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 2 讲 气候变化的原因

第 2 讲 气候变化的原因. 1. 全球辐射平衡与辐射强迫.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2 讲 气候变化的原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讲 气候变化的原因

  2. 1.全球辐射平衡与辐射强迫 太阳辐射是驱动地球上所有天气和气候现象的能量来源。就全球和年平均而言,有343W/m2的太阳辐射(又称短波辐射)入射到大气顶,但其中三分之一(103W/m2)被云层和地表面又反射回太空,因而只留下240W/m2被地球的气候系统所吸收。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很少,大部分被陆面、海洋、冰面所吸收,使它们温度升高。为了维持地球的气候长期不变,根据辐射平衡的原理,地球作为一个黑体(严格说应为灰体)被地表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必须在大气顶被地球自身放射的红外辐射(又称长波辐射)所平衡,其量值也应该是240W/m2。这种情况下,地球系统由于没有任何净能量输入,则能保持地球气候状况(主要由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表征)不变。因而全球辐射平衡是维持稳定地球气候的基本原理。不论何种原因,如果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则全球辐射平衡不能维持,地球系统将获得或损失能量,从而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

  3. 破坏全球辐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入射到大气顶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发生了改变,它主要由太阳活动本身的变化或太阳常数的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参数(偏心率,进动和倾斜角)变化引起(即米兰科维奇循环),也可以是大气中的云层覆盖面积或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含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发生了变化(用反照率表示)。这些变化是引起气候自然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影响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二是射出长波辐射的变化。能够影响地球射出长波辐射向外空传输的主要因子是大气中的水汽,O3和温室气体等。它们能捕获或拦截地球和大气向外射出的长波辐射,使射出的长波辐射减少,从而破坏了全球辐射平衡。由上可知,能够改变大气顶净辐射或使辐射平衡发生扰动或破坏的任何因子都可以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它们被称为辐射强迫(图1A)。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是对辐射强迫的响应,通过这种响应过程,地球系统改变自身的气候状况,以重新恢复原来的或建立新的全球辐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候系统中各圈层响应的快慢不一样,其所表现出的气候变化状况就不一样(图1B)。破坏全球辐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入射到大气顶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发生了改变,它主要由太阳活动本身的变化或太阳常数的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参数(偏心率,进动和倾斜角)变化引起(即米兰科维奇循环),也可以是大气中的云层覆盖面积或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含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发生了变化(用反照率表示)。这些变化是引起气候自然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影响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二是射出长波辐射的变化。能够影响地球射出长波辐射向外空传输的主要因子是大气中的水汽,O3和温室气体等。它们能捕获或拦截地球和大气向外射出的长波辐射,使射出的长波辐射减少,从而破坏了全球辐射平衡。由上可知,能够改变大气顶净辐射或使辐射平衡发生扰动或破坏的任何因子都可以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它们被称为辐射强迫(图1A)。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是对辐射强迫的响应,通过这种响应过程,地球系统改变自身的气候状况,以重新恢复原来的或建立新的全球辐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候系统中各圈层响应的快慢不一样,其所表现出的气候变化状况就不一样(图1B)。

  4. 图1A 各种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物质引起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值(RF)2005年,相对于1750年)(a)及其90%信度水平的发生概率分布(b)。 LOSU是科学认识水平,火山气溶胶未包括。(IPCC,2007)

  5. 图1A 各种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物质引起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值(RF)(2005年,相对于1750年)(a)及其90%信度水平的发生概率分布(b)。LOSU是科学认识水平,火山气溶胶未包括。(IPCC,2007)

  6. 图1B RF计算方法 箭头:对流层顶净通量不平衡。兰线:未扰动温度剖面;桔红线:扰动温度剖面。从左到右,瞬时RF(IRF):大气温度处处不变;平流层调整的RF:允许平流层温度调整;零地面温度变化RF,允许对流层大气温度调整,而地面温度不变;平衡气候响应:允许大气与地表温度都调整达到新的平衡态,对流层顶RF消失。地面温度变化了ΔTs。(IPCC,2007)

