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k likes | 1.91k Vues
「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 220 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 職能訓練課程教材. 課程內容: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1) 委託單位:內政部 授課講師:詹碩仁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 Material- 鋼鐵材料的組成特性會影響到鋼結構的特性 Machine- 鋼結構是需要精密機械來準確加工 Man- 加工人員的素質與程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Money- 鋼鐵材料生產費用隨國際油價,礦砂激漲,成本負擔也愈形沉重 Methodology- 吊裝、電銲技術之方法程序及進度安排,每一環節都會對鋼結構品質產生嚴重影響。.
E N D
「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 課程內容: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1)委託單位:內政部 授課講師:詹碩仁中華民國九十七年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鋼結構) • Material-鋼鐵材料的組成特性會影響到鋼結構的特性 • Machine-鋼結構是需要精密機械來準確加工 • Man-加工人員的素質與程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 Money-鋼鐵材料生產費用隨國際油價,礦砂激漲,成本負擔也愈形沉重 • Methodology-吊裝、電銲技術之方法程序及進度安排,每一環節都會對鋼結構品質產生嚴重影響。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鋼結構)課程綱要 • 概論 •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鋼結構工地安裝 • 鋼結構之焊接 • 鋼結構之防蝕及防火處理 • 鋼結構材料之品質檢驗 • 鋼結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概論 • 鋼鐵材料簡介 • 鋼鐵材料組成成份和微結構 • 力學特性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結構鋼之種類和特性
鋼結構概論 • 鋼鐵材料簡介 • 鋼鐵材料依需求可製造成不同品質與形態 之鋼材。 • 大部分結構鋼材斷面係經由連續輾軋製造而成,輾軋後鋼材之力學特性,除受到化學組成成份之影響外,將受到開始輾軋溫度、材料變形(應變)程度、和冷卻速率之影響,熱處理也會轉變鋼材的性質。
鋼結構概論 • 鋼鐵材料組成成份和微結構 • 鋼鐵組成成份: 1.鋼鐵材料化學組成主要係為鐵和碳之合金,但為了符合不同特性之需求,可加入一些其他合金元素而製造成不同種類之合金鋼材。 2.鋼鐵之最大含碳量為2 %,一般結構鋼之含碳量小於0.3 %,依其化學組成而一般分成碳鋼和低合金鋼。 3.碳量增加,強度增加,但韌性及延展性降低。
鋼結構概論 • 鋼鐵材料組成成份和微結構 • 顯微結構: 鑄鐵和合金之顯微結構由組成相態和/或晶粒之幾何排列、體積、結晶大小和形態所組成,可利用顯微鏡之觀察而間接判斷材料力學性質。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設計結構鋼構件主要考慮為鋼材型式、使用環境狀況(例如抵抗大氣腐蝕)、鋼之等級、強度或組合型式。 鋼材由於製造過程(軋製循環之程度、熱處理之冷卻速率等)、機械或熱處理而形成不同之化學組成(鍛造和固化過程造成元素集中或分離),以致於兩者之內部和界面特性不同,造成品質變異,這是經結構鋼使用者和製造者所公認之變異性,設計時必須加以考慮。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 應力-應變行為 1.彈性變形─曲線開始第一區域( OA )為線彈性行為(亦即應力和應變之關係為線性;當應力解除後,應變將回復至原來位置) 2.降伏強度(開始降伏、塑性或永久變形之應力),而降伏強度為工程設計時之最大依據,依其強度決定一般設計之容許或有效強度。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 應力-應變行為 3.低碳或中碳鋼通常會有兩個降伏點,當應力超過降伏點後,則持續又一次地升高和下降,其中以第一個開始下降點(上降伏點)作為降伏強度。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 應力-應變行為 4.