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中國遺存古寺 ( 上 )

中國遺存古寺 ( 上 ). 中國傳統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幅員遼闊,各處的 氣候 , 人文 , 地質 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 中國 各具特色的 建築 風格。尤其 民居 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如 南方 的 干闌 式建築、 西北 的 窯洞 建築、 游牧民族 的 氈包 建築、 北方 的 四合院 建築等等。 然而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木造,因此古代遺存下來的並不多。唐代以前多石窟、石塔等,唐代以後方見遺留木造建築。 與西方形態類似,宋代以前所遺留的建物多為宗教建築。元代以後方有民間居住等建築之遺存。 清代以後遺留建築較多,不及備載。 中國最大的古代建築群當屬紫禁城了。

fanc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中國遺存古寺 ( 上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遺存古寺(上)

  2. 中國傳統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尤其民居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闌式建築、西北的窯洞建築、游牧民族的氈包建築、北方的四合院建築等等。中國傳統建築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於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尤其民居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闌式建築、西北的窯洞建築、游牧民族的氈包建築、北方的四合院建築等等。 • 然而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木造,因此古代遺存下來的並不多。唐代以前多石窟、石塔等,唐代以後方見遺留木造建築。 • 與西方形態類似,宋代以前所遺留的建物多為宗教建築。元代以後方有民間居住等建築之遺存。 • 清代以後遺留建築較多,不及備載。 • 中國最大的古代建築群當屬紫禁城了。 • 本檔案僅初淺介紹中國較具代表性的明代以前的建築等。 • 本檔案分兩次介紹。

  3.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禮制,鞏固皇權,成為中國其後兩千餘年的主導思想。儒家「慎終追遠」的思想加強了商以來傳統的厚葬制度,使陵墓建築規模大大提高,建築水平也隨之提高。東漢建築平面、外觀日趨複雜,高台建築漸少,樓閣建築逐步增加,並開始使用大量成組斗栱。磚石結構迅速發展,各種空心磚墓、磚券、石板墓出現。漢朝成為中國建築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時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禮制,鞏固皇權,成為中國其後兩千餘年的主導思想。儒家「慎終追遠」的思想加強了商以來傳統的厚葬制度,使陵墓建築規模大大提高,建築水平也隨之提高。東漢建築平面、外觀日趨複雜,高台建築漸少,樓閣建築逐步增加,並開始使用大量成組斗栱。磚石結構迅速發展,各種空心磚墓、磚券、石板墓出現。漢朝成為中國建築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時期。 • 這一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市日趨繁榮,規模日益擴大。有咸陽、長安、洛陽、鄴城等重要城市。 • 宮殿建築也獲得發展 • 闕的設置。最初只有天子才有資格設置闕,成為宮闕,僭越之後,闕大量用於各種場所,不僅宮殿前設闕,城門外、寺廟前、陵墓道兩旁都設置闕,成為宮闕、城闕、廟闕、墓闕。甚至衙署和大門前都可以設置闕。 • 朝宮,秦始皇好功,在信宮西南處的上林苑建朝宮。其前殿既為阿房宮。又熔天下兵器,建十二座金人,立在宮前,「以弱天下之人」。 • 長樂宮。平面長方形,周長約一萬米、城牆厚約二十米。 • 未央宮。建於長樂宮修復後不久,平面長方形,四面辟門。南面偏東的端門為正門。修建時,高祖正在各地征戰,見其如此壯麗,責問蕭何,「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回答道「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 • 建章宮。建於西漢中期,漢上林苑中,最大的一處離宮。分為東西兩區,東區為宮殿,西區為園林。摘自維基百科。 漢代明器

  4. 在園林方面,以皇家宮苑為主,主要成於秦始皇和漢武帝,東漢洛陽也有修建。有上林苑。在園林方面,以皇家宮苑為主,主要成於秦始皇和漢武帝,東漢洛陽也有修建。有上林苑。 • 這一時期的住宅,規模較小的住宅,平面為方形或長方形。房屋構造除少數用承重牆結構外,大多數採用木結構體系。廣州和四川出土過一些干闌式建築明器,一般是上下兩層,下層開敞,樓上住人,有的是倉庫,以適應南方濕熱的天氣。 • 稍大規模住宅,採用院落形式,或曲、或方。有部分二層,三層閣樓。 • 貴族大型宅第,外有正門,屋頂中央高,側邊低,旁設小門,便於進出。院內的前堂為主要建築,有部分貴族富豪修建花園住宅,園內重閣迴廊,構石為山,引水為池。 • 在陵墓方面,春秋戰國時,墓上植樹,而不覆土累墳,秦漢陵墓普遍封土。陝西臨潼驪山的秦始皇陵,是秦漢陵墓中,規模最大的,由三層方形夯土台累疊而成。下層東西寬345米,南北長350米,每層台壁都向內斜收;自底至頂,三層共高43米。陵的周圍有內外兩層牆垣。陵園東垣外,為規模龐大的兵馬俑。 漢代明器