  7. 大气的对流层和海洋响应较慢,因而它们在几十年之后才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气候变化;而平流层大气响应快,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就可发生明显的变化。正的辐射强迫可使地表温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负的辐射强迫(如火山爆发)使全球变冷。应该指出,辐射强迫的计算是研究气候变化原因和预测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它所关心的是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的变化,而不是其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入射的太阳辐射并不是辐射强迫,只有它的变化量才是辐射强迫。

  8. 2、气候变化的驱动力

  9. 外强迫的作用: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之一

  10. 几千万年~几亿的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地质构造活动,包括板块运动,火山爆发,海底的地质构造变化等,也包括沙尘的影响。通过这些地质构造的运动,通过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和反照率,影响着地质年代的气候。几千万年~几亿的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地质构造活动,包括板块运动,火山爆发,海底的地质构造变化等,也包括沙尘的影响。通过这些地质构造的运动,通过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和反照率,影响着地质年代的气候。

  11. 更新世(200万年-1万年)气候变化及其意义(图2-4)更新世(200万年-1万年)气候变化及其意义(图2-4) 1.气候变化的主要启动力是地球轨道变化,非常弱的强迫 2.更新世气候变化的主要机制是GHGs和冰盖区,作为反馈机制 3.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很小的强迫是很敏感的 4.人类造成的强迫矮化了引起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自然强迫 5.人类活动是现代气候变化的一个驱动力 Hansen,2007

  12. CO2 浓度 (ppmv) 人类活动扰动 南极东方站(Vostok)测量的 大气CO2浓度变化 温度距平(℃) ( redrew from Petit et al. 1999 ) 年距今 图2 目前的CO2浓度是42万年来的最大值。 83万年来,仍是最大值 (IPCC,2001)

  13. 图3 过去425千年: (A) GHGs与海平面,(B)地表反照率与GHGs强迫,(C)观测与计算的温度 For past 425 ky, (A) GHGs and sea level, (B) Surface albedo and GHG forcings, (C) Observed and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14. 人类活动辐射强迫是否超过了自然辐射强迫? 图4 冰期气候强迫 气候敏感性

  15. 全球气候是否会向冰期(变冷)演变? 根据米兰科维奇(Milankovitch)循环理论,近几百万年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进动,地轴倾斜和地球轨道椭圆性变化),气候具有周期为10万年左右的冰期—间冰期循环。这种自然的轨道强迫可在几千年时间尺度上影响关键的气候系统,如全球季风,全球海洋环流,大气的温室气体含量等,我们目前处于末次间冰期,但其向冰期演变的冷却趋势不会减缓现代的全球变暖。至少在30000年之内地球不会自然的进入下一个冰河期。

  16. 太阳活动的变化是引起近代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吗?太阳活动的变化是引起近代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吗? 总太阳辐射的连续直接观测至今只有28年,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具有确定的11年周期变化,其辐射量从最小到最大的周期循环变化率只有0.08%,并且无显著长期趋势,工业化前后并无太大的变化,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计算的太阳输出(从1750年)造成的直接RF是±0.12w/m2。这个值虽然是正值,但比温室气体的RF要小得多(2.3w/m2),所以太阳辐射的变化不是引起近代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图5-6)。

  17. 图5 总太阳辐射变化(太阳常数)

  18. 图6 最近28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

  19. 图7 驱动冰河期循环的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示意图

  20. 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之二:温室效应与人类活动的作用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之二:温室效应与人类活动的作用

  21. 这是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最重要的物理基础之一。温室效应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温室效应,一种是增强的温室效应,即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我们首先考察一下自然的温室效应,它不但发生地球的气候演变中,也发生在其它行星的气候形成中,就目前的知识而言,至少在我们地球的近邻行星金星(离太阳比地球近)与火星上(离太阳比地球远)。地球大气中,除了含有占99%氮、氧以外还含有其它少量的微量气体如CO2,CH4等以及云,水和尘埃等,后者虽然所占体积和数量很少,但它们可以吸收地表放射的一部分红外热辐射,根据基尔霍夫定律(Kirchoff定律),大气中的一个气层如果吸收辐射,它也在同一频率下,正比于吸收再以自己的温度放射出辐射。

