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音乐教研工作 与 学科前沿

音乐教研工作 与 学科前沿. 审美范畴 湘版 《 音乐鉴赏 》 教材的分类 1. 优美与壮美; 2. 崇高与欢乐; 3. 悲剧美; 4. 喜剧美 20 世纪以来极大托展的审美范畴 1. 丑; 2. 怪诞; 3. 荒诞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1. 沉郁,内涵是儒家的仁,对人世沧桑的体验 2. 飘逸,内涵是道家的游,意气风发清新自然 3. 空灵,内涵是禅宗的悟,宇宙生机生活世界. 流行音乐定义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9 卷, 2000]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音乐教研工作 与 学科前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音乐教研工作与学科前沿

  2. 审美范畴 湘版《音乐鉴赏》教材的分类 1.优美与壮美;2.崇高与欢乐;3.悲剧美; 4.喜剧美 20世纪以来极大托展的审美范畴 1.丑;2.怪诞;3.荒诞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1.沉郁,内涵是儒家的仁,对人世沧桑的体验2.飘逸,内涵是道家的游,意气风发清新自然3.空灵,内涵是禅宗的悟,宇宙生机生活世界

  3. 流行音乐定义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9卷,2000] 流行音乐是一个广泛运用于日常话语中的术语,通常是指那类被认为比艺术音乐价值低、少复杂,因而更容易被大量缺乏音乐教育的听众而非精英所接受的音乐。 不过,这是最难精确定义的术语之一,原因是历史、文化、分类界限模糊及语义歧异。定义流行音乐通常的方法是分析其普及规模,传播状况尤其与大众媒介的联系,以及接受它的特定的社会群体,如青年学生、蓝领阶层等。

  4. 研究工作准备事项: 科研是复杂的工作,要理清思路。 1. 明确研究范畴,将模糊的兴趣转化为明 确的课题; 2. 经过论证,提出可以让人接受的论点; 3. 音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音乐教育实践, 但不局限于操作方法的概括; 4. 预先了解有价值的批评意见并予以回应。

  5. 音乐感知教学研究 1. 音乐感知的心理及生理分析 掌握世界的多种模式 ——智力理解世界与感 觉领悟世界 音乐直觉思维感知结构——灵感与顿悟(经验 相关性)、通感(信息交叉提取)、意象 ( 意中之象)、音乐情感(生命体验,风 格内涵,期待与表演、聆听、意义建构, 召唤结构) 通感的心理特征(梅利亚姆的通感分类:正常联觉 synaesthesia proper,交感刺激intersense stimulation,移情intersense transfer;通感 意象与通感的强弱;通感与艺术认知)

  6. 通感的生理依据 感官集合信息处理机制 感官如何“听见颜色、尝到形状”,体验到两种或更多种感觉混合在 一起;大脑神经如视知觉听觉神经交叉。当光线从一个物体反射 到眼睛里的颜色感受器球体时,神经信号就会从视网膜传到大脑 后端的枕叶部位,在此部位颜色图像被进一步处理,形成诸如颜 色、动作、形状、深度等简单的特征。接着这些独立的特征再次 被分布到大脑颞叶和顶叶里的几个区域里,比如颜色特征的信号 就被送到顶叶的纺锭状“脑回”的V4区,接着再被送到包括一小块 叫做TPO大脑皮层的颜色中心,TPO是颞叶、顶叶和枕叶的结合 处,是来自听觉、视觉、触觉信息的集合处,这些更高层的区域 负责颜色处理更复杂层面的程序。 大脑交叉激活 科学实验说明即使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正确无误,这些区域 之间的化学物质的流动也有可能出错。因此科学家用交叉激活 (cross activation)这个词来阐述通感现象出现的原因。

  7. 感知建构与美育 音乐感觉能力,感知综合; 体验与创造力; 音乐感知与多元智能; 音乐智力与美育; 皮亚杰将艺术限定在智力活动范围边缘的再思考 • 2. 音乐与色彩(audition colorée)、绘画 调性色彩表(部分) 调性牛顿 里姆斯基-柯萨柯夫斯克里亚宾 C 红色白色红色 D 橙色黄色,阳光的黄色,灿烂的 E 黄色蓝色,闪亮的蓝宝石青白色 F 绿色灰绿色鲜蓝色 G 蓝色褐金色橙色-玫瑰红

