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3. 复习要点. 乌鲁木齐第 101 中学 李 远.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2 .孔子 —— 儒家创始人,被称为 “ 至圣 ” 。 ( 1 )政治: “ 仁 ” (核心思想)、礼、 “ 德治 ” 思想 ( “ 仁者,爱人 ” 、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flo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复习要点 乌鲁木齐第101中学李 远

  2.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3.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2.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 (1)政治:“仁”(核心思想)、礼、“德治”思想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教育:兴办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使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 (3)编纂:《诗》、《书》、《礼》、《易》、 《乐》、《春秋》,统称“六经”。

  4. 3.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人称之为“亚圣”。 主张: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 想,主张“轻刑薄税”; 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4.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 (1)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主义思想) (2)政治:主张“仁义”、“王道”,提出“水则载,水亦覆舟”观点

  5.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原因: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大一统”的开创时期;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表现: 汉武帝接收董仲舒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政; ②规定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科书; ③兴办太学,提高儒学地位,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学经典; (同时也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④各郡国也设立学校,儒学在各郡、国得到推广。 3.影响: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6. 三、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理学 (1)概念: 理学是宋代出现融合了儒、道、佛的内容的新的儒学体系。 (2)“二程”(程颐、程颢)——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 主要主张: a.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 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发挥孔子“仁”学说,“仁”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仁、义、理、智、信。 (3)朱熹——南宋人,理学集大成者。 ①主要主张: a.理气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理比气更根本,主张先有理而后有气b.修养论:把伦理道德和理气结合,认为仁、义、礼、智等准则也是天理反映c.“心性论”:认为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7. ②历史地位: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其最重要的著述是《四书单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②历史地位: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其最重要的著述是《四书单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明朝心学 (1)主要代表: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 (2)主要主张: ①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②提倡“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的思想。

  8. 四、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李贽: 基本主张:①挑战孔子权威,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故未尝有是非也”。 ②批判道学家虚伪,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相同主张——政治: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 ——这些主张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 (2)具体主张—— ①黄宗羲:政治:批判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提出要限制君权,“公其是非于学校”;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权威还要大) 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 经济: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9. ②顾炎武: 政治:反对君主“独治”,提倡“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 学术:主张“经世济用”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代 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王夫之 哲学:反对“天命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万物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思想) 政治:“循天下为公”思想,批判“孤秦”“陋宋”,揭露历 代帝王将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学术:主张经世致用。

  10. 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及其发展

  11.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2)主张: “人是万物的的尺度” (3)意义: 提出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提出“认识你自己”等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2)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或“知识就是道德”,即所谓知德合一。 (3)苏格拉底心目中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必要素质。

  12.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 1.了解但丁、薄伽丘的主要作品 2.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了解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但丁、薄伽丘的主要作品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神曲》 (2)薄伽丘: 《十日谈》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肯定人的价值与可贵,颂扬人的力量;肯定人追求财富、幸福、享乐的权利。 (3)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13.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序幕) (1)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 (3)认为《圣经》权威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权利。 (4)否定教会高于国家,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 (君主拥有上帝授予的权力,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

  14. 三、欧洲的启蒙运动 1.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念及其代表作 2.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法国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1)伏尔泰 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哲学通信》 主要主张: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③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都有追求生 存和幸福的权利。 (2)孟德斯鸠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主要主张: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权力制约平衡 ③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意义: 从理论上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奠定资产阶级法学 理论基础。

  15. (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主张:(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主张: ①否定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③认识到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私有制。 2.康德:(德国启蒙思想家) 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观点: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持个人权利;反对暴力革命 3.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对欧美的影响: 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爆发 (2)对亚洲的影响: 鼓舞中国和日本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16.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 科学技术与文化

  17.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明 1.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纸的发明 (1)过程: 西汉早期:发明了书写用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其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人称“蔡侯纸”。 (2)意义: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1)发明和应用:大约在战国时发明,最初称作“司南”(《韩非子》中提到) 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2)意义:①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尤其对航海事业有重要作用。 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提供了条件。

  18.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和使用:东晋,葛洪提到“火药”。唐末至宋初,开始军事应用,如火药箭。宋元之际,火药外传。 (2)影响:①改变作战方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他它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4.印刷术的进步 (1)过程: ①雕版印刷——隋唐:(《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 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实现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节省雕版费用,提高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传播) 元代,王桢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应用多。 (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一部书,是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2)影响:大大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总之,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对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号称“预兆着资产阶级时代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19. 二、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诗经》 (1)时间:相传孔子编订,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 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2)内容构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 分。《风》是民间歌谣,《雅》是贵族宴饮时演 唱的乐歌,《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3)艺术特点: ①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②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 (4)地位: ①《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 传统的基础 ③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0. 2.楚辞 (1)产生: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 歌体裁。 (2)艺术特点:浪漫主义 (3)著名诗人: 屈原,代表作《离骚》(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汉赋 (1)赋的艺术特点: 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赋继承 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特色。 (2)汉:赋走向全盛阶段: 汉武帝时代 (3)主要作品: 司马相如《子虚赋》和《上林赋》

