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分布与危害. 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湿润地区,尤以温暖多雨的地区受害最重。 我国 70 年代以前,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70 年代后向北发展。 1985 年河南省大流行,(面积 150hm 2 多, 8.5 亿 kg )。.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 出粉率降低,加工性差; 毒素,人畜中毒,不能使用。. 症状. 赤霉病在田间自幼苗至穗期都可发生,引起 苗枯、基腐或杆腐和穗枯 等症状,其中以穗枯危害最大。. 症状 -- 苗枯. 由赤霉病引起的苗枯,在国内发生不多。 苗枯主要是由种子带病所引起。

genn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2. 分布与危害 • 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湿润地区,尤以温暖多雨的地区受害最重。 • 我国70年代以前,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 70年代后向北发展。 • 1985年河南省大流行,(面积150hm2多,8.5亿kg)。

  3. 产量降低; • 品质下降(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 • 出粉率降低,加工性差; • 毒素,人畜中毒,不能使用。

  4. 症状 赤霉病在田间自幼苗至穗期都可发生,引起苗枯、基腐或杆腐和穗枯等症状,其中以穗枯危害最大。

  5. 症状--苗枯 由赤霉病引起的苗枯,在国内发生不多。 苗枯主要是由种子带病所引起。 幼苗出土前受害,发病的幼苗牙鞘变褐腐烂,不能出土。如从土内挖出,种子上可见粉红色霉层;发病轻的,幼苗能出土,但牙鞘和初生根变成褐色,病苗黄瘦,生长衰弱以致枯死。在枯死的病苗基部也有粉红色霉层。(吉林省发生极少)。 在东北地区所发生的苗枯,多数为根腐病菌所致。根腐病引起的苗枯,残余籽粒不呈粉红色,呈褐色或深褐色,而赤霉病苗枯的残余籽粒有菌丝体生长在上面,呈粉红色。

  6. 症状--基腐 • 又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期变软腐烂,引起植株枯萎死亡。以手拔病株,易自茎基腐烂处拉断,断口处呈褐色,带有粘性的腐烂组织,其上并粘有菌丝和泥土等物。 • 苗枯和基腐的病组织上,都会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座,后期亦有子囊壳产生,但都不及穗枯产生的多而明显。

  7. 症状--杆腐 • 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上,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型斑或向茎内扩展。 • 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8. 症状--穗腐 • 开花或开花以后发生,一般在乳熟期发生最多,初在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呈枯黄色,当雨露较多田间潮湿时,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胶质霉层被雨露溶解和孢子释放后,病处呈黑褐色的病斑,一般一个穗上有一个或几个小穗发病。 • 当病菌侵害穗轴或穗茎时,被侵害处的上部分,全部枯死,损失更重,病小穗或病轴被害发生穗枯的籽粒,多数变为秕粒,病粒带有粉红色的菌丝体所包裹或呈红色。 • 病害发展至后期,在多雨湿润的季节,小穗的基部或颖片上发生黑色的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

  9. 症状--种子霉烂 东北垦区,小麦种植面积大,收割脱粒后堆放于晒场上,如不能迅速干燥,病害还可以继续蔓延,使种子局部或全部变成红色,并可形成许多子囊壳。

  10. 病原 •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 zeae (Schw.)Petch。 • 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其次还有:黄色镰刀菌 F.culmorum (W.G.Smith) Sacc. 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 (Fr.) Sacc) 锐顶镰孢菌F.acuminatum Ell.et Ev) 三隔镰孢菌(F.tricinctum)及串珠镰孢菌(F.moniliforme Sheld)

  11. 病原—形态 • 大型分生孢子为镰刀形、新月形至纺锤形,微弯曲,顶端钝,基部有脚孢,一般3-5个隔膜。孢子尺度为25-66×3-6um。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也无厚壁孢子。