  5. 這段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大部分漢代建築毀於戰火,沒能保留下來。由於三國時期吳的興起,東南地區得以接收北方先進文化的傳播,對東南地區建築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琉璃瓦開始使用,磚瓦大量普及,質量日益提高。斗栱的發展。卷草紋、須彌座。這段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大部分漢代建築毀於戰火,沒能保留下來。由於三國時期吳的興起,東南地區得以接收北方先進文化的傳播,對東南地區建築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琉璃瓦開始使用,磚瓦大量普及,質量日益提高。斗栱的發展。卷草紋、須彌座。 • 佛教建築和道教建築的興起。自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後,至兩晉時期,民不聊生,佛教得以蓬勃發展,直至近代,佛教在建築、繪畫、雕塑、文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現雲崗石窟。 • 園林的發展。對現實的失望,使得很多士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園林承載越來越多的文化價值,玄學思想和山水文學也為園林的發展注入新的契機。 • 佛教傳入中國後,很快被中國文化所改造,在發展過程中,雖然佛經不斷的被介紹、傳播,但是佛教的發展卻有很強的中國特色。佛建建築也是如此,早期佛塔佛塔在形制上多模仿印度,但是逐漸與中國建築形式融合,出現很多中國佛建建築特有的構建及建構形式。 • 最早的佛寺:洛陽白馬寺,是原來接待賓客的官署鴻臚寺改建而成。後很多有錢人家舍宅為寺。 • 河南洛陽永寧寺 • 塔源自印度窣堵坡(梵語:Stupa)。早期的佛塔是在中國式閣樓上,加以模仿微縮形式的窣堵坡和相輪而成。 晉代穀倉

  6. 中國的塔依然供奉舍利,但功能、結構和形式,結合中國重樓建築,創造了中國閣樓式塔,不僅可以供奉佛像,還可以登高遠眺。 • 木構閣樓式塔:徐州浮屠寺、建業建初寺、洛陽永寧寺中心塔(建成後十八年即遭雷火燒毀。) •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磚石結構,密檐塔。高約39.8米,平面為12邊形,共十五層檐。為現存最早的塔。 • 金剛寶座式塔,塔群的一種組合方式,中間一個大塔,四角各一個小塔。敦煌壁畫及石窟建築中,多有記載早期的金剛寶座塔。 • 山東歷城神通寺塔。 • 蘇州光福鎮七級方塔光福寺塔。 •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庵塔。 • 早期的大型佛寺都是以塔作為中心布局。隨著佛寺的發展,塔的位置也由中心慢慢轉為寺廟前方,進而建在寺廟大門之外前方。 • 佛教石窟也由印度傳入。在山崖陡壁上雕刻出來的洞窟性的佛教建築,是這一時期佛教建築的一個重要類型。 • 龍門石窟、莫高窟、雲岡石窟、河北磁縣南響堂山北齊石窟 • 由多戰亂,漢代奢華的陵寢多被偷盜一空,將陵寢隱藏起來,也屬無奈之舉。墓室大多延續漢代制度。也有部分用磚石仿砌墓結構構件的做法。還有墓表、石柱。 • 魏晉南北朝逐漸形成了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兵力發展的格局。士人歸隱之心迫切,「隱居而求其志」。園林規模漸小,內容豐富,體察山水於細微之處——以小觀大。 • 《葛稚川移居圖》描繪的是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攜家移居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此圖以山水為主體,山中茅舍與行進的人物構成一幅深秀的山水人物畫;此幅是王蒙的變體畫代表作,對全面研究其繪畫風格極具價值。王蒙(1308—1385年),元代著名畫家,畫壇領袖,獨創“渴筆解索皴法”,成為後世公認的“元四家”之一。他的山水畫被後人奉為楷模,影響至今不絕。

  7. 嵩岳寺塔位於登封市區西北4公里的嵩山太室山南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始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西元520年),為單層密簷式磚塔,是此類塔的鼻祖。 •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密簷和塔刹幾部分組成,塔外觀為十二邊形(全國古塔中僅有的一個孤例),系糯米汁拌黃土泥作漿,青磚壘砌而成。基台隨塔身砌作十二邊形,塔身之上,是十五層迭澀簷,簷間砌矮壁,遠遠望去,兩層間好像一個半圓的柔弧,呈現出輕快的抛物線型,這種抛物線外廊造型的開創,對以後磚塔建築有著巨大影響,特別是對唐塔影響尤為突出。密簷之上,即塔刹,自上而下有寶珠、七重相輪、寶裝蓮花式覆缽等組成。全塔外壁都敷以白灰皮,從塔簷間矮壁上的彩畫可知,原來在各層門額內外,均繪有朱紅、石綠、騰黃、赤紅等彩色圖案,形如卷雲,由此可知此塔初建時的富麗堂皇。 • 嵩岳寺塔至今已走過1400多年的滄桑歲月,歷經了多次地震,風雨侵襲,至今仍然不酥不粉 ,不傾不斜,巍然矗立,完好無損,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罕例,具有很高的美學、建築研究價值,享有“天下第一塔”之美譽,國內外很多大學都把它作為講授古塔建築史的範例。