  22. 因而大气中 上述这些微量气体和水汽、云等在吸收大气与地表发射的长波热辐射的同时,也以自身的温度向外空放射出热辐射。在大气高层的这些气体、水汽与云,由于其温度比地表低得多(大气中的气温从地表到对流层顶(平均约12Km)平均以6℃/Km下降,因而在5-10Km的高层大气,比地表冷30-50℃),发射的热辐射量比较小,因此这些高层的温室气体吸收了大量或全部(看作黑体)由地表和低层大气发射的长波辐射,但向外发射了比其吸收小得多的长波辐射。这比没有这些水汽与温室气体情况下的大气损失于外空的热辐射要小得多。因而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即被毯作用),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热辐射不致于无阻挡地逸向外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从辐射传输的观点看,也可以认为是增加了中、上层大气中温室气体、水汽、云等向下放射的长波辐射,使地表和近地面空气增温。 由上可见,地球上如果没有温度随高度减小的温度垂直分布,就不会有温室效应。

  23. 温室气体和水汽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是在不同的光谱带发生的。整个吸收谱相当复杂,如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CO2)其吸收带有15μm,10μm,5.2μm,4.3μm以及2.7μm和2.0μm,其中最强的是15与4.3μm两个吸收带。在气候变化的研究过程中,曾有人认为大气CO2吸收带已经饱和,因而温室效应已经达到饱和,即使将来CO2浓度再增加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红外光谱与大气辐射的研究表明,CO2的吸收作用或温室效应在15μm的中心波段确实已经达到饱和,但在CO2整个吸收区间(14-18μm)(尤其是中心峰值的两翼)以及其它吸收波段(如10μm,5.2μm等)远未达到饱和,最近的将来也不会达到饱和。温室气体和水汽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是在不同的光谱带发生的。整个吸收谱相当复杂,如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二氧化碳(CO2)其吸收带有15μm,10μm,5.2μm,4.3μm以及2.7μm和2.0μm,其中最强的是15与4.3μm两个吸收带。在气候变化的研究过程中,曾有人认为大气CO2吸收带已经饱和,因而温室效应已经达到饱和,即使将来CO2浓度再增加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红外光谱与大气辐射的研究表明,CO2的吸收作用或温室效应在15μm的中心波段确实已经达到饱和,但在CO2整个吸收区间(14-18μm)(尤其是中心峰值的两翼)以及其它吸收波段(如10μm,5.2μm等)远未达到饱和,最近的将来也不会达到饱和。

  24. 应该指出,不论地表和大气内部的物理过程如何复杂,都如本讲开始时所指出,进入与离开大气顶的辐射能量之间必需保持平衡。由图8,在有云的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净太阳辐射为240w/m2,则射出的长波辐射必需也有这个量。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它可以通过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来恢复平衡。由于大气成分中存在着自然产生的温室气体、云和水汽,通过它们产生的正辐射强迫和温室效应,即自然的温室效应可使地表增暖,温度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和水汽条件下的大气上升了33℃,即从-19℃(雪球)上升到14~15℃。这是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可以说,没有自然的温室效应,生命就难以维持。火星与金星上有类似的自然温室效应,但由于CO2含量和温度与地球不同,它们最后达到的平衡行星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不适合生命的存在。应该指出,不论地表和大气内部的物理过程如何复杂,都如本讲开始时所指出,进入与离开大气顶的辐射能量之间必需保持平衡。由图8,在有云的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净太阳辐射为240w/m2,则射出的长波辐射必需也有这个量。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它可以通过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来恢复平衡。由于大气成分中存在着自然产生的温室气体、云和水汽,通过它们产生的正辐射强迫和温室效应,即自然的温室效应可使地表增暖,温度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和水汽条件下的大气上升了33℃,即从-19℃(雪球)上升到14~15℃。这是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可以说,没有自然的温室效应,生命就难以维持。火星与金星上有类似的自然温室效应,但由于CO2含量和温度与地球不同,它们最后达到的平衡行星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25. 图8 大气顶的全球辐射平衡简图。太阳辐射的净输入必须被地球的净红外辐射输出平衡(240W/m2)。入射太阳辐射的三分之一被反射回太空(103W/m2),其余主要被地表所吸收。射出的长波辐射被温室气体和云吸收,使地球比没有温室效应时要高33℃左右。

