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猪场效益定律

猪场效益定律. 北京农大铁骑力士. 看看我们大环境. 我们的世界 矛盾的市场. 经济问题伴农业问题 南北半球 连续干旱 东西半球 都有问题 外强内弱 农强工弱 稻强米弱 麦强面弱 产强销弱 期强现弱 近强远弱 食强肉弱. 2012年饲料产量增长预计超过千万吨. 预计2012年配合饲料产量增长. 不同规模饲料企业产量走势图. 符合季节性规律:高点低点出现的时间 符合加工规模变化:大中型企业好 ,小企业差. 中国玉米供求的大格局.

flavi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猪场效益定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猪场效益定律 北京农大铁骑力士

  2. 看看我们大环境

  3. 我们的世界 矛盾的市场 • 经济问题伴农业问题 • 南北半球 连续干旱 • 东西半球 都有问题 • 外强内弱 农强工弱 • 稻强米弱 麦强面弱 • 产强销弱 期强现弱 • 近强远弱 食强肉弱

  4. 2012年饲料产量增长预计超过千万吨

  5. 预计2012年配合饲料产量增长

  6. 不同规模饲料企业产量走势图 符合季节性规律:高点低点出现的时间 符合加工规模变化:大中型企业好 ,小企业差

  7. 中国玉米供求的大格局 1、需求刚性增长。饲料需求总量以平均每年5-6%的速度刚性增长,更重要的是散养模式逐渐转为规模养殖对玉米所带来的需求远远大于每年的5-6%的刚性增长幅度,总增幅接近10%。 ,中国对玉米需求每年的增长量至少要在1000万吨的水平。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玉米库存大幅下降4500万吨,完全可以验证这一观点。

  8. 2、种粮成本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刚性增加,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二是物力成本增加,种子、化肥等各种投入年年增加。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必须逐步提高最低粮食保护价,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2、种粮成本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刚性增加,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二是物力成本增加,种子、化肥等各种投入年年增加。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必须逐步提高最低粮食保护价,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 3、中国玉米的供需格局已发生了本质变化。由三年前的供略大于求,逐渐演变为到近三年来的紧平衡,再到今后的供求不平衡,因此必须依靠小麦替代与进口来维持供需平衡。大家试想一下,在过去的6个月期间里,如果没有大量的小麦替代,中国玉米的供求关系又将如何?

  9. 规模化、集约化是养猪业必然趋势 • 劳动力成本上升: • 青年人不愿回农村: • 疫病造成没有技术养不出猪: • 畜产品的需求提高: • 散养户很难获得期望利润:

  10. 生产指标与效益的关系 规模猪场每头母猪年生产费用

  11. 生产水平决定竞争力 • 15头:0万元;25头:488万元 • 1>10:1个25+1000头母猪场=488万: 10个场15头场=0 17—25提高了47% 但效益增加了5倍!

  12. 项 目 领先水平 较高水平 较低水平 哺乳期(天) 21 25 28 断奶至下次发情(天) <6 6--9 >10 母猪年产胎次 2.2 2.1 2 胎产健壮仔猪数(>700g)(头) 经产 10 9.6 9 初产 9.2 8.5 8 健壮仔猪哺乳期成活率(%) 97 90 85 保育猪成活率(%) 97 92 88 生长育肥猪成活率(%) 98.5 97 94 全程成活率(%) 90 85 75 初生重(kg) 经产 1.4-1.5 1.3-1.4 <1.3 初产 1.2-1.3 1.0-1.2或1.3-1.8 <1.0或>1.8 25日龄重(kg) 7.2 6.8 6 56日龄重(kg) 20 19 17 0-100kg日龄(天) 150-160 160-170 >170 料肉比 全程 2.4:1 2.6:1 2.8:1 全群 2.9:1 3.2:1 3.4:1 配种分娩率(%) 经产 85 83 80 后备 90 85 80 你的猪场生产水平怎么样??