  8. 金剛寶座式塔的形式起源於印度,造型象徵著禮拜金剛界五方佛。佛經上說,金剛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間的為大日如來佛,東面為阿閦(chù)佛,南面為寶生佛,西面為阿彌陀佛,北面為不空成就佛。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金剛寶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別代表這五方佛。金剛寶座式塔的形式起源於印度,造型象徵著禮拜金剛界五方佛。佛經上說,金剛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部主,中間的為大日如來佛,東面為阿閦(chù)佛,南面為寶生佛,西面為阿彌陀佛,北面為不空成就佛。金剛寶座代表密宗金剛部的神壇,金剛寶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別代表這五方佛。 • 最早的金剛寶座塔是印度比哈爾南部的佛陀迦耶大塔,中國建築的金剛寶座式塔是仿造它而來,隨時代和文化的發展又有了很大的改變。寶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樓閣式、覆缽式等多種,有的金剛寶座塔還建在佛教建築頂上。 • 中國最早的金剛寶座塔造型出現在敦煌中北周石窟的壁畫之上。最早的塔形實物是山西朔縣崇福寺的北魏石刻中的金剛寶座塔石刻。現存最早的建築實物是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金剛寶座式塔有三種建造形式:作為單體建築獨立建造,作為佛殿頂端的部件,作為塔剎建造。 • 中國現存的金剛寶座塔僅十餘座,比較有名的是四大金剛寶座塔,分別為北京的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塔、清淨化城塔和呼和浩特市的慈燈寺塔。目前北京地區共有金剛寶座塔四座,除了上述三座之外還有北京玉泉山妙高塔。 • 北京碧雲寺金剛寶座式塔

  9. 雲岡石窟指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其中保存較好的約20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雲岡石窟指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其中保存較好的約20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 • 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雲岡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雲岡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10.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莫高窟與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莫高窟與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 莫高窟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它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據唐《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11. 龍門石窟 •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開鑿於北魏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1],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2],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崗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

  12. 隋唐五代時期是中國木構建築成熟的時期,現有少量當時建築遺存,為不可多得的文物。隋唐五代時期是中國木構建築成熟的時期,現有少量當時建築遺存,為不可多得的文物。 首都隋唐.長安,東都隋唐.洛陽是當時世界大都市,有大型的宮殿,官署和寺廟,以及重要的國際貿易的市場。

  13. 南禪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鎮李家莊。是目前發現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重修於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目前發現的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可能為日本法隆寺,重建於公元670年)。南禪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鎮李家莊。是目前發現的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重修於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目前發現的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可能為日本法隆寺,重建於公元670年)。 • 曾有日本學者稱,中國沒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結構建築,要看唐代建築,就得到日本去。為此,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根據敦煌石窟壁畫的線索,在山西五台山首先找到當時唯一已知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重建於857年),並稱之為「第一國寶」 • 資料來源:摘自維基百科。

  14. 正殿 • 佛光寺大殿坐東朝西,最東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約十二三米;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唐代木構建築。 • 大殿面闊七間,長為34米;進深四間,長為17.66米;單檐廡殿頂;其柱網由內外兩周柱組成,形成面闊五間,進深兩間的內槽和一周外槽;內槽後半部建有一巨大佛壇,對著開間正中置三座主佛及脅侍菩薩,壇上還散置菩薩、力神等二十餘尊,都是唐代塑像,但山牆和後壁列置的羅漢像是後代增添。殿前面中央五間設有板門,二盡端開窗,其餘三面圍以厚牆,僅山牆後部開有「扇面牆」。 • 資料來源:摘自維基百科。

  15. 天台庵是我國已確定的四座唐代木構建築之一,位於平順縣城北25公里實會鄉王曲村,現僅存唐代大殿和唐碑一座。王曲村距離原起寺和大雲院不遠,開車經過辛安橋延河道向西北方向行駛即可。在村口不遠的空場會看到一棟有五角星裝飾的券窗二層建築,附近有村支部,對面高臺上就是天臺庵,不過可能要等管理人員開門才能進入。天台庵是我國已確定的四座唐代木構建築之一,位於平順縣城北25公里實會鄉王曲村,現僅存唐代大殿和唐碑一座。王曲村距離原起寺和大雲院不遠,開車經過辛安橋延河道向西北方向行駛即可。在村口不遠的空場會看到一棟有五角星裝飾的券窗二層建築,附近有村支部,對面高臺上就是天臺庵,不過可能要等管理人員開門才能進入。 • 天台庵是佛教天台宗(我國第一個佛教宗派)的庵院,被認為是晚唐建築,也有說建於唐末天祜四年(西元907年)。 • 大殿是面闊三間,進深四椽,通簷用二柱,當心間較寬的歇山頂建築;有殘破的直欞窗和出簷深遠的屋頂。殿內原本只有簷柱12根而無金柱,但如今內外都增加了支撐柱;部分樑架上還殘留有彩繪。 • 資料來源:摘自百度百科

