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十一章:主动发音器官模型

第十一章:主动发音器官模型. 特征几何. Jakobson, R. , G. Fant & Halle, Morris (1952). Preliminaries to Speech Analysi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ir Correlates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 Chomsky, Noam & Halle, Morris (1968).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 .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galv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一章:主动发音器官模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主动发音器官模型

  2. 特征几何 • Jakobson, R., G. Fant & Halle, Morris (1952). Preliminaries to Speech Analysi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their Correlat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2. Chomsky, Noam & Halle, Morris (1968).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 3. Clements, George N. (1985). "The geomet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 Phonology Yearbook2: 225–252. doi:10.1017/S0952675700000440.

  3. 自主音系学特征理论认为,特征并不只是附着在音段上,而是有自己独立的线性结构和活动能力。特征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一定的层级结构。自主音系学特征理论认为,特征并不只是附着在音段上,而是有自己独立的线性结构和活动能力。特征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一定的层级结构。 • Clements(1985)首次使用特征几何来表现特征之间的层级关系,这种表现手段后来在音系研究中广泛使用。 • MaCarthy(1988)认为特征几何模型体现了语音的生理特征和音系特征的结合,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采用特征几何模型来表达特征。

  4. Sagey (1986)提出6个基本的主动发音器官,首次把主动发音器官明确化。 • Halle & Ladeforged (1988)在指出了国际音标的一些缺点后,明确提出,对国际音标的这些批评都源自于国际音标理论没有明确考虑这样的事实:几个有限的发音器官的动作才产生了语音。 • 在此基础上,他们在一些大的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

  5. a. 只使用主动发音器官来表示发音部位。 • b. 在主动发音器官的数目和名称上达成一致。 • 共有6个主动发音器官: • 双唇(Labial) • 舌冠(Coronal) • 舌体(Dorsal) • 舌根(Radical) • 软腭(Soft Palate) • 喉 (laryngeal) • c. 认为是主动发音器官的动作产生了语音。

  6. 一个音韵学的专家(Halle)和一个语音学的专家(Ladeforged)能达成这样的共识,说明主动发音器官和动作是多么重要。一个音韵学的专家(Halle)和一个语音学的专家(Ladeforged)能达成这样的共识,说明主动发音器官和动作是多么重要。 • 文章结尾又再次强调,两人合作的基础是,Halle不再坚持所有的节点都必须二分,而允许“place”节点可以下辖4个节点; • 而Ladefoged 也放弃了在定义“place”时要同时考虑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承认了主动发音器官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7. 在Halle之后的相关文章中(Halle 1992;Halle 1995;Halle 2003),都一直在沿用这个观点。Halle (1995) 进一步提出: 所有的语音都是这6个发音器官中的一个或多个活动的结果,因此可以用这6个主动发音器官的动作来定义区别特征,一个动作就是一个特征。 • 但每个主动发音器官究竟能做几个动作,从而产生几个特征,到端木(2009)才做了系统的分析。

  8. 端木(2009)认为,严格地讲,发音是一种动作。而国际音标表虽然是以发音为基础,但是对于“动作”的表达,是比较含糊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发音动作为基础的特征系统。(端木(2009)认为,严格地讲,发音是一种动作。而国际音标表虽然是以发音为基础,但是对于“动作”的表达,是比较含糊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发音动作为基础的特征系统。(

  9. 局限于具体发音器官的动作

  10. 不局限于具体发音器官的动作 • [塞](Stop) • [擦](Fricative)

  11. 塞擦音 • 传统的观点认为塞擦音是先塞后擦。 • 但端木(2009)从发音动作重新定义[擦]这个概念,认为塞擦音是同时又塞又擦。 从发音动作的角度看,[塞]是央阻碍(center closure),[擦]是边阻碍(edge closure),这样[+塞,+擦]就可以同时动作,并无矛盾。

  12. 复合音 • a. 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发音器官(不算软腭和声带) • b. 比一个简单音多出一个(或更多)特征

  13. 在Ladefoged的个人网页[1]上所列的语言中,有几个语言存在7个发音部位的对立。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多的发音部位的对立。下面就以Toda 语和Yanyuwa语为例,来检验主动发音器官和动作模型是否能区分这么多的部位特征。 • [1] Ladefoged的個人主頁:http://phonetics.ucla.edu/appendix/languages/toda/toda.html。

  14. Toda 辅音的分析

  15. 只用了3个主动发音器官,2个动作特征,就可以区分这7个擦音所有的部位对立。只用了3个主动发音器官,2个动作特征,就可以区分这7个擦音所有的部位对立。 • []和[]可以用舌尖和舌体两个主动发音器官的组合(combination)来表示,可以不必独立设置。这样Toda语实际共有5个发音部位的对立。

  16. 国际音标(2005)的处理

  17. 主动发音器官模型的处理

  18. 把国际音标看作一套有固定值的符号,简单的从阻碍部位出发,实际记音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把国际音标看作一套有固定值的符号,简单的从阻碍部位出发,实际记音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 李蕙心、徐云杨(lee & Zee 2003)把北京话的卷舌音zh、ch、sh(此处暂用拼音字母,不用国际音标)定义为舌尖龈后音(apical post-alveolar),用的音标是[t̺̺ t̺̺̺̺],即一组腭音再下加舌尖性符号。

  19. 问题 • a. [t t]通常是表示腭音的。例如英语的[]是从[s]腭化而来的:[s] []。例如this year读[]或者[],issue读[isju:]或者 [iju:]。这些符号意味着包含有硬腭音(Palatal)成分,但实际上北京话的卷舌音[t t]只是舌尖翘起或卷起,并不包含有硬腭(Palatal)成分。 • b. 腭音有舌冠和舌体两个主动发音器官同时活动,形成一个连续的阻碍部位,其实是一个复合音,而卷舌音则是一个简单音。这里用一个复合音再加上附加符号来表示一个简单音,有点舍近求远,并且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发音动作(gesture)。

  20. 主动发音器官模型 • [ts ts s]:舌冠-[+向前] • [t t]:舌冠-[-向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