  26. 可以造成全球辐射平衡破坏的主要因子也可以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由此而造成的地表温度的进一步增加被称为增强的温室效应。因而,这种增强的温室效应实际上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附加在自然温室效应之上的一种温室效应。虽然其量值比自然温室效应小得多,但其增暖作用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人为的温室效应,可进一步增强阻止长波辐射向外辐射的被毯作用,这就意味着高层大气向外空放射长波辐射进一步减少。从辐射传输和辐射平衡的角度看,相当于大气顶产生一向下的辐射通量密度增加,而使大气顶辐射不平衡(净长波减少)。因而地表温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以响应这种不平衡(辐射强迫)直到大气顶射出的净长波辐射量又等于入射的净太阳辐射。当地球系统完全向这种人类活动引起的辐射强迫调整后,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会增加到某一量值的温度以响应增强的或人为的温室强迫作用(图9)。可以造成全球辐射平衡破坏的主要因子也可以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由此而造成的地表温度的进一步增加被称为增强的温室效应。因而,这种增强的温室效应实际上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附加在自然温室效应之上的一种温室效应。虽然其量值比自然温室效应小得多,但其增暖作用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人为的温室效应,可进一步增强阻止长波辐射向外辐射的被毯作用,这就意味着高层大气向外空放射长波辐射进一步减少。从辐射传输和辐射平衡的角度看,相当于大气顶产生一向下的辐射通量密度增加,而使大气顶辐射不平衡(净长波减少)。因而地表温度将会进一步增加以响应这种不平衡(辐射强迫)直到大气顶射出的净长波辐射量又等于入射的净太阳辐射。当地球系统完全向这种人类活动引起的辐射强迫调整后,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会增加到某一量值的温度以响应增强的或人为的温室强迫作用(图9)。

  27. 图9说明了自然的温室效应(图9a)与增强的温室效应(图9c)。在图4中,由于大气中水汽和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球的温度由-19℃上升15℃。如果由于人类的排放,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一倍(图9b),这时大气顶的辐射平衡将受到破坏,由于增加的CO2拦截了地球和大气放射的长波辐射,使离开大气的长波辐射量只有236W/m2,因而气候系统内部将进行调整,以恢复原有的平衡。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公式图9说明了自然的温室效应(图9a)与增强的温室效应(图9c)。在图4中,由于大气中水汽和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球的温度由-19℃上升15℃。如果由于人类的排放,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一倍(图9b),这时大气顶的辐射平衡将受到破坏,由于增加的CO2拦截了地球和大气放射的长波辐射,使离开大气的长波辐射量只有236W/m2,因而气候系统内部将进行调整,以恢复原有的平衡。根据斯蒂芬-玻尔兹曼公式 (Tg是地表平均温度),地表必须升温1.2℃。温度升高之后,根据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大气中的水汽将增加,这将使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通过这种正反馈作用,地表的增温将不是1.2℃,而是2.5℃,所以反馈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8. 图9 地球的自然温室效应和增强的温室效应示意图。(a)自然的温室效应;(b)CO2浓度增加到原来的2倍。(c)增强的温室效应。(d)反馈作用[4]

  29. “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提高“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这一结论的可信度提高 IPCC关于气候变化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三次评估报告(2001年):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 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 (图10-12)

