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心内科科普教育

心内科科普教育. 动脉粥样硬化 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 张奇志.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发达国家的“头号杀手”,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 )预测,到 2020 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全世界第一死因。.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其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引起不同程度血管管腔堵塞,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概 况. 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 动脉粥样硬化 生命。. “LDL-C→ 斑块→事件”链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心内科科普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内科科普教育 动脉粥样硬化 山东省交通医院心内科 张奇志

  2.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发达国家的“头号杀手”,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全世界第一死因。

  3.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其病变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引起不同程度血管管腔堵塞,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4. 概 况 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动脉粥样硬化生命。

  5. “LDL-C→斑块→事件”链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LDL-C→斑块→事件”链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 内皮功能受损 炎症/氧化 斑块形成 斑块不稳定 和血栓形成 LDL-C 斑块破裂 事件 巨噬细胞 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 泡沫细胞 氧化的 LDL-C CRP 平滑肌细胞 CRP=C反应蛋白;;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ibby P. Circulation. 2001;104:365-372; Ross R. N Engl J Med. 1999;340:115-126.

  6.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7. 概 况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8. 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性别:多见于男性。但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减少, 发病逐渐向男性靠拢。 血脂: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 白增多、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起病的危险 因素。 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均和本病密切相关。

  9. 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较,本病的发病 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天吸烟 的支数呈正比。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 高2倍。 肥胖: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 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者,高热量、高脂 肪、糖和盐类丰富饮食,遗传饮食和微 量元素缺乏等等。

  10. 动脉硬化的治疗

  11. 动脉硬化的治疗 药物治疗:有规律的服用扩张血管,调节血 脂,抗血小板,溶解血栓和抗凝 等各种药物治疗。

  12. 动脉硬化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再通、重建、旁路移植等外科 手术治疗

  13. 动脉硬化的治疗 动脉硬化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再通、重建、旁路移植等外科手 术治疗 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 高血压病、肥胖、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 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疾病等

  14.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研究 主要研究者:张运工程院院士

  15. 基 础 研 究 通心络已证明可显著降低实验动物血浆LDL和 TC浓度,显著抑制试验斑块局部炎症因子的表 达和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血栓形成,改 善内皮功能、减轻再灌注心肌损伤、减缓颈动 脉IMT增厚。

  16. 颈动脉 IMT、斑块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Al-Shali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05; 178: 319–325

  1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省交通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市立医院 烟台毓璜顶医院 泰山医学院烟台山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项目研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18. 研 究 对 象 入选标准 年龄40-75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 超声检查存在非钙化性颈动脉斑块(诊断标准:双侧任一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管壁内中膜回声的局限性增厚≥1.2mm和<3.5 mm) 患者本人同意参加本试验

  19. 研 究 对 象 排除标准 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75岁 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病史 半年内有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 难以控制的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高血压病(SBP>150 mmHg和(或)DBP>90 mmHg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

  20. 研 究 对 象 排除标准 孕期或哺乳期,或一年内有生育意向者,或在育龄期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 肝功能异常(超过正常值上限3.0倍),肾功能异常(肌酐超过2 mg/dl) 具有临床意义的呼吸、消化、血液、感染、免疫、内分泌、神经精神、肿瘤疾病等,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危险者 需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 发病前12个月内参加其他中药临床研究的患者

  21. 谢 谢

More Related