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財團法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簡 介

M I R D C. 財團法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簡 介.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四月. 高雄 / 台中 / 台北 http://www.mirdc.org.tw. 簡報大綱. 一、產業發展概況 二、中心概況介紹 三、研發定位與策略 四、重點產業技術策略與佈局 五、結語 附件 1 主要研發實驗室 附件 2 服務範疇與模式. 一、產業發展概況. 運輸工具製造業. (24.6 萬人 /10.9% 、 NT6,050 億元 /4.6% ). 金屬製品業. 機械設備製造業. 模具. 手工具. 螺絲螺帽. 閥 / 管配件. 電子零組件業.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財團法人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簡 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MIRDC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 介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四月 高雄/台中/台北 http://www.mirdc.org.tw

  2. 簡報大綱 一、產業發展概況 二、中心概況介紹 三、研發定位與策略 四、重點產業技術策略與佈局 五、結語 附件1 主要研發實驗室 附件2 服務範疇與模式

  3. 一、產業發展概況

  4. 運輸工具製造業 (24.6萬人/10.9%、NT6,050億元/4.6%) 金屬製品業 機械設備製造業 模具 手工具 螺絲螺帽 閥/管配件 電子零組件業 其他製品 金屬結構件 電腦光學製品業 二次加工 (一)金屬產業形貌分析 金屬產業 員工人數:135.5萬人(59.9%) 產值:6兆7,266億(57.6%) 員工人數:104.6萬人(46.2%) 產值: 4兆6,940億(40.2%) 直接關連產業 間接關連產業 (14.7萬人/6.5%、NT5,275億元/4.4%) 金屬基本業 (鋼鐵、非鐵) (20.8萬人/9.2%、NT6,287億元/5.1%) (6.3萬人/2.8%、NT17,668億元/12.8%) (48.5萬人/21.4%、NT32,430億元/23.6%) (20.6萬人/9.1%、NT7,342億元/7.1%) 鋼胚 鋼卷 模具 運輸工具 手工具 螺絲螺帽 電子零件 閥 微型馬達 資料來源:2007年主計處/金屬中心 註:員工人數:(佔全體製造業比重);產值:(佔全體製造業比重)

  5. 原料、一次加工 二次加工 系統、零組件 終端應用產業 3035 549 433 116 289 566 975 196 1010 韓國 5.5倍 11330 1847 單位:億美元 1284 562 1222 2641 4604 1169 1694 日本 6.1倍 16849 1884 1041 842 2725 2943 6485 4144 553 美國 8.9倍 393 1468 349 44 160 175 190 262 680 台灣 3.7倍 金屬原料 金屬相關應用產業 鋼鐵基本工業 非鐵基本工業 金屬製品業 機械設備業 運輸工具業 電腦通信業 電子零組件業 (二)金屬產業鏈現況 上游依賴進口、下游蓬勃發展 (國內原物料大部分仰賴進口,下游金屬 相關產業其產值佔製造業56%以上。) • 從主要國家的金屬產業鏈來看,台灣上游金屬原料所帶動的金屬相關應用產業產值為3.74倍,而美國、日本、韓國則分別為8.94、6.14、5.53倍,由此可見台灣金屬產業鏈的產值效益仍然偏低。 註1:金屬產業包括金屬基本(鋼鐵、非鐵)、金屬製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3C及光電 註2:資料來源為各國2006年工業生產統計數據

  6. (三)我國金屬製品在全球市場活力表現(2008年) 產業 市場 主要廠商 螺絲螺帽 產值1142億,出口量居世界第2位 三星、春雨、新益、聚亨 手工具 產值592.6億,出口量居世界第2位 史丹利七和、聖岱、 久允、瑞陽 、義成 成霖、仲正、慶堂工業 閥製品 閥製品產值266億,出口量居世界第6位 高爾夫用具 產值99億,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 復盛、明安、大田、鉅明 自行車 產值512億,出口量居世界第4位 巨大、美利達 模具 產值484億,出口量居世界第6位 公準、建暐、順德、瑞利 汽車鋁輪圈 產值100 億,出口量居世界第5 位 源恆、六機、巧新 註:紅色列示的廠商係與本中心有技術合作關係