  13. 效益=市场+生产水平 生产水平=(遗传+营养+环境)×管理 水桶原理 遗 传 管 理 营 养 环 境

  14. 养猪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 各种因素对养猪生产的相对影响

  15. 管理 有收无收在防疫 收多收少在管理 猪场动力网 http://www.powerpigs.net

  16. 猪场2WG效益定律

  17. 1.1背景 • 一头肥猪的生产成本包括:饲料费用、劳动工资、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疫苗和兽药费、水电费及共同生产费用等。 • 饲料成本占70—80%。 • 在猪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需饲料总量的75—80%是在生长育肥期消耗的,因此,该阶段饲料费用占总生产成本的50—70% • 控制养猪效益的关键点——提高生长育肥猪的饲料利用率(即降低料肉比)。 • 〔利润挖掘〕 提高饲料利用率,压低饲料成本。当前我国生长育肥猪的饲料转化率一般是2.7~2.8,能够降低0.1,一头猪就可以节省50kg饲料,每头猪就可多赚150元(饲料按3元/kg计)。

  18. 表1 一头猪的饲料消耗量

  19. 降低料肉比 生长育肥期 生长速度快 利润增加 保育期增重快 仔猪初生重 仔猪断奶重 缩短上市日龄 母猪妊娠期饲养 母猪哺乳期饲养 如何才能降低生长育肥猪的料肉比 • 关键是取决于——“三重” • 仔猪的初生重; • 断奶重; • 保育期增重。

  20. 仔猪的初生重的意义 • 首先是初生体重影响断奶前的成活率。一般来说,初生体重越小,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越高(见下表2)。 • 在正常的意义下,仔猪初生重越大,活力越强,体质越壮,生长越快,断奶重越大。初生重小会给猪场带来大量的不良后果,造成猪场经济效益下降。大量调查数据证明,仔猪初生重1.5~1.6千克的猪场经济效益要比初生重1.2~1.3千克的猪场好得多。猪场经济效益与初生重有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也是猪场经济效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 • 初生重小断奶重就小,初生重每增加100克断奶重增加0.34~1.07千克(表3)。 • 平均初生重大变异系数小,说明窝仔整齐度好,对提高仔猪成活率非常有好处,平均初生重大也可以刺激母猪多产奶。

  21. 初生体重,公斤 <1.0 1.0-1.5 1.5-2.0 >2.0 断奶体重*(公斤) 6.0a 7.1b 8.1c 9.4d 表1 初生体重与断奶体重的关系 * 28天断奶,不同字母间差异显著(p<0.05)。 由表可见,初生体重低于1.0公斤的仔猪即使活下来,到28天断奶时体重较其它初生体重的仔猪分别相对低18、36和57%。

  22. 日活增重=420+120x初生重 资料来源:Whittemore,1993

  23. 造成初生重小的原因 • 母猪妊娠后期管理不好; • 窝产仔数 :窝产仔数越多,初生体重越低,两者具有相反的关系

  24. 窝产仔数,头 初生体重,公斤 ≤8 9-10 11-12 13-14 ≥15 百分率分布,% <1.0 3 5 6 7 17 1.0-1.5 29 35 38 42 54 1.5-2.0 37 50 50 44 29 >2.0 31 10 6 7 0 总百分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表2.窝产仔数对初生体重的影响(总共1633头仔猪) 资料来源:Caugant等,1993

  25. 断奶体重小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 仔猪断奶体重偏小是国内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猪场28天断奶体重6.5~7.5千克,管理好的猪场28天断奶体重可达到8~9.3千克以上。断奶体重小给养猪场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断奶过渡难度大、保育期死亡率增加、育肥期增重速度慢、饲料效率变差,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 造成仔猪断奶体重小的原因:初生体重小造成断奶体重小;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直接影响产奶量,28天断奶母乳对仔猪断奶体重的影响高达90%; 哺乳母猪料能量不足,是国内猪场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粗蛋白质和赖氨酸不足也普遍存在;母猪日喂饲次数少导致日进食总量不够,进而影响产奶量;母猪饮水量不足导致了采食量下降。

  26. 仔猪断奶重决定了保育期增重 • Mahan等(1991)指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比体重小的,达到体重20kg的时间,可缩短约13天左右,而且其所消耗的饲料量比体重较小者要少。

  27. 仔生长性能 28天断奶平均体重 备注 4.7kg 6.2kg 7.6kg 保育期飼料采食量(公斤) 29.20 22.90 18.30 保育期最后体重(公斤) 21.10 21.40 19.70 哺乳至保育期饲养所需天数 67.2 59.9 53.9 表3. 仔猪断奶体重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资料来源:Mahan & Lepine, 1991

