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基督信仰的變革 - 宗教改革與英國

基督信仰的變革 - 宗教改革與英國. 課名:現代世界的興起 授課老師:許紫芬老師 PowerPoint 製作:歷史系碩三杜恒毅. 基督信仰的第一次分家 -(1). 文化上,東歐為希臘語文,西歐為拉丁語文,早期的教會文獻是希臘文,即使在羅馬也是希臘文占優勢,可是在五世紀後,政教關係產生了變化。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督信仰的變革 - 宗教改革與英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督信仰的變革-宗教改革與英國 課名:現代世界的興起 授課老師:許紫芬老師 PowerPoint製作:歷史系碩三杜恒毅

  2. 基督信仰的第一次分家-(1) • 文化上,東歐為希臘語文,西歐為拉丁語文,早期的教會文獻是希臘文,即使在羅馬也是希臘文占優勢,可是在五世紀後,政教關係產生了變化。 • 彼此的正式分裂,發生在1054年,原因為有關三位一體的一項爭議。原因在《尼西亞信經》中,原謂聖靈原出於父(從父而生),西歐教會加上:「和(源自)子」(filioque)等字,因此衍生出聖靈是否也源自聖子的爭議(Filioque Controversy)。

  3. 何謂信經? • 《信經》(英語是Creed或Articles of Faith),源自拉丁文(Credo)即「我信」,意思是基督徒宣認相信教會所認可的最基本信仰,是傳統基督教的權威性基本信仰綱要。 • 源頭可以追溯至初期的大公教會,當時教會對外面臨逼迫,對內面對異端的攪擾,特別是諾斯底派。於是當時的辯道士建立「教條神學」(dogmatic theology)及發展出摘要性的信經,來說明信仰原委並澄清信仰內容,簡言之是教條式的信仰摘要。

  4. 尼西亞信經的由來 • 尼西亞信經是尼西亞大公會議有關基督宗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主張子是「出於真天主而為真天主,被生而非受造,與天主父本質相同,確定了聖父、聖子、聖神(聖靈)為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質相同。 • 基督教信經的目的是為了確立對基督教徒來說很重要的堅定信仰,以及用來分辨異端和持不同意見的教會人士。

  5. 信經內容 • 新經有四種,分別為《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阿塔拿修信經》、《迦克墩信經》 • 《使徒信經》: •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為童貞女瑪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6. 基督信仰的第一次分家-(2) • 1054年,教宗李奧九世(Leo IX, 在位時期1049-1054)與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大主教)賽魯拉里(Michael Cerularius)互相開除對方教籍(為處以破門罪)。於是基督宗教一分為二。 • 拉丁教會稱為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希臘教會稱為東方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

  7.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民族王國的興起 •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城市興起,以工商業者為主的中產階級希望透過與王權的合作,掃除各地封建諸侯所產生的經濟發展障礙。 • 在中古後期,歐洲的民族國家逐漸興起,受到歐洲城市新興中產階級支持的世俗王權,愈來愈難以忍受教會的操縱,常與教會發生衝突。

  8.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民族王國的利益 • 真正讓各國覬覦的是數百年來教會所累積的財富與廣大的田產,而教會法庭的存在更是嚴重妨礙各國司法的獨立。因此,為了追求國家在政治上的統一、經濟上的自主與司法上的獨立,世俗政權必然與教會勢力發生衝突。

  9.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知識普及化(1) • 書籍的流通與印刷術的使用也成為宗教改革能夠推展的原因之一。在此之前,教育幾乎都掌握在教會的手中,書籍昂貴,流通困難。 • 直到十世紀左右,造紙術才藉著穆斯林輾轉從中亞傳入歐洲,十四世紀時,紙張開始大量生產,為印刷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10.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知識普及化(2) • 1456年,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1400-1468)利用活字印刷術印製了第一本聖經—「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厚達1282頁。不久,這項技術傳遍了歐洲,書籍得以大量印刷,並以低廉的價格嘉惠讀者。 • 透過聖經的大量印刷,使得人們能夠透過自行閱讀聖經來理解教義,不一定要依靠教士們的解說和詮釋,因此更多人學會閱讀和書寫,思想的傳播因此更為快速。

  11.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宗教本質的呼喚 文藝復興時期。其對宗教改革的影響,精神方面,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新時代,使中世紀重守窮、苦修和出世的宗教生活遭到破壞。 基督教人文主義的興起,學者們研究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分析考證早期的《聖經》和典籍。他們認為現在版本聖經有錯誤,要求另譯《聖經》與改正教義,同時譴責教會的腐敗。