  16. 芮城,是西周古魏國故地,地處黃河中游。春秋時,晉國大夫芮伯萬被他的母親驅逐來到魏國,築城而居,這裡因而得名芮城。廣仁王廟就建在村裡的這塊高地上,現在僅存正殿和建於清代的戲樓,看上去單薄、衰敗,無法和五台山佛光寺、南禪寺相比。這裡原來供奉著水神龍王,在正殿前簷東側,嵌著兩通唐碑,最早的一塊《廣仁王龍泉記》立於唐玄宗元和三年,也就是西元808年,碑文記述了當時的縣令於公勤於治政、疏泉造池、興修水利、灌溉農田、造福百姓的事蹟,村民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修了這座小廟。廣仁王廟正殿的始建年代略晚於我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南禪寺大殿,早於佛光寺東大殿和天台庵大殿。芮城,是西周古魏國故地,地處黃河中游。春秋時,晉國大夫芮伯萬被他的母親驅逐來到魏國,築城而居,這裡因而得名芮城。廣仁王廟就建在村裡的這塊高地上,現在僅存正殿和建於清代的戲樓,看上去單薄、衰敗,無法和五台山佛光寺、南禪寺相比。這裡原來供奉著水神龍王,在正殿前簷東側,嵌著兩通唐碑,最早的一塊《廣仁王龍泉記》立於唐玄宗元和三年,也就是西元808年,碑文記述了當時的縣令於公勤於治政、疏泉造池、興修水利、灌溉農田、造福百姓的事蹟,村民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修了這座小廟。廣仁王廟正殿的始建年代略晚於我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南禪寺大殿,早於佛光寺東大殿和天台庵大殿。 • 正殿平面長方形,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簷歇山頂,柱頭鬥栱五鋪雙抄偷心造,殿內無柱,梁架結構四架椽屋四椽栿通達前後簷通簷用二柱,簷柱圓形直柱造,角柱有明顯升起和側角,柱間架闌額,無普拍枋,唐風依舊。 • 資料來源:摘自百度百科

  17. 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稱護國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樊川北原(少陵原)。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西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于白鹿原,唐高宗二年(西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原,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玄奘塔立於興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830年)篆刻的《大遍覺法師塔銘》。左邊的陪侍塔中,安葬著他的弟子圓測法師靈骨;右邊的陪侍塔中,安葬著他的另一位弟子窺基法師靈骨。 • 玄奘塔為磚造,總高21米,五層,平面方形,仿樓閣式。底層邊長5.2米,每層簷下皆用磚做成簡單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疊澀出簷。第一層塔身經過後代修繕,已是平素的磚牆,沒有倚柱;而以上四層則用磚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隱起額枋、頭拱。塔內有小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底層較高,以上各層依次收減。因是墓塔,所以除底層外,其上四層概不能登臨。玄奘法師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層,底層拱洞內有 玄奘法師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的碑刻,因亦稱大遍覺塔。與玄奘法師墓塔呈山字形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座三層塔,均高一丈五,為其兩大弟子慈恩大師窺基和西明大師圓測舍利塔 。 • 資料來源:摘自百度百科

  18.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始建於唐代永徽年間。唐高宗時,玄奘(三藏法師)為貯藏從西域取回的佛經佛像和舍利,於永徽三年(652年)主持修建大雁塔,並親自按印度窣堵坡形式設計。當時塔高5層,約60米,磚面土心,不可攀登。大雁塔原名「慈恩寺浮屠」或「慈恩寺塔」,始建於唐代永徽年間。唐高宗時,玄奘(三藏法師)為貯藏從西域取回的佛經佛像和舍利,於永徽三年(652年)主持修建大雁塔,並親自按印度窣堵坡形式設計。當時塔高5層,約60米,磚面土心,不可攀登。 • 50年後,磚縫草木叢生,塔身塌損。武則天長安年間(701年—704年),該塔在原址上增高為10層磚塔,後又遭戰亂破壞。 • 五代後唐長興二年(931年),對大雁塔再次修葺時降為7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後來西安地區發生了幾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頂震落,塔身震裂。 • 明代萬曆二十三年(1604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寬大,即是今日所見的大雁塔造型。 • 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長約48.7米,東西長約45.7米;塔身底層邊長25.5米,呈方錐形;塔煞高4.87米。1、2兩層有9間,3、4兩層有7間,5、6、7、8層有五間,每層四面均有劵門。 • 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大唐三藏聖教之序》碑與《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大唐三藏聖教之序》由右向左書寫,置於西龕,《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由左向右書寫,置於東龕。兩碑分別由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太子李治(後來的唐高宗)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書寫。兩碑規格形式相同,碑頭為蟠螭圓首,碑身兩邊線有明顯收分,呈上窄下寬的梯形(此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為有線刻圖案的方形碑座,兩碑通高337.5cm,碑面上寬86cm,下寬100cm。 • 資料來源:摘自維基百科。

