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一)基本含义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1 )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 2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 3 )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 4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2.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二)试题分析. 1. 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04 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gilles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

  2.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一)基本含义 •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 (4)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2.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3. (二)试题分析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04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读图,回答(1)至(4)题:(26分)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点是。(9分) (2)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

  4.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分) (3)水稻种植业

  5. 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A、B高原同属于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12分) 相同点: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不同点: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的影响,东南季风主要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6. 风向 源地 夏季风的比较 性质 强弱 成因 相同点 ——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都来自海洋 ——都能够带来丰沛的降水 图中信息:云贵高原、德干高原 设问要求:比较夏季风的异同

  7. 风向 源地 夏季风的异同 性质 强弱 成因 不同点 —云贵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影响 —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 —西南季风强于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主要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东南季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图中信息:云贵高原、德干高原 设问要求:比较夏季风的异同

  8.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选择填空)。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1)玉米、小麦 (3)B(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9. 2007年高考题 40. (1)以一种陆地资源为例,说明其特点和分布规律。(10分) (1)矿产、土地、水、生物资源(举出任意一种即可);数量有限,利用潜力无限;各种资源相互影响;分布不均;土地、水、生物资源分布一般具有地带性(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条件制约)。

  10. 类型 共同特点和规律 矿产资源 数量是有限的 土地资源 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陆地资源 分布不均,但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水资源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生物资源 设问要求:以一种陆地资源为例,说明其特点和分布规律

  11. 小结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主要考查方式】 判断并描述地理概念;比较地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描述地理概念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做题基础】 扎实的基本概念;根据实际,灵活答题 良好的思维品质;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大答案”覆盖“小答案”

  12. 【描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第二步:迅速与所学知识与技能建立准确的联系,并自如地调动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三步:根据试题情境和设问要求等,确定描述的思路(线索)。 第四步:组织语言,全面简洁、准确科学、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

  13. 【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1)地方时与区时、时区与区时 (2)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要素、气候因素(因子) (3)地形与地势;地形区与地形;地形特征 (4)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5)自然带与植被类型 (6)区位因素与区位特征 (7)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14.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① 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② 。(6分) (二)试题分析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1)印度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15.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海拔 —海拔低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 地势 —北高南低 地面起伏 —起伏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以平原为主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其他: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图中信息: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16. 海拔 地势 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 地面起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 —西高东低 拓展 —起伏大 —喀斯特地貌发育

  17.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18. 海拔 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 地势 地面起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云贵高原海拔高,德干高原海拔低 —云贵高原起伏大,地面崎岖;德干高原起伏小(和缓)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 图中信息: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A、B高原地形的差异

  19.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 ③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④ 。(7分)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20. 气温 最高、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气候特点的描述思路 年降水量;降水的时间变化 日照等 降水 其他 气候特点的描述思路 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温差小;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图中信息:孟加拉湾北部(热带季风气候) 设问要求:描述气候特点

  21. 04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读图,回答(1)至(4)题:(26分)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点是。(9分) (2)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 图中信息:云贵高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夏季高温(炎热),冬季温和;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夏季

  22. 05年北京卷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16,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 (1)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率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23. 大气 地形 自然地理五大要素 水文 生物 土壤 ——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低山丘陵为主 ——河流短小密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图中信息:东南丘陵 设问要求:简述自然地理特征

  24. M 全国卷Ⅱ第36题(36分) 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8分)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25. 径流量的多少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水文特征 含沙量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结冰期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性质等 水系特征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为汛期 —含沙量少 —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 图中信息:横断山区 设问要求:水文特征

  26. (二)试题分析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小结 【主要考查方式】 地理事物特征的综合描述 地理事物特征的比较描述 【做题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根据实际,灵活答题 良好的思维品质;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大答案”覆盖“小答案”

