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歷代佛像之美 — 遼、金、西夏等佛像 —

歷代佛像之美 — 遼、金、西夏等佛像 —.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北宋遼夏疆域圖. 遼代佛教藝術 北方契丹族建立遼代 (907~1125 年 ) ,由王室提倡,貴族及民間盛行刻經、念佛、建寺和造像等佛事日益興盛。遼代早期造像直接傳承于唐代風格,“豐腴為度”雍容華貴之美。十一世紀發展出自我的風格,以山西下華嚴寺之塑像為例 。表現北方游牧民族挺健剛強的氣質。.

galvi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歷代佛像之美 — 遼、金、西夏等佛像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代佛像之美 —遼、金、西夏等佛像—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2. 北宋遼夏疆域圖

  3. 遼代佛教藝術 北方契丹族建立遼代(907~1125年),由王室提倡,貴族及民間盛行刻經、念佛、建寺和造像等佛事日益興盛。遼代早期造像直接傳承于唐代風格,“豐腴為度”雍容華貴之美。十一世紀發展出自我的風格,以山西下華嚴寺之塑像為例。表現北方游牧民族挺健剛強的氣質。

  4. 山西大同上下華嚴寺,始建於遼重七年(1038年),殿宇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在薄迦教藏殿寬闊的佛壇上,供奉遼代塑像三十一尊,塑像容貌豐滿,體態端莊,技法嫺熟,是遼代佛教造像上乘之作。山西大同上下華嚴寺,始建於遼重七年(1038年),殿宇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在薄迦教藏殿寬闊的佛壇上,供奉遼代塑像三十一尊,塑像容貌豐滿,體態端莊,技法嫺熟,是遼代佛教造像上乘之作。

  5. 佛神情端嚴不苟言笑,上身挺直,身軀雄健。 佛菩薩羣像 遼代彩塑 佛高538公分 大同華嚴寺

  6. 觀音菩薩坐像遼代彩塑 高450公分 山西大同華嚴寺 遼代菩薩造像傳承唐代風格,神情端嚴,豐腴為度,雍容華貴之美。

  7. 菩薩立像遼代彩塑高302公分 菩薩上身稍向左轉,腰胯輕扭,窈窕的身姿呈優美的擺動;雙手合十,頭微右傾,慈眼垂視,露齒含蓄微笑。

  8. 菩薩立像遼代彩塑高302公分 侍立的菩薩,有的虔敬合十,有的凝眸沉思,有的露齒微笑,個個亭亭玉立,姿勢優美。

  9. 脇侍菩薩立像遼代彩塑 高350公分 菩薩神情端嚴,寶冠、天衣、瓔珞、長裙等都塑造得精麗華美。

  10. 遼代菩薩立像 木刻 盛唐 菩薩像

  11. 山西應縣木塔樓閣式 高67公尺多 名佛宮寺釋迦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年)是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塔身是八角型,外觀看是五層樓閣,內部實際是九層。全部為木結構,形體龐大,宏偉壯觀。

  12. 山西應縣木塔

  13. 遼三彩羅漢像105公分 大都會博物館 羅漢進入沉思的精神狀態,緊鎖的雙眉下,有著堅毅深邃的眼神,抿合的嘴唇。刻劃出滄桑持戒嚴謹的修行個性。

  14. 羅漢像 遼代 陶器 高110公分 英國大英博物館 表現中年僧人禪坐,睿智深沈的形象,作風寫實。

  15. 羅漢像 遼代 陶器 高117公分美國賓州大學博物館 羅漢像 遼代 陶器 高117公分美國納爾遜藝術陳列館

  16. 遼代佛像 金銅 高20.7公分 遼代阿彌陀佛像 金銅

  17. 遼代 觀世音菩薩 金銅 高26公分

  18. 觀世音菩薩 遼代 金銅 高18.5公分

  19. 女真族建立金朝(1115~1234年),女真族在開國以前,就流行佛教信仰。滅掉遼朝,又繼承了遼代的佛教風尚,金代佛教藝術繼承遼代的特色。主要在建築、雕塑和壁畫等方面。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內兩側,彩塑二十四諸天神像(1128-43年),個個英姿煥發,儀態端莊,精美細緻。女真族建立金朝(1115~1234年),女真族在開國以前,就流行佛教信仰。滅掉遼朝,又繼承了遼代的佛教風尚,金代佛教藝術繼承遼代的特色。主要在建築、雕塑和壁畫等方面。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內兩側,彩塑二十四諸天神像(1128-43年),個個英姿煥發,儀態端莊,精美細緻。

  20. 諸天神像 彩塑金代(1128-43年) 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兩側,二十四諸天神像,個個英姿煥發,儀態端莊,精巧細緻。

