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k likes | 2.13k Vues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一章 概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一節 質量管理發展簡史 一.質量管理的概念: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 的協調活動. 控制活動包括: (1)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質量策劃 (3)質量控制 (4)質量保證 (5)質量改進.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質量管理的發展 (一)質量檢驗階段 質量管理的理解還只限於質量的檢驗 (二)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數量統計方法與質量管理的結合 (三)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E N D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一章 概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一節 質量管理發展簡史 一.質量管理的概念: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 的協調活動. 控制活動包括: (1)制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質量策劃 (3)質量控制 (4)質量保證 (5)質量改進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質量管理的發展 (一)質量檢驗階段 質量管理的理解還只限於質量的檢驗 (二)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數量統計方法與質量管理的結合 (三)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旨在通過讓顧客和所有相關方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一種管理途徑. (四)标准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二節 質量檢驗與相關知識 一.質量檢驗的基本知識 (一).質量檢驗的定義 1.檢驗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適當時結合測量,試驗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 2.質量檢驗就是對產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進行觀察.測量.試驗,並將結果和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質量特性合格情況的技術性檢查活動.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質量檢驗的主要功能 1.鑒別功能 2.“把關功能” 3.預防功能 4.報告功能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質量檢驗的步驟 1.檢驗的準備 2.測量或試驗 3.記錄 4.比較和判斷 5.確認和處置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質量檢驗的幾種形式 1.查驗原始質量憑證 2.實物檢驗 3.派員進廠(駐廠)驗收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產品驗證基本知識 (一)產品驗證概念 1.驗證是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2.產品驗證是對產品實現過程形成的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和其他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觀察,試驗,測量後所提供的客觀證據,證實規定要求已經得到滿足的認定.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產品檢驗與產品驗證的關係 1.產品檢驗是產品驗證的基礎和依據,產品驗證則是產品檢驗的延伸. 2.產品檢驗是對產品質量特性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所做的技術性檢查活動,而產品驗證則是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是管理性檢查活動,兩者性質是不同的,是相輔相成的.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產品驗證的主要內容 1.查驗提供的質量憑證 2.確認檢驗依據的技術文件的正確性,有效性. 3.查驗檢驗憑證的有效性. 4.需要進行產品復核檢驗的,送有關檢驗部門並出檢驗報告.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質量檢驗的分類 (一)按檢驗階段分類 1.進貨檢驗 2.過程檢驗 3.最終檢驗 4.出货检验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按檢驗場所分類 1.固定場所檢驗 2.流動檢驗 (三)按檢驗產品數量分類 1.全數檢驗 2.抽樣檢驗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按檢驗的執行人員分類 1.自检 2.互檢 3.專檢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五)按檢驗產品損害程度分類 1.破壞性檢驗 2.非破壞性檢驗 (六)按檢驗方法分類 1.理化檢驗 2.感官檢驗 3.生物檢驗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二章 質量檢驗管理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一節 質量檢驗計劃的概念及編制原則 一.質量檢驗計劃的概念 質量檢驗計劃就是對檢驗涉及的活動,過程和資源及相互關係做出的規範化的書面(文件)規定,用以指導檢驗活動正確,有序.協調地進行.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編制質量檢驗計劃的原則 (一)充分體現檢驗的目的 (二)對檢驗活動能起到指導作用 (三)關鍵質量應優先保證 (四)綜合考慮檢驗成本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五) 進貨檢驗, 驗證應在採購合同的 附件或檢驗計劃中詳細說明, 並經雙方共同評審確認. (六)檢驗計劃應隨產品實現過程的變化作相應修改和調整.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第二節 質量檢驗計劃的內容 一.質量檢驗計劃的基本內容 (一)編制檢驗流程圖,確定適合作業特點的檢驗程序 (二)合理設置檢驗站,點(組) (三)編制產品及組成部份的質量特性 分析表.制訂產品不合格嚴重性分級表.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對關鍵的和重要的產品組成部份編 制檢驗規程(檢驗指導書, 細則或檢驗卡片). (五)編制檢驗手冊. (六)選擇適宜的檢驗方式, 方法. (七)編制測量工具, 儀器設備明細表, 提出補充儀器設備及測量工具的計劃. (八)確定檢驗人員的組織形成,培訓計劃和資格認定方式,明確檢驗人員的崗位工作任務和職責等.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檢驗流程圖 (一)流程圖的基本知識 1.和產品形成過程有關的流程圖有: (1)作業流程圖(工藝流程圖) (2)檢驗流程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流程圖的概念和表達形式 (1)作業流程圖是用簡明的圖形,符號及文字組合形式表示的作業全過程中各過程輸入,輸出和過程形成要素之間的關聯和順序.