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 理想的原野 ” --‘ 医疗扶贫行动’的公益实践教育理念

“ 理想的原野 ” --‘ 医疗扶贫行动’的公益实践教育理念. 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办公室. 教育部的 < 品德与社会课程 > 规定中指出 :. 教育的第一属性是公益性 , 反之 , 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新一代公民的社会责任 , 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 ……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 , 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是必要的 … 在教育理念上应明确公益教育的时代内涵 .... 在课程标准中应突出公益教育的核心价值 … 在课程中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 , 注重以公益精神使大学生情感渗透的的理念 ,…… …….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 也是

foster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理想的原野 ” --‘ 医疗扶贫行动’的公益实践教育理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理想的原野”--‘医疗扶贫行动’的公益实践教育理念“理想的原野”--‘医疗扶贫行动’的公益实践教育理念 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办公室

  2. 教育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规定中指出: • 教育的第一属性是公益性,反之,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新一代公民的社会责任, 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 •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是必要的… • 在教育理念上应明确公益教育的时代内涵.... • 在课程标准中应突出公益教育的核心价值… • 在课程中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注重以公益精神使大学生情感渗透的的理念,…… • …….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 创建和谐社会迫切的任务.高校必须从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着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3. 社会责任 •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负责的社会, 我们要为社会的和谐, 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尽自己的责任。 • 社会责任 是在一特定的社会中,每个人从心理感觉上和行动上对其它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4. 富有活力的 ‘医疗扶贫行动’ • 历经十二年的艰苦创业,不断改革前进,医疗扶贫行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策划, 有深入调查,有实施方案,有预期和执行效果,有制度管理,有规范评估的公益事业。 • ‘医疗扶贫行动’已经成为广大志愿者参与贫困地区服务的平台。 • ‘医疗扶贫行动’已成为医务人员和大学生提高素质,培养高尚医德医风和公益实践的最佳场所。 • ‘医疗扶贫行动’已在全国产生很大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5. “医疗扶贫行动”的社会宣言 • 1. ‘医疗扶贫行动’ 以创建者的意愿, 并以所有参与者的荣誉为誓,决心以 ‘讲爱心,爱人民,爱国家,爱科学和爱惜自己的人格来体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完善自己的自律机制,体现医疗扶贫的最高宗旨。 • 2. 我们决心以平等,救死扶伤,诚信合作,不断发展为基本准则,把李嘉诚先生期望的 人人享有医疗的基本权利,实现用社会责任,高尚医德的承诺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而贡献一切。

  6. 3. 我们要肩负起医疗扶贫事业的社会责任, 使我们的工作真正的成为 ‘为那些得不到起码医疗的人送去温暖’( 李嘉诚先生语)的有效平台,坚持爱心,包容,艰苦奋斗,鼓励全国医务人员和各界人士积极投入到我们和全国各地的 ‘医疗扶贫行动’中来,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4.在行动中充分彰显志愿者和年轻一代的力量,激励和教育他们,建立新型的医务人员的高尚精神面貌。

  7. 5. 我们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断提高所有参与人员的品德, 抵制不正之风和一切不良的有害社会公共道德和精神文明的行为. 1998年5月

  8. ‘医疗扶贫行动’已发展的主要项目 • 十二年来, 医疗扶贫行动已经成为一项效益明确, 行动规范,健康发展的有影响的行动。 • 受益贫病者超过50万人,手术2万多例,在全国22个省开展活动,建立了国际国内平台,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平台,全国性协作基地133个,完善医疗扶贫项目30多个……

  9. 各种专业和不同形式的医疗队

  10. 湘赣边区(三湾)医疗队

  11. 我们深入云南麻风村

  12. 边疆医疗

  13. 跨国医疗队--在缅甸进行家庭医疗

  14. 广泛的义工志愿者

  15. 有效的国际国内扶贫平台

  16. 国际义工—美国贝克莱大学师生参加医疗扶贫的眼科普查国际义工—美国贝克莱大学师生参加医疗扶贫的眼科普查

  17. 德国人参加医疗扶贫的边疆彝族山区医疗队

  18. 美国人参加医疗扶贫的 ‘美纯行动’

  19. (有感) • 过去百年来, 在中国从事公益事业的西方人士与本土的中国人相比,不能不承认, 国人逊于外人…… • 这样一种现象,业已在中国巍然兴起;一批来自不同国度的外国人, 活跃在中国各地从事公益事业,从都市到山村.他们没有宗教使命, 也未受组织派遣, 只是秉持着某种理想与人道主义情怀, 志愿服务于中国那些身陷贫困,遭受不公的弱势群体…….通过这些公益事业,他们享受的不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完成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 (南京 亚星-奔驰公司 德方副总经理普方的遭遇….) 《中国新闻周刊》