  19. 小雁塔是位於長安薦福寺內的一座佛塔,正式叫法應為「薦福寺佛塔」,屬於保護比較好的唐代古塔。小雁塔是位於長安薦福寺內的一座佛塔,正式叫法應為「薦福寺佛塔」,屬於保護比較好的唐代古塔。 • 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707年—710年),因低於大雁塔而稱小雁塔。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一位自稱「山谷迂叟」的信士發願修繕小雁塔,將風化嚴重的塔檐、塔角修好,以白土粉飾,至今塔身可見白土粉刷的痕迹。明清時期對薦福寺和小雁塔進行過多次修繕。明成化末年(1487年)西安地區發生地震,小雁塔的塔身震裂。後來重修時在塔的底部砌了一層包磚,但沒有修復塔身的裂縫,至1965年又經過一次整修,才修復了裂縫。 • 小雁塔屬於密檐式磚構建築,塔形秀麗,被認為是精美的建築藝術遺產。 • 小雁塔原有15層,約高45.8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的嘉靖大地震,使塔身中部縱裂,上2層震毀,現存13層。塔平面為正方形,基座為磚方台,原來在小雁塔底層環繞塔身有磚木結構的大檐棚,被稱為「纏腰」。在金元交戰的年代,「纏腰」毀沒。基座上為塔身,單壁中空。底層較高,二層以上逐層高度遞減,故塔的輪廓呈現出秀麗的卷殺。每層之間有疊澀磚檐,15層得塔身上為疊澀挑檐。每層南北正中開券洞,塔內中空,可由磚木結構的樓梯登臨。1989年測定塔的總高度是43.395米。 • 塔基座南側有清代石門坊,南額刻有「萬匯沾恩」,北額刻有「不二法門」。基座下有地宮,為豎穴。 • 資料來源:摘自維基百科。

  20. 密簷式唐塔位於法王寺後山坡上,15級方形磚塔,高約40米,周長28米,塔體壁厚2.13米,黃泥砌縫,外塗白灰。塔身密簷層層外迭,迭出塔身最寬者約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寬度由下而上遞減,呈抛物線形。塔南面辟一塔門,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築,從底層可視塔頂。塔心室內供漢白玉佛像一尊,是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九月,周王為生子所送,稱南無阿彌陀佛,玉佛之右下角和雙手已殘損。密簷式唐塔位於法王寺後山坡上,15級方形磚塔,高約40米,周長28米,塔體壁厚2.13米,黃泥砌縫,外塗白灰。塔身密簷層層外迭,迭出塔身最寬者約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寬度由下而上遞減,呈抛物線形。塔南面辟一塔門,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築,從底層可視塔頂。塔心室內供漢白玉佛像一尊,是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九月,周王為生子所送,稱南無阿彌陀佛,玉佛之右下角和雙手已殘損。 • 法王寺相傳建於東漢永平14年(公元71年),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也有觀點認為,法王寺才是中國最早的寺院。 • 資料來源:摘自百度百科

