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定义检索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定义检索. 教育技术 (1) 班 易晓敏 20062801059. 目录. 1 、评价与评估 2 、教育评价 3 、量规 4 、学习契约. 一、评价与评估的定义比较. 评估 (Assessment) 相当于测量,除了可用于事物进行量的测定外,它还可以用于测定事物的非量化的价值。 评价 (Evaluation) 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即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性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 http://jpkc.bjmu.edu.cn/jpkc-sb/hulijiaoyu/xt6.htm. 二、教育评价的定义.

frum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定义检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定义检索 教育技术(1)班 易晓敏 20062801059

  2. 目录 • 1、评价与评估 • 2、教育评价 • 3、量规 • 4、学习契约

  3. 一、评价与评估的定义比较 • 评估(Assessment)相当于测量,除了可用于事物进行量的测定外,它还可以用于测定事物的非量化的价值。 • 评价(Evaluation)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即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性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 • http://jpkc.bjmu.edu.cn/jpkc-sb/hulijiaoyu/xt6.htm

  4. 二、教育评价的定义 • 因为教育评价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理论体系、指导思想、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技术等都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各国的教育学者,他们的理论流派不同,评价模式不同,立场观点不同,探索的角度不同,实验的方法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评价观,对教育评价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5. 1.以美国教授泰勒(R.W.Tyler)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达到程度的过程。(侧重点放在教育目标上)1.以美国教授泰勒(R.W.Tyler)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达到程度的过程。(侧重点放在教育目标上) • 优点:注重教育效果,能鉴别好坏和区分优劣,激励人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 缺点:如何判断教育目标的合理性,过分强调目标,忽略过程评价。

  6. 2.以克龙巴赫(L.J.Crombach)等人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过程。1963年克龙巴赫在《通过评价改革课程》一文中指出“评价的中心不应仅是目标,而更应当是决策”。他们认为评价者不但应该关心规定的目标,检验这些目标达到的程度,而且更应该关心谁是决策者,他们做了什么决策,根据什么样的准则做决策等等。2.以克龙巴赫(L.J.Crombach)等人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过程。1963年克龙巴赫在《通过评价改革课程》一文中指出“评价的中心不应仅是目标,而更应当是决策”。他们认为评价者不但应该关心规定的目标,检验这些目标达到的程度,而且更应该关心谁是决策者,他们做了什么决策,根据什么样的准则做决策等等。

  7. 另外,他们认为评价者不应当过分重视教育结果,而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活动过程,教育评价不能仅仅注意结果评价,而应当重视过程评价。因为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的进程中不断对照评价方案找差距和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对不合理的教育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另外,他们认为评价者不应当过分重视教育结果,而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活动过程,教育评价不能仅仅注意结果评价,而应当重视过程评价。因为过程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的进程中不断对照评价方案找差距和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对不合理的教育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修正。

  8. 优点:认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活动过程,而不能仅仅注意结果评价,要重视过程评价。(祢补了泰勒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优点:认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活动过程,而不能仅仅注意结果评价,要重视过程评价。(祢补了泰勒评价模式的不足之处) • 这种评价观的贡献是把评价视为获取信息的过程,并把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

  9. 3.以豪斯(E.R.House)和斯克里芬(M.Scriven)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其核心内容都是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它们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和评价方案。3.以豪斯(E.R.House)和斯克里芬(M.Scriven)为代表认为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其核心内容都是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它们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和评价方案。

  10. 4.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的评价观。1981年,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综合了各种评价观点,给教育评价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4.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的评价观。1981年,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综合了各种评价观点,给教育评价下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 这个定义集中了上述三种观点的基本内涵,即弥补了泰勒对教育评价解释的不足,又强调了价值的判断,并且肯定了教育评价应该为教育决策服务

  11. 5.我国教育评价专家、学者的评价观。 • 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 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判断。 • 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完成教育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12. 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教育活动过程和它的后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人的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过程。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教育活动过程和它的后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人的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过程。 • 有人认为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3. 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育评价所给的定义和描述就会发现,尽管他们在提法和描述上有许多差异,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育评价所给的定义和描述就会发现,尽管他们在提法和描述上有许多差异,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4. 教育评价的特征 • 1.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程序的、连续的系统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一般要经过确定评价目标,收集信息资料、综合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指导今后行动等程序。 • 2.教育评价以教育目标或一定的教育价值观为依据。 • 3.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始终以对评价对象的功能、作用、状态给予价值判断为核心。 • 4、教育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为手段。 • 5、教育评价为人的自我完善和教育管理、教育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指导行动,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15. 三、量规 • 量规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16. 量规的特征 • 一般量规至少都具有三个要素: • 1. 一是评价准则,指决定表现性任务、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 • 2. 二是等级标准,说明学生在表现任务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 3. 三是具体说明,描述评价准则在质量上从差到好(或从好到差)的序列,评价准则在每个等级水平上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17. 量规的优势 • 1. 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定义“高质量”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 • 2. 可以清楚的显示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师的期望,同时让学生清楚“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些期望; • 3. 可以使用具体的术语澄清标准,同时使评价标准公开化,降低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更客观、公正; • 4. 帮助学生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判断自己作业的质量,同时减少了“我还要做什么?”的问题;

  18. 5. 减少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时间,并且更容易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等级和他们做什么可以获得提高。 • 6. 不但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自评或同学互评。 • 7. 可以经过修改重复使用,评价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19. 四、学习契约 • 是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的一种契约,它界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以及评定学习活动的标准等。

  20. 学习契约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教育哲学概念,将师生的课堂关系视为一种契约。 学习契约是设计来解决学习责任的归属问题。是一种使自律学校的课堂和在家自学的团体能良好运行、师生都能接受的一种概念。

  21. 学习契约的特点 • (1)由师生共同制定的学习计划、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书面协议。所以学习契约允许学习者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2)由于学习者自己参与了学习契约的制定,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因而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契约的内容随时进行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保持积极的自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22. 学习契约的要素 • (1)学习目标 • (2)学习资源与策略 • (3)完成学习目标的证据 • (4)评价证据的标准及工具 • (5)完成学习目标的时间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