  30. 图 10全球平均温度距平。黑线:观测。 灰线:多模式(13个)集成模拟。(a)人类活动+自然强迫; (b)只有自然强迫

  31. 图11 不同地区气温变化原因的模拟结果(1906-2005) 黑线:观测值 红色:人类变化+自然变化 蓝色:自然变化

  32. 图12 过去1100年的辐射强迫和模拟的温度(a)火山活动,(b)太阳辐射变化,(c)所有强迫,(e)北半球年温度(分别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强迫)

  33. 有三个原因把工业化后CO2增加趋势归因于化石燃料燃烧有三个原因把工业化后CO2增加趋势归因于化石燃料燃烧 (1)南极和格林兰冰芯记录表明:大气中CO2开始增加的时间是在工业革命前后,从那以后,其浓度变化大致与化石燃料消耗的增长率相近。 (2)北半球大气CO2浓度比南半球的高几个ppmv,因为大多数最强的排放源位于北半球。 (3)大气中氧含量每年减少3ppmv,这与大气中CO2增加是相对应的,因为CO2是燃烧的一种产品。

  34. 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之三:气候的内部变率

  35. 迭加在气候变暖趋势线上的冷暖异常期被称为气候脉动或气候变率。这种气候变率具有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短的只有几十天,长的可达几十年;范围小的只有几百或上千公里,范围大的可达半球尺度。它们形成的原因与外强迫或温室气体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不同,主要是由大气内部的变率和气候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耦合变率造成,统称为气候的内部变率。值得指出,耦合变率由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可由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冰冻圈对大气的强迫产生,它在本质上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产生的内部变率不同。这种变率本质上由大气波动的形成,传播,振荡和不稳定发展造成(图13),它们不但可以通过波能的传播或波导影响下游的天气气候异常,而且可以发生定常性传播,使一个地区的天气或气候异常传播到很远的地区(即大气遥相关)。

  36. 图13 大尺度罗斯贝波、遥相关和大气振荡示意图

  37. 另外,在耦合强迫或人类活动产生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中出现大尺度静止性振荡,表现为此起彼伏地翘翘板形式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大气涛动。它们可形成优势的气候异常模态。它们也是大气波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能够产生天气变化和气候异常的大气波动最主要的是大尺度行星波,其次是重力波,声波的作用可以忽略。在地球上大尺度行星波的波长一般在几千公里到一万公里左右,其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罗斯贝(Rossby)波。这种波是由于在旋转的地球上柯利奥里斯参数 ( 是纬度, 是地球自转角速度)随纬度的变化产生。波动一旦产生,波动本身相对于大气的基本气流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向西漂移或传播,波长越长,向西传播的相速度越大。

  38. 三维的罗斯贝波不但可以考虑水平传播,还可以垂直传播(如由对流层到平流层或反之)。应该指出,大气中的波动也可由地球上赤道与极地的南北或经向温度差造成,图13的左侧说明,由于热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射出的长波辐射,净的辐射平衡是正,即辐射是盈余的,而高纬和极区正好相反,是亏损的,因而热量必须通过大气与洋流从热带向极区输送以达到全球辐射的平衡,同时建立了从热带指向极区的经向温度梯度。并通过斜压不稳定产生大尺度行星波(又称斜压波),承担这种热量的南北输送或交换三维的罗斯贝波不但可以考虑水平传播,还可以垂直传播(如由对流层到平流层或反之)。应该指出,大气中的波动也可由地球上赤道与极地的南北或经向温度差造成,图13的左侧说明,由于热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射出的长波辐射,净的辐射平衡是正,即辐射是盈余的,而高纬和极区正好相反,是亏损的,因而热量必须通过大气与洋流从热带向极区输送以达到全球辐射的平衡,同时建立了从热带指向极区的经向温度梯度。并通过斜压不稳定产生大尺度行星波(又称斜压波),承担这种热量的南北输送或交换