均勻塑性變形─AB區域之試樣,產生永久變形且斷面均勻減少產生大量之塑性變形。應力之增加使試樣深一層降伏或變形,此過程稱為「應變硬化」。 5.局部塑性變形(頸縮)─DE區,當最大載重發生後,材料較弱之部分則產生伸長變形和斷面減少之現象,導致塑性不穩定;此現象係集中於試樣局部斷面,稱認「頸縮」(necking),最後試樣生破裂或破壞。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 破裂韌性 破裂韌性係為材料突然承受應力(衝擊狀況),在破裂前產生塑性變形所能吸收之能量,工程設計上並不完全考慮韌性,但它對於必須承受載重和/或環境狀況,而導致脆性破裂之結構鋼斷面而言,則相當重要。 鋼材承受衝擊載重而抵抗脆性破裂時,必須吸收相當多之能量,會造成應力集中。
鋼結構概論 • 力學特性 • 可銲性 鋼結構常使用銲接以接合鋼材斷面或鈑塊方法,以熔銲最佳也最普遍,其方法係將被銲接金屬接合處加熱至再結晶或熔合溫度,再使用或不使用壓力,將金屬填入而使結合處凝固成為一體 銲接對金屬材料附近所造成之區域稱之熱影響區(HAZ),此區域之顯微結構將有所改變,而且力學特性變差,其改變係依據:( l)兩金屬之組成成份, ( 2)原來或可能發生之狀況,( 3)銲接後之冷卻速率而定。當鋼之含碳量和合金含量增加時,可銲性將隨之降低。
鋼結構概論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腐蝕機理 腐蝕係金屬受到環境作用產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而造成有害侵蝕或退化之現象。 氧化後所形成之含鐵氫氧化合物(Fe2O3、H2O)即為鐵銹。
鋼結構概論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腐蝕型式 (1)一般腐蝕:一般腐蝕或鐵銹是鋼腐蝕最常見之型式,通常在腐蝕表面形成無數微細腐蝕組織之均勻腐蝕過程,氧通常為氧化劑,而來自於雨水、凝結水或濕氣之水份,則有效地幫助其產生反應;原來已存在之腐蝕產物(鐵銹)並無法阻礙鐵銹繼續產生,但是腐蝕將滲入鋼表面之下而鐵銹繼續循環產生。 (2)坑洞腐蝕:為一種非均勻之局部腐蝕,係由於坑洞之瑕疵所造成;暴露於沿海地帶結構物之含氯化物腐蝕即為此種型式
鋼結構概論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腐蝕型式 (3)流電腐蝕:當被接合或雙極電力之兩種不同電位金屬存在於濕氣或水溶液中,即形成陽極-陰極,鋼和銅接觸為最常見之例子。 (4)應力腐蝕:在應力作用下,腐蝕過程相當快,當其形成局部腐蝕時,將導致材料脆性破裂;混凝土中之預力鋼鍵即為此腐蝕型式。 (5)裂隙腐蝕:當濕氣和污染存在於裂隙中,則造成腐蝕加速。
鋼結構概論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腐蝕控制 (1)塗膜保護:使用塗料將鋼和大氣層隔絕,而達到防止腐蝕之方法。 (2)電鍍保護:將鐵和鋼浸泡於鋅電鍍液中,熱電鍍使鋅附著於鐵和鋼之表面而形成保護膜;而金屬處理則是利用噴槍將鋅噴灑於鋼表面而達到保護效果。 使用鋅做為保護塗膜之原因為: 1.鋅氧化薄膜將形成有效之障壁,阻擋鋼和大氣層接觸。 2.鋅腐蝕之速率較鐵或鋼快。 3.鋅做為犧性材料而保護鐵(因為在大氣溫度下,鋅比較容易氧化,相較之下鐵為陰極而鋅則為陽極)。
鋼結構概論 • 腐蝕和腐蝕特性 • 腐蝕控制 (3)陰極保護:此方法通常使用於深入地面以下或水中之結構物,並和塗膜保護膜法合併使用。由於腐蝕之發生,必須在陽極和陰極間有流動之電子流,因此可控制電流方向和大小以降低或消除腐蝕反應;在原來陽極鋼之表面給予相反方向電流,使其成為陰極而無腐蝕反應作用。 (4)抗腐蝕鋼:利用合金元素添加於鋼材內,使其形成氧化保護膜,而延長鋼材暴露於大氣環境(風化作用)之使用壽命,對於抵抗大氣腐蝕之效益而言,含銅之合金鋼為純碳鋼之4~8倍;因此可添加銅、磷、鉻、鎳和矽於碳鋼中,以達到抗腐蝕之性能。
鋼結構概論 • 結構鋼之種類和特性 • 一般結構用鋼:在台灣最常用之結構鋼料(Structure Steel, SS)為中國國家標準之CNS SS400 及CNS SS490 等,其抗拉強度分別為400N/mm2 (MPa)以上及490N / mm2 (MPa)之以上,降伏強度則分別為235N/ mm2(MPa)及275N/mm2(MPa)以上與日本工業標準之JIS SS400及SS490相同。此種SS級材質之鋼材化學成分均限制磷、硫之含量,但不限制碳、錳含量,適合於栓接用之鋼結構。
鋼結構概論 • 結構鋼之種類和特性 • 銲接結構用鋼:銲接結構用鋼屬造船專用(Steel Marine, SM)之銲接鋼料,其標準為中國國家標準之CNS SM400及CNS SM490等,其抗拉強度亦分別為400 N/mm2(MPa)以上及 490 N/mm2 (MPa)以上,降伏強度則分別為235 N/mm2(MPa)及275 N / mm2(MPa) 以上與日本工業標準之JIS SM400 及SM490相同。如標示符號為SM490A則代表材料韌性A 級;而標示符號為SM490YA者代表高降伏強度材料且韌性屬於A級。此種SM級材質之鋼料化學成分限制碳、矽、錳、磷、硫等之含量,適合電銲接合。 •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之ASTM A36及A572等鋼種,亦屬於適合電銲接合之材質。高層建築物鋼梁或斜撐使用ASTM A36的材質,而鋼柱常用ASTM A572材質。