  12.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教士操守不佳 • 中世紀後期以後,受到商人盈利行為的影響,教廷從教徒手中得到錢財的方法更多。使得羅馬教會的教士素質趨於低劣加上教規逐漸廢弛。有部分神職人員甚至不熟悉舉行彌撒的拉丁文。甚至有教士的私生活不檢點,獨身的戒律形同具文。 • 許多鄉村教堂裡的教士開設酒店、賭場以增加個人收入,甚至還娶妻生子。不只低階教士如此,就連教宗都不能堅守誓約,如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Ⅵ)有不少情婦,還為他的子女奪取封建領地。

  13.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教廷的腐敗) • 買賣聖職(simony):指教會許多的職位可以用金錢取得,包括任用親信與特准破戒,甚至包括最高品級的樞機主教。1500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在一次接收款項後,冊封了十二位樞機主教。教宗李奧十世(Leo X,在位時期1513-1521),每年售出兩千個聖職。

  14. 宗教改革的形成背景-(編造募捐理由) • 販售贖罪劵(Indulgences),原為在十字軍東征期間,為了籌措軍費而發賣的物品,後來成為教廷獲利的方式。教徒透過購買贖罪券,來求得自身罪惡的減免,因此,贖罪券與罪罰的赦免有密切的關係。 • 教宗李奧十世為了解決財務問題,擴大規模發行贖罪券。為了鼓勵一般人多買贖罪券,教會人士常誇大贖罪券的好處,將贖罪券比作進入天堂的通行證。因為宣傳得力,能夠免除罪惡的說法頗具吸引力,不少民眾爭相購買贖罪券。

  15. 宗教改革的導火線-奉獻用途變質 • 原本販售贖罪劵建教堂,等同為募款行為,但是已經與原先贖罪劵的涵義有部份出入,加上神職人員對捐獻款項的運用,沒有完全投入在建堂費用,因此引發爭議。 • 例:教宗李奧十世在1517年發行之贖罪劵,委託富格銀行家族(the Fuggers)經辦,並給予三分之一的利潤。

  16. 宗教改革的首倡者-馬丁‧路德 •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出生在日耳曼中部撒克遜(Saxony)的一個信仰羅馬公教的農村家庭。他原先希望能成為律師,但是與朋友同在路上,朋友被雷擊,自己平安渡過後,決定轉讀神學。1512年於羅馬取得神學博士學位並成為教授。

  17. 宗教改革的爆發 • 馬丁‧路德對羅馬公教的不滿,因1517年,贖罪劵販售的問題而爆發。該年教廷為籌建聖彼得大教堂,亦來到日爾曼威丁堡(Wittenberg)來販售贖罪劵。 • 10月31日,他把他撰寫的「九十五條論綱張貼在威登保教堂門前。他攻擊羅馬公教教義的核心部分,包括「聖禮」和「事功」。

  18. 馬丁‧路德的主張 • 他認為藉由懺悔(告解禮),會有信仰和內心中的神恩,能解除告解者心理上之負擔,亦就是因信得救,故不需要由教士赦免。 • 教士在一般人與上帝之中,並無絕對的功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教士」他認為藉由閱讀聖經與禱告,每個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接觸。

  19.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斯·韋伯 • 本著作於1920年問世,內容主要描述個人只要能夠在經濟制度下以合法管道賺錢,就是擅長於某種天職的表現。韋伯認為,所謂「天職」(calling)指的是新教教派中的核心倫理,從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而來。 • 「天職」描述人們不是要以苦修、超越世俗道德的禁慾主義方式來追求上帝的應許,反而應該在俗世中,完成個人在其所處職業位置上的工作責任和義務。

  20. 對現代社會經濟的影響 • 十六、十七世紀崛起的基督新教,改變了西方人對於宗教生活的看法。新教鼓勵教徒們走入世俗,努力從工作中證明自己為上帝的選民。新教精神伴隨著工業時代的興起,構成了現代經濟生活的雛型。 • 今日新教精神雖然不遍及所見,但現代人的生活觀已經固定成型:找份工作、積極進取、克制消費、存錢投資。韋伯認為這是誰都無法逃離、避開的鐵籠。

  21. 新教教派-喀爾文教派 • 喀爾文教派(the Calvinists)興起於瑞士日內瓦,喀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榮耀上帝。教義的解釋上,大致接受馬丁‧路德的觀點。例如信心的重要與僅靠聖禮和事功不能得救。