  21. 4.唐诗 (1)“诗仙”李白: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诗风狂放炽热,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后人称其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2)“诗圣”杜甫: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其诗被后人称作“诗史”,其人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李白、杜甫的地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如镶嵌在大唐灿烂文化星空的双子星座,是历代文人学习的典范。

  22. 5.宋词 (1)北宋: 婉约派代表:柳永,在宋元时流播最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代表作《雨霖铃》 豪放派代表:苏轼,是豪放派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南宋:婉约派代表:李清照 豪放派代表:辛弃疾 代表作《菩 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元曲散曲:马致远 《秋思》

  23. 7.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繁盛时期。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24. 三、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1.了解汉字的演变 (1)汉字起源: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至商代汉字已经比较成熟。(甲骨文) (2)演变: 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五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小篆—创始于秦代 隶书——始开秦朝,汉代盛行 楷书——始于魏晋,隋唐盛行 2.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1)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尤擅草书、行书,号称“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2)唐代:①楷书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欧体、颜体、柳体。②张旭、怀素之狂草,别具艺术魅力。 (3)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 (4)元代:赵孟頫,创赵体(属于楷体)。

  25. 青 衣

  26. 四、中国的戏剧艺术 了解京剧的产生 1.元杂剧的产生 (1)艺术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成新戏曲,把我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2)名家名剧:关汉卿《窦娥冤》。 2.京剧的产生 (1)乾隆年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3)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4)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现程长庚、谭鑫培等著名艺人。 (5)清朝时期,京剧从北京走向全国,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最大剧种,民国以来,又走向世界,进入世界戏剧之林。

  27. 专题四 近 代 以 来 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8. 一 近代物理学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1.经典力学的建立 (1)伽利略(意): 17世纪初,自由落体定律创立者,是经典 力学奠基者之一。 (2)牛顿(英): 17世纪晚期,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 有引力定律。它完成自然科学第一次理论 大综合,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 代科学的形成。

  29. 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0世纪初) (1)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标志人类进入现代科学时代。 (2)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与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3.普朗克提出量子论(20世纪初) 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指出了经典物理的适用范围。 注意: (1)当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相对论、量子论 (2)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之间的关系:既有否定,又有所发展。

  30. 二、进化论 了解《物种起源》、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念 1.《物种起源》 1859年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引起了生物学的一场革命。 2.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1)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的重要途径

  31. 三、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之成为“万能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2)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3)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爱迪生发明电灯,并在纽约建立一座发电站,加设输电线路向居民城镇供电。 (5)此外还有电话、电车、无线电报、电影等,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2. 3. 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1)计算机的诞生时间:1946年(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意义: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 ①它促进了新经济形式——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90年代,即克林顿时期,最早在美国开始出现,信息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 ②它突破空间限制,使得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③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④此外还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学习的革命。

  33. 专题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4. 一、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睁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批有识之士被洋枪洋炮惊醒,萌发向西方学习新思潮。(2)代表人物、著作: (3)作用: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他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对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①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②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前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35. (2)代表人物、主张 (3)作用: ①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②它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36. 二、新文化运动 了解代表人物;理解主要内容;认识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运动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口号:“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科学) 2.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运动中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鲁迅《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又称“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鲁迅《狂人日记》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37. 3.意义 (1)实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2)积极意义: ①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它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3)局限性:它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片面性,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38.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1)原因: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新希望 (2)李大钊的活动 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18年,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 号召向俄国学习,为建立“劳工社会”而奋斗。

  39. 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2)“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①概况: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主张社会改良,反对根本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中指出:只有取得根本解决,才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希望。 ②意义:通过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40. (3)一批研究性社团出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李大钊);上海的“马克思研究会”(陈独秀)(3)一批研究性社团出现,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李大钊);上海的“马克思研究会”(陈独秀) (4)各地中共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 (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 (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3)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41. 专题六 20世纪以来 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2.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的飞跃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国民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提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解释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基本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日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43. (3)评价: A.进步性 ①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②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局限性: 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44. 2.新三民主义 (1)背景: ①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相继失败。 ②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③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2)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a.民族主义方面:由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 b.民权主义方面:由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c.民生主义方面:由“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提出“扶助农工”、承认“耕者有其田”。 (3)评价: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在革命高潮的到来。

  45.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毛思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井冈山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抗国民党的系列武装起义,相继失败。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内容: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意义: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

  46. 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等)2.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等) (1)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①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及前景。 ②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民主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 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2)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7. 3.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3.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4.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2)在它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3)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向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48. 三、邓小平理论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创建新理论、开辟新道路的宣言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标志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3)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作了系统阐述。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它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完整的体系 (6)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49. 2.主要内容 (1)在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道路。 (2)在发展阶段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3)在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在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在外部条件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在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三步走”战略。 (8)在领导力量上,强调中共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在祖国统一上,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意义: 它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50.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思想的提出: 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 2.内容 a.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它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三次结合,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