  8. 斯克里亚宾音诗《普罗米修斯》与彩光琴 • 布里斯《彩色交响曲》 • 梅西安昂《时间色彩》《天堂的色彩》 • 拉赫玛尼诺夫《死岛》 • 李斯特《巡礼的岁月-婚礼》 • 莫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 冈瑟·舒勒《保罗·克利主题练习曲7首》 • 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克利画5幅》 • 德彪西《海》(葛饰北斋浮世绘《神奈川冲 浪里》)

  9. 3. 音乐与建筑的联觉 • 德彪西《沉没的教堂》 • 维拉-洛博斯《纽约天际》 • 音乐与迪斯尼主题公园 • 德彪西《塔》摹仿佳美兰音乐 • 佳美兰与巴厘岛(日常生活高度仪式性,寺庙庆 典等宗教活动平民化,在这个2170平方英 里的岛上有各类寺庙两万多个,包括家庙、 继嗣群庙、农庙、丧庙、居庙、盟庙、种 姓庙、国庙等,其中“大而重要的”寺庙 4661座) • 非洲建筑中的音乐灵感

  10. 4. 音乐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音乐 莎士比亚、歌德、海涅、但丁《神曲》拜伦 《曼弗雷德》 村上春树-雅纳切克《小交响曲》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约翰·道兰德《潸然泪下》 《亚特兰大蓝调》《马太受难曲》《夏 日最后的玫瑰》路易·阿姆斯特朗 《Chantez-les Bas》(低声歌唱) 音乐评论《给我摇摆,其余免谈》 朱自清《荷塘月色》

  11. 现代诗歌的通感-马拉美:“白色的呜咽”“披着蓝色的钟声” 霍·雷·海斯:“当太 阳只不过是一滴汗/一声钟”,“一座教堂像铜钟一样光芒四射而又响亮地 屹立着”, “人声的影子/扑腾着” 音乐中的神话、传说意象-里亚多夫《女妖》《巴巴亚嘎》德彪西《塞壬》 (《夜曲》)《牧神午后》 德沃夏克《午时女巫》《水妖》《金纺车》 • 牧神 • La Flute de Pan (19??), 15:00, Mouquet, Jules (1867-1946). • Pan and Echo (1906), 4:30, Sibelius, Jean (1865-1957). • Pan (1910), 56:00, Novak, Viteszslav (1870-1949). • Pour Invoquer Pan, Dieu du Vent d'Ete (1914), 2:30, Debussy, Claude (1862- 1918). • Choral Symphony Prelude (1924), 3:00, Holst, Gustav (1874-1934). The prelude of the First Choral Symphony for soprano, chorus, and orchestra on John Keats' text invoking Pan • Pan (1924), 12:00, Merikanto, Aarre (1893-1958). • Pan (1924), 2:30, Rangstrom, Ture (1884-1947). • Pan Aimait Ekh6 (1931), 2:00, Roussel, Albert (1869-1937). • Pan (1951), 2:00,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 Pan (1978), Schnebel, Dieter (1930-). • Pan (1985), 5:00, Kagel, Mauricio (1931-). • Pan Fantasy (1985), 44:00, Sarmanto, Heikki (1939-).

  12. 5. 音乐中的自然 音乐中的水、风、雾、味- 德彪西《水中倒影》《平原上的风》 《雾》《黄昏空气中的声音与香味》拉威尔《水之嬉戏》 音乐中的夜色-舒曼《月夜》黄昏》肖邦等《夜曲》德彪西与福 雷的《月光》勋伯格《月迷彼埃罗-夜晚》梅西昂《星光下 的峡谷》 音乐中的四季-维瓦尔第、海顿、柴可夫斯基《四季》戴留斯 《孟春初闻杜鹃啼》 音乐中的地理景观-利亚多夫《魔湖》科普兰《阿帕拉契亚山之 春》格罗菲《大峡谷组曲》 音乐中的动植物-圣-桑斯《动物狂欢节》拉赫玛尼诺夫《图画练 习曲“海洋与海鸥”》巴托克《苍蝇的日记》梅西昂鸟歌、 《图伦加利拉交响曲》中的小花