  22. 新教教派-喀爾文教派 • 但是他不認為只靠信心就能得救,其強調預定說。認為只有上帝挑選的少數人(elect)能夠得救。還必須克服誘惑與行正向之事,機率才能增加。 • 對政府和社會的態度上,喀爾文教派不認為教會應該服從政府或政府有為教會立法的權力。喀爾文教不同於路德教派與聖公會,它拒絕接受主教制度,主張教會應該自治,選出由牧師和信徒組成的長老會(presbyteries)來主持教會。

  23. 喀爾文教派的傳播 • 喀爾文教派發展迅速,傳入英國之英格蘭與蘇格蘭而稱為長老會(Presbyterian) • 傳入荷蘭、法國和英國者被稱為清教徒(Puritans)。在匈牙利、波希米亞、波蘭、日耳曼均有此派信徒,並傳到世界上其它地方。

  24.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來源圖

  25.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Taiwan Presbyterian Church • 南部長老教會:英國長老教會→1865年(馬雅各醫師)傳入臺灣。 • 北部長老教會:加拿大長老教會→1871年(馬偕牧師)傳入臺灣。

  26. 英國式的宗教改革 • 英國國教派或英國國教教會(the Anglicans, or the Anglican Church)是英國宗教改革的特色。和其它地區宗教改革的不同,在於不是由教會人士發動,而是由君主開始。

  27. 英國國教派的產生背景(1) • 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在位時期,1509-1547),原本支持羅馬教會的神學體系和教義。會想要與羅馬教會分離,是關於子嗣問題。 • 亨利八世因沒有男嗣而困擾,且在他之前,英國沒有成功的女王統治,王位繼承者必須是他和王后嫡出。故亨利八世想與王后-西班牙公主凱薩林(Catherine of Aragon)結束婚姻。

  28. 英國國教派的產生背景(2) • 教宗拖而不決之下,亨利八世1531年開始杯葛教廷,該年英國教會同意亨利八世為英國教會最高領袖。隔年1532年,亨利八世命國會通過禁止教士向羅馬繳納首年俸和英國法院判決之案件不再上訴羅馬。 • 1533年,亨利八世任命有路德教派傾向的神學家擔任坎特伯里大主教,較廷雖然無奈,但仍給予承認。教廷忍耐的極限,直到這位新任的大主教宣布亨利八世和凱薩林的婚姻無效,教宗才開除亨利八世的教籍。

  29. 英國國教派的產生背景(3) • 亨利八世無意讓英國教會的教義和組織特異於羅馬公教,他的目的是保住羅馬公教但不受羅馬干預(Catholic but not Roman),他視為「分裂」而非「異端」。 • 到瑪利女王(Queen Mary)在位時,因母親受離婚之辱,加上本身為天主教徒,更想讓英國恢復成天主教國家,但已經難再回頭,成為新教國家是英國不可迴避的前進方向。

  30. 新教教派-英國國教派 • 伊莉莎白(Elizabeth I, 1533-1603, 在位時期1558-1603)。對宗教採取的是兼容的態度,但是她不可能信奉羅馬公教,因為依照羅馬公教之教會法,她屬於私生子。

  31. 新教教派-英國國教派 • 在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時期,英國逐漸變成有自己特色的新教國家,英國國教始告定型。她原本想打造一個以王室主導的、有限度的新教,但國會則表現出希望有更大的變動。 • 到1563年,國會通過「三十九項條款」(thirty-nine Articles),主要內容為廢除教士獨身、祕密告解、教廷至尊和使用拉丁文。

  32. 英國國教派的背後意涵與傳播 • 英國國教保留部份羅馬公教的教義和儀式,但又朝新教的路線發展,兼容並蓄以使各教派能夠接納。這樣的妥協,是為配合多數人的宗教需要,從而避免宗教內戰,由君主透過國會來決定其教義http://www.youtube.com/watch?v=k3HrsLeZJ_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uoGOo3Bew • 英國國教派傳到美國,稱新教監督教會(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傳到加拿大稱聖公會(Anglican Church of Canada),後來亦傳到世界各地

  33. 羅馬公教的改革 • 這個時期,不只造成基督教繼第一次分裂後,再一次重大的變革,更影響歐洲人積極到海外進行宣教活動。 • 受到新教改革運動的刺激,羅馬公教也決心除弊革新。西班牙人羅耀拉(Ignatius of Loyola,1491—1556)所創立的「耶穌會」最為重要。 • 耶穌會士在嚴格的養成訓練下,注重品行的砥礪和學識的增進,為羅馬公教開拓了不少新領域。明末到中國傳教的利瑪竇(Matteo Ricci)即為耶穌會的傳教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