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檢驗流程圖是用圖形.符號,簡洁明了地表示檢驗計劃中確定的特定產品的檢驗流程(過程.路線),檢驗工序,位置設置和選定的檢驗方式,方法和相互順序的圖樣. 圖例:檢驗流程圖,圖例:電冰箱流程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檢驗流程圖的編制過程 1.熟悉和了解有關的產品技術標準及設計技術文件,圖樣和質量特性分析: 2.熟悉產品形成的作業(工藝)文件,了解產品作業(工藝)流程(路線);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3.設計檢驗工序的檢驗點(位置),確定檢驗工序和作業工序的銜接點及主要的檢驗工作方式,方法,內容,繪製檢驗流程圖: 4.對編制的流程圖進行評審,批準.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檢驗站的位置 (一)檢驗站的基本概念 檢驗站是根據生產作業分布(工藝布置)及檢驗流程設計確定的作業過程中最小的檢驗實體.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檢驗站設置的基本原則 1.要重點考慮設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和控制點; 2.要能滿足生產作業過程的需要,並和生產節拍同步和銜接; 3.要有適宜的工作環境;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4.要考慮節約檢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檢驗站的設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作業(工藝)的需要做適時和必要的調整.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檢驗站設置的分類 1.按產品類別設置 2.按生產作業組織設置 3.按工藝流程順序設置 (1)進貨檢驗站(組) (2)過程檢驗站(組) (3)完工檢驗站(組) (4)成品檢驗站(組) 4.按檢驗技術的性質和特點設置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幾種主要檢驗站設置的特點和要求 1.進貨檢驗站 (1) 本組織檢驗 (2)供貨單位進行檢驗 2.工序檢驗站 (1) 分散式 (2) 集中式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3.完工檢驗站 (1)開環分類式檢驗站 (2)開環處理式檢驗站 (3)閉環處理式檢驗站 圖例:工序檢驗站,圖例:完工檢驗站.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檢驗手冊和檢驗指導書 (一).檢驗手冊 1.檢驗手冊是質量檢驗活動的管理規定和技術規範的文件集合. 2.檢驗手冊上由程序性和技術性兩方面內容組成. 3.產品和過程(工序)檢驗手冊(技術性文件)可因不同產品和過程(工序)而異.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檢驗指導書(檢驗規程) 1.檢驗指導書的概念 (1)檢驗指導書是具體規定檢驗操作要求的技術文件,又稱檢驗規程或檢驗卡片. (2)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一種技術作業指導性文件,又可作為檢驗手冊的技術性文件.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3)它是產品檢驗計劃的一個重要部份,為重要產品及組成部份和關鍵作業過程的檢驗活動提供具體操作指導. (4)它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一種技術作業指導性文件,又可作為檢驗手冊持技術性文件.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編制檢驗指導書的要求 (1)對該過程作業控制的所有質量特性,應全部逐一列出,不可遺漏. (2)必須針對質量特性和不同精度等級的要求,合理選擇適用的測量工具或儀表. (3)當采用抽樣檢驗時,應正確選擇並說明抽樣方案.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3.檢驗指導書的內容 (1)檢測對象 (2)質量特性值 (3)檢驗方法 (4)檢驗手段 (5)檢驗判定 (6)記錄和報告 (7)其他說明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檢驗指導書例1 圖例:檢驗指導書例2 圖例:企業產品實例 檢驗指導書例1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五.質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嚴重性分級 (一)質量特性分析表的概念 質量特性分析表是分析產品實現過程中產品及其組成部份的重要質量特性產品適用性的關係和主要影響這些特性的過程因素的技術文件.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質量特性分析表編制依據 編制質量特性分析所依據的主要技術資料有: 1.產品圖紙或設計文件 2.作業流程(工藝路線)及作業規範(工藝流程) 3.作業(工藝)管理點明細表 4用戶或下一作業過程(工序)要求的變更質量指標的資料.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質量特性分析表示例 質量特性分析表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四)不合格的嚴重性分級 1.不合格的概念 不合格:未滿足要求.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不合格分級的概念 不合格嚴重性分級,就是將產品質量可能出現的不合格,按其對產品適用性影響的不同進行分類,列出具體的分級,據此實施管理.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3.不合格分級的作用 (1)可以明確檢驗的重點 (2)有利於選擇更好的驗收抽樣方案 (3)便於綜合評價產品質量 (4)對不合格進行分級並實施管理,對發揮質量綜合管理和質量檢驗職能的有效性都有重要作用.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4.不合格嚴重性分級的原則 (1)所規定的質量特性的重要程度 (2)對產品適用性的影響程度 (3)用戶可能反映的不滿足強烈程度 (4)除功能性質量特性外的外觀,包裝等非功能性的影響因素. (5)不合格對下一作業過程(工藝)的影響程度.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5.不合格嚴重性分級的級別 (1)分為三級不合格 1)A類不合格:單位產品的極重要的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極嚴重不符合規定;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B類不合格:單位產品的重要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嚴重不符合規定; 3)C類不合格:單位產品的一般質量特性不符合規定,或單位產品的質量特性輕微不符合規定.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2)分為四級不合格 1)A級----非常嚴重(不合格分值100分) 2)B級----嚴重(不合格分值50分) 3)C級----中等嚴重(不合格分值10分) 4)D級----不嚴重((不合格分值1分)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6.產品不合格嚴重性分級原則表及產品不合格嚴重性分級表. 質量檢驗方法與管理鏈接文件.doc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二.質量檢驗部門與主要各方面的關係 管理層 質量管理部門 對內 設計.工藝部門 生產管理部門 受檢部門 質量檢驗部門 與供方 與顧客 對外 與法定或公正檢驗機構 與質量監督機構
質量檢驗管理與方法 三.質量檢驗部門的結構 (一)獨立的檢驗系統----模式a 總經理 生產車間 供應商 市場部 技術部 質管部 檢驗部 財務部 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