  13. 6. 城市音乐景观 交响乐团,独唱独奏家、乐队或演唱组,酒馆 咖啡馆及街头音乐,群众合唱,音乐技术与传 媒景观,背景音乐,广告音乐, 7. 音乐叙事、音乐作为戏剧 8. 音乐与运动 萨迪《运动项目与嬉游曲21首》 奥涅格《橄榄球》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 斯特拉文斯基《纸牌游戏》 德彪西《游戏》(网球)

  14. 9. 音乐与电影 • “看”电影还是“听”电影?电影中的音乐是“听不见的旋律”吗?为何视觉霸权的电影中要有音乐?要想获得最佳的电影体验,音乐为何不可或缺?体验电影的整体集合还是元素(影像、照明、拍摄角度、声音、音乐)? • 贡布里希结构匹配与联觉等价,伦纳德·B·梅耶“情感与文本的联系”,斯洛波达的“映射”、音乐体验“渗漏”,维基对“轮廓理论”的突破与视音乐体验为“黑匣子”。 • 电影画面与音乐的关系(平行、同步、对位、逆行、游离),电影叙事与音乐叙事,叙事中心与叙事布景,电影的乐旨(语境中的一小段音乐,其符号被激发出含义)。

  15. 电影中的摘录与引用: •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2001太空漫游》中出现在3个不同的地方,用此曲配乐的电影还 有《天堂之门》《泰坦尼克号》《纯真年代》《舞国英雄》《爱到尽头》《花心太少》等 • 迪斯尼公司《幻想曲》包括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曲》(肖斯塔可维奇的管弦乐改编版)柴科夫斯 基《胡桃夹子》中6首舞曲、杜卡斯《小巫师》、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贝多芬《田园》、彭 基耶利《时间之舞》(出自《乔康达》)、莫索尔斯基《荒山之夜》、舒伯特《圣母颂》 • 哈恰图良芭蕾组曲《加雅涅》中的慢板——《2001太空漫游》 • 贝多芬《欢乐颂》——《救命》 • 亚瑟·本杰明《暴风阴云康塔塔》——《擒凶记》 • 马勒《第五交响曲》小柔板——《死于威尼斯》 • 马斯卡尼《间奏曲》(出自《乡村骑士》)——《愤怒的公牛》 • 普契尼《我亲爱的爸爸》(出自《贾尼·斯基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维瓦尔第《G大调协奏曲》——《“爵”代风华》 •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太空英雄》《安妮·霍尔》《射鱼》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沉默的羔羊》 • 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普通人》 • 四段莫扎特的音乐《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bE大调小提琴和中提琴协奏曲》《三首嬉游曲》《土耳其 进行曲》——《走出非洲》 • 巴伯《慢板》——《野战排》 • 贝利尼《圣洁女神》(出自《诺尔玛》)——《廊桥遗梦》 • 莫扎特《G 大调弦乐小夜曲-浪漫曲》——《异形》 • 德利勃《花的二重唱》——《血魔》《情人保镖》 • 理查德·埃丁塞尔《华沙协奏曲》——《危险的月光》(又名《自杀中队》) • 中国电影与音乐: 故事片《卧虎藏龙》《夜宴》(谭盾)《天地英雄》([印]拉赫曼)《太行山上》(叶小纲)《霸王别 姬》(赵季平)《红河谷》(金复载)《理发师》(奚其明)《东京审判》(安栋) 纪录片《布达拉宫》(程巍)《茶马古道·德拉姆》(赵力)

  16. 10. 音乐感知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感知教学的目的和效用 音乐感知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整体感知-诗意、意象与美; 与文本对话-主体介入; 迈尔的“动力性体验”风格反应与 寻觅意义的实际操作; 音乐智力与聆听-必需永远超过学生自己能够表 演或作曲的广度、复杂性和多样性) 《音乐感知教学——新思维校本教材》

