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第十章

第十章. 心身疾病. 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 研究历史和途径 心理社会原因 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 :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身疾病的心理影响原因 熟悉: 心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了解: 常见的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应激源)引起机体躯体功能改变,根据其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可分为: 心身反应 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 一、概念.

gamb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十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心身疾病

  2. 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 研究历史和途径 心理社会原因 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3. 本章教学目标 • 掌握 :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身疾病的心理影响原因 • 熟悉: 心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了解: 常见的心身疾病

  4.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应激源)引起机体躯体功能改变,根据其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可分为: 心身反应 心身障碍 心身疾病

  5. 一、概念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躯体器质性躯体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6. 器质性和功能性区别 • 器质性指大脑或者躯体有病变,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而之后或并发精神症状的,精神症状的发生、转归都与器质性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 功能性是目前的检查设备检查不出有明显病变,但不能说大脑是完全正常的,比如精神分裂症,还有抑郁症,他的脑内神经递质是有问题的,但你ct查不到。它们都属于功能性精神障碍。

  7. 二、与其他病症的异同 与一般躯体疾病: 二者都有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过程,即都有生物学基础;但病因不同,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8. 与各类神经症: 二者发病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与人格特质有关,都有躯体症状,但神经症仅为功能性障碍和行为异常,没有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则有组织器官的躯体性改变,即生物学改变。

  9. 心身疾病的特征 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诱发原因的疾病 诊断与治疗是以涉及躯体和社会两方面因素为基础.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来探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

  10. 范围 1、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激惹综合症 肥胖症 2、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律过缓

  11. 范围 3、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症 心因性呼吸困难 慢性呃逆 4、内分泌代谢系统: 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肥胖症。 5、神经系统: 偏头疼,紧张性头疼 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

  12. 范围 6、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性多汗症,激惹性膀胱炎 慢性前列腺炎。 7、骨骼及肌肉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 颈臂综合症 8、皮肤科: 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斑秃,慢性荨麻疹。

  13. 范围 9、眼科: 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症,眼肌疲劳症。 10.耳鼻喉科: 美尼尔氏综合症,咽喉部异物感, 晕动症,口吃 11.妇产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症 月经失调症,心因性不孕症 12.其他:癌症。

  14. 常见的心身疾病 • 原发性高血压 • 心理社会因素有:应激与冲突、生活变故及创伤性生活事件、A型行为。 • 心理治疗:主张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认知疗法、自律训练、生物反馈疗法、气功、太极拳等心理治疗。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CHD) • 心理社会因素有:A型行为、生活应激事件、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缺乏运动、过食与肥胖等)。 • 心理综合防治:心理咨询、生物反馈治疗、运动治疗(如练习气功、书画、听音乐等)。 • 消化性溃疡 • 心理社会因素有:生活事件刺激、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不良情绪反应。 •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方式的调整和不良情绪的消除。

  15. 常见的心身疾病 • 支气管哮喘 • 心理社会因素有:情绪因素;人格特点(依赖性、敏感性、过于被动性);早期经验。 • 心理治疗:①提高对病理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给予积极的处理;②采用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生物反馈法等,消除消极情绪,解除呼吸困难与焦虑情绪间的恶性循环;③改变与支气管哮喘有关的不良行为方式和家庭教育模式;④指导和鼓励应用最好的自我照顾,提高安全感。 • 恶性肿瘤 • 心理社会因素有:心理应激、人格特征(多疑善感,情绪抑郁;易躁易怒,忍耐力差)、抑郁等消极情绪。 • 心理治疗与预防 • 自我心智重建:①相信肿瘤是一种疾病可以攻克的;②相信免疫机制是恶性肿瘤的“克星”,能将其杀伤、消除;③深信抗癌治疗的作用;④正确对待“充满紧张压力的事件”。 • 给予心理支持:①了解病人的心理;②消除自卑心理;自我放松训练:包括瞑想法、气功、催眠法、生物反馈治疗等。 • 心理预防:①正确处理生活变故事件;②正确处理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③积极参加社会、文娱活动,消除心理疲劳。

  16. 研究途径(发病机制) 精神分析引论 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个体产生心身疾病的原因。

  17. 观点一:心理冲突理论 认为致病三要素是 A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被认为是一种“被压抑的哭喊”。 B 器官的脆弱易感性; C 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18. 观点二:人格特异理论 认为人格类型与心身疾病有特异关系,具有同一疾病的人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某些人格类型的人易患心身疾病。

  19. 人格类型与心身疾病 A型行为 B型行为 C型行为

  20. A型行为是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A型行为是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 • 他们发现许多冠心病人都表现出一些典型而共同的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常有时间紧迫感等等。 • 他们把这类人的行为表现特点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TABP),而相对缺乏这类特点的行为称之为B型行为(TBBP)。

  21. A型行为测试 • 1.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人.2. 即使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走路也快。 3. 我经常感到应该做的事情太多,有压力。4. 我自己决定的事,别人很难让我改变主意。 5. 有些人和事情常常使我十分恼火。 6. 我急需买东西但又要排长队时,我宁愿不买。 7. 有些工作我根本安排不过来,只能临时挤时间去做。 8. 上班或赴约会时,我从来不迟到。 9. 当我正在做事时,谁要是打扰我,不管是有意无意,我总是感到恼火。 10. 我总看不惯那些慢条斯理、不紧不慢的人。

