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資訊倫理與素養研習

資訊倫理與素養研習. 日期: 101.06.10 (一) 18 : 30 ~ 21 : 00 地點:基隆市仁愛國小 2F 會議室 講師:基隆市仁愛國小資訊組長 劉淑娟老師. 研習大綱. 1. 資訊素養與網路素養. 2. 網路禮儀規範與法規. 3. 網路交友與網路霸凌. 4. 網路沈迷與網路遊戲. 1. 網路素養的定義. 過去認知:認識網路、使用網路的能力。 現在認知:加入「 網路倫理 」的概念。 在網路上該怎麼說話、該怎麼自律、怎樣才不會觸犯法條等規範。. 2. 網路禮儀與規範. 網路世界的「 匿名性 」,使得網路禮儀相對重要。

feng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資訊倫理與素養研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訊倫理與素養研習 日期:101.06.10(一)18:30~21:00 地點:基隆市仁愛國小2F會議室 講師:基隆市仁愛國小資訊組長 劉淑娟老師

  2. 研習大綱 1.資訊素養與網路素養 2.網路禮儀規範與法規 3.網路交友與網路霸凌 4.網路沈迷與網路遊戲

  3. 1. 網路素養的定義 • 過去認知:認識網路、使用網路的能力。 • 現在認知:加入「網路倫理」的概念。 • 在網路上該怎麼說話、該怎麼自律、怎樣才不會觸犯法條等規範。

  4. 2. 網路禮儀與規範 網路世界的「匿名性」,使得網路禮儀相對重要。 「尊重」為基本原則。 言論:表達清楚,簡單易懂。 使用道德:共用與互動,使用者互惠。 網站規範:社群自主管理。 法律界線:著作權、隱私權。

  5. 3-1. 網路交友的定義與趨勢 • 定義:運用MSN等網路軟體工具,和網路上各地 的人結交為好友的行為。 • 趨勢1:透過YAHOO奇摩交友網站結交朋友的男 女比例將近4:1。 • 趨勢2:21至30歲的人(適婚的年齡)最多。 • 趨勢3:交友年齡層下降。(國小學生) • 趨勢4:交友目的複雜化。(並非單純交友) • 趨勢5:涉及不法交易行為。(援交、網路詐騙)

  6. 3-2. 網路交友衍生的社會問題 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疏離:宅男、宅女。 網路色情氾濫。 網路犯罪多元化。

  7. 3-3. 網路交友的世代鴻溝 五年級(30-39歲):電腦、網路是先出現在工作,然後才進入生活中,因此,對電腦、網路抱著選擇性採用的態度 六年級(20-29歲)與七年級(10-19歲):電腦和網路可是「與生俱來」。 絕大部份使用網路的青少年之父母親或師長對於網路的相關知識非常有限。 網路術語(英數):98、886、Orz、BF、GF。 網路術語(中文):「潛水」、「丟水球」「水水」、「大大」、「安安」、「夯」、「威」

  8. 3-4. 安全的網路交友 對於個人資料的登錄要十分小心謹慎。 避免單獨出門的邀約。 保護自己,不隨意給予他人個人資料。 交往限定於通信範圍內,且能與師長討論。

  9. 3-5. 網路霸凌(bullying)的定義 網路霸凌也就是恃強凌弱的行為,從傳統的面對面威嚇,變成以網路影片、照片與文字來威脅、譏諷、辱罵他人。因為網路訊息生產便利、傳播快速、流傳廣大,以及發送者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寄送,免除了面對面的對峙壓力,讓霸凌者可以更快速且輕易的傷害他人。 又稱「電子霸凌」、「簡訊霸凌」、「數位霸凌」或「線上霸凌」。 遭受霸凌的青少年有可能對人際關係產生不滿、自我排斥、甚至出現身體及精神上的健康警訊。

  10. 3-6. 網路霸凌的工具與類型 • 工具:青少年方便取得的工具 • 網際網路(電子郵件與網站貼文)及通訊器材(行動電話) • 類型: • 網路文字:有歧視意味的笑話與殘酷嚴厲的批評、令人難堪的線上票選。 • 圖像騷擾:例如個人私密照被公開流傳,含有性暗示的圖片,或經過移花接木的不實剪接照片。 • 個人訊息:恐嚇電子郵件或手機簡訊等可直接傳送至被害對象身邊的騷擾方式,即使不上網站不接電話也無法避免。(最嚴重)