  21.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兩側有配殿和帝王行宮、僧房,並有南、北兩塔相對;寺院依山而建規模非常宏偉。雲居寺是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石經始刻于隋大業年間(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于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紙經現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數量之多是國內各大名寺所罕見。木經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存七萬七千多塊。石經山現有唐塔兩座,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200多年。目前雲居寺有唐塔7座,遼塔5座及隋唐碑刻等歷史文物。北塔稱舍利塔,建於遼代,磚瓦結構,為獨特的鐘鼓樓式,高30.46米。塔內有磴道,元、明兩代曾幾經修繕。北塔四角各有一座唐代石塔。其中景雲二年(西元711年)所建石塔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塔。塔內浮雕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同時對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兩側有配殿和帝王行宮、僧房,並有南、北兩塔相對;寺院依山而建規模非常宏偉。雲居寺是佛教經籍薈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紙經、木板經號稱三絕。石經始刻于隋大業年間(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于石。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紙經現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數量之多是國內各大名寺所罕見。木經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存七萬七千多塊。石經山現有唐塔兩座,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200多年。目前雲居寺有唐塔7座,遼塔5座及隋唐碑刻等歷史文物。北塔稱舍利塔,建於遼代,磚瓦結構,為獨特的鐘鼓樓式,高30.46米。塔內有磴道,元、明兩代曾幾經修繕。北塔四角各有一座唐代石塔。其中景雲二年(西元711年)所建石塔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塔。塔內浮雕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同時對研究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22. 東寺塔位於昆明市書林街。西寺塔位於昆明市東寺街。兩塔均始建于南詔時代。巍巍雙塔,一東一西,遙遙相望,古色古香。在今東寺街的東西兩側,從前曾建有兩個寺廟,東邊的叫長樂寺,西邊的叫慧光寺。東寺塔原在長樂寺內,名長樂塔,西寺塔原在慧光寺內,名慧光寺,都是南詔弄棟節度使王嵯巔所建,由工匠慰遲慕韜組織施工。東填寺塔在清道光年間由於地震倒塌重建時考慮到原址地基不堅固,乃向東移數百步至現址。東寺塔和西寺塔均為13層密簷磚塔,東寺塔高40.53米,西寺塔高30米,建成後都重新修葺過。東寺塔可從裡面沿木跳板攀援至頂,寶頂四角各有一只用銅皮做成的“金雞”,各高1米多,雞嘴含有銅管,管內有金屬簧片,金雞的頭、脖頸和胸腔是空的。據說,在從前每當疾風勁吹,通過銅管灌入,迴旋的氣流使金屬簧片振盪,金雞便會發出“喔喔喔”的鳴叫,表現了古代工巧匠的聰明和才智。後由於天長日久,灰塵積塞,金雞才緘口不鳴了,但四隻金雞仍立於塔頂,更使寶塔情趣盎然,別具特色。東寺塔位於昆明市書林街。西寺塔位於昆明市東寺街。兩塔均始建于南詔時代。巍巍雙塔,一東一西,遙遙相望,古色古香。在今東寺街的東西兩側,從前曾建有兩個寺廟,東邊的叫長樂寺,西邊的叫慧光寺。東寺塔原在長樂寺內,名長樂塔,西寺塔原在慧光寺內,名慧光寺,都是南詔弄棟節度使王嵯巔所建,由工匠慰遲慕韜組織施工。東填寺塔在清道光年間由於地震倒塌重建時考慮到原址地基不堅固,乃向東移數百步至現址。東寺塔和西寺塔均為13層密簷磚塔,東寺塔高40.53米,西寺塔高30米,建成後都重新修葺過。東寺塔可從裡面沿木跳板攀援至頂,寶頂四角各有一只用銅皮做成的“金雞”,各高1米多,雞嘴含有銅管,管內有金屬簧片,金雞的頭、脖頸和胸腔是空的。據說,在從前每當疾風勁吹,通過銅管灌入,迴旋的氣流使金屬簧片振盪,金雞便會發出“喔喔喔”的鳴叫,表現了古代工巧匠的聰明和才智。後由於天長日久,灰塵積塞,金雞才緘口不鳴了,但四隻金雞仍立於塔頂,更使寶塔情趣盎然,別具特色。 • 在一千多年的悠悠歲月中,雙塔下的昆明城風雲變幻,幾經朝代更替,曾發生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東寺塔下流傳久遠的“孔雀膽”就是其中之一。 • 元代末年,紅巾起義軍攻入昆明,統治雲南的梁王把匝拉瓦密逃至楚雄,向大理總管段功求援。段功出兵幫助梁王擊退義軍,複得昆明。梁王“深德段功,奏授平章”,並將公主阿禚許給段功為妻。阿禚美麗溫柔,又很有才華,深得段功喜愛,段功遂戀居昆明。在原配夫人高氏的催促下,段功方回大理,但不久又想回昆明梁王府。梁王左右有人對梁王進讒言說,段功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意在昆明,想“吞金馬,咽碧雞”,勸梁王除掉段功。梁王密令公主阿禚,對她說:“親莫如父母,寶莫如社稷”,指使她用孔雀膽毒殺段功。阿禚拒受王命,還將實情告知段功,並表示願與他西歸大理,以免慘遭毒手。可是段功自恃對梁王功高德厚,不相信梁王會加害於他,故不聽阿禚的勸告。梁王見阿禚不願下手,便另設圈套,邀段功到長樂寺做佛事。到了通濟橋,命人乘他馬驚時將其殺害。噩耗傳來,阿禚悲痛欲絕,欲自盡隨段功同赴黃泉,但由於梁王派人嚴密防範而未遂。阿禚悲憤交加,寫下了一首動人的千古絕唱,不久憂憤而亡。詩雲: • 吾家住在雁門深,一片閑雲到滇海。心懸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語今三載。欲隨明月到蒼山,誤我一生踏裡彩。吐嚕吐嚕段阿馭,施宗施秀同奴歹。雲片波粼不見人,押不蘆花顏色改。肉屏獨坐細思量,西山鐵立風瀟灑。 • 摘自“中國旅遊網”

  23. 山東長清縣靈崖寺慧崇塔,建於貞觀中。塔全部石造平面正方形。正面辟方門,外飾以圓券,券面刻作火焰或寶珠形,側面亦作門形,但作假門扇,其上安門釘。塔身上疊澀出簷,其上更有極矮塔身一層,亦疊澀出簷,故全塔呈現單層重簷之狀。頂上置須彌座,山華蕉葉,以承仰覆蓮及圓珠形塔頂。山東長清縣靈崖寺慧崇塔,建於貞觀中。塔全部石造平面正方形。正面辟方門,外飾以圓券,券面刻作火焰或寶珠形,側面亦作門形,但作假門扇,其上安門釘。塔身上疊澀出簷,其上更有極矮塔身一層,亦疊澀出簷,故全塔呈現單層重簷之狀。頂上置須彌座,山華蕉葉,以承仰覆蓮及圓珠形塔頂。

