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二、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

二、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 (一)空间轴线 如 14 条重要的经纬线。 1 、掌握 1 4 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 大洲与大洋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 40 度纬线; 0 度经线、 180 度经线、东经 30 度经线、西经 90 度经线、东经 90 度经线、西经 20 度经线、东经 160 度经线、东经 120 度经线)。.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二、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二、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整体把握学科的认知结构。 (一)空间轴线 如14条重要的经纬线。 1、掌握1 4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30度经线、西经90度经线、东经90度经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经线、东经120度经线)。

  2. 2.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4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大洲和大洋与14条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关系为底图,具体推断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4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地中海海域及沿岸地区是依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地中海的区域位置。更细一些能利用经纬线来判断地中海中的主要岛屿。

  3. 上海卷(一)甲、乙两 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的地 理简图,读图回答: (15分) 21.甲图是海峡,其东端有世界著名海港。乙图是海峡,其最狭处建有世界著名的隧道。 22.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风带全称)。 2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甲图所示海峡沿岸国家都属于国家;乙所示海峡沿岸国家均属国家。 24.在图中海峡范围内用箭头方向线标出:(1)甲图标出来自世界最大石油产地的原油运输方向;(2)乙图标出来自附近著名油田的原油运输方向。

  4. 3.掌握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与14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3.掌握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与14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1)主要国家按考试说明要求的8个国家掌握。不仅要掌握经纬位置,还要掌握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2)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确定主要依据东经120度和东经90度经线,四条经纬线分别控制着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再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青藏及西北地区;最后落实到省级行政单位。

  5. 江苏卷:33.图13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江苏卷:33.图13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填名称)。我国从、、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6. 4.掌握任意国家之间和我国省区之间的组合区域以及和我国相邻的国家和我国省区之间区域与14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1)依据图中经、纬度的数值递变规律判断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及该区域所在的大致方位。(2)依据国家间和我国省区间组合区域中的重要经纬线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3)依据海陆位置判断该区域所在的地方。(4)依据重要的图例与注记。

  7. 广东卷: 位于甲地的一支 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 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 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1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5.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8. (二)、知识专题轴线 1、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宜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变式图,或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原理的运用能力。

  9. 下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交点,AB的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长度),读图回答下列两题:下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交点,AB的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长度),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若赤道上A、B两侧分属两个不同日期,图办各点均为7月2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3日12时 B、2日0时 C、3日8时 D、2日8时 2、若过0点的经线为0º经线,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则北京时间为: A、12时 B、1时 C、8时 D、14时 A B O

  10. 2、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人文地理,应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11. 3、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3、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复习某个区域时,可按如下思路展开:先确定其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及地形特点,在此基础上推测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进一步分析其他自然地理特点和经济地理特征(河流、自然带、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同时还应进行跨区域比较(就某一要素比较或综合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这样,不仅能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思路更为开阔。

  12. 由于高考测试卷中多以“专题式背景材料”为切入口,大跨度、多角度地设置多个问题,着力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重组、整合能力。所以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可有选择性地进行热点、重点区域的小专题复习,构成“区域+专题”的复习模式,即在识记区域的山河分布大势及主要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选择设置一个或几个小专题的复习。如《青藏地区》的复习,由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相邻地区可综合性强,可设置四个小专题将其作为重点、热点区域进行复习: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②印巴冲突③青藏铁路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高线图的判读。这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间,新、老教材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某一地区、某一地理事物有一整体的把握。由于高考测试卷中多以“专题式背景材料”为切入口,大跨度、多角度地设置多个问题,着力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重组、整合能力。所以在区域地理的复习过程中,可有选择性地进行热点、重点区域的小专题复习,构成“区域+专题”的复习模式,即在识记区域的山河分布大势及主要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选择设置一个或几个小专题的复习。如《青藏地区》的复习,由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相邻地区可综合性强,可设置四个小专题将其作为重点、热点区域进行复习: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②印巴冲突③青藏铁路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高线图的判读。这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间,新、老教材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某一地区、某一地理事物有一整体的把握。

  13. (三)以特定因素为轴线。 专题:等值线、世界的地名、区位因素、自然资源、热点问题系列专题等专题可以把世界各地特别是世界八个主要国家的知识整合起来。 如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这类图用于反映同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常考查数值计算,形状或走向描述及成因分析,图形绘制能力等。

  14. 下图所示为等值线图 ,数值a>b>c,面对问题,可引导学生做以下假设:     (1)假设是等高线(或等值线的单位用米表示)    (2)假如是等温线(或单位用℃表示),    (3)设此图为某海域海水(或陆地)等温线    (4)假设是等压线    (5)还可以用图上的北半球情况推知南半球的种种问题

  15. 四、形成技能,升华为创新 1、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迁移能力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不同于老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更注重案例教学,更注重地理思维方法的教学。学生学习了一个案例,不是掌握了这个案例就行了,而是从这个案例中总结规律,形成技能,并把这种技能迁移到类似的生产生活中去。复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衰这个案例,我们就要求学生提出中国东北等传统工业区重新振兴的策略(迁移应用能力,难度不大,宏观策略基本可以移植,学生把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变化一下抄过来就差不多)

  16. 上海卷4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和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上海卷4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和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5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取代。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工业迅速衰退。 51.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辐射污染 5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 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 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多项选择)

  17.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3.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和等措施。 54.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18. 江苏卷35.江苏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381万人,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居全国前列,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得到稳步推进。读图16,并结合上述文字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20分)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

  19.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从地图中认定、提取、加工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会忽略不利条件。因为题目明确告诉学生从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而且评价的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所以这道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太强,如果让学生进一步提出江苏省工业或农业发展方向、策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就高了。但今后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形成一种分析模式。进而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2004年春季卷中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也有许多学生忽略了自然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资料,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从地图中认定、提取、加工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会忽略不利条件。因为题目明确告诉学生从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四个方面简要评价,而且评价的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所以这道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太强,如果让学生进一步提出江苏省工业或农业发展方向、策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就高了。但今后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形成一种分析模式。进而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2004年春季卷中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也有许多学生忽略了自然条件。

  20.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善于回归到概念和原理中去的技能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善于回归到概念和原理中去的技能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热_____ 。(3分)(2)PQ线的东南部属于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________ 。(9分)(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 ,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 。(6分)

  21. 五、精讲评: 评讲是关键。只练不讲,等于没练;评得不深不透,效果仍然不好。要把练习或考题中的重难点疑点和所有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一个不漏地评讲出来。可用综合穿插复习法,讲高中知识时可穿插初中,讲地球时可穿插气候、水的相关内容。要把题中涉及到的各知识点从高处把握,从低处入手,深入浅出地讲全讲清讲透,找出做题的规律和方法,力争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和应用;评讲时绝不能就题评题,就知识点 评知识点,要高瞻远瞩,旁征博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网络,逐渐适应做综合题;同时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题中凡是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联系得上的,评讲时绝对不能放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