  17. 音乐叙事 什么是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 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 时间、空间的事件。 文学叙事的3种类型: 1. 关注故事结构; 2. 注重叙述着在“话语”层次上表达事件的 方法; 3. 兼顾故事和叙事者的“融合”型。

  18. 音乐如果与文学叙事有类似性的话,那就是与第3种音乐如果与文学叙事有类似性的话,那就是与第3种 “融合”型类似。举例如下: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继承人》中,采用“人物的思维风格”。小说讲的是史前一个原始部落被智人灭绝的故事。洛克是原始部落的一员,他不认识智人手中的武器,也不能理解智人的进攻行为。试比较下面两种叙事话语: 1. 一个男人举起了弓和箭,他将弓拉紧箭头对着洛克射了过来,射出的箭击中了洛克耳边的死树,发出“嚓!”的一声响。 2. 一根棍子的两端变短了,然后又绷直了,洛克耳边的死树得到了一个声音“嚓!”

  19. 关于音乐叙事的研究,虽然在学术界已很深入,直接影响了音乐关于音乐叙事的研究,虽然在学术界已很深入,直接影响了音乐 分析(HowWeGotOut of Analysis),但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主要 有3种意见: 1. 让-雅克·纳蒂埃Jean-Jacques Nattiez 认为音乐本质上是 抽象的,因此音乐是非指涉性的,不可能表现出类似文学 的情节。 2. 卡罗琳·阿巴特Carolyn Abbate认为文学叙事建立在过去 时(past tense)的基础上,而音乐没有过去时,因此 不可能叙事。 3. 彼得·基维Peter Kivy认为音乐中重复必不可少,而讲故事 不断重复是极其荒谬的,所以音乐与叙事绝不可能一致。

  20. 批评: 首先,音乐是有意象的,这些意象来源于音乐以外的“外部世界”。 音乐的主题(包括旋律、和声、音色等),反复出现的音型,调性布局 等等可以表现音乐的角色、活动、高潮等,可以满足表现音乐情节的条 件。“纯音乐”(pure music=absolute music=abstract music)之“纯” 是相对的,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不是上界的语言。 "From Beethoven onwards, there is no modem music that has not its inner program." Gustav Mahler in a letter to Max Kalbeck 香港中文大学蔡宽亮教授1999年出了一本书Absolute Music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书中第一句话是Absolute music has ‘no history’. 接着写道,如果说纯音乐有历史的话,那就是揭露它们虚假身 份的历史。

  21. 其次,各种媒介的叙事,如非文字媒介(电影叙事、绘画叙事、戏剧叙事)叙事方法是不同的,音乐叙事不能以文学叙事方法为衡量标准。其次,各种媒介的叙事,如非文字媒介(电影叙事、绘画叙事、戏剧叙事)叙事方法是不同的,音乐叙事不能以文学叙事方法为衡量标准。 影视叙事与文学叙事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前者事件与叙述时间同步发生,后者则是事后叙述。即使文学也不是只用过去时一种时态而是有多种时序(如“预叙” prolepsis,如事件尚未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 “倒叙”analepsis则从“现在”开始回忆过去)。 重复与对比是音乐形式最基本的表现要素,也是音乐 独特的叙事方式。

  22. 文学叙事靠词语描绘和对话表现人物、环境,音乐叙事通文学叙事靠词语描绘和对话表现人物、环境,音乐叙事通 常避免人物、环境特征,最容易觉察到的是随着音乐时间而变 化发展的分层模式(hierarchical patterns)。 在与语义因素相关的歌剧、戏剧配乐、歌曲和标题音乐中, 与在靠音乐主题、动机联系、对比、冲突关系显示局部连贯性 的无标题的器乐中,这种分层模式是不同的。 音乐叙事可能涉及和暗示各个方面,如社会结构及其不公平, 音乐的风格结构,个体心理状态,传记问题等等,所以,音乐叙 事的一个例子,不能代表所有音乐作品的叙事原则。这里仅分析 贝多芬《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no.2第一乐章的叙 事分层模式,在无标题的器乐曲中,音乐叙事建立于音乐事件(music events)之上。 见分析表格与乐谱。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