  7. (四)未來社會與文化變遷對金屬製品之需求 生產 高齡化社會 生態 • 生醫用產品 • 行動照護輕便化 • 人性化、少量多樣、多功能 休閒活動增加 交通工具節能 與智慧化 生活 • 輕量化及多功能性運動休閒器材 • 運輸工具輕量化 • 舒適化、智慧化 生命 資訊化社會 對環境的關心 輕量化/節能化 環保無公害 個性化與時尚化 精微化 生醫照護 • 可攜式資訊產品 • 高速網路 • 資訊產品精緻化 • 綠色生產製程 • 廢金屬回收製程 金屬相關產業潛在商機需求

  8. 二、中心概況介紹

  9. (一)創設歷程 特色 • 成立歷史最早前三個研發機構:民國52年。82年由金屬工業發展中心更名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唯一以南部為主要據點之研究機構。 • 以金屬及其相關產業為主要服務對象。 • 中心累積獲證專利近358件。 • 金屬相關專業書刊近三萬冊。 • 少數能提供系統整合全方位服務之法人研發機構:製程、設備、系統、管理、電子化、檢測、驗證、訓練、市調。 • 每年輔導廠商約600家,訓練講習約12,453人次,檢測驗證服務7,182件。 區域服務處 (台北) 區域服務處 (台中) 高雄總部

  10. 定位與願景 全球最尖端金屬科技研發與應用服務機構 催化國際合作 強化人才培訓 (二)定位與願景 進化金屬產業升級與服務 基礎能力 深化技術研發 核心能力 活化行銷推廣(建立品牌) 價值創造

  11. (五) 服務項目 科專業界合作 一般工業服務 • 合作研究 • 先期參與 • 金屬二次加工技術 • 模具、自動化與電子化 • 檢測、驗證、訓練、調查 科專成果移轉 協助申請政府資源 • 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 • 協助傳統工業技術開發計畫 • 科技專案 • 技術移轉 • 專利授權 專利讓售 其他相關服務 • 育成中心 • 會員工廠服務 • 各類產業聯誼會 • 專利組合公告 • 招募說明會 內容詳附件2

  12. (六) 業務結構 中心業務 35% 65% 工業服務 科技專案 3.0% 32% 29% 政府工服 服務型 科專 自主工服 關鍵 科專 ITIS 環境 建構 創新前瞻 其他 業外收入 計畫衍生\研發成果 技術服務 檢測服務 工業人才培訓 其他政府機構 中小企業處 標檢局 工業局 金屬精微元件 金屬積層板及複合 南部傳統產業 車輛相關關鍵技術 平面顯視器設備(跨單位)

  13. (七)往來主要客戶 約1500家上市上櫃公司中,與700家左右有業務往來 大億科技 奇美電子 豐興 建通精密 瑞儀光電 巨大 聯合骨科器材 中國鋼鐵 富強鑫 台灣東洋藥品 春雨 中鴻鋼鐵 源恆 友達 嘉益 青鋼 揚博科技 建暐 福華 建興 中華汽車 三星科技 江興鍛壓 中鋼構 協易 燁輝 台塑 永記造漆 瑞利 萬潤 正道 帝寶

  14. (八)國際合作 近二年國際技術合作開發與引進項目

  15. (九) 97年研發成果績效及效益 研究報告228(164)篇 期刊論文129(111)篇 研討會論文128(96)篇 促進投資101(48)件 投資金額26.8(21.8)億元 創造產值64.2(56.4)億元 專利申請82(85)件 專利獲得24(22)件 專利應用48(33)件 技術移轉119(94)件 技轉金額5,906(5,016)萬元 委託工服181(133)件 金額2.0(1.1)億元 研討會39(54)場 研討會3,310(4,704)人次 協助業界科專28(8)案 註:括弧()為96年成果

  16. 三、研發定位與策略

  17. 中心四大核心能力 快速/精微 輕量化 環保/綠色 金屬製品/設備高值化 資源聚焦 關鍵科專 ‧整合關鍵技術 ‧落實商品化 跨單位/跨領域 ‧資源整合 ‧組織調整 環境建構 ‧深化核心技術 ‧建立核心實驗室 創新前瞻 ‧活化創新文化 ‧國際合作 基礎技術 ‧關鍵零組件\技術 ‧長期深耕研發 (一)研發領域與重點產業 科專政策指引 ‧國科會機械領域策略會議-建立精密機械與新興產業製程設備 ‧行政院SRB會議-整車工業自主技術建立、聚焦節能科技發展。 ‧2008國家發展計畫-傳統產業高附加價值化、兩兆雙星產業。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會議-發展牙科、手術器械等醫療器材 金屬應用重點產業 金屬精微系統 零組件產業 模具產業 運輸工具系統 零組件產業 光電及能源 設備產業 金屬製品/ 設備產業 醫療器材 產業