  20. 全国性的国内协作和基地建设 • 南昌医学院学生义工队伍 新疆合作基地之一

  21. 家庭医疗和建立家庭病床

  22. 难产抢救辅助项目

  23. 经常性的辅助弱势群体行动

  24. 基层医疗单位辅助和培训

  25. 在基层大学生医疗扶贫实践和教育

  26. 基层单位手术辅助项目和为医学生示范

  27. 医疗扶贫行动执行的大学生公益性项目 • 例行的每周医学生参与的医疗扶贫实践活动。 • 全国五所医学院常年进行的医疗扶贫体验活动。 • 全国暑期大学生医疗扶贫体验活动—10届。 • 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参与的医疗扶贫体验活动。 • 汕头大学香港大学合作的‘福泽互传’活动。 • 港汕合作的 ‘服务学习’活动。 • 例行的加拿大协作大学学生参与医疗扶贫活动。

  28. 医疗扶贫对大学生的启迪与收获 • 深入了解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基层的社会状况. • 了解当前我国医改和医疗体制. • 锻炼身心和应变能力. • 培养奉献精神. • 了解和重视基层医疗状况和基层医疗单位现状. • 重视医疗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应用. • 独立思考能力和基本功的提高. • 提高和建立健全的公民素质和医德. • 促进民间和民族团结.

  29. 公益事业的策划与组织 • 政府的职责:1.登记注册. 2. 参与咨询监督. 3. 参与制定法规; 4. 调查执法。 • 策划内容:1. 确立赞助政策; 2. 传播本项目的赞助信息; 3. 情况调查,立项,成本效益,确定合适 对象; 4. 沟通赞助对象; 5. 实施和制定赞助计划; 6. 进行效果评估—经验教训, 公众反响, 计划完成,资料,总结,入档。

  30. 医疗扶贫的策划与组织 • 医疗扶贫行动的主要财富来自: 李先生的赞助和广大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义工志愿者(技术,时间,奉献.) • 组织: 为医学院的党委领导下的一个单位. • 双重领导: 医学院和基金会的双重领导。 • 设立办公室负责策划,调查,沟通,实施,总结,评估等,进行必要的办公室机能。

  31. 公益事业的评估 • 两大难题: 1.中国公益慈善组织日益规范化, 评估成为必然,那么评估应该由谁来做,以求达到真实; 2.中国GCPA(消除贫困联盟)的中期评估发现他们的项目 ‘不真实’的情况较严重; # 评估的两个动力: 1. 外部:来自捐赠者的监督; 2. 内部:来自民间组织自身,向捐赠者和社会交代,显示自己组织的形象,以达到项目设计的目标。

  32. 评估的要求 • 1. 首先要达到 ‘透明’,这是公平的保障。 • 2. 管理者的目标是帮助机构调整和把握项目执行的发展方向;发现项目的问题,改善项目的操作;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决定对项目是否投资; • 3. 客观地评价是否达到项目要求的目标即实施效果(如受益者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33. 由谁来评估? • 有些专门的咨询公司可对项目进行评估,如中国阳光信息咨询公司对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组织的评估。 • 由专业性地有关方面的机构来评估(最好是在设计之初就有专业机构介入)并提供客观数据和理论实践支持。 • 一般是由慈善机构自己评估,关键应是客观公正,不只是为了显示。

  34. 评估参考(5A制) • 基础条件:资金与管理,办公条件,法定资格,注册登记,账户等…………………………………………180分 • 内部管理:规范制度,遵纪守法,年度检查等…50分 • 组织建设:档案管理(含证书印章管理),战略管理(近期任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落实),管理技能(内部建设和各项管理计划研讨合作 总结等),工作人员构成及素质(学历水平等)……………………….….200分 • 工作绩效:业务活动次数,覆盖率,服务绩效(对各方面的服务内容)…………………………….…… 420分 • 社会影响和评价…………………………..………150分

  35. 我国公益事业应该如何发展 • 尽管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领域里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仍然有许多亟待帮助的困难群体;例如全国有1.2亿超过65岁的人需要照顾;8500万残疾人; 每年有6000多万受灾灾民;农村还有7500万绝对赤贫的人口……..慈善事业是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崇高事业, 但我国的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每年仅获得50亿元的善款,不到全国GDP的0.1%,且很多来自海外(而美国是2.17%,英国0.88%, 加拿大0.77%), 相比之下,实在太少.而我们公益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6. 续上- • 1. 公益事业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规范和引导; • 2. 公益事业体制僵硬, 组织形式单一; • 3. 当前社会整体缺乏良好的慈善气氛和土壤. • 我们的对策是: • 1. 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善公益事业的法规; 以明确机构的运行标准,管理制度, 多元化捐助途径和形式, 建立有效的监督形式和自律机制. • 2. 构建和弘扬中华慈善文化,培育大众慈善意识. • 3. 构建慈善募捐激励制度, 激励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