  12. 子囊壳散生或聚生在受病组织的表面,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有孔口,深蓝色至紫黑色,尺度为100-250×150-300um。子囊无色,棍棒状,尺度为37-84×8-15um,内生8个子囊孢子,一般呈螺旋状排列,也有成单行或双行不规则排列的。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较钝,多数为3个隔膜,也可为1-4个隔膜,尺度为16-33×3-6um。子囊壳散生或聚生在受病组织的表面,卵形至近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有孔口,深蓝色至紫黑色,尺度为100-250×150-300um。子囊无色,棍棒状,尺度为37-84×8-15um,内生8个子囊孢子,一般呈螺旋状排列,也有成单行或双行不规则排列的。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较钝,多数为3个隔膜,也可为1-4个隔膜,尺度为16-33×3-6um。

  13. 生物学特性 • 赤霉病菌为弱寄生菌,生长发育温度为24-28℃,最低4 ℃ ,最高为36 ℃ ,最适相对湿度为80-100%。 • 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形成的最低温度为8 ℃ ,适温为25 ℃,在适温下维持饱和湿度3d,病穗上能产生分生孢子1400万个以上。分生孢子在25-26 ℃时,经3h能全部萌发。在15 ℃时需6h;4 ℃则需要一天以上;在37 ℃时使不能萌芽。

  14. 子囊壳形成适温为15-20 ℃ ,成熟的最低温度为10-12 ℃ 。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4-35 ℃ ,以25-30 ℃最适宜,经4-8h萌发率达90%以上,低于3 ℃ ,高于37 ℃都不能萌发,子囊孢子萌发的相对湿度不能低于72%。 • 子囊壳形成要求一定的光照和通气,遮光会延缓子囊壳的形成和减少产生的数量,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地表病残体向光的一面形成子囊壳,背光的一面和深埋于地下的病残体不能形成子囊壳。

  15. 寄主范围 赤霉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我国已发现的自然寄主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水稻、玉米、高粱及鹅冠草、稗草、狼尾草、等,引起穗腐、苗枯和根腐等症状。另外也可侵染大豆、棉花、甘薯但只在小麦上和大麦上发生较普遍,赤霉病菌的腐生能力很强,能在49科的134种植物的残体上腐生并产生子囊壳,南方的稻桩、北方的玉米穗轴和大豆秸秆、小麦颖壳上都可产生大量的子囊壳,南方麦区水稻颖壳变色及棉铃上的粉红色霉状物,经接种证明也可由小麦赤霉病菌引起,东北红蓼、苦买菜等残体上也能产生子囊壳。

  16. 生理生化 关于赤霉病菌的生理生化现象,据早期研究,曾报道有3个生理小种,近来国内外均发现同一品种的抗性异地鉴定的结果不同;不同年份也有差异,对于相同的品种,菌株间的致病力强弱不同,赤霉病菌的生理小中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7. 病害循环 我国南北麦区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悬殊,赤霉病的侵染循环因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东北的春麦区 越冬形态:以菌丝体、子囊壳 场所:植物残体(麦秸、玉米秆、豆秆、稻桩、稗草、红蓼) 土壤—茎基腐 种子—苗枯 侵染时期:抽穗后—扬花末期 侵入部位:凋萎的花药-小穗 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 传播途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风传播,进行再侵染。但穗腐以开花期的第一次侵染为主,而后期产生的分生孢子在流行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18. 南方水稻、玉米、棉花

  19. 发病条件和流行因素 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寄主生育期、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菌量和麦类生育期的相互配合,对病害发生和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 发病条件--气候条件 以温、湿度和雨量影响最大。 • 麦子抽穗至灌浆期气温高,湿度大,对赤霉病的发生很有利,温度影响病害发生的早晚和侵入后潜育期的长短,湿度影响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孢子萌发侵入要求相对湿度100%。 • 在大多数地区,小麦抽穗期的温度,一般都能满足病菌孢子形成的最低要求,甚至接近发病适温,因此湿度或降雨成为当地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