  21. 菩薩立像 金代彩塑 高445公分 大同善化寺 帝釋天像 金代彩塑 高375公分 大同善化寺

  22. 金代 迦葉和阿難尊者 山西彩塑

  23. 金代 菩薩像 木刻

  24. 金代 菩薩像 木刻

  25. 菩薩像 金代木刻 高130公分 上海博物館

  26. 觀音菩薩立像 金代(1195年) 山西 木刻 高190.5公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27. 觀音菩薩立像 金代木刻 高184公分 納爾遜藝術館

  28. 西夏佛教藝術 西夏王朝(1038~1227年)是以黨項族為主體,並與宋、遼(後為金)三足鼎立達190年。   西夏地處宋朝和吐蕃之間,佛教盛行,翻譯了大量藏文密宗、佛經,出現了很多帶有藏密風格的繪畫,並與中原繪畫藝術相融合並加以創新,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西夏繪畫。從其繪畫的風格上來看,受中原傳統繪畫的影響,又受吐蕃佛畫的影響。

  29. 雙頭佛像 泥塑西夏13世紀 高62公分 兩個面容端祥佛頭,同塑在一個佛身上。相傳:兩個貧窮而虔誠佛教徒,共造一尊佛,佛慈悲而現雙身,以滿足二人造佛的心願。

  30. 水月觀音 西夏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觀音通常是坐在岩石或蓮花座上,觀看水中之月,以水中之月來比喻佛法色空的義理。

  31. 西夏水月觀音像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觀音是中國藝術家依據華嚴經入法界品,所描述觀世音菩薩,說法道場,南海普陀山,山水流泉,風景優美,所創作出來。

  32. 西夏水月觀音像 榆林窟第2窟 

  33. 普賢變(局部)西夏榆林窟3窟西壁 菩薩面容柔美端莊,乘坐於白象背上之蓮花座上,溫柔婉約的神態,使人產生敬仰之情。線描細膩流衣物華麗獨特,線條細密流暢,色彩淡雅柔和,堪稱西夏佛畫中的精品。

  34. 阿彌陀佛三尊來迎圖西夏12世紀 棉布 高142.5*105.5公分 阿彌陀佛白毫放光明,觀音、勢至菩薩手持金蓮台,引接下方合掌端坐的僧人,化生童子,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35. 阿彌陀佛三尊來迎圖西夏12世紀末 亞麻布 高85*63.8公分 阿彌陀佛白毫放光明,觀音勢至菩薩手持金蓮台,引接下方合掌的往生者,成化生童子,往生西方淨土。

  36. 阿彌陀佛來迎圖西夏12世紀 高125公分 阿彌陀佛白毫放光明,引接下方合掌持香爐的信眾,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37. 普賢菩薩西夏12世紀 絲布高96*60公分 此幅為典型西夏漢式佛畫卷軸。

  38. 大勢至菩薩像  西夏10~13世紀絹畫 黑水城古蹟俄羅斯冬宮博物館

  39. 阿彌陀佛淨土畫西夏13世紀 高76公分 阿彌陀佛在說法,觀音勢至菩薩端坐兩旁,上方有十如來。下方蓮池九個蓮台,上有化生童子,周圍有吉祥鳥在和鳴。此幅為典型西夏佛畫珍品。

  40. 藥師佛 西夏 12~13世紀 唐卡 高111公分 藥師佛與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41. 藥師佛 西夏 12~13世紀 唐卡 高121公分 藥師佛與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42. 雲南大理國佛教藝術 約當唐宋之際,在我國西南邊疆的雲南省,先後成立了南詔(653~902)和大理(938~1254)兩個與唐宋分庭抗禮的王朝。大理國帝室崇佛,廿二位國主中有九位出家,並以僧道為官,上行下效,佛法昌隆。佛教宗派以密教為主,受到中原內地很大的影響,並吸收道教神祗和當地的本主崇拜。觀音信仰特別盛行,觀音圖像眾多,和毗鄰的東南亞亦往來頻繁,造像風格多變,形成富地方性色彩的宗教藝術。

  43. 此畫卷乃出自大理國畫師張勝溫之手。全卷繪製嚴謹,敷色塗金精整。共分三段,每段均以隔水分隔。第一段畫大理國國王利貞皇帝段智興禮佛圖,第二段畫諸佛、菩薩、天王、護法等,第三段畫十六國王。

  44. 宋 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 長1636.5公分高30.4公分

  45.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古國的象徵。

  46. 塔高五十多公尺

  47. 阿嵯耶觀音像 大理國 高53公分 據說,南詔時,阿嵯耶觀音東來大理,化為梵僧,濟渡大理國子民;同時,在祂的助祐之下,南詔國兵強國盛,勢力壯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