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鹏展学校语文教研组 制作. c. . 现代文阅读. d. b. . 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阅读. e. a.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写作. 语文知识总干.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 、字词 2 、句子 3 、标点 4 、文学常识 5 、修辞 6 、名著阅读 7 、探究综合类 8 、古诗文、现代诗文默写 9 、名言格言积累. 古诗文、现代诗文 默写包括 : 记忆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鹏展学校语文教研组制作

  2. c .现代文阅读 d b .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阅读 e a.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写作 语文知识总干

  3.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字词 2、句子 3、标点 4、文学常识 5、修辞 6、名著阅读 7、探究综合类 8、古诗文、现代诗文默写 9、名言格言积累

  4. 古诗文、现代诗文 默写包括 : 记忆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应用性默写、 开放性默写

  5. 1、看图、表格、数据分析题(a.题型:调查表、对照表、漫话、徽标等。b.内容:看图说画面内容;谈体会、启示、总结道理等。)1、看图、表格、数据分析题(a.题型:调查表、对照表、漫话、徽标等。b.内容:看图说画面内容;谈体会、启示、总结道理等。) 2、对联知识 3、口语交际 4、拟广告语、标语 5、新闻、消息信息提炼 6、针对短文进行观点陈述 7、扩写成段

  6. 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 口诀:名 时 地 评 作 文学常识 对于名家要求识记

  8. “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 •间隔号《书名号》 -连接号.着重号 __专名号 标号 标点 句中点号 、,;: 句末点号 。?! 点号

  9. (1)用词不当 (2)语序不当(3)搭配不当 (4)成分残缺或赘余 (5)结构混乱 (6)表意不清 (7)不合逻辑 1、单句、文段或选择题的修改病句、应用文格式修改 2、仿写专练 3、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4、赏析、品析句子 句子 (从思想内容、语言、修辞、意境等方面分析)

  10. 1、汉字的书写、注音、改错字(多为常见易错的生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1、汉字的书写、注音、改错字(多为常见易错的生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 2、词语(包括量词)、成语的运用 3、词义解析 4、关联词语填空 字词 语境义 比喻义 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

  11. 名著阅读共8部 a.形式:读书推荐卡、正反方辩论等。 b.内容:书名、作者、人物、情节、主题、写作特色、语言风格。

  12. 二、综合性学习: 1、特点:a.死记硬背少,积累运用多。 b.综合性强 c.内容来自课本 2、命题形式:民间采风、店名、话说英 雄、马的世界、话说孔子孟子等。 3、学习方法:a.关注教材 b.积累相关资料(成语、俗语、名言、古诗句等)

  13. c.总结小组活动内容: 包括( 活动主题、 具体承担任务、 活动安排与计划、 收集资料的种类与来源、 活动分工)

  14. 四、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a.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 b.注重课本提示和注释 c.背诵优秀诗文、理解内容及课后诗词背诵、默写 d.文言词汇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活用、文言虚词积累)

  15. 文言虚词:之、其、而、夫、乃、所、为、与、者、焉、以、然文言虚词:之、其、而、夫、乃、所、为、与、者、焉、以、然

  16. 2、诗词鉴赏:

  17. 三、现代文阅读: 1、选材内容:a.注重情感体验、价值 取向和人文内涵 b.突出鲜明个性,呈现鲜明地域特色 c.注重名家、名篇,追求强的名人效应(如:余秋雨、毕淑敏、林清玄、雷抒雁、二月河等)

  18. 4、怎样解答比较阅读类的考题? 1)、要考虑两段文字的体裁是否相同。 2)、要考虑两段文字的内容是否相似、相关或相反,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3)、要考虑两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是否相同。 4)、要注意不同体裁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文体特征。如说明文中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等,议论文中论点、论证、语言严谨等。 5、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变化,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运用典故、讽刺等等。

  19. 6、现代文文体划分: 1、表达方式: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2、文学作品: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戏剧、诗歌、童话、寓言 3、应用文

  20. a.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9种)及作用: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 3)说明对象特征 4)结构 5)说明文语言特点 6)说明文种类

  21. b.记叙文: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2)顺序:插叙、倒叙、补叙 3)表达方式(5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4)描写人物方法: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5)线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或事件 6)语言特色: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22. c.议论文: 1)类型:立论、驳论 2)三要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恰当) 3)论证方法(6种):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证、道理论证、引证 4)论证结构: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 5)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23. (1)小说: 人物:刻画人物方法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线索:人物见闻、地点转移、情节、思想感情 环境: 及作用 三要素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24. (2)散文: 1)分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3)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4)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选材自由,形式灵活 但主题明确集中)

  25. (3)戏剧: 戏剧语言:说白、唱词、舞台说明 分类:a.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 话剧、歌剧、舞剧 b.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 悲剧、喜剧、正剧 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 历史剧和现代剧 d.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 独幕剧和多幕剧

  26. (4)诗歌 唐代的律诗、绝句 宋代的词 元代的散曲 诗经 楚辞 乐府民歌 近体诗 古典 诗歌 诗歌 古体诗 现代诗歌 (5)童话、寓言

  27. 应用文: 调查报告 通知、启示 书信、日记 申请书 计划书 倡议书 讲演稿 电报 总结 新闻

  28. 新闻 1)定义:广义(消息、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消息) 2)特点:及时、准确、真实 3)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结语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9. 五、写作知识: 1、试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 2、试题主题内容: 个人成长 亲情友情 社会生活 吟咏畅想

  30. 3、作文写作要求: (1)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体工整、文面整洁、文从字顺 (5)能用联想、想象表达内容,引用古诗词、名言等

  31. 再见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