  18. (二)服務六大重點產業 金屬精微系統零組件業 1 模具業 2 運輸工具零組件業 3 光電及能源設備 4 5 金屬製品設備業 醫療器材業 6

  19. (三)98年科技專案計畫架構 科技專案計畫 關鍵類 跨領域/跨單位 環境建構 創新前瞻 研發服務 服務類 都會區潔能輕型電動車 園區綠能光鍍膜設備關鍵組件 軟性電子設備及模組技術 車輛底盤次系統、車輛驗證與技術整合、車輛潔能動力、車輛安全系統 金屬中心機械與自動化環境建構計畫 金屬積層板及複合製程高值應用關鍵技術 醫療器材產業服務平台 齒科醫療器材研發計畫 南部傳統產業科技關懷 精微元件與系統關鍵技術 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 金屬中心服務型科專

  20. (四)98年工業服務計畫架構 工業服務計畫 政府及財團法人委託案 民間收入 工業局 標檢局 其他 中小企業處 平面顯示器設備自製率倍增計畫 研發成果 光電設備產業輔導計畫 醫療保健器材工業技術推廣與輔導計畫 金屬產業上中下游競爭力提升輔導計畫 微米級精密模具技術輔導推廣計畫 技術(製造與管理)服務 政府委辦案廠商配合款 工業人才培訓 檢測服務 輕金屬產業發展計畫 提升國產機械商品驗證能力工作計畫 代施機械類ISO評鑑/追查 衍生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及業外收入 銲錫產品及其試驗法標準研究 提升高值化產業品質能力計畫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工作計畫 中衛中心、精密機械中心、工研院等 推動知識密集服務型群聚創新服務化計畫 南科管理局、衛生署、能源局等 實質合作輔導計畫

  21. (五)依產業特性提供整合服務 金屬製品業 運輸工具業 國際市場競爭力 高科技系統業 設計 巨大、源恆 華碩、鴻海、明基 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新產品/產業創造 創新製程設計 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技術支援突破 開發次世代產品 金屬中心 傳統產業高值化 結合兩岸優勢 系統整合→提升競爭力 關鍵零組件開發 進入國際市場 金屬二次 加工業 高科技 零組件業 廣泰、力高、敬得 律勝、金峰、至興 製造 下游應用產業 基礎產業

  22. 四、重點產業技術策略與佈局

  23. 金屬中心重點產業技術策略與佈局 (一)金屬精微系統零組件產業 產業需求 市場趨勢 • 精微高精密度模具 • 精微機械發展 • 精微加工與零組件研發 • 精微工具機 • 精微複合加工、成形及組裝系統 • 3C/IT產品朝向微型化、薄型化 • 國內相關產品進口值(2007年)約2,000億元,預期台灣需求值達8,000億元(2015年) 中心核心能量 產業發展目標 • 高扭矩薄型馬達關鍵技術 (高度2.5mm,扭矩≧0.3mNm) • 精微元件製造技術 (孔徑0.05mm,切削精度0.5μ) • 二極體雷射power source (功率50mW→2W→5W→10W) 金屬中心 • 關鍵精微零組件開發,取代進口 • 支援3C/IT產業開發次世代微型產品 • 建立精微零組件新興產業 • 精微設計與研發中心 中心研發策略 • 3C/IT產業:薄型馬達、二極體雷射power、軸件、殼件冲鍛成形模具 微放電加工機、微雷射加工機、精微加工共用實驗室、精微三軸及五軸 加工機、精微沖壓機

  24. (二)模具產業 產業需求 市場趨勢 • 精微高精密度模具 • 協同設計開發能力建置 • CAD(Design)/CAE應用與功能精進 • 模具精密度要求越來越高 • 產品/模具開發期越來越短 • 2007年台灣模具產值達NT.566.6億元,2001~2007年CAGR達6.2%。 中心核心能量 產業發展目標 • 微細切削技術 (精度:±3µm、真圓度 2µm) • 超快雷射加工技術 (定位精度:≤±1μm) • 微細結構超精密加工技術 (加工精度:≦±0.5μm) • 微細沖頭成形研磨加工技術 (研磨尺寸Ø0.1~Ø3mm) 金屬中心 • 朝利基型模具方向發展 • 提升模具開發速度 • 加強自主研發能力 • 提升超精密級(精微級)模具開發能力 中心研發策略 • 精微以精微模具及成形系統技術為核心 • 快速實體快速開發技術(RE/RP/RT等)之研發 • 利基針對新材料新製程研發對應之產品/模具關鍵技術