  39. 在实际大气中,情况比上述单一的简谐波要复杂得多。一个天气扰动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简谐波叠加而成,这种合成波称为波群或波包。波群传播的速度称为群速,它与相速是有差别的。群速是波动频散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从动力学观点,它代表能量传播的速度。

  40. 大气是频散介质,当大气中产生了某种扰动后,其能量是按群速传播的。当群速Cg>0时,若群速大于相速(C),即Cg>C,扰动能量先于波动向下游传播,在下游产生新的扰动或使下游原有的扰动增强,这种效应称为上游效应。因此罗斯贝波作为旋转大气中最重要的频散波,它的频散对大尺度天气和气候的演变是非常重要。它的形成或被激发,传播,振荡和不稳定发展是造成大气中天气与气候变化和异常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外源作用,由于能量的频散,大尺度扰动终将消失,所以外源或外强迫(加热场,地形等)作用对于激发罗斯贝波是很重要的。概括起来,大尺度大气波动能够通过下列五种方式影响气候异常和气候变化。大气是频散介质,当大气中产生了某种扰动后,其能量是按群速传播的。当群速Cg>0时,若群速大于相速(C),即Cg>C,扰动能量先于波动向下游传播,在下游产生新的扰动或使下游原有的扰动增强,这种效应称为上游效应。因此罗斯贝波作为旋转大气中最重要的频散波,它的频散对大尺度天气和气候的演变是非常重要。它的形成或被激发,传播,振荡和不稳定发展是造成大气中天气与气候变化和异常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外源作用,由于能量的频散,大尺度扰动终将消失,所以外源或外强迫(加热场,地形等)作用对于激发罗斯贝波是很重要的。概括起来,大尺度大气波动能够通过下列五种方式影响气候异常和气候变化。

  41. 概况起来,大尺度大气波动能够通过下列五种方式影响气候异常和气候变化。概况起来,大尺度大气波动能够通过下列五种方式影响气候异常和气候变化。 (1)罗斯贝波波动的传播和能量频散与扰动的发展。罗斯贝是频散波。在沿纬向方向,它的群速度总是大于相速度的,因而它可以先于罗斯贝波波峰(波脊)和波谷(波槽)到达之前在下游引起新的扰动发展或使原扰动加强(或减弱),从而引起下游地区天气或气候的异常。此外,罗斯贝波的不稳定性,即它的发展和减弱,新生和消失以及波动状况的调整(如移动变静止,波数变化等)也能影响天气与气候,尤其是和当波动的槽脊振幅不断加大形成准静止的南北振幅很大的定常波动时(即由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组成气压场偶极子型时)对天气气候的异常影响更为明显和持久。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在2008年1月10-2月5日中国南方罕见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发生时,在欧亚地区出现了持久性阻塞高压形势,它不断地导致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中亚从西方侵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南方极端异常的天气气候条件。

  42. (2)定常波的波导与大气遥相关 当移动性罗斯贝波变成定常或静止波时,通过其波峰和波谷的局地振荡,也可以把波动的影响逐次向下游传播很遥远的地区,影响哪里的天气与气候异常。因而一个地方如果通过加热或地形作用激发出了波动,它们常常以定常波的形式在球面上沿大圆路径传播。如果波动在低纬由大量对流加热激发产生,它可以向东北方向传播到达中高纬度并在一定纬度(称临界纬度),它开始折转向东南方向传播,因而波动的影响可以到达离波动发生区很远的地点。这种在球面上按大园路径传播的情况十分类似于光学中的思涅尔(Snell)折射定律。这种不是在临近地区产生影响,而是很遥远地区发生作用或影响的现象被称为大气遥相关。在大气中有许多种遥相关型,例如中国的气候异常或变化可受到来自欧洲到北大西洋遥相关型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受到来自印度季风区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地区(海洋温度很高的地区)遥相关的影响。这大大增加了气候变化预测的复杂性和困难。遥相关的本质主要是罗斯贝波能量波导现象的结果。在中纬度中高层,主要由纬向波数5(波长近1万公里)左右的罗斯贝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造成大圆路径中气候的异常与变化。由遥相关作用形成的波导可以围绕整个全球传播,在其路径上引起风、气压的定常振荡或变化。图14是夏季北半球遥相关的概略图(丁庆华,Bin Wang)。

