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基于 “ 四基 ” 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基于 “ 四基 ” 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黄秀旺. 一、全面客观认识 “ 四基 ” 教学目标. 1 、“四基”是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基于 “ 四基 ” 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于“四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黄秀旺

  2.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1、“四基”是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3.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1、“四基”是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 (1)数学的基础知识 是指关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性质、法则、定理和方法等。 在初中学段,数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包含三大方面: •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2)数学的基本技能 是指关于数学的基本运算、作图(绘图)、推理、表达、操作和一些技巧等。

  4.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1、“四基”是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 (3)数学的基本思想 是指关于数学科学最为根本的要旨,是数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它包括数学的抽象思想、数学推理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 (4)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是个体在亲历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数学活动的个性化经验。

  5.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2、“四基”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数学教育观 数学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6.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2、“四基”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数学课程功能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7.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3、“四基”的价值取向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后续学习的基础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显性目标(“双基”)与隐性目标并重,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得到具体落实.) (2)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应在数学基本思想渗透的情境的背景下进行。

  8. 一、全面客观认识“四基”教学目标 4、“双基”与“四基”的教学导向 基于“双基”的教学,注重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而侧重演绎推理的培养;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 基于“四基”的教学,在注重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

  9. 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1、理念上能接受,但行动上跟进不上 案例 2011年南京市中考题第28题 2、缺乏问题意识 3、解题教学注重“题型” 4、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 5、重结果轻过程 6、评价过于对知识、技能的考查

  10.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1、目标再认识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数学教育中历来重视的传统优势,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当保持并赋予新意。   以数学知识与技能为载体,感悟基本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着力培养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创新意识。 案例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5节《7.5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附件:《四基教学设计表》

  11.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2、教材再认识 要充分理解并把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编写的意图.

  12.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1)总体设计 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小结”转变为“问题情境—建构活动—数学认识——基础训练—拓展延伸”.

  13.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2)分块解读 问题情境 形式: 包括实例、情景、问题、叙述等. 意图: 提出问题 教学价值导向: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案例 10.1 二元一次方程 案例 4.1 一元二次方程

  14.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2)分块解读 建构活动 形式:包括观察、操作、归纳、猜想、验证、推理、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个体活动,也包括讨论、合作、交流、互动等小组活动. 意图: 体验数学 教学价值导向:探索发现新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 2.4有理数加法 案例 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案例 2.7 有理数的乘方 案例 9.3 多项式乘多项式 案例 6.1平均数(2) 案例 9.4 乘法公式(第1课时) 案例 3.5 矩形、菱形、正方形(1)

  15.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2)分块解读 数学认识 形式:包括概念定义、定理叙述、模型描述、算法程序等. 意图:建立数学 教学价值导向:建立数学模型(概念),形成数学内部的知识体系. 案例 9.3 多项式乘多项式 案例 9.4 乘法公式(第1课时)

  16.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2)分块解读 基础训练 形式:包括辨别、解释、解决简单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等. 意图:运用数学 教学价值导向: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7.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2)分块解读 拓展延伸 形式:数学史、例题的深入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从初高中数学内容衔接的角度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探究. 意图:运用数学 教学价值导向:拓展知识,方法迁移,提升思维. 案例 9.3 多项式乘多项式 案例 9.4 乘法公式(第1课时) 案例 3.5 矩形、菱形、正方形(1)

  18.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认识 (3)创新案例分析 案例 包书 案例 分式

  19.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4、实施教学紧扣“情境”、“问题”、“体验”这三个关键元素 (1)情境 ●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兴趣和动机. ●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合理建构.

  20.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4、实施教学紧扣“情境”、“问题”、“体验”这三个关键元素 (2)问题 ● 问题是教学的开端. ● 问题是教学的主线. ● 问题是教学的归宿.

  21.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4、实施教学紧扣“情境”、“问题”、“体验”这三个关键元素 (3)体验 ●学习方式角度. ● 存在形态角度. ● 个性化发展角度.

  22. 三、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5、评价 (1)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回忆、模仿和复制. (2)要置数学运算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3)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4)关注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5)评价结果的表述不再只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还包括一定的说明和建议.

  23. 结束语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