  28. 仔猪保育期增重决定了生长育肥猪上市日龄 • 保育期结束体重每增加0.5kg时,育肥猪到100kg上市日龄约可缩短3天。 • Mahan等(1991)指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在7.6kg以上时,比断奶体重小的,其育肥猪出售日龄约可提早15天,且其所消耗飼料量比体重较小的少之。 • 由表1及表2中得知,育肥猪出售日龄真正受影响的阶段,共约15天,此发生在哺乳及保育仔猪阶段。一般而言,保育仔猪达到20公斤体重以后,其生长性能约趋于一致。故哺乳、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其饲料配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9. 项 目 断奶后天数与体增重(公斤) 上市日龄 28天 56天 156天 断奶重,公斤 4.5-5.0 12.3 27.6 - - 5.4-5.9 13.9 30.2 107.4 182 6.3-6.8 15.1 31.8 109.3 179 7.3-7.7 16.2 33.9 113.0 174 8.2-9.1 17.2 35.4 113.8 172 表4. 断奶重对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a a Tokach等,1992。仔猪平均21天断奶,体重6.2公斤。断奶后28天和56天的数据来自于同一商品猪场的1350头试验猪(美国)。

  30. 猪场2WG效益定律 • 猪场效益的70—80%取决于饲料成本; • 降低饲料成本的关键是,实现乳仔猪饲养的体重三大目标: • 初生体重(Birth Weight)最大化1.2—1.5公斤; • 断奶体重(Weaning Weight)最大化,4周龄体重8—9公斤; • 断奶后增重(Gain)最大化,9周龄体重达到25公斤。 英文缩写:2WG

  31. 一、如何实现初生体重最大化 • 关键点——妊娠母猪的饲养,特别是妊娠后期的饲养。 • 仔猪初生体重与妊娠母猪后期的采食量或营养摄入有密切关系。

  32. 妊娠母猪饲养的目标 繁殖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母猪质量,使生产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延长使用年限,让大部分母猪都有希望生产到第七胎,尽量减少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的各种因素。 饲养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成功,保证母猪产出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的仔猪,产后母猪能顺利泌乳。 繁殖指标 △平均窝产活仔9.5-10头 △每头母猪年育成活仔20-22头

  33. 妊娠母猪饲养目前存在问题 • 过肥或过瘦,导致母猪产后泌乳不足; • 仔猪出生体重小、发育不良、下痢频繁、哺乳期仔猪成活率低、断奶体重小; • 断奶后母猪发情率低,影响下一胎配种和妊娠,饲养成本加大。

  34. 国内外母猪生产性能指标比较

  35. 母猪每年产2.4胎 母猪年生产力的构成 优质种群的典型图表

  36. 母猪生产周期的特点

  37. 体况评分是确定营养需要与饲养方案的依据 背膘厚度与体况评分的关系: 背膘厚度P2(毫米)=(5.8×体况评分)-0.7

  38. 2.3 各生产周期内背膘厚标准 哺乳期: 断奶时P2背膘减少2毫米,失重≤10公斤,体况评分应不低于3分。 妊娠期:

  39. 过瘦的不利影响: 第一次发情周期延迟 返情率高 寒冷天气时流产增加 利用年限变短 窝产仔数减少

  40. 过肥的不利影响: 分娩时母猪体重过大 行动困难、分娩困难 容易压死小猪 哺乳期内采食量减少,泌乳量降低,体重损失增大 对热应激更为较敏感

  41. 1、配种前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配种前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对排卵数有重要影响,而排卵数是决定产仔数的重要因素 • 催情补饲:在排卵前的一个星期提高饲料采食量称之为催情补饲。研究表明,催情补饲可以提高血浆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增加黄体生产素(LH)的释放频率,从而增加排卵数 • 荷兰研究者认为,排卵前14天内提高母猪采食量可使排卵数增加2个左右。因此,不管有无理由对后备母猪采取限饲,在配种前的12天应使母猪自由采食,日采食量不应少于3kg/天

  42. 配种后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 在配种初期的25天内,受精卵的死亡率可高达30% • 配种后的采食量与胚胎死亡率有关,采食量越高,死亡率越高 • 控制胚胎发育和成活率的主要机制为子宫特异蛋白的分泌 • 最近,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配种后72小时的饲养水平对胚胎死亡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饲料采食量从1.8kg/天提高到2.5kg/天,胚胎死亡率显著提高 • 配种后母猪饲喂量不应超过2.5 kg/天

  43. 怀孕期饲料一般饲喂量

  44. 怀孕早期的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Prime 等, 1988

  45. 妊娠母猪妊娠早期的采食量 • 胚胎死亡(20-30%)发生的主要时间在妊娠的前2周 • 配种后的高采食量与高胚胎死亡率密切相关 • 控制配种后胚胎成活率的主要机理是子宫特殊蛋白的分泌 • 通常建议怀孕头两周采用低饲喂量(1.8-2.0公斤

  46. 怀孕期采食量越大,哺乳期体重损失越多 哺乳期体重变化 怀孕期增重

  47. 妊娠期胚胎发育 胚胎及胚胎膜重量(克〕 受孕后天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