  43. (3)大气振荡和优势环流型式 全球大气环流有不少优势的环流变化型式,它们常常表现为两个大气环流中心的耦合振荡,即呈翘翘板式的呈反向的强弱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其时间尺度有年际的,也有几十年的。如果在某一大范围地区某一时期被这种振荡的某一相位(正或负)所控制,则气候会出现具有明显特征的持续性异常或变化。在两个固定的环流中心振荡的不同地区,气候状态可能完全相反,并在振荡的不同位相,风暴路径的位置,强度以及相关的热量、水汽和动量南北输送都不相同,因而对于一个地区旱、涝、热浪、寒潮和其它种类气候变化的发生十分重要。从物理本质上这种优势环流型或振荡的形成也是大气遥相关或定常波传播的一种表现,通过这种振荡型控制着从季节到几十年时间尺度的大范围地区的气候异常与变化。大气振荡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长期历史,概括起来至少有5种形式:南方涛动(SO,印度季风区与东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有反相振荡),北大西洋涛动(NAO,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有反相振荡),北极涛动(AO,也称北半球环状模(NAM),极地涡旋与环绕它的高压带成反向振荡),南极涛动(AAO,也称南半球环状模(SAM),南极涡旋与围绕它的高压带成反向振荡),太平洋年代尺度振荡(PDO)和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两种振荡基本类似,有相同的时间演变,但后者是前者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展,它表示阿留申低压与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同时变化)(见图15-18)。

  44. 图14 全球遥相关型

  45. 图15 PNA(太平洋—北美型)(左)和NAO(北大西洋涛动)遥相关型(右)。1958-2005年,北半球冬季500hPa一点相关图。负相关为虚线。

  46. 图16 左上图:年平均海平面气压(南方涛动指数)的相关,右上图:地表温度(195-2004年)。左下图:1979-2003GPCP降水。右下图:据达尔文港计算的SOI(负海平面气压距平(红色线为El Nino)。

  47. 图17 上图:太平洋年代尺度振荡(1901-2004,SST海温),下图:年平均时间序列

  48. 图18 下图:SAM指数曲线。上图左:850hPa SAM高度场。上图右:地表温度的回归(1982-2004年)

  49. 上述优势环流型的形成与耦合的海气强迫密切关系;近来的研究表明,也可能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有关联。从前面的阐述中可知,全球气候变化是辐射强迫扰动的结果,它与耦合的海气强迫(气候系统内部变化)从物理上不同。但是因为气候的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辐射强迫扰动可能会快速地激发气候变率的自然模态,因而长期的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可能对这些时间尺度的气候异常与变化有重要影响。

  50. (4)波动能量的垂直传播与平流层对气候变化的影响(4)波动能量的垂直传播与平流层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平流层大气(12-50Km)和对流层大气是很不相同的,两者基本上是由位于12Km左右的对流层顶分开的。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从动力学上认识到两者是通过波动耦合起来的。人们发现起源于对流层的行星尺度罗斯贝波,重力波,混合型罗斯贝—重力波和近赤道地区的开尔文波,其能量可向上传播到平流层,以后再在那里被吸收与耗散(临界层处,大致在纬向风u=0高度),同时引起平流层气流的变化。但反过来,平流层的变化并不能影响到对流层。因而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单向的,即对流层波可影响平流层环流,而平流层环流异常不能影响对流层天气和气候。这种观点一直盛行到1990年代。但是在近5-10年,这种传统观点发生了改变,许多研究证实,高纬大气环流变化清楚地反映了平流层和对流层环流双向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平流层与对流层环流的变化是耦合在一起的,其耦合机制就是波动的垂直传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