒了23名消费者,拉开了“福寿螺事件”的序幕。患者的症状与脑膜炎相似,却久治不愈也未找到致病原因。几经辗转,由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确诊,这些患者感染了藏匿在螺中的食源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截至8月23日,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87例患者发病。但据北京市卫生局指定的广州管圆线虫病定点诊治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提供的最新数据,患病人数已接近140例。

  5. 寄生虫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为什么福寿螺事件会闹得如此沸沸扬扬?

  6. 第35章医学寄生虫学概论HUMAN PARASITOLOGY

  7. 学习要求 • 1)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的概念; • 2)熟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3)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 4) 了解其它内容 。

  8. 学习提纲 •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 第二节 寄生现象 •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 第四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 • 第五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9.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一、定义(P307)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及其与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诊断、防制寄生虫病的一门科学。

  10. 二、人体寄生虫学的范畴

  11. 人体寄生虫学的学习内容

  12. 三、寄生虫病的危害及流行(P307-308)   • 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 • 作为媒介传播疾病 (一)寄生虫病的危害  

  13. 毛泽东诗《七律二首·送瘟神》 • 1958年7月1日毛主席读了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 其一 •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 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4. 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 目前全球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有5-6亿人受到感染威胁

  15. 丝虫引起的丝虫病 ---象 皮 肿

  16. 阿米巴肝脓肿(示皮反应)

  17. 弓形虫患儿

  18.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  世界范围主要寄生虫流行情况 虫名 感染人数 死亡人数/每年 疟原虫 3.5~5亿 100~300万 血吸虫 2亿 50~100万 利什曼原虫 1200万 丝虫 6亿 锥虫 250万 6万

  19. 十大热带病中有五类是寄生虫病 世界(2000年)感染   死亡    疟疾 4~4.9亿 250万 血吸虫病 2亿 50万~100万 丝虫病 6亿 利什曼病 1200万 锥虫病 >2000万 7万

  20.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流行的过去和现状: 建 国 现 在 疟 疾 3000万 >30万 血吸虫病 1160万 约80万 丝虫病 3000万 14万 钩虫病 ﹥2亿 1.94亿 黑热病 53 万 散在病例

  21. 生物演化产生了寄生虫…… • 自然界中,随着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symbiosis)。 • 在共生现象中根据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粗略地发为互利共生、片利共生、寄生等。

  22. 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 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 例如,牛、马与胃内以植物纤维为食物的纤毛虫的关系。 第二节 寄生现象 2、片利共生/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例如,鱼用其背鳍演化成的吸盘吸附在大型鱼类的体表被带到各处,觅食时暂时离开。这对鱼有利,对大鱼无利也无害。

  23. 3、寄生生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受害的一方为受益的一方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将寄生获利一方称寄生物,被寄生且受害的一方称宿主。 3、寄生生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受害的一方为受益的一方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将寄生获利一方称寄生物,被寄生且受害的一方称宿主。 例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寄生虫等永久或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植物、动物和人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损害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 而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寄生虫。

  24. 一、寄生虫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P309) (一)概念 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称为寄生虫。 医学原虫 寄生虫 医学蠕虫 节肢动物

  25. (二)寄生虫的类型 ------按与宿主关系分 1、专性寄生虫:生活史各阶段均营寄生生活。 如丝虫 2、兼性寄生虫: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 如粪类圆线虫 3、偶然寄生虫:因偶然机会进入人体营寄生生活。 如蝇蛆病。

  26. 4、体内寄生虫和体表寄生虫:前者寄生于肠 道、组织或细胞内的蠕虫或原虫。后者如蚊、虱等医学节肢动物。 5、永久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前者永久寄生于宿主,后者暂时侵袭宿主。 6、机会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即不引起临床表现,又不被常规的检测方法检出;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时,它们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为增强,导致宿主致病甚至死亡。这种寄生虫称之。(粪类圆线虫、兰氏贾第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

  27. 医学蠕虫

  28. 医学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疟原虫(红细胞内期)

  29. 医学节肢动物 昆虫纲

  30. 二、宿主 • 概念:宿主是指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 • 1.按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1)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若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时,可按寄生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 (2)终宿主(definitive host): • 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31. 2.按宿主在寄生虫病传播流行中的作用不同分:2.按宿主在寄生虫病传播流行中的作用不同分: • (1)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又称储存宿主。某些寄生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如肺吸虫。

  32. (2)转续宿主: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发育停滞。一旦进入适宜宿主,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如卫氏并殖吸虫的的囊蚴被野猪吞食后,不能发育成成虫。(2)转续宿主: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发育停滞。一旦进入适宜宿主,便可继续发育为成虫。如卫氏并殖吸虫的的囊蚴被野猪吞食后,不能发育成成虫。 (3)带虫者: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者。为寄生虫病重要的传染源。 (4)生物媒介:有些生物能够将寄生虫从一个宿主传递给另一宿主,造成感染的传播。如蝇通过机械性携带传播痢疾、霍乱等。

  33. 第四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P310) 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一般都包括下列五个基本阶段。

  34. 1、生活史基本阶段 感染人体阶段(感染期及感染方式) 蛔虫卵 外界发育体内移行 (外界环境或中间宿主)感染期蛔虫卵 排离人体定位寄生

  35. 2、寄生虫生活史的类别 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分为: (1)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就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 土源性蠕虫,人的感染来源于外界环境。 (2)间接型:必需有中间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史。生物源性蠕虫,人的感染来源于外界生物(中间宿主)。

  36. 直接型

  37. 间接型

  38. 第五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39. 一、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 1、形态改变 • 2、生理和代谢方式改变 • 3、侵入机制的加强 • 4、繁殖能力增强

  40. 蛔虫在小肠寄生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P61) 1、夺取营养 钩虫引起的贫血

  41. 蛔虫性肠穿孔 2、机械性损伤 蛔虫性肠梗阻

  42. 血吸虫病 3、毒性作用与免疫损伤

  43. 三、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P311) 1、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机制: (1)非特异性免疫:NK细胞和巨噬细胞 (2)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T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发挥抗蠕虫免疫,通过TH1细胞释放IFN促进细胞免疫成熟,发挥抗原虫免疫。

  44. 2、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特点 寄生虫与宿主在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能通过寄生虫抗原性改变、抑制或直接破坏宿主的免疫应答等鑫种复杂机制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在宿主增殖并长期存活。 (1)消除性免疫:很少。 (2)非消除性免疫:最常见。以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最多见。

  45. 四、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 1.清除寄生虫,并可预防再感染; • 2.呈带虫状态; • 3.不能控制寄生虫生长、繁殖,致寄生虫病,甚至死亡。

  46. 第六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P315)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病人 经水,经食物人 带虫者 经土壤,空气 保虫宿主 经昆虫,人体接触 经口,皮肤,昆虫叮咬 输血,胎盘,人体接触 (感染方式)

  47.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温、雨量、湿度、地理环境、生物种群等。 (2)生物因素: 生活史为间接型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的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 (3)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水平、医疗卫生、 防疫保健、人民生活习惯、人口流动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