  27. 【常见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1)某区域位置特征的描述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地形、地势与地形区特征的描述 (4)河流特征、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5)农业生产的特点描述 (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描述 (7)旅游资源的特点描述 (8)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描述 (9)工业地域类型、工业区的特征描述 (10)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28. (二)试题分析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29. 07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36分)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 (1)自天山向其南北两侧降低 (4)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和铁路沿线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6分)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简述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关注 的问题。(8分)

  30. 06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36分)读图12,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1)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31. 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东段:大致东西走向,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形)

  32.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12分) (2)资源差异:A高原煤、铁、猛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B高原有色金属、磷、水能、煤资源丰富,能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工业部门差异: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能源工业为主。

  33. 36.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共10分)(07年广东卷)36.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共10分)(07年广东卷) 资料1:图22反映了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资料2:图23反映了入藏旅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34. (3)西藏近25年来的国内旅游者人次数变化特点是。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2分) (3)逐年增长,增长速度加快 集中在4 – 9月(或夏季或夏半年或夏秋季或春夏季)。

  35. 06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36分)读图12,回答: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柑橘生产的影响。(8分)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橘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

  36. 气候 地形 自然 水源 土壤 影响农业的 区位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社会经济条件 科学技术 政策 其他: 设问要求: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三峡地区柑橘生产的影响(8分) —市场范围扩大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变化性、逻辑性 —政策的支力度度加大

  37. 小结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的分类】 1.按形状分类 (1)线状地理事物(2)面状地理事物(3)点状地理事物 2.按属性分类 (1)自然地理事物 (2)人文地理事物 3.按变化特点分类 (1)渐变性地理事物 (2)非渐变性地理事物 4.按情境分类 (1)看图描述 (2)推理描述

  38. 【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的主要方法】 (1)分段描述法 (2)分区域描述法 (3)分季节描述法 (4)分类描述法 (5)定性与定量描述法 (6)极值描述法 (7)成因描述法 (8)先分后总法 (9)原理描述法 小结 综合性 灵活性

  39. 小结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做题基础】 良好的思维品质;灵活应用描述思路 扎实的基础知识;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具体化与概括化描述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

  40. (二)试题分析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4.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41. 试分析图5中阴影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试分析图5中阴影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位于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和气温适中;铁路、海运、航空等交通运输发达;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科技水平高

  42. 气候 自然 地形 河流 影响城市 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政治、宗教等 其它:科技、旅游等 —地中海气候,降水和气温适宜 —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便利 —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技术水平高 地点信息:美国西南部 属性信息:城市群 设问要求:形成的区位条件

  43. 拓展 分析台北市成为台湾省最大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

  44. 气候 自然 地形 河流 影响城市 区位因素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政治、宗教等 其它:科技、旅游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 —位于平原,地势低平 —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 —水运便利 —台湾省的行政中心 台北的位置信息:临海、临河;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 台北市的属性:台湾省的省会城市 设问要求:成为台湾省最大城市的优势区位条件

  4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食品企业迅速崛起,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分析郑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10分)

  46. 原料、燃料 交通运输 影响工业 区位因素 市场需求 科学技术 劳动力 其他:农业基础、水源、土地、政策、环境等 ——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原料丰富 ——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需求量大 ——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政策支持 时间信息:20世纪90年代 属性信息:速冻食品 地点信息:郑州 设问要求: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47. 小结 4.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做题基础】 扎实的原理知识;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良好的思维品质;根据实际,灵活答题 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大答案”覆盖“小答案” “具体”代替“概括”

  48. (二)试题分析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2.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4.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要点的描述 5.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9. 36.(36分)读图11~12,回答下列问题。 (5)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 (5)海洋运输。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适宜运输大宗货物;橡胶运输时限要求不高

  50. 起止点之间的运输特点 货物属性 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其他 ——都为沿海国家,有海运的条件 ——天然橡胶对运输时间要求不高 运输方式选择思路 ——海运成本低,运输量大 货物:天然橡胶 图中起止点国家信息 设问:选择依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