鋼結構概論 • 結構鋼之種類和特性 • 建築結構用鋼:鋼料之降伏強度以往僅規定最低值,而部份煉鋼廠所生產的鋼料,為了達到此一標準,其降伏強度都有偏高的現象,造成了降伏強度與抗拉強度過於接近,以致降低了材料的韌性。高層建築之鋼結構其韌性要求比較嚴格,使用韌性鋼料是一大趨勢,所謂的SN(Steel New)材質即是,如SN400A、SN490B等,其抗拉強度雖亦分別為 400N/mm2及490N /mm2以上,但是其降伏強度最高值限制不得高於抗拉強度的80%。
鋼結構概論 • 結構鋼之種類和特性 • 銲接用材料:銲接用之材料有人工電銲之銲條、二氣化碳(CO2)助熔電銲之銲線、包藥電銲之銲線及潛弧電銲之銲線等四種。傳統式人工電銲之銲條呈棒狀,中心為鋼條,外側包覆砂質之助熔劑,助熔劑的功能係用來保溫以促成銲條及鋼料之間的緊密熔合。二氣化碳助熔銲接法之銲線比較細,直徑約0.9mm至2.4mm,呈盤捲狀,每捲銲線的重量約為15至25kg。包藥銲線亦為盤捲狀,其助熔劑係包裹在管狀的銲線中心,故稱為「包藥銲」。此種銲線之材質比較特殊,成本亦比較高。潛弧式電銲之銲線亦呈盤捲狀,銲線之直種約2.4mm 至 6.4mm,因為銲線之直徑比較大,故適合電銲量比較多之場合。電銲時,採用散狀或粉狀之銲劑作為助熔劑,銲線之熔解均潛躲在銲劑下面進行,銲接時看不到電銲火花,亦名「沉弧式電銲」。
「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 課程內容: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2)委託單位:內政部 授課講師:詹碩仁中華民國九十七年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鋼結構)課程綱要 • 概論 •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鋼結構工地安裝 • 鋼結構之焊接 • 鋼結構之防蝕及防火處理 • 鋼結構材料之品質檢驗 • 鋼結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製造流程 • 放樣作業 • 下料切割 • 開孔 • 組合 • 電銲 • 螺栓接合 • 試安裝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製造流程: 鋼結構之製造項目包括鋼板切割、鑽孔、組裝、電銲及塗裝等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放樣作業 施工廠商於完成施工圖後,須進行放樣或展冊檢查,確實核對施工圖之所有細節,以防止工廠誤製或吊裝錯誤。放樣檢查方式為原圖檢查及展開圖查核,必要時並準備製造用「樣鈑」供工廠下料或鑽孔之用。 為確保鋼結構之施工品質,放樣檢查之工作甚為重要,務必詳實。可以利用電腦軟體核對檢查,提升製造圖的品質。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 • 落樣:落樣為在鋼鐵材料表面繪製記號以供製造,一般鋼結構的加工精度均以mm量度,精度標準非常細膩,放樣工作直接影響加工之品質,故放樣作業務必須十分嚴謹。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 • 冷作: 鋼鈑、型鋼等原材料之切割、開孔、組合及點銲等工作皆屬冷作,目前鋼鐵材料的切割或開孔工作採用數據控制自動作業,精度甚高。將切割與開孔完成之鋼料零件依照施工圖組合為鋼構件,並加以點銲即為組合工作。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 • 瓦斯切割: 瓦斯切割的工作效率最高,工廠內可採用大量輕便型的瓦斯切割機器作業,除了可以大量生產以外尚可節省許多作業空間。但由於瓦斯切割係利用高溫氣體搭配機器的移動將鋼料切斷,故切割表面常有不同程度的粗糙面,。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 開槽角度 粗糙度 切割凹痕 切割面垂直度 開槽面根部 熔渣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切割方式比較—氣體火焰切割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下料切割-切割方式比較—機械切割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開孔 鋼結構之開孔有鑽孔、沖孔與切孔等三種。 螺栓接頭之開孔直徑應比螺栓直徑大1.5公厘,而裝設之精度必須非常確實才能妥善安裝。