  21. 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 虽然没有发现有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 抗病品种主要是抗扩展的能力较强,发病后往往局限在受侵染的小穗或其附近,严重度较低;感病品种不抗扩展,发病后常引致小穗大部或全穗枯死。因此感病品种发病后,病情发展快 ;抗病品种则发展比较缓慢,且病部扩展范围不大,影响产量较少。一般讲,麦穗小穗着生稀疏的比紧密的品种抗病,地方品种抗病力较强于改良品种。 • 抗病机制:大量品种抗性测定的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与株高、穗形、芒的有无、壳色和着粒疏密程度等形态特征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生理学和生态学特性有关。如抽穗开花整齐、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比较抗病。近年的研究又指出,病菌分泌的毒素损害寄主的细胞膜,是致病机制之一,而抗病性可能与品种细胞膜的耐毒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看来小麦对赤霉病的抗病性可能是由多种性状因素组成的。

  22. 发病条件--栽培条件 • 播种期 播种期与发病的关系,实际上是播种期影响抽穗、开花期与适于发病的气候条件相吻合的情况,所以播种期与发病的关系是间接的。 • 地势与排水 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麦田发病严重,经常积水的麦田发病更重。反之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通畅的麦田,发病便轻。 • 施肥 合理施肥,大小麦生长发育健壮,抽穗开花整齐,抗病力强,可以减轻发病程度。

  23. 防治 对赤霉病的防治必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清除初侵染源和穗期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24.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虽无高抗品种,但可因地制宜的选用农艺性状好耐病性较强的品种。

  25. 2、清除初侵染源 • 小麦收割后要及时耕翻,将小麦残株深埋土中,以促进病残体的腐烂和防治子囊壳的形成。 • 发病严重的地区,脱谷场附近的麦秸和麦麸子应及时清理掉或烧掉。

  26. 3、种子处理 • 50%福美双或扑海因,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

  27. 4、药剂防治 目前尚无适当的高产抗病品种的情况下,重病区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重点施药保穗防止穗枯,仍然是一项必要的防病措施,并且随着测报技术的改进,药剂性能和药械效力的提高,药剂防治将应用的更加广泛。 (1)种类:50%多菌灵wp6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28. (2)喷药时期 赤霉病的药剂防治对喷药时间要求很严格,虽然病害以花期侵染为主,但即使在这个阶段内喷药,效果也可有很大的差异。 当穗期气温特别高时,抽穗和开花交叉进行,如预报有连阴雨,应抓紧在齐穗期用药,一般喷药时期很短; 如抽穗开花期气温正常,齐穗至开花,距离很短,应在扬花率达10%左右用药; 如穗期气温偏低,抽穗开花缓慢,历时较长,可在盛花期前后用药,喷药适期长达6-7d,药效较稳定。

  29. 防治次数应根据病害流行程度、药剂种类和品种抗性而定。防治次数应根据病害流行程度、药剂种类和品种抗性而定。 感病品种在病害流行年一般以用药三次为宜,抗病品种可喷两次,但关键是第一次。若错过第一次用药的适期,以后增加次数也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轻病年感病品种也须用药防治一次,抗病品种可以不喷药。 防治两次,间隔时间应根据不同药剂种类的残效期,结合天气、病情决定,一般为5-7天。 喷药时期内如下雨,应争取雨停间隙喷药,细雨可照常喷药,但应增加10%的浓度。

  30. 4、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纯种和无病种子,使小麦抽穗整齐,侵染期缩短,利于提高药剂防治效果降低苗枯发生率。 扬花前处理完各种病残体,深耕灭茬 低洼地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治田间积水,扬花期灌水。 适当早播,合理密植,适时合理施肥,防治倒伏,也可提高抗性,减轻发病。 要防止霉垛,潮湿的麦秸必须晒干后再打捆堆垛、麦捆内不可夹杂青草。防治麦垛漏雨,发现霉垛要及时倒垛,晒干,争取早脱粒,早晾晒,至麦粒含水量在13%以下,方可收藏。

  31. 与白粉病混发时 25%多菌灵·三唑酮(赤霉清、麦菌净、霉菌净)108-160g/亩 40%绿叶宝·禾丰灵·麦病清(禾枯灵)75-100g/亩 喷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