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第九周教研活动

凌桥中心小学. 第九周教研活动. 2009.10.30. 教研活动制度讲解. 备课制度 教研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 备课制度. 日常备课 精备课( 8 节). 教研课制度. 磨课 同课异构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教研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一节录像课. 听评课制度. 每学期听评课 15 节(包括网上视频观课) 评课 6 节(其中 2 节不同学科). 同课异构. “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

garran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九周教研活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凌桥中心小学 第九周教研活动 2009.10.30

  2. 教研活动制度讲解 • 备课制度 • 教研课制度 • 听评课制度

  3. 备课制度 • 日常备课 • 精备课(8节)

  4. 教研课制度 • 磨课 • 同课异构 • 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教研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一节录像课

  5. 听评课制度 • 每学期听评课15节(包括网上视频观课) • 评课6节(其中2节不同学科)

  6. 同课异构 •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合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7. 同课异构的理论依据 •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同课异构”提升我校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结构,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8. 同课异构的基本研究方法 • 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这是用“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法,有其严格而准确的定义和要求——比较研究的概念: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9.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基本流程 • 备课组集体讨论需要研究的主题——共同讨论课程标准对这个问题的要求、达成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的一般方法——教师个人备课——相互听课——评课(主要探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