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組合 組合作業係將裁切及鑽孔妥善之鋼材,放置在構台固定之,再依照施工圖組合成鋼件加以點銲之。 樑:鋼橋的組合作業約分為四個步驟,即平鈑組合、隔鈑組合、圍鈑組合及封鈑組合及翻轉加工。 柱:建築物方型鋼柱之橫隔鈑作為傳遞鋼梁應力之用,其位置與鋼梁上下翼鈑之位置相齊,厚度亦與翼鈑之厚度相同。為使橫隔鈑之四側均能與柱面鈑確實銲接,橫隔鈑之兩側通常設置電熱熔渣銲接(ESW)或電熱氣體銲接(EGW)之預備缺口。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電銲 組合鋼構件後,利用電銲熔解之方法,緊密將鋼構件組合在一起,電銲結合包含角銲、部分滲透電銲及全滲透電銲等方式。 使構件內各金屬間部份或完全熔合接著,採金屬接合銲接方式。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電銲 銲接方法 • 被覆電弧銲接(SMAW--Shield Metal Arc Welding) • 氣體遮護電弧銲接(GMAW--Gas Metal Arc Welding) • 包藥銲線電弧銲接(FCAW--Flux-Cored Arc Welding) • 潛弧銲接(SAW--Submerged Arc Welding) • 電熱熔渣銲接(ESW--Electro Slag Welding) • 電熱氣體銲接(EGW--Electro Gas Welding) • 植釘銲接(SW--Stud Welding) 等7類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螺栓接合 鋼結構之接合除了用電銲接合以外,尚可採用螺栓接合及鉚釘接合方式。 一般均採用品質控制較易之螺栓接合,材質為摩擦型強力螺栓。方法為扭力自動控制法,,當螺栓被鎖固後,螺稈之尾件會自動斷落,相當方便檢查。 強力螺栓之規格以美規ASTM A325或ASTM A490材質,而日規F10T、F11T、S10T或S11T之規格。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試安裝 鋼結構構件尺寸都相當龐大,所以於工廠製造完成,為了安裝順利起見,在工廠製造後經常辦理「試安裝」工作,將每根梁、柱或斜撐等鋼構件先在工廠預裝妥當,並修正其製造誤差,然後再個別拆開,運送到工地正式安裝,建立完整之作業程序,保證鋼結構之品質及精度。 試安裝的目的在於確認鋼構件製造的品質,以減少工地修改,而試安裝時並非將所有的螺栓均予鎖固,也並非將所有之電銲接合均予銲完。而平面或立面比較規則的鋼結構,若信心十足,可免辦試安裝,
假安裝(預組)之考量 • 接頭調整困難之大型構件 • 複雜之接頭型式 • 組立時程要求 • 構件施工環境嚴苛 • 構件精密度確認 • 假安裝(預組)之目的 即是進行接頭精度之確認,利用假安裝事前重現構件接合條件,配合檢驗標準進一步確認,將不符接合標準部分於工廠製造階段即予以修正,避去現場之修改作業。
「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內政部委託辦理營造業工地主任220小時職能訓練課程講習計畫」職能訓練課程教材 課程內容: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 (鋼結構-3)委託單位:內政部 授課講師:詹碩仁中華民國九十七年
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鋼結構)課程綱要 • 概論 • 鋼結構材料之加工 • 鋼結構工地安裝 • 鋼結構之焊接 • 鋼結構之防蝕及防火處理 • 鋼結構材料之品質檢驗 • 鋼結構材料檢測及判試
鋼結構工地安裝 鋼結構工程為預製式施工,為了準確按照設計圖說達成結構構件,在吊裝前應先擬妥鋼結構施工計畫書,包括安裝圖繪製、人員組織、機具設備、運輸計劃、材料堆放地點、安裝程序、架設計劃與品質控制及工程預定進度表等等。 施工計劃也應包括可能互相干擾之相關工作事項,例如鋼結構與檔土支撐措施之介面,開工前應事先套繪圖樣,防止鋼梁、鋼柱與支撐、中間柱相衝突。
鋼結構工地安裝 • 安裝流程 工地安裝之項目包括基礎螺栓埋設、成品點收、測量基礎中心、吊裝構件、精度調整、強力螺栓鎖固、必要電銲、安全網鋪設、品質檢驗及防護處理等。
鋼結構安裝計畫及作業流程 銲接計畫 切割計畫 吊裝計畫 l 試拼裝 l 放樣 l劃線 l切割 l 組合 l銲接 l整修 辦理 鋼構廠 l 塗裝 檢驗 l 精度檢查 l膜厚檢查 l塗裝檢查 營造公司 監造單位 l 接鈑方式 l鈑邊加工 l 尺寸控制 l避免施工應力 l完整性檢驗 l外觀控制 抽驗
鋼結構工地安裝 • 鋼柱吊裝 高層建築物鋼架之吊裝多半以「節」為單位,每節(根)柱的範圍約為二至四層樓高。如果低層區的柱子太重時,有時候一節柱僅包含一樓或二樓的柱子。 於大部分的設計,第一節柱都是埋入混凝土中,表面並無油漆。由於混凝土基礎表面粗糙不平,鋼柱底鈑無法與混凝土面密接,通常在兩者之間會灌入「無收縮性灌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