  25. (三)運輸工具系統零組件產業 設備/零組件/節能/輕量化/智慧化 產業需求 市場趨勢 • 自主性底盤次系統 • 智慧化及輕量化 • 潔能與安全 • 快速開發技術 • 品質驗證技術 • 全球車購重心移至亞洲,車輛零件比重提升,對國內零組件外銷有利 • 零組件產值1,500億元(2006),預期可突破2,000億元(2010) 中心核心能量 產業發展目標 • 底盤煞車/轉向結構系統技術 • 汽車AM產業模具數位化技術 • 車輛輕量化-鋁/鎂/高強度鋼應用技術 • 底盤懸吊/車架結構系統技術 金屬中心 • 發展台灣自主底盤次系統 • 使產業加速發展成為利基車輛市場零組件供應者 • 使產業成為國際OEM/ODM廠商,提供設計、關鍵零組件與次系統 中心研發策略 • 新材料、輕量化製程技術研發 • 自主底盤設計、系統能力建立 • 汽車零組件一體成形(THF)

  26. 市場趨勢 產業發展目標 (四)金屬製品/設備產業 高單價/高附加價值 利基產品 產業需求 • 高附加價值利基產品 • 先進製程技術及產品創新 • 金屬複合材料設計及製造 • 朝節能/環保/輕量化/多功能複合 金屬應用等利基性產品發展 • 金屬製品我國產值5,375億元(2006),預期產值可達1兆3,000億元(2015) 中心核心能量 金屬中心 • 輕量化/複合金屬應用技術 • CAE設計分析技術 • 沖壓/鍛造成形技術 • 精密接合技術 • 產品檢測驗證技術 • 鋼鐵設備維護與製造 • 開發高值產品,推動地方產業聚落 • 金屬製品出口單價提升3倍,例如扣件業2.1美元/kg(2006) 5.1美元/kg(2015)、手工具5.6美元/kg(2006) 15美元/kg(2015) 中心研發策略 • 新材料、新製程、新產品、商品化 • 開發複合材料與複合製程技術、生產設備 • 結合中鋼公司(Champion)輔導中下游用鋼產業,成立鋼鐵設 備產業協進會、台灣複合金屬協進會

  27. 市場趨勢 產業發展目標 (五)醫療器材產業 產業需求 ClassII以上之高階 醫療器材 • 高階醫療產品待開發 • 產學研醫能量待整合 • 檢測驗證能量未建全,與國際接軌困難 • 國際行銷通路佈建 • 台灣產值約660億元(2006),產品將由以居家照護、福祉器材與低階耗材轉往治療、植入用等高階產品發展。預期年產值達1,500億元(2015) 中心核心能量 金屬中心 • RP技術於頭蓋骨製造之應用 • 人工骨關節、螺釘、金屬支 架製造技術及生產設備 • 生物活性表面處理技術 • 高值化、輕量化、抗菌表面 處理 • 推動齒科、骨科及手術器械相關醫材產業聚落 • 扶植國內自有品牌植牙及手術醫材,陸續取得認證進入國際市場 中心研發策略 • 傳統扣件(升級)汽車扣件(轉型)航太扣件 (高值化)人工牙根(高值化) • 手工具產業(轉型/升級)金屬手術器械 • 醫療器材與光電技術整合: • 雷射於醫療器材之應用 • 光學於健康科學之應用