  24. 天寧寺原名國寧寺,始建於唐大中五年(851年),至民國初改稱天寧寺,已毀。寺前原建有左右兩塔,左塔于清光緒年間崩,現存者為其右塔。因塔磚上有正書“鹹通四年(863年)造此磚記”之銘文,從而有“鹹通塔”之稱.該塔為磚結構,方形,共五層,立面略呈拋物線狀。高約12米,壁厚90釐米,基地面積9平方米。疊澀出檐,檐出較遠,別於北方常見的唐塔。內部筒形。除底層外,每層四壁設龕。它為浙江省現存年代最久的,唯一的一座唐塔。天寧寺原名國寧寺,始建於唐大中五年(851年),至民國初改稱天寧寺,已毀。寺前原建有左右兩塔,左塔于清光緒年間崩,現存者為其右塔。因塔磚上有正書“鹹通四年(863年)造此磚記”之銘文,從而有“鹹通塔”之稱.該塔為磚結構,方形,共五層,立面略呈拋物線狀。高約12米,壁厚90釐米,基地面積9平方米。疊澀出檐,檐出較遠,別於北方常見的唐塔。內部筒形。除底層外,每層四壁設龕。它為浙江省現存年代最久的,唯一的一座唐塔。

  25. 銅觀音寺,原名光福講寺,始建於梁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曾作為高僧講經授道之所,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坐落于蘇州吳中區光福鎮龜山南麓下街。目前,保留的建築有大殿、西方殿、寺橋及光福塔。銅觀音寺,原名光福講寺,始建於梁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曾作為高僧講經授道之所,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坐落于蘇州吳中區光福鎮龜山南麓下街。目前,保留的建築有大殿、西方殿、寺橋及光福塔。

  26.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以北6千米的梁山上,是長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乾位,故稱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以北6千米的梁山上,是長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乾位,故稱乾陵。 • 公元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公元684年8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公元706年5月,唐中宗李顯下令將已經逝世的武則天葬於乾陵。期間,在乾陵還建有永泰公主李仙惠、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等陪葬墓。 • 唐朝末年,黃巢動用了40萬大軍,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五代十國期間,耀州刺史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只有乾陵因山為陵,建築牢固而得到倖免。 • 1960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武則天的墓道口。1960年2月,「乾陵發掘委員會」在陝西成立。經初步發掘,認定被炸處是乾陵武則天的墓道,並準備繼續發掘。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時任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目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 • 由於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發現新的盜洞,目前許多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較完整的陵墓之一。 • 布局 • 乾陵利用梁山的天然地形營建陵墓,梁山原有三峰,北峰最高,南側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乾陵的地宮位於北峰下;神道從南二峰之前開始,有東西二闕,殘高約8米,為乾陵第一道門;南二峰各高約40米,上面有高15米的土闕遺址;二闕之間留有瓦礫,是第二道門遺址。

  27. 宋朝建築,泛指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宋朝建築,泛指在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 •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的斗拱鋪作層數增多,更出現了不規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 雖然宋朝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但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的大量使用,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 雖然數千年來,建築智慧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相傳下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而且在已經出版的水墨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物讓歷史學家更能了解宋朝建築的配搭,但是宋朝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讓以後的朝代建築有了可靠的依據。另一方面,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來掌管宮室建築,讓建築智慧有系統地流傳下來。 • 宋代出現了著名建築著作《營造法式》。 • 摘自維基百科 六和塔,位於杭州,高60米,於公元1156年重建,於1165年完工

  28.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縣城內西大街,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始建於唐代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據傳安祿山起兵叛唐並在此誓師,因其「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而得寺名。遼統和二年(984年),獨樂寺重建。據說山門的牌匾乃嚴嵩所題。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縣城內西大街,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獨樂寺始建於唐代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據傳安祿山起兵叛唐並在此誓師,因其「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而得寺名。遼統和二年(984年),獨樂寺重建。據說山門的牌匾乃嚴嵩所題。 • 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和觀音閣。其中,山門面闊三間,單檐廡殿頂;由於台基低矮,斗拱雄大,出檐深遠,而脊端鴟尾形製成遒勁,給人以莊嚴穩固的感覺;內部不用天花,斗拱、梁、檁等構件全部顯露可見,因而它們的裝飾效果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山門後部的明間,恰可把觀音閣收入視線範圍之內,既無遮擋,也無多大空隙,這種空間關係處理,顯然是建造者有意設計。 • 觀音閣高23米,是一座三層的木構樓閣,其中第二層是暗層,外觀是兩層,面闊五間,進深四間,使用了24種不同的斗拱榫接,沒有使用任何釘子,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地震,但仍然屹立不倒,是建築史上的奇蹟。觀音閣中央置有一座造型精美的觀音像,高16米,穿過中間三層空井,直達屋頂,頭頂有十尊小佛像,所以也被稱為「十面觀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泥塑像。第三層明間在主像上覆以藻井,左右次間則用平綦。閣的外形,因台基較低矮,各層柱子略向內傾斜,下檐上面四周建平坐,上層覆以坡度和緩的歇山式屋頂,從而在造型上兼有唐朝雄健和宋朝柔和的特色,是遼朝建築的一個重要實例。 • 摘自維基百科

