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组员 : 刘瑾 张燕 白雪 许倩. 老龄化的定义. 两个含义: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 :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10% ,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上海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生育模式的转变和出生率的下降。 死亡模式的变化与死亡率的下降。. 上海的老龄化现状如何?.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组员:刘瑾 张燕 白雪 许倩

  2. 老龄化的定义 两个含义: •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 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 国际上通常看法: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3. 上海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 生育模式的转变和出生率的下降。 • 死亡模式的变化与死亡率的下降。

  4. 上海的老龄化现状如何? • 市统计局提供的信息表明,上海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巨大压力。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2000年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88.03万,占总人口比重为11.5%,大大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 •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老年人口总量增加了62.89万人,增幅为50.3%,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一个显著特点是,老年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重已近16%,达到29.88万,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总量增长了73.7%。

  5. 上海的老龄化现状如何? •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市单身老人户比重有所上升。在全市529.91万家庭户中,每三个家庭户中就有一户有老人。其中,一对老年夫妇相伴生活的占18.2%;单身老人独立生活的占13%,与1995年相比上升了2.4个百分点。

  6. 上海老年人口未来老龄化趋势 • 根据王桂新等学者在2000年前所作的预测,上海在未来的一些年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占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的比例为:2000年是14.44%,2005年是18.31%,2010年是21.25%,2015年是20.91%,2020年是14.25%。刘永良等人的预测时期较长一些,并且采用了预测软件,从2000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预测有很强的拟合性

  7. 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 首先,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 其次,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 再次,“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调查显示,上海空巢老人家庭占全部家庭的30%;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8. 上海面对新的挑战 • 老年人越来越多 :2001年,上海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18.6%,65岁以上的占14.5%。一方面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占上海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继续上升,而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上海全市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上海已连续10年出现出生人口负增长的现象。 • 养老金负担沉重 :  由于退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退休金、医疗费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其他有关费用支出将逐年上涨,不仅将日益加重广大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给上海的社会保险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 •   结构性矛盾 :上海连技术工人都十分缺乏,上海技校已连续多年招生不足,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后继乏人,引进人力资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条件。

  9. 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 • 不要因为老龄化或高龄化而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宽松计生政策应当缓行。放宽人口政策,必将导致新生儿的增加,而他们在20年内还无法成为劳动力人口,只会加重现有劳动力的负担,在目前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些多增加的人口在暮年时仍需要新的大量的劳动力来负担,极易形成“用错误弥补错误”的恶行循环。同时,这些多增加的人口仍需消耗大量的资源。放宽人口政策,对人口素质的提高不利,宏观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微观家庭供养力都会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 抓紧时机对现在的中青年及壮年人口做好宣传,号召他们未雨绸缪,尽可能的、尽早的为自己的暮年多做一些养老保险“个人积累”。根据前面的预测可知,人口高龄化达到高峰前后时的一批人,其实就是现在中青年和壮年人口;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发展的环境里,对于个人而言,尽量不要把自己暮年时的物质需要寄托于别人的帮助和救济之上,而应积极的自己给自己做物质上的准备。

  10. 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 • 完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对高龄、老龄人口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除了上面提到的“个人积累”储备以外,政府应着力建设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生存型养老机构和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机构,依靠社会力量发展满足基本生活水准的社会福利型养老机构,依靠市场力量发展满足个人特需的市场型养老机构。

  11. 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面对高龄化(或老龄化)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措施 • 在做好“老有所养”基本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营造温馨的社会氛围,提高老龄高龄人口的精神生活质量。老龄高龄人有着特殊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这不能只用物质生活上的供给来满足的,因此无论是对家庭、社会还是政府,在进行物质养老的同时还应进行精神养老。 • 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老龄产业。这里的“老龄产业”意指一切服务于老龄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种行业的总称;是各个产业中针对老年人的那一部分。根据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固有特点和特殊需要,围绕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以及临终、殡葬等,积极的为老人设计、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老年产品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使对老年人的关心和服务更加社会化、大众化、制度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