  28. 市場趨勢 產業發展目標 (六)光電及能源設備產業 1.光電設備產業 產業需求 綠色/環保、檢測自動化、次世代製程 • FPD設備產值預期630億元(2008)735億元(2009) • 軟性顯示設備預期市場需求達100億元2015) • 綠色節水洗淨製程 • 大面積、快速、低成本檢測整合需求(AOI檢測) • 軟性電子關鍵模組設備自給供應 中心核心能量 金屬中心 • 捲式CO2 Snow與電漿處理設備大型玻璃基板快速定位及同動模組技術 • 捲式鍍膜製程設備技術 • 網版印刷設備 • 真空濺鍍設備與光學檢測設備 (真空泵、腔體、靶材) • FPD設備產值735億元,自給率60%(2009) • FPD零組件產值200億元,自給率80%(2009) • 協助台灣發展軟性顯示器利基型產品及Turn-key生產線製程設備之研發基地 中心研發策略 • 光電設備產業:曝光機、微雷射加工機、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及製造設備、照明檢測與驗證、可調式電漿噴流陣列模組、大面積陣列噴嘴CO2 Snow噴洗設備

  29. 市場趨勢 產業發展目標 2.能源設備產業 綠色/環保、檢測驗證、次世代製程 產業需求 • 設備廠與系統廠轉型 • 能源系統整合與開發 • 替代能源發展 • 能源轉換系統 • 我國生質燃料產業預期產值60億元 (2010),產值200億元(2015) • 我國太陽光電預期產值1,524億元 (2010),產值達4,030億元(2015) 中心核心能量 金屬中心 • 風力發電機產業建立與研發 • 太陽能電池生產製程及設備 • 燃料電池金屬零組件研發 • 超臨界生質燃料生產設備 • 能源設備及節能技術 • 建立再生能源設備及零組件新興產業聚落 • 協助台灣發展替代能源,遞減對石油等能源進口,並降低CO2排放量 中心研發策略 • 超臨界清洗機械 • 超臨界能源設備:結合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 開發生質燃料

  30. 五、結語

  31. 以研發服務引領台灣金屬產業升級轉型 產業創新 產業升級 • OBM • OEM→ODM→MMC • First tier • 關鍵製程技術開發與自動化導入 • 流程創新與全球運籌管理 • 傳統金屬/機械產業高值化: • 平面顯示器設備、扣件 • 新興產業應用技術 • 微米級製造及模具系統技術 • 奈米應用技術開發 • 創新研發社群與產業智庫 • 快速/精微:精模中心、精微元件與系統、協同設計 • 輕量化:輕結構、輕金屬製程技術 E 化 知識化 附加價值 國際接軌 創新研發 掌握 設計 、 製程 、 設備 、 材料 技術升級 精微化 系統化 金屬產業 智慧化 全球化 生產製造 產業維繫/擴張 • 製造分工、強化行銷通路 • 製程改善與自動化導入 • 環保/綠色:無鉛、無鉻、乾式洗淨(SCCO2) 、風力發電 研發 零組件製造 配銷

  32. 謝謝各位聆聽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33. 附件1 主要研發實驗室

  34. 附件1 主要研發實驗室 金屬加工技術類 • 金屬成形實驗室 • 沖鍛複合實驗室 • 液壓成形實驗室 • 雷射銲接實驗室 • 軟硬銲實驗室 • 電阻銲接實驗室 • 噴銲實驗室 • 膠合技術實驗室 • 摩擦攪拌銲接實驗室 • 電漿銲接實驗室 • 機器人銲接實驗室 • 微接合實驗室 • 電磁脈衝實驗室 • 鎂中大型冷室壓鑄示範生產線 • 先進鑄造實驗室 • 電鑄實驗室 • 鋼鐵鑄造工廠 • 輕金屬鑄造工廠 • 精微電化學加工實驗室 • 精微模具實驗室 • 精微成形實驗室 • 精密型材成形實驗室 • 深引伸實驗室 • 高速引伸實驗室 • 精密軋延實驗室 • 軋延創型、創質、複合實驗室 • 電漿表面處理實驗室 • 鍍膜製程開發實驗室 • 鍍膜設備設計實驗室 33

  35. 檢測與驗證類 其他先進實驗室 • 化學實驗室 • 金相實驗室 • 機械性能實驗室 • 非破壞實驗室 • 金屬材料物化性實驗室 • 電性實驗室 • 快速開發與驗證分析實驗室 • 超臨界流體設備實驗室 • 精密乾式噴洗實驗室 • 工廠自動控制技術整合實驗室 • 微型組裝實驗室 • 精密定位與量測 • 自動光學檢測(AOI)實驗室 • 閥製品實驗室 • 真空元件實驗室 • 光學元件實驗室 管理類服務 • 管理服務 • 自動化與電子化整合服務 • 市場研究調查服務 • 工業訓練 3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