  29. 在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創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原名龍藏寺。現存寺院為北宋擴建。宋開寶四年 (971)開工,到元豐年間(1078~1085),寺內主要殿閣全部建成,改名龍興寺,清初又改名隆興寺。此寺雖經金、元、明、清歷代重修,但仍然保持北宋時期的總體佈局。寺內保存有四座宋代殿閣建築。 • 摩尼殿 第二進大殿為摩尼殿,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是已知宋代建築中使用斜栱的最早實例。殿內正中佛臺上塑釋迦和二弟子及文殊、普賢像。佛台三面砌牆,後牆背面懸塑須彌山,正中塑自在觀音,是塑像佳作;東西牆外壁繪四十八願和西方勝境。副階柱間砌簷牆,內壁繪佛傳故事。四龜頭殿牆內面繪二十四諸天。殿內壁畫、懸塑都是明代作品。清代曾在摩尼殿前增建東西配殿各五間,已坍毀。

  30. 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 • 華嚴寺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前院有山門、念佛堂、雲水堂。後院有客室、禪堂、僧舍。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 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面寬五間,進深四,建築結構嚴謹,形制穩健。殿內完整地保存著31尊遼代塑像。其中合掌露齒菩薩塑像體態嫋娜,婉麗動人,藝術價值最高。四壁排列重樓式雕木藏經閣38間。殿後壁正中間懸一天宮樓閣。這些精巧玲瓏的木構模型,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稱其為“海內孤品”。 • 大雄宝殿 • 在華嚴寺內北隅。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 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 面積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臺上,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簷高9.5 米,廡殿項,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甚大,高達4.5米,北端鴟吻系金代遺物, 歷經雨,至今光澤燦然。當心間及左右梢間辟門,形制古樸,為金代舊物, 門前所飾壺門,為已知較古者。殿內採用減柱法,減少內柱十二根,擴大了前 部空間面積,便於布列佛像和進行佛活動。殿內有五方佛和二十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為清代罕見。頂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塊,大部為清代製作,所繪圓環、龍鳳、花卉、梵文等圖案,極富變化。殿內還有一座2.5米高的木構樓閣模型,是仿製明代大 同城西北角的乾樓而作,為研究明代大同城樓結構的重要實物資料。

  31. 善化寺是創建於唐代開元年間的一所佛教寺院,亦名開元寺,俗稱南寺,位於大同市中心。遼保大二年(1122)遭受戰爭破壞,金天會至皇統年間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又加整修,改名善化寺。善化寺是一組比較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群,氣勢宏偉,粗獷豪放。寺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門,中為三聖殿,後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前左為文殊閣遺址,右為普賢閣。整個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全國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佈局最完整的一座。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金代重修。殿內佛壇正中有泥塑金身如來五尊,端座於蓮台,弟子、菩薩恭謙敬謹。兩側是二十四諸天,西、南兩壁繪有佛傳故事畫。三聖殿建于金天會六年(1128),內塑立像三尊,中為釋迦牟尼佛,右為普賢菩薩,左為文殊菩薩,稱“華嚴三聖”,取名三聖殿。普賢閣結構精巧,形制古樸,是遼金時代樓閣式建築。閣南有琉璃燒制的五龍壁一座,色彩絢麗,富麗堂皇。善化寺是創建於唐代開元年間的一所佛教寺院,亦名開元寺,俗稱南寺,位於大同市中心。遼保大二年(1122)遭受戰爭破壞,金天會至皇統年間重建,明正統十年(1445)又加整修,改名善化寺。善化寺是一組比較完整的遼金時期建築群,氣勢宏偉,粗獷豪放。寺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門,中為三聖殿,後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前左為文殊閣遺址,右為普賢閣。整個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全國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佈局最完整的一座。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金代重修。殿內佛壇正中有泥塑金身如來五尊,端座於蓮台,弟子、菩薩恭謙敬謹。兩側是二十四諸天,西、南兩壁繪有佛傳故事畫。三聖殿建于金天會六年(1128),內塑立像三尊,中為釋迦牟尼佛,右為普賢菩薩,左為文殊菩薩,稱“華嚴三聖”,取名三聖殿。普賢閣結構精巧,形制古樸,是遼金時代樓閣式建築。閣南有琉璃燒制的五龍壁一座,色彩絢麗,富麗堂皇。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