  22. 11. 我常常忙得透不过气来,因为该做的事情太多了。 12. 即使跟别人合作,我也总想单独完成一些更重要的部分。 13. 有时我真想骂人。 14. 我做事总是喜欢慢慢来,而且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 15. 排队买东西,要是有人加塞,我就忍不住要指责他或出来干涉。 16. 我总是力图说服别人同意我的观点。 17. 有时连我自己都觉得,我所操心的事远远超过我应该操心的范围。 18. 无论做什么事,即使比别人差,我也无所谓。 19. 做什么事我也不着急,着急也没有用,不着急也误不了事。 20.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23. 21. 每天的事情都使我的精神十分紧张。 22. 就是去玩,如逛公园等,我也总是先看完,等着同来的人。 23. 我常常不能宽容别人的缺点和毛病。 24. 在我认识的人里,个个我都喜欢。 25. 听到别人发表不正确的见解,我总想立即就去纠正他。 26. 无论做什么事,我都比别人快一些。 27. 人们认为我是一个干脆、利落、高效率的人。 28. 我总觉得我有能力把一切事情办好。 29. 聊天时,我也总是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打断别人的话。 30. 人们认为我是个安静、沉着、有耐性的人。

  24. 31. 我觉得在我认识的人之中值得我信任和佩服的人实在不多。 32. 对未来我有许多想法和打算,并且总想都能尽快实现 。 33. 有时我也会说人家的闲话。 34. 尽管时间很宽裕,我吃饭也快。 35. 听人讲话或报告如感到讲得不好,我就非常着急,总想还不如我来讲。 36. 即使有人欺侮了我,我也不在乎。 37. 我有时会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 38. 当别人对我无礼时,我对他也不客气 39. 有人对我或对我的工作吹毛求疵时,很容易挫伤我的积极性。 40. 我常常感到时间已经晚了,可一看表还早呢。

  25. 41. 我觉得我是一个对人对事都非常敏感的人。 42. 我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的,力图用最少的时间办尽量多的事情。 43. 如果犯有错误,不管大小,我全都主动承认。 44. 坐公共汽车时,尽管车开得快我也常常感到车开得太慢。45. 无论是做什么事,即使看着别人做不好,我也不想拿来替他做。 • 46. 我常常为工作没有做完,一天又过去了而感到忧虑。 47. 很多事情如果由我来负责,情况要比现在好得多。 48. 有时我会想到一些说不出口的坏念头。 49. 即使领导我的人能力很差,水平低,不怎么样,我也能服从和合作。 50. 必须等待什么的时候,我总是心急如焚,缺乏耐心。

  26. 51. 我常常感到自己能力不够,所以在做事遇到不顺利时就想放弃不干了。 52. 我每天都看电视,同时也看电影,不然心里就不舒服。 53. 别人托我办的事,只要答应了,我从不拖延。 54. 人们都说我很有耐心,干什么事都不着急。 55. 外出乘车、船或跟人约定时间办事时,我很少迟到,如对方耽误我就恼火。 56. 偶尔我也会说一两句假话。 57. 许多事本来可以大家分担,可我喜欢一个人去干。 58. 我觉得别人对我的话理解太慢,甚至理解不了我的意思似的。 59. 我是一个性子暴躁的人。 60. 我常常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而忽视别人的长处。

  27. 计分标准 • 题目中,有些是答“是”得分,有些是答“否”得分。如下: • 答“是”计分的题目。(每题一分) 2、3、4、5、6、7、9、10、11、12、15、16、17、21、22、23、25、26、27、28、29、31、32、34、35、38、39、40、41、42、44、46、47、50、53、55、57、58、59、60。 • 答“否”计分的题目。(每题一分) 1、14、18、19、30、36、45、49、51、54。

  28. 结果及表现 • 50~37分属于典型的A型 36~29分属于中间偏A型(简称A-); 28~27分属于中间型(M型); 26~19分属于中间偏B型(简称B-); 18~ 1分属于典型的B型。 • 其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 • 其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 • 其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 其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其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29. A型性格的人,由于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在心理和生理上,负担都十分沉重。他们被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所驱使,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拼命直奔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既定目标。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之中,其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内部的紧张和压力。

  30. A型人由于一系列的紧张积累,极易导致心血管病,甚至可随时发生心肌梗塞而猝死。有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行为有关。同样,有关研究也表明,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尸体解剖检验证明,A型性格的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要比B型性格的人高5倍。有关专家认为,其原因是:A型性格能激起特殊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使自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改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平均浓度增加,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

  31. 行为学习理论 认为人类的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等)是习得性的结果。 • 认为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特异性心理和生理反应,通过强化,使得反应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心身疾病。 心理生理理论 认为心身疾病是过度应激反应的结果强调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

  32. 综合模式 心理中介因素: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 致病因子 物理化学 生物遗传 应激源 躯体 心理 社会 职业 心理 应激 心身反应 心身紊乱 心身疾病 心理生 理反应 器官 脆弱性 躯体中介因素:遗传素质、生理特征 环境因素:社会支持体系

  33. 诊断原则 (1)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3)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34. 诊断程序 (1)采集病史(心理社会方面):个体心理发展特点、个性或行为特点、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家庭或社会支持资源、个体认知评价模式等; (2)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情绪反应等; (3)心理行为检查:晤谈、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 (4)综合分析:

  35. 治疗与预防目标 •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 心、身同治 • 急性发病、躯体症状严重者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为辅(情绪控制); • 以心理症状为主、辅以躯体症状的疾病以及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侧重心理治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