  11. 3-7. 網路霸凌的處理方式(基本原則) 愛鄰協會白絲帶工作站「終結網路霸凌六帖要」: • 要遵守法律 • 要終止留傳 • 要即時處理 • 要勇於求助 • 要勇敢通報 • 要分開輔導

  12. 3-8. 校園網路霸凌的處遇方式(青少年) 收到訊息,直接通報師長。 封鎖訊息來源帳號或手機號碼。 看到有關自身之公開不實訊息,請師長處理。 不任意轉寄未經證實之消息。 切勿含有任何情緒而傳遞有關他人之消息,以免觸法。

  13. 3-9.網路霸凌的處遇方式(家長) 霸凌事件發生後,最後知道的通常是家長。父母以為小孩子待在家裡就不會加害他人或是遇到危險,殊不知網路霸凌的威力是超越時空、難以閃避的;而父母事後知曉後也都難以相信自己平常乖巧的孩子會去霸凌別人,或是被同學霸凌。多數霸凌加害者並沒有意識到霸凌會為他人帶來多大的傷害,而父母則應灌輸正確觀念。 告知孩子切勿回應霸凌者的言語暴力,避免引起不必要且非理性的言語攻擊。 主動關心詢問;除了課業以外,多和孩子聊聊學校的生活。

  14. 4-1. 網路沈迷的定義 Use Abuse Addiction 查資料、收信 過度使用影響作息 成癮而情緒失調

  15. 4-2. 避免網路沈迷現象的建議 帶領孩子擴展他們的人際互動關係,許多夏令營、戶外活動參與、童軍團,都是可以幫助孩子多認識別人的好方法。 家長必須幫助他們發覺自我的生活目標,學習規劃自我的時間,發展多樣性的休閒娛樂。 老師藉由設計適當的運動或是康樂活動,讓孩子可以適時地抒解壓力,在遊戲互動中學習人際互動的有趣之處。

  16. 4-3. 網路成癮的判別標準(5/8) 1. 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 (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 2. 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 3. 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 4. 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 5. 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 6. 你是否曾因為上網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7. 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 8. 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

  17. 4-4. 網路成癮人口發展趨勢 根據教育部2010年中的調查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需要找專業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仔細再確認),佔20.40%;國中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23.70%;高中職生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佔32.30%。從這些數據顯示,目前國小四年級到高中職,約2成左右的學生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也就是說每5個國高中小學生,就有1個可能會發展成網路成癮。

  18. 4-5. 從腦科學看網路成癮 • 「成癮」的定義來自於人有自覺不能再維持某一現況,而欲求改變卻又無法改變,一再不斷的重複此狀況。就像學生離不開網路,即使理性的大腦告訴他,我現在需要做功課、準備考試,但實際上學生仍然每天上網玩網路遊戲,縱使他想改變現況,卻又無力改變。 • 大腦運作影響生存: • 大腦中的邊緣系統決定動機(行為意向),前腦決定策略(行為策略)。原始社會生存需求高,邊緣系統啟動生存需求,前腦進行求取生存策略擬定,獲取成功後大腦自動記憶過程。 • 大腦在解除危機時會判斷快樂的感覺即為生存的目的達成,但是現今社會幾無生存之危機,而學生發現產生危機時,發現玩線上遊戲可以獲得快樂並解除危機(例如社會的壓力、與家人的衝突等),大腦就會將這段歷程記憶起來,當危機再次產生時,大腦就會主動決定接下來的行為—玩網路遊戲。

  19. 4-6. 以需求理論看網路成癮 在現實社會中獲得重視與肯定,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忙碌充實生活內涵,善用時間管理。 無法隨時隨地方便上網。 商業活動主導民眾網路行為,政府部門需配合立法規範。

  20. 參考書籍 資訊素養與倫理(教育部) 認識學生的網路世界--網路素養教師篇 (教育部) 給愛上網的你--青少年網路秘笈(教育部) 網際網路教學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經濟部) 參考網站 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 http://eteacher.edu.tw/

  21.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